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云南省道路交通伤死亡流行病学分析及院前救治策略研究
1
作者 张玉垲 谢俊豪 +4 位作者 钟宗雨 李宣朋 龚会军 太祥 朱晓松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目的分析2019—2022年云南省内院前因道路交通伤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规范救治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上报云南省紫云系统的因道路交通伤死亡患者数据,用构成比... 目的分析2019—2022年云南省内院前因道路交通伤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规范救治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上报云南省紫云系统的因道路交通伤死亡患者数据,用构成比或率来描述流行病学及死亡病因等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探讨导致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年—2022年云南省上报紫云系统的622例因道路交通伤死亡患者以男性(475例)为主,占76.37%;年龄6~96岁,平均48.3岁,高发年龄段为36~65岁的中年人群(51.61%),男女比例不同年龄段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情况下(74.28%),救护车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到达现场并在30 min内完成转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休克(24.92%)、严重颅脑损伤(22.19%)、肋骨骨折(16.56%)、肺挫伤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41%)等,其中休克排名第一,不同疾病分组及在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院前创伤死亡原因以休克、严重颅脑损伤等为主,且院前救治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对道路交通伤患者应尽早启动院前救护,加强院前、院内沟通,合理调配救治资源,减少创伤所致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的特点及其现场急救新概念 被引量:30
2
作者 岳茂兴 刘志国 +4 位作者 蔡学全 徐冰心 李建忠 李轶 化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伤的特点及其现场急救新概念。方法 结合我们已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和多次参加抢救道路交通伤伤员的临床救治体会 ,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著作 ,提出急救新概念。结果 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 ,使交...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伤的特点及其现场急救新概念。方法 结合我们已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和多次参加抢救道路交通伤伤员的临床救治体会 ,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著作 ,提出急救新概念。结果 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 ,使交通伤现场急救方案更趋合理 ,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结论 道路交通伤伤员初期的现场急救特别重要 ,最好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 ,可以及时对病情进行包括简单手术在内的决定性治疗。真正体现“医疗与伤员同在”的现代救护新概念 ,这种策略有可能改善预后 ,降低道路交通伤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现场急救 残率 性治疗 外科处理 病情 新概念 特点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1
3
作者 车在前 郭荣峰 +4 位作者 王东升 黎晓光 宋艳艳 陈尔真 陆一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上海市急救中心同期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库和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道路交通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五年中上海市中心城区共实施院前急救585298人次,其...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3~2007年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上海市急救中心同期的院前急救病例数据库和全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对其中的道路交通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五年中上海市中心城区共实施院前急救585298人次,其中道路交通伤38472例,由2003年的4.51%逐年增加至2007年的8.32%,其中男性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交通伤者以中年人为主,青年人受伤率逐年下降,而老年人受伤率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的高峰时点和高峰时段分别为每日14:27~15:07和7:49—21:49。结论上海市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高危人群交通安全教育,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逐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全市道路交通伤监测网络,都有助于减少道路交通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骨折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元山 陈雪松 +3 位作者 管力 周全 肖茂明 陈建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伤骨折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了526例交通伤骨折患者,男391例,女135例,平均38.7岁。对其受伤方式、损伤机制、损伤类型、人群分布、骨折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伤骨折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处理原则。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了526例交通伤骨折患者,男391例,女135例,平均38.7岁。对其受伤方式、损伤机制、损伤类型、人群分布、骨折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526例,死亡11例,分别死于颅脑伤5例,失血性休克4例,颈髓损伤2例。骨折内固定364例,外固定架固定88例,骨牵引和石膏固定63例。骨折愈合494例,骨不连7例,骨髓炎5例,截肢9例。结论道路交通伤骨折,损伤机制复杂,创伤严重,多发性骨折和下肢骨折常见,多为开放性损伤。早期救治的重点:及时有效防治休克,防止漏诊误诊,早期行骨折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骨折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6年重庆地区0~19岁人群道路交通伤害特点与趋势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良 周继红 +8 位作者 李国灵 邱俊 赵新才 蒋志全 李阳 张岫竹 袁丹凤 代维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的流行病特征,分析该人群交通事故伤害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江津区3个行政区2000-2006年各交警支队交通事故档案,获取0-19岁人群交通伤害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人群交通...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的流行病特征,分析该人群交通事故伤害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江津区3个行政区2000-2006年各交警支队交通事故档案,获取0-19岁人群交通伤害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人群交通伤害特征。