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涡振气动抑振措施与气动影响研究
1
作者 祝志文 刘桂荣 +2 位作者 沈焯悦 刘帅永 汤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9,共13页
为解决Π形截面双边箱主梁易引发涡振的问题,以结构复杂的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根据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设计节段模型,开展不同风攻角和风速下的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研究气动抑振措施及其气动影响。研... 为解决Π形截面双边箱主梁易引发涡振的问题,以结构复杂的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根据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设计节段模型,开展不同风攻角和风速下的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研究气动抑振措施及其气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规范阻尼比水平、常遇风速范围和±3°风攻角范围内,原设计主梁断面在竖弯和扭转方向均发生了明显的涡激振动,竖弯涡振幅值明显超过规范限值。增设下稳定板或倒L形裙板能显著降低±3°风攻角范围内的竖弯涡振幅值,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扭转涡振幅值,使得桥梁涡振满足规范要求。但5°风攻角时仅增设一种气动措施无法抑制涡振,需同时增设下稳定板和倒L形裙板。原主梁和增设气动措施的主梁在±3°风攻角范围内有足够的颤振稳定性,表明增设的涡振气动措施不影响原主梁的颤振稳定性。测力试验表明,与增设下稳定板基本不改变原主梁的阻力系数不同,增设倒L形裙板能明显减小原主梁阻力系数,且负风攻角下阻力降幅明显大于正攻角,表明倒L形裙板能流线化Π形截面主梁气动外形。增设倒L形裙板将明显增大升力和扭矩系数曲线斜率,预示竖弯和扭转气动阻尼的增大,因而能降低竖弯和扭转涡振,改善桥梁的抗涡振性能。研究结果能为大桥抗涡振设计提供依据,也能为同类桥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振 部分地锚斜拉桥 双边箱主梁 抑振措施 力系数 气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斜拉桥经济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斌 肖汝诚 CAI C S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6-1482,1489,共8页
将部分地锚斜拉桥分为拉索、主塔、主梁、锚碇、基础等五部分,分别推导了其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引入材料单价系数,得到了全桥总造价和单位桥面面积造价.据此开展了该桥型经济性能参数研究,得到了主要结构参数的最优取值,即地锚与中跨跨径... 将部分地锚斜拉桥分为拉索、主塔、主梁、锚碇、基础等五部分,分别推导了其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引入材料单价系数,得到了全桥总造价和单位桥面面积造价.据此开展了该桥型经济性能参数研究,得到了主要结构参数的最优取值,即地锚与中跨跨径之比为0.3~0.4,边中跨比为0.40~0.45,塔跨比为0.15~0.20.对比结果表明,随锚碇处地质条件不同,在主跨跨径超过800~1600 m后,部分地锚斜拉桥的经济性能优于全自锚斜拉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经济性能分析 材料用量 参数 地锚与中跨跨径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最大跨径单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主墩承台全部浇筑完成
3
《江西建材》 2024年第12期157-157,共1页
12月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十巫南高速公路新洲特大桥主墩承台全部浇筑完成。十巫南高速公路起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止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跨两省三县七乡镇,路线全长84.9公里。其中,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二合同段位于... 12月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十巫南高速公路新洲特大桥主墩承台全部浇筑完成。十巫南高速公路起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止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跨两省三县七乡镇,路线全长84.9公里。其中,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二合同段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潘口水库库区范围内,路线全长约9公里,新洲特大桥是全线核心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569米,主跨340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单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巫南高速公路 新洲特大桥 主墩承台 中交二航局 单塔部分地锚斜拉桥 世界最大跨径 569米 340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二阶段确定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力文 夏睿杰 +1 位作者 肖汝诚 孙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受力特点及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提出一种二阶段合理成桥状态下的索力确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成桥状态下的索力,并以影响矩阵法进行后续调整.根据该桥型受力特点制定了第2阶段的索力调整流程... 