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郡圃园林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华松 廖聪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0,共4页
郡圃,大量出现在各地地方志、名胜志及名人诗文之中,其丰富的数量及详尽的记载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宋代郡圃,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典范和公共园林发展的阶段性案例,加之其详尽的文献记载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对于理解宋代园林特别是官... 郡圃,大量出现在各地地方志、名胜志及名人诗文之中,其丰富的数量及详尽的记载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宋代郡圃,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典范和公共园林发展的阶段性案例,加之其详尽的文献记载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对于理解宋代园林特别是官署园林有着实证的意义。结合保存较为完整的南宋江南地方志中的图文,综合《舆地纪胜》的相关记载和其他郡圃相关文献,分析郡圃与城市、府治的区位、功能关系,归纳郡圃的概念界定、园林功能及景点营造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宋代园林 郡圃 州治 园林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城市园林的公共性转向——以定州郡圃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祎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郡圃作为我国古代城市中的一种园林类型,在北宋时期经历了向公共性、开放性的重要转变。以北宋边疆重镇定州的阅古堂与众春园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研究与现场踏勘,对二者做出定位、布局及范围的推测,阐明了其对北宋城市生活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公共性 郡圃 北宋 定州 阅古堂 众春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郡圃与城东——白居易忠州东坡之解析
3
作者 鞠培泉 黄一如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综合诗文与多类文献,认为忠州东坡绝非传统认识上的郡斋园林,而是元和十五年(820年)白居易从治政、教化出发,在城东坡地种花而成的公共性园林,呈自然、野生状态。但东坡荒芜后,宋代重建者因误读或方便之故,在郡圃中构东坡亭,产生位置偏... 综合诗文与多类文献,认为忠州东坡绝非传统认识上的郡斋园林,而是元和十五年(820年)白居易从治政、教化出发,在城东坡地种花而成的公共性园林,呈自然、野生状态。但东坡荒芜后,宋代重建者因误读或方便之故,在郡圃中构东坡亭,产生位置偏差,而明清时期公园精神的倒退强化了东坡作为地方官独善其身之所的认识。同时,随着文字的广泛传播,纸上的东坡更受文人重视,已经作为典故,可以被随意"移"至他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东坡 公共性园林 郡圃 城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庆元府郡圃造园意匠 被引量:1
4
作者 鲍梦涵 陈雪微 赵鸣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0期130-135,共6页
南宋庆元府郡圃因官员任期短暂而营建活动频繁,并由程覃和吴潜主导分为桃源洞和新桃源2个时期。以史料图文结合考古成果对其分别进行平面示意复原,发现不同时期的郡圃景象受官员与时代审美的影响颇大,却因官员志趣而具有相似的造园意旨... 南宋庆元府郡圃因官员任期短暂而营建活动频繁,并由程覃和吴潜主导分为桃源洞和新桃源2个时期。以史料图文结合考古成果对其分别进行平面示意复原,发现不同时期的郡圃景象受官员与时代审美的影响颇大,却因官员志趣而具有相似的造园意旨。郡圃兼容供官员个人游憩的自适空间和进行礼教群体活动的礼宾空间,而与民同乐的众乐空间并非郡圃之必要,未见于庆元府郡圃中。此外,郡圃注重保护古树名木,以示对前人政绩的纪念。园中部分景名具有提炼展示当地风景名胜、标榜官员与天子美德以及夸耀政绩的意蕴。揭示了南宋官员对衙署园林空间营造、植物种植和景观命名的偏好特征,对宋代园林风格特征的研究亦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园林 衙署园林 郡圃 复原 造园意匠 庆元府 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巴蜀郡圃兴盛及其原因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闻杰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7-43,共7页
郡圃是我国古代园林的一种类型。宋代巴蜀郡圃众多。宋代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郡圃的盛行;士大夫阶层的壮大影响着郡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对闲暇生活的追求促进了城市游乐之风的盛行。
关键词 宋代 巴蜀 郡圃 兴盛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巴蜀郡圃空间布局及其特点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闻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80-85,共6页
宋代巴蜀郡圃众多,分布广泛。巴蜀郡圃作为府州治衙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宋代府州治所选址、城市规划布局密切相关。在园林建筑方面既有亭台楼阁,也有轩榭堂馆等建筑形式,与相应的场景相结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宋代巴蜀郡... 宋代巴蜀郡圃众多,分布广泛。巴蜀郡圃作为府州治衙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宋代府州治所选址、城市规划布局密切相关。在园林建筑方面既有亭台楼阁,也有轩榭堂馆等建筑形式,与相应的场景相结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宋代巴蜀郡圃具有多样化的休闲游乐功能,其意境具有浓厚的政治氛围,重视对山水形胜的构建,士大夫阶层的壮大影响了巴蜀郡圃园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巴蜀郡圃 空间布局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民同乐”理念下宋代君臣公共性园林实践的比较与分析
7
作者 郭广钰 王敏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237-239,共3页
宋代皇家及官署园林普遍向百姓开放,形成了“君-官-民”共乐的局面。文章梳理“与民同乐”理念下中国古代园林公共性发展趋势,在对宋代众乐理念溯源的基础上,以金明池和严州郡圃为例,从园林空间特征、公共性活动类型、使用者构成三方面... 宋代皇家及官署园林普遍向百姓开放,形成了“君-官-民”共乐的局面。文章梳理“与民同乐”理念下中国古代园林公共性发展趋势,在对宋代众乐理念溯源的基础上,以金明池和严州郡圃为例,从园林空间特征、公共性活动类型、使用者构成三方面对比分析宋代君臣“君民同乐”和“官民同乐”不同园林实践方式的异同点,揭示宋代君臣在“与民同乐”的思想共识下不同园林实践活动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园林 与民同乐 公共性园林 金明池 郡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