结果 2000-2006年重庆抽样地区共发生2 408起19岁以下人群伤亡事故,19岁以下受害者2641位,年均死亡率、受伤率分别为2.66/10万/年、54.54/10万/年;2001年后重庆青少年交通伤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15-19岁年龄组遭受交通伤害的风险最高;受害者中行人比例最高(死亡66.67%、受伤59.49%);头颈部损伤(38.76%)是最常见的交通伤害,同时也是首位致死原因;驾驶员过失(73.55%)是青少年交通伤的较常见原因;90%以上的事故发生于缺少交通信号管制与交警指挥的路段。结论应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加强对司机、青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增加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为青少年及儿童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青少年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苏州市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路鑫 陈都 +3 位作者 刘伟臣 杨鹏 徐峰 林岐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调查苏州市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急救中心接报并现场处置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受伤解剖部位及其他相... 目的调查苏州市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及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降低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市急救中心接报并现场处置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受伤解剖部位及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参与抢救的道路交通伤患者总计54 510例,年龄0.5~97岁,平均45.5岁,男女比1.22∶1;其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28 516例,占全部交通伤患者52.3%;19~60岁青中年为调查总人数72.8%,且19~60岁交通伤患者主要交通方式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患者受伤部位为头面部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且脊柱骨盆损伤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受伤部位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交通伤患者(P<0.001);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患者修正创伤评分(RT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低于其他交通工具,且其重伤及现场死亡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工具(P<0.001);酒后交通伤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伤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交通伤患者,占全部酒后交通伤人群53.3%。结论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现已成为道路交通伤害主要类型,其中头面部受伤比例高、受伤部位数量多、年龄分布广及酒后交通伤占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电动自行车 严重程度 评分 流行病学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道路交通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史立伟 余晶晶 +1 位作者 李郦 祁峰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非致死性 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原因 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的概况与救治现状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文 李俊杰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严重创伤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道路交通事故是导致创伤的主要原因。随着综合国力和人民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交通伤的病死率仍较高,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就目前道路交通... 严重创伤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道路交通事故是导致创伤的主要原因。随着综合国力和人民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率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交通伤的病死率仍较高,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就目前道路交通伤概况及救治作一总结,希望为临床提高交通伤的急诊救治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病死率 急诊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跃 陆骁臻 +1 位作者 蒋森 邬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情况,包括人群、年间、月间、日间时段分布、车辆分类、气候等多种因素对道路交通伤的影响。方法作者取2000年到2003年,宁波市道路交通事故3960例,按照车辆类别、气候变化、驾龄情况、创伤分类等,采用... 目的探讨分析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情况,包括人群、年间、月间、日间时段分布、车辆分类、气候等多种因素对道路交通伤的影响。方法作者取2000年到2003年,宁波市道路交通事故3960例,按照车辆类别、气候变化、驾龄情况、创伤分类等,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道路交通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段分布(每年2、3月及7、8月、每周周末发生较多),与车辆类型及驾驶员相关,创伤部位多集中在四肢(58.21%)和头面部(16.03%)。结论在上述好发时间段内,急诊医生需高度提高警惕,准确做出诊断,第一时间内采取最为有效的急救手段,使交通伤得到最为合理的抢救与治疗,极大可能地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交通事故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亚东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80-382,共3页
交通伤(trafictrauma)是交通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人身伤亡。广义的交通伤包括道路、铁路、航空和水上交通运输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狭义的交通伤特指车辆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称为道路交通伤(roadtraf... 交通伤(trafictrauma)是交通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人身伤亡。广义的交通伤包括道路、铁路、航空和水上交通运输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狭义的交通伤特指车辆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称为道路交通伤(roadtrafictrauma,RTT)其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流行病学 急救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正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道路交通伤是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道路安全报告,介绍了全球道路交通伤的现状和发生趋势,从酒后驾车、超速驾车、青少年交通伤、个人防护等方面对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员因素作了深度分析,介绍了我国道路... 