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效决策模型的邻避工程公众可接受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敏 顾羿煌 李闻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09,共6页
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基于有效决策模型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公众理性、政策质量感知、主观规范以及公众参与意愿等因素对邻避工程公众可接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性、主观规范、政策质量感知对公众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 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基于有效决策模型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公众理性、政策质量感知、主观规范以及公众参与意愿等因素对邻避工程公众可接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性、主观规范、政策质量感知对公众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公众参与意愿对公众可接受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理性对公众可接受性有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文章提出提高引导公众正确认知能力、重视社交关系作用、建立透明有效的协商渠道以及采用“改良式自主决策”+“分散式谈判”决策模式等对策建议,为改善邻避工程中公众参与现状、提高工程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工程 公众参与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情境和理性行为理论的邻避工程公众接受研究
2
作者 汪洋 叶胜男 《工程管理学报》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结合公众情境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探讨邻避工程公众接受度的形成机理,以武汉市光谷某变电站为例,通过342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公众信息活动的影响因素和信息活动对邻避工程公众接受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 结合公众情境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探讨邻避工程公众接受度的形成机理,以武汉市光谷某变电站为例,通过342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公众信息活动的影响因素和信息活动对邻避工程公众接受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决策-公布-辩解”模式易造成公众不信任,加剧其对邻避工程的反对情绪;政府部门对邻避工程的功能与潜在影响宣传不足,致使公众接收信息缺乏有效引导;活跃人群在信息传播中起关键作用,应重点支持加强建设决策的公众参与;主观规范和态度是接受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信息活动的作用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工程 公众情境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 信息活动 接受度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治理:协商民主的视角
3
作者 李小敏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98-105,共8页
从民众利益受损,邻避工程决策中公民参与不足,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不平衡等方面分析了邻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形成原因,结合协商民主概念的三个维度(宏观的政治结构,中观的治理形式和微观的决策机制),并从风险认知角度,分析了... 从民众利益受损,邻避工程决策中公民参与不足,以及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不平衡等方面分析了邻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的形成原因,结合协商民主概念的三个维度(宏观的政治结构,中观的治理形式和微观的决策机制),并从风险认知角度,分析了运用协商民主治理邻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所具备的优势.有效预防与化解邻避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应正确认识协商民主,进行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工程 社会稳定风险 风险认知 社会治理 协商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