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艾氟迪对鄱阳湖棉区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1 位作者 张丽娟 高红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93-95,共3页
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 通过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剂量棉花花芽分化剂AFD,以全精控和清水为对照的3个处理,研究了AFD对棉花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FD,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果节数和桠果节数,有效缩短果节距和主茎节距,塑造紧凑、理想株型;在减少蕾花脱落和促进蕾铃转化方面有效,但在提高单株成铃方面效果不显著。喷施AFD可使铃壳增厚,衣分略有降低,提高单铃重和产量的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氟迪 鄱阳湖棉区 生育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设想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允昔 田绍仁 +2 位作者 鲁速明 朱模勇 李江平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32-37,共6页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花生产 机械化 轻简化 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不同种植方式试验总结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娟 田绍仁 +5 位作者 夏绍南 彭苗苗 高红兵 肖远龙 刘慧君 赵娟 《江西棉花》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 通过以中棉所53为试材,设置油后直播、油后基质育苗移栽、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4种种植方式,进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和纯收益;基质育苗移栽投入较少,纯收益较高;油棉营养钵育苗套栽与油后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并没有优势;油后直播方式虽然产量低,但人工投入少,生产成本低,适合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或农场应用,但要考虑天气因素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种植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的密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崔爱花 夏绍南 +3 位作者 李永旗 张丽娟 高红兵 卢雪峰 《棉花科学》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 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种植密度在90000株/hm2左右,株行距配置为行距76 cm,株距15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机械化收获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株行距配置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丽娟 夏绍南 +1 位作者 崔爱花 高红兵 《棉花科学》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 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种植适宜机械化采收,设置了棉花株距与行距两因素各三水平的密度配置,拟通过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鄱阳湖棉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最佳株行距配置。结果表明:行距、株距配置形成的密度对棉花生育期、成铃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密度高于36000株/hm2可通过株行距配置来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株行距配置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机械采收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操宇琳 肖水平 +4 位作者 夏绍南 杨军 钟敏 段志诚 刘克东 《棉花科学》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通过征集28个早熟棉花材料进行适宜机械化采收性状考察,从生育期、株型、产量、纤维品质及抗病性等几个性状综合判断,结果表明:中425机收性状优良,较适合鄱阳湖棉区用作棉花机械化采收品种选用。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机械收获 适宜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田绍仁 夏绍南 +1 位作者 张允昔 张丽娟 《江西棉花》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农业统计、棉情监测数据的分析,指出近几年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不稳定,分析了粮棉比价低、植棉密度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灾害性天气频繁是造成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或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稳定棉价、... 通过对农业统计、棉情监测数据的分析,指出近几年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不稳定,分析了粮棉比价低、植棉密度下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灾害性天气频繁是造成鄱阳湖棉区棉花单产不稳或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稳定棉价、合理密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的推广与人员培训等稳定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产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种植密度对早熟棉中棉所58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亚平 杨兆光 +1 位作者 肖远龙 吴振江 《棉花科学》 2016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株/hm^2较为适宜,其籽棉、皮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中熟棉对照品种常规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所58 早熟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鄱阳湖棉区植棉常遇的自然灾害及预防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磊 张允昔 《江西棉花》 2009年第6期8-12,共5页
环鄱阳湖棉区是国家优势产棉集中区,是江西的优质高产棉区。在分析了环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上常出现的高温干旱、涝灾渍害、雹灾、台风和低温冷害自然灾害后,提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及补救措施。以提高环鄱阳湖棉区植棉的防灾抗灾能力。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自然灾害 预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在“千斤棉”创建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绍仁 操宇琳 +2 位作者 柯兴盛 杨磊 杨兆光 《棉花科学》 2012年第3期3-7,共5页