道路交通伤是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道路安全报告,介绍了全球道路交通伤的现状和发生趋势,从酒后驾车、超速驾车、青少年交通伤、个人防护等方面对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员因素作了深度分析,介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取得的显著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作者指出,道路交通事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甚至有所发展,需要社会所有人士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酒后驾车 超速驾车 青少年 个人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急救新概念在降低道路交通伤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茂兴 刘志国 +4 位作者 蔡学全 徐冰心 李建忠 李轶 化楠 《伤残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新概念在降低道路交通伤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作用。方法:结合我们已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和多次参加抢救道路交通伤伤员的临床救治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著作,提出急救新概念。结果:应用现有的先...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新概念在降低道路交通伤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作用。方法:结合我们已进行的大量相关实验研究和多次参加抢救道路交通伤伤员的临床救治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论文及著作,提出急救新概念。结果: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使交通伤现场急救方案更趋合理,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结论:道路交通伤伤员初期的现场急救特别重要,最好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可以及时对病情进行包括简单手术在内的决定性治疗。真正体现"医疗与伤员同在"的现代救护新概念,这种策略有可能改善预后,降低道路交通伤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急救 残率 预后
原文传递
道路交通伤的发展趋势分析与防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韦挥德 李铭 黄开球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展趋势 ,研究防护策略。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相关数据 ,分析其疾病谱排位、年龄分布、国家和地区差别、共性原因和经济损失。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伤疾病谱死亡排位为第 10位 ,... 目的 分析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发展趋势 ,研究防护策略。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伤的相关数据 ,分析其疾病谱排位、年龄分布、国家和地区差别、共性原因和经济损失。结果 道路交通事故伤疾病谱死亡排位为第 10位 ,年龄≥ 6 0岁组死亡最多 (2 6 5 /10万人 ) ,其次为 15~ 5 9岁组 (2 2 2 /10万人 ) ,最低为 <15岁组 (13 6 /10万人 ) ,低收入国家死亡占全球死亡数的 87 9% ,高收入国家则占 12 11%。结论 影响道路交通事故伤的因素包括居民数量和素质、道路长度和质量、机动车数、驾驶员数和环境等 ,防护策略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完善工程设施公路、车辆建设 ,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后临床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发展趋势 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现场的院前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霞 晏群丽 +1 位作者 陈丽华 何琴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8期332-333,共2页
介绍道路交通伤的受伤人群特点、死亡原因、死亡年龄、简述道路交通伤的检伤分类、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为提高院前急救护理,减少医疗纠纷和挽回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院前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正国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为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为70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1~37岁人中,交通伤是第1位死因。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为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为70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1~37岁人中,交通伤是第1位死因。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而单纯的交通伤为第7位死因(1994)。显然,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 道路交通伤的发生特点 一、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首先是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球机动车数约9亿辆。80年代以来,全世界汽车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3.5%,同期中我国为13.7%;全世界机动车(含摩托车和其他机动车)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亦为3.5%,同期中我国为26.4%。1993年,全世界汽车产量为4655.8万辆,1994年为4943.2万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伤害数据差异与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继红 邱俊 +4 位作者 张良 姚远 袁丹凤 高志明 王正国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2年第2期3-5,共3页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国家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后道路交通伤害得到非常显著的控制,死亡人数从2002年10.9万人降到2010年的6.5万人;但从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在12 ~ 27万以上;...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国家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后道路交通伤害得到非常显著的控制,死亡人数从2002年10.9万人降到2010年的6.5万人;但从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在12 ~ 27万以上;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与伤害数量总体均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未出现非常显著地降低现象.所调查的公安部门的死亡和受伤人员的数据丢失率分别高达67.62%和82.10%.究其原因可能主要与中国交通事故与伤亡统计标准和方法、公安警察系统管理机制等有关.这些问题可通过交通事故与伤害登记内容和标准与国际习惯接轨、改革完善交通安全管理考核方式、建立多来源的公开、科学、准确的交通伤害数据体系与全国交通伤害信息发布与共享制度等得到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害预防与控制 数据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兵 尹延庆 +4 位作者 彭浩 谈山峰 李捷 徐红超 赵革灵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救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本地青年男性为主,致伤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患者从...