研究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受力特点及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提出一种二阶段合理成桥状态下的索力确定方法.该方法采用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成桥状态下的索力,并以影响矩阵法进行后续调整.根据该桥型受力特点制定了第2阶段的索力调整流程,对一座主跨1 218 m的混合梁部分地锚斜拉桥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按照第2阶段索力调整流程可较快确定出合理成桥状态下的索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部分地锚斜拉桥 合理成桥状态 索力优化 桥梁结构设计 叠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经济及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晓晋 贺拴海 +1 位作者 胡文亮 王凌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得到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的合理设计参数范围,通过对拉索、主塔、锚碇、主梁的材料用量和造价进行计算,建立了全桥总造价及单位桥长造价公式,据此开展了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背索自锚比例、锚碇主跨长度比、边主跨比及塔跨... 为得到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的合理设计参数范围,通过对拉索、主塔、锚碇、主梁的材料用量和造价进行计算,建立了全桥总造价及单位桥长造价公式,据此开展了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背索自锚比例、锚碇主跨长度比、边主跨比及塔跨比的研究,并与其他斜拉桥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全桥跨越能力时,背索自锚比例宜取0.336~0.487范围内的大值,边主跨比宜取0.487~0.544范围内的小值,考虑单跨跨越能力时反之;当主跨跨度较小时,可取适当小于依据上原则的取值,当主跨跨度较大时反之;塔跨比宜取0.372左右,对应的主跨边索倾角为20.4°左右,跨径较小时取较大值,跨径较大时取较小值,与其他斜拉桥型无明显区别。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仅在边跨自锚段空间受地形条件限制时经济性能优于独塔常规斜拉桥,在常规地形并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 设计参数 总造价 单位桥长造价 背索自锚比例 锚碇主跨长度比 边主跨比 塔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抗风稳定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新军 姚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了解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抗风性能,以一座主跨1 400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方案为背景,采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抗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地锚段主梁长度、辅助墩数量、主梁宽度和高度及桥塔高跨比等影响因素对结构自振频率、颤振临... 为了解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抗风性能,以一座主跨1 400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方案为背景,采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抗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地锚段主梁长度、辅助墩数量、主梁宽度和高度及桥塔高跨比等影响因素对结构自振频率、颤振临界风速和跨中处主梁位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地锚段主梁长度、边跨设置辅助墩有利于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但地锚段主梁长度和辅助墩数量存在最优合理值;增加主梁宽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增加主梁高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但对自振频率和跨中处主梁位移影响不大;增加桥塔高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抗风稳定性 影响因素 自振频率 颤振临界风速 主梁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新军 李博林 赵俊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探索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适宜抗震结构体系,以1400 m主跨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采用多振型地震反应谱方法进行E1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揭示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反应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地... 为探索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适宜抗震结构体系,以1400 m主跨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采用多振型地震反应谱方法进行E1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揭示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反应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地锚段主梁长度、主梁宽度、主梁高度、桥塔高跨比、地锚索倾角、辅助墩数量和塔梁连接方式等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合结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探讨其合理取值。