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晓巍 刘玥欣 +4 位作者 翁丽丽 刘文斌 王紫薇 姜雨昕 叶豆丹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2期195-197,共3页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酒龙胆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疏肝利胆、抗菌抗炎、改善脾胃消化功能、保护神经中枢系统等作用。总结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酒龙胆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疏肝利胆、抗菌抗炎、改善脾胃消化功能、保护神经中枢系统等作用。总结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龙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龙胆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玉强 才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目的:建立酒龙胆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mol/L磷酸水(30:10:30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獐芽菜苦苷进样量在0.8224~4.112μg... 目的:建立酒龙胆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mol/L磷酸水(30:10:300);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獐芽菜苦苷进样量在0.8224~4.112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6.8%,RSD为1.3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龙胆 高效液相色谱 獐牙菜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的化学稳定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小芳 蒋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的稳定性,为建立酒龙胆炮制火候的量化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室模拟工厂设备,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应用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考察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的稳定性。结果: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 目的:探讨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的稳定性,为建立酒龙胆炮制火候的量化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在实验室模拟工厂设备,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应用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考察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的稳定性。结果:酒龙胆炮制过程中龙胆苦苷含量在一定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方程;100℃的炮制效果整体较好,炮制时间以10min为佳。结论:时间太长和温度太高都不利于酒龙胆中龙胆苦苷的稳定,龙胆苦苷在炮制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有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龙胆 龙胆苦苷 化学稳定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龙胆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4
作者 韩双 李玮 +1 位作者 席先蓉 王建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建立酒龙胆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梯度洗脱,研究酒龙胆饮片的指纹图谱,并作相似度比较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酒龙胆饮片的指纹图谱。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可作为酒龙胆饮片的一项质控指标。
关键词 酒龙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酒炙龙胆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书彬 于鹤丹 李俊行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筛选酒炙龙胆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龙胆苦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选择黄酒用量、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平衡法和方差分析法,对龙胆进行酒炙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 目的:筛选酒炙龙胆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龙胆苦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选择黄酒用量、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平衡法和方差分析法,对龙胆进行酒炙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龙胆饮片100g,加入15ml黄酒拌匀闷润,120℃加热40min,炒至近干。结论:该方法可为酒炙龙胆的规范化炮制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酒炙龙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生品及龙胆酒制品给药后龙胆苦苷在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中的浓度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晓燕 孙紫薇 +5 位作者 侯晓琳 宿莹 刘战 孙金 姜雨昕 翁丽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龙胆酒制前后龙胆苦苷在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进一步研究龙胆药材的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龙胆生品组和龙胆酒制品组,分别灌胃给药龙胆生品及龙胆酒制品(0.63 g·kg^-... 目的:探讨龙胆酒制前后龙胆苦苷在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进一步研究龙胆药材的炮制方法与其功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龙胆生品组和龙胆酒制品组,分别灌胃给药龙胆生品及龙胆酒制品(0.63 g·kg^-1),于6个不同时间点(15、30、60、120、240和360 min)处死大鼠,每时间点每组各5只大鼠。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龙胆苦苷在大鼠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中的质量浓度。结果:龙胆苦苷在50~20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9);该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回收率为77.4%~87.2%,RSD小于15%,符合化学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HPLC-MS法检测,龙胆苦苷在大鼠体内分布比较广泛,在大鼠心、肝、脾、肺、肾和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30 min时龙胆生品及酒制品中龙胆苦苷质量浓度在大鼠心脏组织中达到峰值,60 min时在肝、脾和肺组织中达到峰值;与龙胆生品组比较,龙胆酒制品组龙胆苦苷在大鼠肝、肺和肾组织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360 min)明显增加(P<0.01),在脑组织中小幅增加(P<0.01),在心和脾组织中稍有降低(P<0.05)。结论:龙胆酒制后能够促进龙胆苦苷在肝和肾等器官中的吸收利用,改变龙胆苦苷在大鼠主要器官组织中的浓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龙胆苦苷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龙胆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