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查运卓 杨莉军 +1 位作者 刘涵弘 辛世纪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针对不透明制品配色外观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模型,通过模拟自然界中基因进化过程来寻找最优颜色搭配。该模型将颜色搭配问题转化为一个遗传搜索问题,通过不断地迭代和优化,寻找出最佳的色彩组... 针对不透明制品配色外观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模型,通过模拟自然界中基因进化过程来寻找最优颜色搭配。该模型将颜色搭配问题转化为一个遗传搜索问题,通过不断地迭代和优化,寻找出最佳的色彩组合。依据不同波长不同浓度下着色剂的K/S值、计算机配色理论K-M光学模型以及CIELAB色差计算公式,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模型,对样品的配方进行细致分析,充分发挥MATLAB对于不同数据处理的优劣,快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的处理且寻找配方时循环遍历的思想运用恰当,操作简便且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理论 色料加和混合模型 K-M光学模型 多项式回归模型 整数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智能配色系统设计
2
作者 刘亮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随着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配色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高效率和高精度要求。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开发设计计算机智能配色系统,可以支持设计师在图形和产品设计中进行高效、科学的色彩搭配,促进设计创意... 随着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配色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高效率和高精度要求。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开发设计计算机智能配色系统,可以支持设计师在图形和产品设计中进行高效、科学的色彩搭配,促进设计创意的实现和视觉美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系统设计 计算机智能配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印计算配色最优打样工艺参数的研究
3
作者 董存军 朱红艳 +1 位作者 蔡雯 高新华 《中国包装》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物体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决定了其反射密度,在印刷行业中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胶印展色仪模拟实际印刷过程,设计了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及上墨量的多因素交叉打样实验,测量不同印刷条件组合下展色样品的反射密度,并与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反射... 物体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组成决定了其反射密度,在印刷行业中广泛应用。本文采用胶印展色仪模拟实际印刷过程,设计了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及上墨量的多因素交叉打样实验,测量不同印刷条件组合下展色样品的反射密度,并与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反射密度对比,最终确定在印刷压力为500N,印刷速度0.2m/s,上墨量为0.08g时,耐折四色蓝与耐折四色黑的反射密度最接近标准规定值。因此,将以上参数作为胶印计算配色模拟打样的基本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密度 胶印计算配色 色彩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染色用计算机配色技术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春生 王金林 +1 位作者 王志同 曲芳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共3页
引进瑞士Datacolor公司的DC配色系统和颜色控制系统,根据木材染色的特点,开发出木材染色用计算机配色方法和技术。配色流程包括木材试样颜色的测定、确定染色组、基础色样的制备及测定、数据库建立、配方计算和修正等。该技术计算速度... 引进瑞士Datacolor公司的DC配色系统和颜色控制系统,根据木材染色的特点,开发出木材染色用计算机配色方法和技术。配色流程包括木材试样颜色的测定、确定染色组、基础色样的制备及测定、数据库建立、配方计算和修正等。该技术计算速度快、准确度高,能够在保证配色精度的同时,计算出最经济的木材染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染色 计算配色 染色组 配方预测 配方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技术在木材连缸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武林 于志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缸染色 木材染色 计算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回归分析在织物染色计算机配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丁海霞 张秉森 张永昌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4期33-37,41,共6页
为了预测织物染色的染料浓度,本文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染料浓度和三刺激值CMY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原理得到带有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染料浓度。实验结果表... 为了预测织物染色的染料浓度,本文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染料浓度和三刺激值CMY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原理得到带有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染料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得到的染料浓度与实际值很接近,对织物染色的计算机配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多元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原理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织物染色计算机配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潘玉丽 张秉森 许倩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1年第4期19-22,28,共5页
为了得到织物染色的染料质量浓度与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染料质量浓度和三刺激值C,M,Y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结合曲线拟合与曲面拟合,得到带有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 为了得到织物染色的染料质量浓度与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染料质量浓度和三刺激值C,M,Y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结合曲线拟合与曲面拟合,得到带有参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染料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所求得的染料浓度与实际值很接近,所得预测结果在实验允许误差±5%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模型能够满足实际染色配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主成分分析 曲线拟合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中活性染料单位浓度K/S值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金福江 汤仪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8年第1期83-85,92,共4页