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桥塔和主梁的地震反应显著,而桥塔的地震内力显著大于主梁,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构件,同时应特别重视桥塔的塔底和塔梁交接处、主梁的塔梁交接处和边跨辅助墩处等截面的抗震设计;当地锚段主梁长度和主跨之比约为0.3,采用较宽的主梁并增大其高度,桥塔高跨比约为0.2,采用较大的地锚索倾角,边跨设置1~2个辅助墩以及采用全漂浮体系时,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部分地锚斜拉桥 抗震性能 结构体系 多振型地震反应谱分析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新军 樊佳楠 赵俊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5-631,665,共8页
以1 400 m主跨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多振型地震反应谱方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E1和E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揭示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反应的特性以及结构非线性效应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 以1 400 m主跨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多振型地震反应谱方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E1和E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揭示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反应的特性以及结构非线性效应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相同主跨的全自锚式斜拉桥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下桥塔和主梁的地震反应显著,桥塔的地震内力显著大于主梁,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构件,同时应特别重视桥塔的塔底和塔梁交接处、主梁的塔梁交接处和边跨辅助墩处等截面的抗震设计;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显著,特别是在E2地震作用下,超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宜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与相同主跨的全自锚式斜拉桥相比,边跨部分斜拉索改为地锚后,结构刚度和自振频率增大,桥塔的地震反应和主梁的纵向位移均显著减小,改善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超千米主跨斜拉桥更适宜采用部分地锚式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度部分地锚斜拉桥 抗震性能 多振型地震反应谱分析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塔地锚式部分斜拉桥荷载试验研究
9
作者 孔祥勇 袁中君 《工程与建设》 2012年第3期383-385,共3页
文章通过对某三塔地锚式部分斜拉桥进行空间梁单元有限元计算与荷载试验,了解该桥型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位移、斜拉索的工作状态,为结构的设计、施工、结构运营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三塔地锚部分斜拉桥 有限元计算 荷载试验 结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受力分析
10
作者 涂雪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8期226-226,共1页
以一座主跨1218m的混合梁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为例,研究了该桥型的受力性能。采用空间杆系模型建模,荷载工况考虑成桥状态、活载、温度荷载情况。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受力分析 斜拉桥 部分地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施工索力正装计算法
11
作者 陈可 史鹏飞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9期300-301,共2页
介绍了正装法确定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施工索力的思路,采用该法对一座主跨1 100 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施工索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法用于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施工索力计算正确、合理。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施工方法 索力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索力控制方法
12
