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规范性与阶级利益——兼及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松 杨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正义”“公平”等的论述既具有描述性特征,也具有规范性特征。当在描述性语境中阐述其道德观念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试图说明道德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关系、道德的历史性、道德的阶级性、道德与阶级利益的关系等内容。而在规... 马克思主义关于“正义”“公平”等的论述既具有描述性特征,也具有规范性特征。当在描述性语境中阐述其道德观念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试图说明道德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关系、道德的历史性、道德的阶级性、道德与阶级利益的关系等内容。而在规范性语境中,他们也确实对资本主义作出了道德评价,认为其是不正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作为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来抨击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的迫害。通过对历史的科学研究,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利益的实现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无产阶级道德观比资产阶级道德观更为合理。他们比较各阶级道德观之合理性的标准不在历史之外,而是由历史本身来提供的,即何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实现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何者就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道德规范性 阶级利益 历史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坎伦对于道德规范性的论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99,共7页
斯坎伦对于道德原则的分析显示,道德不仅规范了行动者可以做什么,在更重要的意义上,也规范了行动者应当出于何种理由去做。这一观念将道德规范性的论证导向一种新的思路,即论证什么可以被合理地当作行动理由。斯坎伦揭示了行动理由来自... 斯坎伦对于道德原则的分析显示,道德不仅规范了行动者可以做什么,在更重要的意义上,也规范了行动者应当出于何种理由去做。这一观念将道德规范性的论证导向一种新的思路,即论证什么可以被合理地当作行动理由。斯坎伦揭示了行动理由来自具体情境中的经验事实,而这些经验事实主要涉及行动者拥有的人际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其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因而斯坎伦的理论在道德理由与特定类型的人际关系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在斯坎伦看来,所有人类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被称为“理性存在物同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产生的道德理由确证了道德原则对于每一个行动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规范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理由 斯坎伦 道德规范性 理由基础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规范性理论的构造和休谟主义的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曦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68,共8页
道德规范性理论是现代道德哲学的根基。厘清道德规范性的来源、规范特征和规范力量及其对行动者实践慎思过程的规范方式和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最近四十年来,围绕这些问题,康德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占据了支配地位。休谟主义... 道德规范性理论是现代道德哲学的根基。厘清道德规范性的来源、规范特征和规范力量及其对行动者实践慎思过程的规范方式和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最近四十年来,围绕这些问题,康德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占据了支配地位。休谟主义长期受到批评,被认为包含导向道德主观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怀疑论的理论因素。然而,得益于某种内嵌于自身的自然主义承诺,休谟主义可以克服挑战者的批评,从而提供一种有关道德规范性的可靠而又可信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性 康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主义 休谟主义
原文传递
休谟关于工具主义和道德规范性的观点及其论争 被引量:2
4
作者 文贤庆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3,共8页
休谟的实践理性观点常被等同于工具主义并受到人们诟病,进而,休谟的道德规范性理论因其工具理性观点也受到批评。然而,休谟虽然接受了工具主义的观点,但他却严格地把它限制在有关行动的经验欲求和与之适当相关的完成手段上。因此,在道... 休谟的实践理性观点常被等同于工具主义并受到人们诟病,进而,休谟的道德规范性理论因其工具理性观点也受到批评。然而,休谟虽然接受了工具主义的观点,但他却严格地把它限制在有关行动的经验欲求和与之适当相关的完成手段上。因此,在道德规范性问题上,休谟接受工具主义作为行动理由的要求规范性,但他对理由规范性的说明却是通过一种客观的形式给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工具主义 道德规范性
原文传递
对道德规范性的现象学解释
5
作者 文贤庆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5,共12页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规范性现象无处不在,但它面临着被怀疑论者认为只是一种假象或错误的危机。现象学观点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德拉蒙德借助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方法指出,对人格的敬重表明第一人称立场的道德规范性具有加诸行动者的客观权...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规范性现象无处不在,但它面临着被怀疑论者认为只是一种假象或错误的危机。现象学观点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德拉蒙德借助胡塞尔式的现象学方法指出,对人格的敬重表明第一人称立场的道德规范性具有加诸行动者的客观权威;列维纳斯通过我们与他人面对面相遇的情境表明,我们对他人负有一种第二人称立场的无限责任;海德格尔则指出,“此在”在世界中的历时生存建构既体现了面向自己的第一人称道德权威,也体现了面向他人的第二人称道德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性 现象学 德拉蒙德 列维纳斯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当代道德规范性研究与人工智能伦理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亚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4,128,共11页