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 通过3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棉区"亩产千斤子棉"超高产创建,总结分析了在"千斤棉"创建中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基础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科学选择试验地选点、合理密植、适度化控、应用滴灌管道抗旱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千斤”创建 不利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2011年新品种展示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磊 田绍仁 +1 位作者 孙亮庆 聂太礼 《棉花科学》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对国内新育出的12个棉花新品种(组合)在鄱阳湖棉区的6个产棉大县安排了展示,以赣棉杂1号为对照。从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1年的展示结果表明... 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对国内新育出的12个棉花新品种(组合)在鄱阳湖棉区的6个产棉大县安排了展示,以赣棉杂1号为对照。从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1年的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组合)的综合性状均表现较优,从而推荐中棉所66、赣棉杂109、亚华棉10号在鄱阳湖棉区推广,ZZS-2、冈04、冈03、GZ-8、农大棉9号、XT0706可扩大示范,中棉所63、湘杂008F1在适宜区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花品种 展示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冬作马铃薯技术与遭受冻害补救措施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晓元 杨磊 +3 位作者 胡树明 吴昊 孙亮庆 曾小林 《棉花科学》 2016年第6期64-68,共5页
冻害是冬作马铃薯常遇的气候灾害,通过2016年3月上旬,鄱阳湖棉区马铃薯遭受霜冻灾害和采用适当的补救栽培措施的实践,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仍达16830 kg/hm^2,平均收益60588元/hm^2,纯收入43302元/hm^2。因而提出了选用优良马铃薯品种、... 冻害是冬作马铃薯常遇的气候灾害,通过2016年3月上旬,鄱阳湖棉区马铃薯遭受霜冻灾害和采用适当的补救栽培措施的实践,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仍达16830 kg/hm^2,平均收益60588元/hm^2,纯收入43302元/hm^2。因而提出了选用优良马铃薯品种、及时剪除死枯枝叶、排积水、中耕、注意防病控病、加强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来提高马铃薯抗灾能力,做好保护地马铃薯管理等抗灾措施,以减少霜冻灾害对冬作马铃薯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马铃薯 霜冻灾害 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应用全精控调节的示范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文忠 张丽娟 +1 位作者 夏绍南 杨磊 《棉花科学》 2016年第3期43-46,共4页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 通过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其植株喷施生长调节剂"全精控"示范试验,以助壮素和清水为对照,分析其对棉花株型、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全精控"可以有效控制棉株的主茎和中部果枝的伸长,缩短主茎和果节节距;可以减少无效果节数,增加桠桃数,但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上述作用的效果与助壮素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全精控 生长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主推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沙鸥 陈宜 +2 位作者 杨磊 肖水平 孙亮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63-65,共3页
2013年在鄱阳湖棉区6个产棉大县对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13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并从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2014年棉花生产主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 2013年在鄱阳湖棉区6个产棉大县对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的13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并从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2014年棉花生产主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推荐中CJ-5、GZ-21和荆杂棉88F1在鄱阳湖棉区推广应用;建议GZ-23、JN20-08、GZ-22、中CJ-2及中CJ-4可在鄱阳湖棉区继续示范;建议川杂棉22号、中CJ-1、农大棉9号及中CJ-3在适宜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筛选 鄱阳湖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2015年引进早熟棉新品种展示
15
作者 胡树明 孙亮庆 +1 位作者 樊首品 杨磊 《棉花科学》 2016年第4期43-48,共6页
通过引进早熟棉花新品种8个,在鄱阳湖棉区4个主产棉县进行展示。结果表明:一是8个早熟棉品种的早熟性均较好,生育期与对照赣棉Z006相比要短8.1~16.1 d,主要表现为出苗至现蕾、开花至吐絮的天数较短;二是始果枝节位低;三是纤维品质表现... 通过引进早熟棉花新品种8个,在鄱阳湖棉区4个主产棉县进行展示。结果表明:一是8个早熟棉品种的早熟性均较好,生育期与对照赣棉Z006相比要短8.1~16.1 d,主要表现为出苗至现蕾、开花至吐絮的天数较短;二是始果枝节位低;三是纤维品质表现一般,在今后的早熟棉培育中要加强对纤维品质性状的选择;四是徐棉608、邯258综合表现较好,推荐其作为鄱阳湖棉区试种的早熟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早熟品种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棉区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策金 刘克东 +4 位作者 段志诚 王永邦 赵云峰 宋涛 谈梅芳 《棉花科学》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 采取空白地与施肥地建立两个长期定位监测点,根据调查农户耕作记录和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对鄱阳湖棉区的水稻土和潮土等类型土壤进行肥力变化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棉区耕地土壤养分供给逐渐失衡,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进,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这种不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土壤肥力 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亩产千斤子棉”群体结构建成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绍仁 杨磊 +2 位作者 夏绍南 柯兴盛 彭苗苗 《江西棉花》 2011年第A01期3-8,共6页
2009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共同在湖口县实施的"亩产千斤子棉"创建项目,取得了单产子棉7 605.9 kg/hm2("1014.12斤/亩")的好成绩。通过分析"亩产千斤子棉"的群体结构和成铃规律,提出"千... 2009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共同在湖口县实施的"亩产千斤子棉"创建项目,取得了单产子棉7 605.9 kg/hm2("1014.12斤/亩")的好成绩。通过分析"亩产千斤子棉"的群体结构和成铃规律,提出"千斤棉"群体结构为株型较紧凑,种植密度27 000株/hm2左右,株高120~125 cm,果枝数22~23层,单株总果节数为180个左右,成铃率40%以上,总铃数达到140万个/hm2;上、中、下部成铃分布均匀,同时确保第1~5果节有较高的成铃率,早发早熟不早衰,是获得棉花超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棉区 “千斤 成铃分布 群体结构 超高产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