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多样性与社区邻里信任--基于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江华 贾洛雅 郝明松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不同于已有研究从宏观的国家、省市层面的民族结构特征或微观的个体民族身份背景来讨论民族与信任的关系,本文提出从中观的社区层面,通过构建民族多样性指数来探究社区空间内的民族构成特征对邻里信任的影响。基于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 不同于已有研究从宏观的国家、省市层面的民族结构特征或微观的个体民族身份背景来讨论民族与信任的关系,本文提出从中观的社区层面,通过构建民族多样性指数来探究社区空间内的民族构成特征对邻里信任的影响。基于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变迁调查数据,使用多层次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本文发现:整体来看,随着民族多样性增加,社区邻里信任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U形变化模式。这一发现不同于已有研究所认为的线性变化模式。具体到不同民族大类,就汉族、维吾尔等族、满蒙等族、南方各族而言,其所在社区的民族多样性特征对邻里信任水平的作用效应也存在差别。我国民族多样性对邻里信任的多元影响模式,可为基层社区的民族关系治理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多样性 邻里信任 U形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社区中的户籍隔离、群内互动与邻里信任分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晓斌 柳建坤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17,共18页
邻里信任根植于社区居民的日常性交往活动中,而户籍制度在空间层面制造的居住隔离会形成群内型互动模式并强化进城农民和本地市民各自的邻里信任。利用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社区中的户籍隔离对邻里信任的... 邻里信任根植于社区居民的日常性交往活动中,而户籍制度在空间层面制造的居住隔离会形成群内型互动模式并强化进城农民和本地市民各自的邻里信任。利用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社区中的户籍隔离对邻里信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如下:(1)进城农民对邻居的信任会随着居住隔离程度的增加不断提高,但本地市民的邻里信任并不会受到该因素的影响;(2)不管是进城农民还是本地市民,户籍隔离程度越高,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互动规模越大、质量越高,而这又提升了两类群体各自的邻里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居住隔离 群内互动 邻里信任
原文传递
信任建构对老旧社区改造中居民满意度的影响——以北京史家社区为例
3
作者 邱宁 张天洁 +1 位作者 盛明洁 韩欣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20,共11页
提升居民满意度是老旧社区改造的核心和重点。面对改造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利益难以协调的困境,社区信任可有效帮助消减抵触、增强社区凝聚力与执行力,对提升居民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信任和社区信任的已有研究,本文搭建了关于社区信... 提升居民满意度是老旧社区改造的核心和重点。面对改造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利益难以协调的困境,社区信任可有效帮助消减抵触、增强社区凝聚力与执行力,对提升居民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信任和社区信任的已有研究,本文搭建了关于社区信任建构和居民满意度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北京史家社区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社区信任建构对老旧社区改造中居民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揭示了社区信任建构各要素在改造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机理。并解析了“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平台、机制营建—改造模式成熟”3阶段提升路径和相应策略,以期为其他老旧社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信任 老旧社区改造 居民满意度 邻里信任 领导力信任 史家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视角下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证研究——基于青海藏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世靓 伍嘉冀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5期96-101,共6页
信任机制作为冲突缓冲带是促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关键要素。文章以青海藏区三个民族社区的调查数据为例,着重分析社区邻里信任、政治信任与民族互嵌的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加以验证。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各民族的社区邻里信任... 信任机制作为冲突缓冲带是促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关键要素。文章以青海藏区三个民族社区的调查数据为例,着重分析社区邻里信任、政治信任与民族互嵌的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加以验证。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各民族的社区邻里信任是民族互嵌的活化剂;二是政治信任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互嵌的基石;三是社区邻里信任与政治信任是推动多民族参与公共事务的直接动力。在未来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更多关注点应放在基层社区邻里信任和政治信任的建立与维护上,在此基础上多民族社会信任与政治信任的提升将会大大促进真正的民族互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机制 社区邻里信任 政治信任 民族互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关系对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菲菲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7-45,共9页
通过借助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邻里关系与社区居民安全感之间的关系发现:社区居民安全感依赖于邻里关系中的邻里熟悉程度、邻里交往程度与邻里信任程度:邻里熟悉程度与社区居民安... 通过借助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邻里关系与社区居民安全感之间的关系发现:社区居民安全感依赖于邻里关系中的邻里熟悉程度、邻里交往程度与邻里信任程度:邻里熟悉程度与社区居民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同时邻里交往越频繁则社区居民安全感越高,此外邻里信任程度也对社区居民安全感有着正向影响。因此,和谐邻里关系对完善社区警务模式、优化基层治理,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关系 邻里交往 邻里信任 居民安全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抛物补偿责任的合理性分析
6
作者 曹相见 焦田秀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8-91,共14页
高空抛物补偿责任在《民法典》获得了进一步完善,但其合理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规范上看,虽然该责任为补偿责任,但补偿责任也属于法定责任,应当接受侵权法的法理检讨。就狭义理解而言,高空抛物补偿责任因缺乏侵权行为,而不符合侵... 高空抛物补偿责任在《民法典》获得了进一步完善,但其合理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规范上看,虽然该责任为补偿责任,但补偿责任也属于法定责任,应当接受侵权法的法理检讨。就狭义理解而言,高空抛物补偿责任因缺乏侵权行为,而不符合侵权责任自负的规范原理。但侵权法上的可归责性早已获得发展,不仅见义勇为中被救助人的补偿责任缺乏侵权行为,产品责任、医疗器械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饲养动物责任以及个人劳务中均存在未作出侵权行为的民事主体承担垫付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由于高空抛物补偿责任具有避免邻里信任被破坏后发生不利社会后果次生伤害的功能,《民法典》的规定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补偿责任 责任自负 垫付责任 邻里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王晨光 《特区经济》 2021年第9期91-95,共5页
互联网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着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通过使用邻里信任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社区社会资... 互联网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影响着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通过使用邻里信任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社区社会资本。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偏误后,发现个人的互联网使用显著且稳健地削弱了其邻里信任水平。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改变信息渠道、改变自评社会地位的方式降低个体对邻居的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区社会资本 邻里信任 信息渠道 自评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