作者 付成林 张维伟 +1 位作者 王运航 崔文林 《市政技术》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针对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单根张拉过程中的索力控制问题,依据逐根张拉钢绞线挂索的施工工艺,建立了张拉过程中梁-索-塔的力学模型;并以斜拉索的索力均匀为目标,按正装分析法推导出了挂索过程中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 针对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单根张拉过程中的索力控制问题,依据逐根张拉钢绞线挂索的施工工艺,建立了张拉过程中梁-索-塔的力学模型;并以斜拉索的索力均匀为目标,按正装分析法推导出了挂索过程中单根钢绞线的张拉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等值张拉法,消除了挂索期间温度变化对单根钢绞线张拉力的影响。某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工程实践表明: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单根钢绞线张拉力进行张拉,能得到较均匀的索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和总索力的误差均在5%以内,可满足施工控制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可供同类斜拉桥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平行钢绞线斜拉索 单根张拉 索力控制 索力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设计
13
作者 陶辰亮 刘朝辉 +1 位作者 覃作伟 丁望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1号、4号桥台采用地锚式设计。基于桥台规模限制及结构耐久性考虑,地锚式桥台创新采用了空腔式箱形台身结构(由底板、墙身、盖板和锚台段主梁等组成)。桥台全长45.8 m、顶宽31.6 m,共设置18个空腔,采用矩形扩大基础。为实现传力平顺,地锚式桥台台梁过渡段台身采用肋墙式构造;为降低桥台整体应力水平、提升桥台的抗裂性能,在台身侧墙设置竖向预应力;为增强1号桥台的抗滑稳定性,在台身侧墙设置CFRP岩土锚杆,锚杆锚入中风化基岩。采用有限元法对地锚式桥台构造的受力性能及抗滑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桥台总体应力分布均匀,台梁过渡段应力过渡平顺,桥台纵、横隔墙应力以压应力为主,并且关键部位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1号桥台设置CFRP岩土锚杆后其抗滑稳定系数提升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空腔式箱形台身 肋墙式台身 竖向预应力 岩土锚杆 结构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范武 于得安 高海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在边跨主梁端部设置地锚式桥台作为配重。地锚式桥台采用空腔式箱形台身+岩锚的组合式结构,由底板、墙身(包括前墙...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在边跨主梁端部设置地锚式桥台作为配重。地锚式桥台采用空腔式箱形台身+岩锚的组合式结构,由底板、墙身(包括前墙、后墙、侧墙、隔墙)、盖板和锚台段主梁构成,桥台长45.8 m、宽31.6 m。在地锚式桥台施工中,基坑采用明挖放坡方式开挖,并在开挖后对基底进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以确保其地基承载力满足不小于350 kPa设计要求;底板采用分层分块方式施工,并设置2条横向后浇带和智能管冷循环控制系统;墙身采用竖向分层+设置双向后浇带(2条横向后浇带、1条纵向后浇带)的方式施工,并根据分块龄期差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后浇带;墙身施工后,采用传送带在墙身腔室内回填砂石,之后进行盖板与锚台段主梁施工;最后进行地锚式桥台竖向预应力施工,并优化竖向预应力张拉顺序,完成地锚式桥台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基坑开挖 双向后浇带 腔室回填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地锚式桥台CFRP预应力岩锚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得安 周范武 高海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边跨端部设置空腔式箱形台身+岩锚的组合式地锚式桥台。为提高地锚式桥台在横桥向不平衡土压力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在1号地锚式桥台台身外侧墙中心线位置布...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边跨端部设置空腔式箱形台身+岩锚的组合式地锚式桥台。为提高地锚式桥台在横桥向不平衡土压力作用下的抗滑稳定性,在1号地锚式桥台台身外侧墙中心线位置布置14组(每组2束)高性能竖向CFRP预应力岩锚结构,该岩锚结构由CFRP预应力锚杆和RPC粘结介质构成,分为地上锚固段、自由段和地下锚固段3段。该岩锚结构采用后安装工艺施工,即CFRP预应力锚杆先在工厂加工制作,整体运输至现场后单根整体安装下放。为验证CFRP预应力岩锚结构的可靠性、注浆工艺的可行性,在CFRP预应力岩锚主体结构施工前进行足尺模型工艺试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CFRP预应力岩锚结构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及足够的安全储备,注浆工艺可行。地锚式桥台施工时在墙身位置预埋管道,桥台及上部主梁施工后从梁面顶部通过预埋管道进行地下锚固段孔道钻孔施工,清孔后进行CFRP预应力锚杆整体下放安装,之后进行孔道注浆,最后进行CFRP预应力锚杆张拉、封锚,完成岩锚施工。该桥28束CFRP预应力岩锚已施工完成,且岩锚注浆密实,注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地锚式桥台 CFRP预应力岩锚 RPC注浆 整体安装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边主跨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晓晋 周先功 +1 位作者 侯炜 王凌波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7-793,共7页