在计算机自动配色中,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配色精度。提出的单位浓度K/S值算法思想是,通过引进调整系数,根据不同浓度梯度对光谱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库贝尔卡-芒克函数与浓度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在实例分析中,用... 在计算机自动配色中,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配色精度。提出的单位浓度K/S值算法思想是,通过引进调整系数,根据不同浓度梯度对光谱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库贝尔卡-芒克函数与浓度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在实例分析中,用3组活性染料按不同浓度梯度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应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光谱数据的调整系数,进而求解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最后由三刺激值匹配算法得出预测配方,并使用C 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色差公式来衡量配色效果。实验证明,配色的预测结果能够较好地满足计算机配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单位浓度K/S值 调整系数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X-4-4210硅橡胶计算机配色的全光谱匹配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方 赵铱民 +2 位作者 潘景光 廖宁放 苏玉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尝试应用全光谱匹配法实现MDX-4-4210硅橡胶的计算机配色。方法:以MDX-4-4210硅橡胶为基质,选用经分离、纯化的油画类颜料作为添加颜料,制备镉红、镉黄、蓝、褐、钛白和铁黑6个系列的单色梯度浓度样品和靶目标样(肤色色样),用F... 目的:尝试应用全光谱匹配法实现MDX-4-4210硅橡胶的计算机配色。方法:以MDX-4-4210硅橡胶为基质,选用经分离、纯化的油画类颜料作为添加颜料,制备镉红、镉黄、蓝、褐、钛白和铁黑6个系列的单色梯度浓度样品和靶目标样(肤色色样),用FMC-9204型光谱测色仪分别采集6种单色梯度浓度样和靶目标样的光谱数据,并用自编配色软件进行全光谱匹配计算,得到匹配靶目标样的颜料浓度配比数据,进行相同工艺的配色样制备,最后将配色样与靶目标样的色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6个单色颜料系列的光谱反射率随颜料浓度加深,呈现较好的递减规律。根据全光谱配色软件计算的颜料浓度配比数据,从而制备的配色样与靶目标样的色度值基本接近,色差在1.8620-3.0792之间。结论:应用全光谱匹配法能够实现MDX-4-4210硅橡胶的计算机配色,其配色色差可以满足赝复体的临床色差要求,且配色效果优于三刺激值匹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谱匹配法 计算配色 色差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计算机配色的三刺激值匹配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江 王忠义 +2 位作者 曹小刚 廖宁放 田杰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713-715,共3页
目的:尝试用三刺激值匹配的方法实现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微晶玻璃陶瓷的计算机配色。方法:选用自制的氟硅云母玻璃粉,加入不同浓度的高温色料,按照相同的烧结工艺制备黄、红、黑三个系列的单色梯度浓度样品,用分光辐射计分别测定单色浓... 目的:尝试用三刺激值匹配的方法实现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微晶玻璃陶瓷的计算机配色。方法:选用自制的氟硅云母玻璃粉,加入不同浓度的高温色料,按照相同的烧结工艺制备黄、红、黑三个系列的单色梯度浓度样品,用分光辐射计分别测定单色浓度样与靶目标样的光谱数据,并用自编配色软件进行三刺激值匹配计算,得到匹配靶目标样的色料浓度配比数据,进行相同工艺的配色样制备,最后将配色样与靶目标样色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三种色料梯度浓度样的光谱反射比数据随浓度增加呈现良好的递减趋势,采用三刺激值配色软件计算的色料浓度制备的配色样与靶目标样色度值比较接近,色差为2.4915~3.2343。结论:采用三刺激值法进行该修复材料的计算机配色,方法可行,色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刺激值 计算配色 色差 齿科材料 云母 玻璃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昌 王琪 张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专色油墨在包装、防伪印刷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配色由于其众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配色模型作为计算机配色的核心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纽介堡方程配色、基于三刺激值配色、基于光谱配色、... 专色油墨在包装、防伪印刷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配色由于其众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配色模型作为计算机配色的核心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纽介堡方程配色、基于三刺激值配色、基于光谱配色、基于蒙版方程密度法配色、基于复频谱色度理论配色等5种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对不同模型的特性进行阐述,分析各配色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并概述了基于Kubellka-Munk理论的计算机配色流程。最后对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专色油墨 配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包振华 徐华 王作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在分析纺织品图案与色彩构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处理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织物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利用计算机测色技术建立纱线颜色库,再利用配色程序计算出经纬色纱交织后所形成的织物色彩,从... 在分析纺织品图案与色彩构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处理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织物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利用计算机测色技术建立纱线颜色库,再利用配色程序计算出经纬色纱交织后所形成的织物色彩,从而模拟纱线混色后织物的效果,达到快速配色的目的,这样就极大地简化了色织物中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提高了纺织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能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测配色 纺织品 图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技术在皮革工业应用之瓶颈和“配方库检索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加加 程凤侠 张建新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2-24,29,共4页