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救治措施。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道路交通伤致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本地青年男性为主,致伤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患者从事发到达神经外科住院部所需时间平均(200.96±29.38)min,存活16例,死亡7例。结论道路交通伤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水平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急救水平有关,建立创伤急救中心,加强急救现场人员急救技能学习,完善院前急救措施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颅脑损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足区道路交通伤住院患者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春华 丁贤彬 +2 位作者 王爱民 李万华 毛德强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年第4期31-36,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大足区道路交通伤(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住院患者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足区所有综合医院2013年全部RTIs住院患者病历首页信息,分析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结果大足区共有三家综合医院(... 目的了解重庆大足区道路交通伤(Road traffic injuries,RTIs)住院患者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足区所有综合医院2013年全部RTIs住院患者病历首页信息,分析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结果大足区共有三家综合医院(均为二级医院),2013年该区人均GDP为37673元,3家综合医院共有RTIs住院患者1 315例,伤者平均(42.5±19.0)岁,住院期间人均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及日均费用中位数分别为5 031.4元、8.0 d和722.0元;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途径、受伤部位、入院前/后是否发生颅脑昏迷以及入院后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为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医疗付费方式、入院途径、入院前/后是否发生颅脑昏迷以及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为日均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大足区RTIs患者住院费用高,占当地当年人均GDP 13.4%,RTIs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广,道路交通伤害干预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及其他主要死因的减寿对比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继光 郑力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对比评估交通伤及其他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前死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寿命损失年数(YPLL)及有关的期望寿命前死亡评估指标。结果2000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死亡中男性交通伤死亡仅占2.3%,但其所致的YPLL及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在全死因所... 目的对比评估交通伤及其他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前死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寿命损失年数(YPLL)及有关的期望寿命前死亡评估指标。结果2000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死亡中男性交通伤死亡仅占2.3%,但其所致的YPLL及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在全死因所致YPLL及WYPLL中的构成比则分别升高至9.2%及7.8%。女性交通伤死亡仅占死因构成的1.1%,但其所致的YPLL及WYPLL在全死因所致YPLL及WYPLL中的构成比分别升高至3.8%及4.6%。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YPLL及WYPLL在全死因所致的YPLL及WYPL中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其死因构成比。男性人群中肿瘤所致的YPLL及WYPLL在全死因所致的YPLL及WYPLL中的构成比与其死因构成比接近,而女性人群中则高于死因构成比。每一人道路交通伤亡所致的YPLL/d及WYPLL/d均明显超过其他主要死因。每一人道路交通伤死亡所致的VYPLL/d为正值,而其他主要死因的VYPLL/d均为负值。结论交通伤对期望寿命前死亡的影响非常明显地大于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及肿瘤等,已成为导致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伤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潜在价值损失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伤后心脏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损伤严重度和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Ⅱ评分的关系
20
作者 沈伟锋 江观玉 +2 位作者 干建新 张茂 傅应裕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43-844,共2页
目的 观察道路交通伤患者心脏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并阐明其与损伤严重度 (injuryseverityscore ,IS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 (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将 10 8例道路交通伤... 目的 观察道路交通伤患者心脏肌钙蛋白I的动态变化并阐明其与损伤严重度 (injuryseverityscore ,IS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 (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将 10 8例道路交通伤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胸部创伤分为 2组 :合并胸部创伤组 76例 ,无合并胸部创伤组 32例 ,均进行ISS和APACHEⅡ评分。定期采集 2组患者血样品 ,并用微粒子荧光免疫法检测样本cTnI浓度。结果  10 8例道路交通伤患者中cTnI升高 31例 ,发生率为 2 8.7% ,其中合并胸部创伤组 2 5例 ,占 80 .6 % ;无合并胸部创伤组 6例 ,占 19.4 %。动态监测 12例道路交通伤患者血清cTnI释放呈单峰陡降曲线 ,13例为单峰缓降型曲线 ,6例为双峰曲线。通过对道路交通伤分组观察提示 ,无论有无合并胸部创伤 ,在一定范围内 ,ISS值与cTnI峰值成一定相关性 (r =0 .6 76 ,P <0 .0 1) ,而在无胸部创伤的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ISS值与cTnI峰值的相关性更高 (r =0 .734,P <0 .0 1)。单峰曲线的APACHEⅡ分值与双峰曲线的APACHEⅡ分值有明显的差异(P <0 .0 1)。结论 道路交通伤患者血清cTnI释放动力学特点 :其浓度—时间曲线大致有 3种特征 ,即单峰陡降型、单峰缓降型、双峰型 ;在一定范围内 ,ISS值与cTnI峰值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Ⅰ 道路交通伤 严重度 急性生理学 既往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