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拒绝遗忘的疼痛 永不愈合的伤口——论郭小东《1966的獒》 |
刘茉琳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2
|
逝去时代的现实忧患与古典情怀——郭小东小说《铜钵盂》关键词解读 |
陈翠平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3
|
体验的政治——郭小东论 |
颜水生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4
|
理想的坚守 价值的追寻——评郭小东小说创作的知青倾向 |
罗长青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5
|
独立自由的文学行走——论郭小东的知青文学研究与创作 |
郭蕤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6
|
忏悔与反思:为了内心的宁静——评郭小东长篇小说《红庐:雅加的沉香》 |
陈南先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7
|
论南方书写的叙事语境——以郭小东长篇小说《仁记巷》为例 |
郭蕤
|
《学术评论》
|
2017 |
0 |
|
8
|
荒漠的苦吻——郭小东及《雨天曼陀罗》 |
黄少波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9
|
论郭小东“铜钵盂三部曲” |
姚钰婷
贺仲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0 |
0 |
|
10
|
品味生存,咏叹生命——评郭小东中篇小说集《雨天的曼陀罗》 |
连思齐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论岭南作家郭小东小说的生态书写 |
葛东辉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2
|
农民进城后的身份转换困境——解析郭小东《罪恶》中丘博文的人生之路 |
吴莉斯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3
|
历史记忆的书写与契约精神的重建——评郭小东侨批题材小说《铜钵盂——侨批局演义》 |
曹亚明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4
|
郭小东和《诸神的合唱》 |
黄少波
|
《文学自由谈》
CSSCI
|
1990 |
0 |
|
15
|
思想者的独语——评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 |
晓雨
|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
2001 |
0 |
|
16
|
致郭小东——读《中国知青文学史稿》 |
马旷源
|
《金沙江文艺》
|
2013 |
0 |
|
17
|
求一个自在充实的人生——关于《论编拾零》的隔空对话 |
陈骏涛
肖菊蘋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8
|
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深度报道艺术初探 |
陈南先
|
《写作》
|
2014 |
1
|
|
19
|
“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综述 |
吴奕锜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20
|
1980年-1987年《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录索引 |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