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邓迪斯源于语言学的“母题素”说 |
王珏纯
李扬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6
|
|
2
|
“民族志式的描述”与“立体描写”——邓迪斯与段宝林之必然巧合 |
丁晓辉
|
《三峡论坛》
|
2015 |
5
|
|
3
|
国内学界对邓迪斯民间文学理论的译介与研究 |
李扬
郭倩倩
|
《民间文化论坛》
|
2022 |
1
|
|
4
|
谚语的验证在于试用:作为先锋谚语学家的阿兰·邓迪斯 |
邓熠(译)
张举文(校)
|
《民间文化论坛》
|
2021 |
2
|
|
5
|
邓迪斯谜语结构分析之得失 |
丁晓辉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6
|
阿兰·邓迪斯的神话学研究 |
丁晓辉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7
|
邓迪斯“元民俗”理论的田野意义 |
师卓琳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
8
|
走近邓迪斯——读中译本《民俗解析》 |
陈金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9
|
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
李牧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0
|
阿兰·邓迪斯:精神分析学说的执着追随者和民俗学领地的坚定捍卫者——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二 |
杨利慧
安德明
高丙中
邹明华
|
《民俗研究》
|
2003 |
8
|
|
11
|
超越形态学:列维-斯特劳斯与民间故事分析 |
戴维.佩斯(DavidPase)
杨树喆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2001 |
4
|
|
12
|
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 |
迈克尔.欧文.琼斯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5 |
11
|
|
13
|
民俗学术语钩沉──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之二 |
迈克尔.欧文.琼斯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5 |
2
|
|
14
|
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 |
吕微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 |
23
|
|
15
|
“大词”与歌手立场 |
朝戈金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 |
11
|
|
16
|
核心传统与民俗学界的自觉意识 |
高丙中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 |
8
|
|
17
|
内容与形式:再读汤普森和普罗普——“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吕微自我批评的阅读笔记 |
户晓辉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7 |
8
|
|
18
|
语言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的“存在论” |
王杰文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4 |
4
|
|
19
|
人类学家的批评与民俗学家的回击——《洪水神话》背后的一段故事 |
谢国先
|
《三峡论坛》
|
2014 |
1
|
|
20
|
浅论盘古的角色 |
陈玉平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