分析了计算机测配色技术应用于皮革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讨论了配方库检索技术在皮革配色中的作用,并以X-RiteColorMaster软件为平台,阐述计算机配色系统中配方库建立及应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皮革 计算配色 配方库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系统油墨数据库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洁芳 胡桂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在计算机油墨配色系统中建立基础油墨数据库,应用基础油墨数据库进行专色配色,从光谱反射率曲线、色密度曲线和色墨校正3个方面对基础油墨数据库进行检测,并阐述专色配方的选取方法。结果表明:基础油墨数据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专色油墨... 在计算机油墨配色系统中建立基础油墨数据库,应用基础油墨数据库进行专色配色,从光谱反射率曲线、色密度曲线和色墨校正3个方面对基础油墨数据库进行检测,并阐述专色配方的选取方法。结果表明:基础油墨数据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专色油墨配色的准确性;配色系统中专色配色的准确度较高,对于有些颜色经过1~2次的修改即可达到要求;基础油墨数据库中油墨的数量对计算机配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增加基础油墨数据库中油墨的数量;应用油墨配色系统进行配色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的特点,且能够实现利用色差和光谱反射曲线预先判断,提高配色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系统 油墨数据库 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面漆计算机配色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玉 蒋元力 +1 位作者 黄强 董建华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5-127,173,共4页
采用先进的测色手段,对汽车用丙烯酸聚酯漆的原色性能进行准确测定。在配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确定了配方与颜色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VB6.0编程,该系统使用灵活、方便、准确,适用于各种牌号的油漆的配色。
关键词 汽车面漆 丙烯酸聚酯漆 原色性能 测定 计算配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喜昌 周丰昆 +1 位作者 陈淑芳 禹秉熙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三刺激值方法和全光谱方法计算机配色的优缺点,建立了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系统。这种方法,根据人眼标准观察者三刺激值的最大值分别落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红区、绿区和蓝区的特点,把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均分为三个波段,在每个波段上... 本文分析了三刺激值方法和全光谱方法计算机配色的优缺点,建立了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系统。这种方法,根据人眼标准观察者三刺激值的最大值分别落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红区、绿区和蓝区的特点,把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均分为三个波段,在每个波段上,应用三刺激值配色,对三个波段上的色差又采用最小二乘法方法优化,最终确定所需要的配方。实验表明,三波段法配色具有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匹配两种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色 计算配色 三刺激值 全光谱 三波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殷秀莲 程显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10,共5页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前续、主体、后续3个阶段,即染料及工艺选择、用量计算和配方选择。通过以配色系统使用三阶段为主线,综述了配色相关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普遍存在对前、后续2个阶段的自动化研究忽略的问题,对主体... 计算机辅助配色系统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前续、主体、后续3个阶段,即染料及工艺选择、用量计算和配方选择。通过以配色系统使用三阶段为主线,综述了配色相关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普遍存在对前、后续2个阶段的自动化研究忽略的问题,对主体阶段3种主要配色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非精确数值计算方法为基础的配色系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配色 配色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原理及其在牙色再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江 王忠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用几种色料的混合实现一种新的颜色的过程称为配色。按配色的方法可分为人工配色和计算机配色(computer colormatching,CCM)^[1]。人工配色对色料的要求不高,依赖于配色技术人员的经验,主观性强,当色料变化时,原先的经验即无法... 用几种色料的混合实现一种新的颜色的过程称为配色。按配色的方法可分为人工配色和计算机配色(computer colormatching,CCM)^[1]。人工配色对色料的要求不高,依赖于配色技术人员的经验,主观性强,当色料变化时,原先的经验即无法依据,配色速度慢,准确率低,色差大^[2];而计算机配色则是通过光学仪器获取色样本的光学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有关配色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牙色再现 色原 光学仪器 技术人员 准确率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彩伪装涂料的计算机辅助配色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静 吴飞 +1 位作者 丁鹤雁 江振经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8-20,24,共4页
以Kubellk-Munk理论和颜料的光学叠加特性为基础,建立了计算机辅助可见近红外(380~1200nm)全光谱双参数配色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迷彩伪装涂料的配方设计。应用XYZ色度系统和CIE1976L*a*b*均色空间两种色彩空间理论实... 以Kubellk-Munk理论和颜料的光学叠加特性为基础,建立了计算机辅助可见近红外(380~1200nm)全光谱双参数配色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迷彩伪装涂料的配方设计。应用XYZ色度系统和CIE1976L*a*b*均色空间两种色彩空间理论实现了光谱反射率向色差和亮度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配色 伪装涂料 光谱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合理性的检验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红英 张靖晶 +3 位作者 杨志晖 刘淑云 谢宛姿 周金利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17,共7页
随着纺织加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计算机配色日益受到关注,其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配色理论和算法,还受限于配色基础数据。在传统的准确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色域分析,并以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建立基础数据为例研讨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的合... 随着纺织加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计算机配色日益受到关注,其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配色理论和算法,还受限于配色基础数据。在传统的准确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色域分析,并以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建立基础数据为例研讨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的合理性。结果显示:5类准确性分析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检验基础数据的精准性,以帮助剔除大误差数据;新尝试的两种色域分析方法从平面和纵向三个维度获得色料的可拼配范围,可以协助建立全光谱广色域的配色基础数据库。计算机配色基础数据合理性检验功能的智能化发展,更有利于建立精准的全光谱广色域的基础数据库,以提高一次配色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配色 基础数据 染料色域 K/S 染料强度 颜色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