为明确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边主跨比范围,根据斜拉桥主梁轴力计算公式,以恒载作用下主梁轴向受力平衡为条件建立方程,得到了锚碇有效恒载集度与主梁恒载集度比、锚碇与边跨长度比、拉索部分地锚比例等因素与边主跨比的关系。结... 为明确独塔部分地锚式PC斜拉桥合理边主跨比范围,根据斜拉桥主梁轴力计算公式,以恒载作用下主梁轴向受力平衡为条件建立方程,得到了锚碇有效恒载集度与主梁恒载集度比、锚碇与边跨长度比、拉索部分地锚比例等因素与边主跨比的关系。结合经济性能分析,研究总造价随边主跨比及锚碇与边跨长度比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独塔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合理边主跨比范围。结果表明:锚碇有效恒载集度与主梁恒载集度比、锚碇与边跨长度比为边主跨比的主要影响因素;边主跨比在0~1范围内均可满足受力要求,考虑经济性能宜取0.365~0.490;若受地形条件限制,锚碇边跨比较小时可取略大于上述范围的值,锚碇边跨比较大时可取略小于上述范围的值,但不应小于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边主跨比 数值分析 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 经济性能
原文传递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钢-混凝土组合围堰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得安 姜永生 +1 位作者 周范武 高海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整体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基础,主墩承台平面为八边形,尺寸为48 m(横桥向)×26 m(顺桥向)×6.5 m(高),承台底部设置26根直径2.8 m钻孔灌注桩。为适应库区倾...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整体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基础,主墩承台平面为八边形,尺寸为48 m(横桥向)×26 m(顺桥向)×6.5 m(高),承台底部设置26根直径2.8 m钻孔灌注桩。为适应库区倾斜裸岩地形,降低施工难度及施工费用,主墩围堰采用下部混凝土挡墙围堰+上部单壁钢围堰的钢-混凝土组合围堰方案。下部混凝土挡墙围堰采用衡重式挡墙围堰及抗滑桩挡墙围堰,高3~11 m;上部单壁钢围堰分块设置,其长度与下部挡墙围堰匹配,高8 m。钢-混凝土组合围堰施工时,首先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挡墙围堰分段,之后采用破碎锤开挖混凝土挡墙围堰基础;混凝土挡墙围堰采用分层、分块施工,顶部圈梁与挡墙围堰同步浇筑;上部单壁钢围堰采用加工厂预制+现场分块安装,并预留竖向型钢接长部分;最后进行单壁钢围堰底部及组合围堰山体连接处止水混凝土施工,完成钢-混凝土组合围堰施工。钢-混凝土组合围堰的应用,有效缩短了基础施工周期,降低了围堰施工难度及施工费用,经济合理,满足现场施工各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倾斜裸岩 钢-混凝土组合围堰 混凝土挡墙围堰 单壁钢围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守峰 吴学伟 +2 位作者 阳晏 沈峰 胡龙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八边形承台;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地锚式桥台采用箱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跨为钢-UHPC组... 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八边形承台;桥塔采用H形混凝土结构;地锚式桥台采用箱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双边主肋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跨为钢-UHPC组合梁,主跨跨中设置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缝构造。针对该桥结构特点及水文条件,主墩桩基础和承台采用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方案,变水中施工为陆地施工,节约了工期和投资;塔柱采用液压爬模分节施工,中塔柱内倾塔肢间设2道水平横撑,保证了施工期塔柱受力和线形;地锚式桥台采用分块、分层并设后浇带的方案,有效改善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边跨混凝土梁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分段现浇施工;主跨钢主梁采取工厂化块件制造,库区陆地总拼并浇筑UHPC形成组合梁,再水运至桥位,采用桥面吊机悬臂吊装,现场施工湿接缝,解决了汉江上游航运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创新提出并应用了钢-UHPC组合梁安装五步施工法,提高了主梁安装质量;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采用逐缝合龙法高精度合龙方案,有效保证了结构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钢-UHPC组合梁 衡重式挡墙+单壁钢围堰 地锚式桥台 中央无轴力连接装置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朝辉 周范武 +1 位作者 于得安 高海涛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根据主桥结构体系受力需要,主梁在跨中位置断开,设置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装置构造。无轴力连接装置由导梁、外...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为主跨760 m的双塔双索面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边中跨比为0.2,采用梁塔分离、梁台固结的结构体系。根据主桥结构体系受力需要,主梁在跨中位置断开,设置跨中无轴力连接装置+伸缩装置构造。无轴力连接装置由导梁、外部大箱梁(H梁段和H′梁段)、竖向及横向支座系统组成,导梁长13.68 m。无轴力连接装置现场安装采用导梁跨中分段(2×6.84 m)拼装、外部大箱梁逐缝合龙的施工方法。首先在总拼场地进行无轴力连接装置工厂化预拼装,并安装竖向及横向支座系统,拼装完成后将导梁断开,回位至H梁段和H′梁段进行转运;然后现场吊装匹配连接H梁段,并将H梁段内部导梁向岸侧拖动固定;之后起吊H′梁段并与前置G梁段软连接;再进行H梁段和H′梁段导梁匹配连接;导梁匹配连接完成后进行H′梁段匹配连接;最后进行斜拉索放张、桥面吊机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斜拉桥 无轴力连接装置 导梁 外部大箱梁 分段拼装 逐缝合龙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