功利主义、直觉主义以及道义论是当前用于指导人工智能系统道德抉择的主要理论资源。然而,以上理论的应用均遭遇了困境。在道德哲学的历史上,正是类似的困境曾导致规范伦理学的衰落。当代规范性研究中的康德式理论对相关理论困难均给出... 功利主义、直觉主义以及道义论是当前用于指导人工智能系统道德抉择的主要理论资源。然而,以上理论的应用均遭遇了困境。在道德哲学的历史上,正是类似的困境曾导致规范伦理学的衰落。当代规范性研究中的康德式理论对相关理论困难均给出充分回应,有力推动了规范伦理学的复兴,也有望为人工智能系统的伦理设计提供更为恰当的理论基础。康德式理论具有共同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方法,保证了由这类理论所构建的伦理原则可以具有一致性和实践可操作性。格沃斯和斯坎伦是当代康德式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两者对道德义务的论证,尝试确立三个基本的伦理原则,即不侵犯原则、平等原则和援助原则。三个原则对任何道德主体间最基本的道德义务给出了清晰阐释,也能够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伦理设计给出明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伦理 道德规范性 康德式理论
原文传递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代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是当代道德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从第一人称的行动者动机激发入手,其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认为只有行动者自身认同接受道德要求,才会打动其内心;...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是当代道德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从第一人称的行动者动机激发入手,其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认为只有行动者自身认同接受道德要求,才会打动其内心;另一种方案从第三人称的理论论证入手,其代表人物是德里克·帕菲特,认为只要我们对道德要求的论证足够充分合理,就可以劝服行动者遵守。从行动理由来理解,道德的规范性问题包含着规范、证明和激发三个维度,根本上是规范理由与激发理由之间的张力。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实现规范理由与激发理由之间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 道德规范性问题 规范理由 激发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同体视域下契约道德的规范性
8
作者 陈代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在道德哲学中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当代契约道德被认为在解决道德的规范性问题上颇具优势,一方面它以人们之间的相互契约来为道德要求提供辩护,另一方面缔约者以"同意"来表达对道德要求的认同。然而,契约...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在道德哲学中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当代契约道德被认为在解决道德的规范性问题上颇具优势,一方面它以人们之间的相互契约来为道德要求提供辩护,另一方面缔约者以"同意"来表达对道德要求的认同。然而,契约道德理论对于规范性问题的回答本质上预设了一种"道德共同体"的存在。霍布斯式道德契约论的规范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共同体的工具性认同;以斯坎伦为代表的康德式道德契约论的规范性则来自对道德共同体的构成性认同。就道德的本质而言,契约道德的规范性必须以对道德共同体的构成性认同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规范性 契约道德 道德共同体 工具性认同 构成性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章海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43,共4页
市场经济中主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个人主体(个体)尤其瞩目,因为历史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深入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道德价值,先研究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如何实现是必要的... 市场经济中主体的作用十分重要,个人主体(个体)尤其瞩目,因为历史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了深入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道德价值,先研究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及其如何实现是必要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体道德 主体性 目的性 自由性 手段工具性 道德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避道德动机调节方式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宇倡 王冠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7-1657,共11页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解释道德动机的各种理论中,道德动机模型(Model of Moral Motive,MMM)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理论。该模型透过一个新颖的视角,强调趋避两种动机调节方式在自我、他人和群体背...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和行为的内在动因。在解释道德动机的各种理论中,道德动机模型(Model of Moral Motive,MMM)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理论。该模型透过一个新颖的视角,强调趋避两种动机调节方式在自我、他人和群体背景下产生的道德动机。通过对MMM模型综合性的分析,并且横向比较了道德基础理论(MFT)和行为/结果双系统模型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德理论,挖掘出了MMM模型的比较优势,如强调利他、聚焦于自我的道德动机、群体道德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等。由于MMM模型是基于西方道德观提出的,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着重于西方道德动机的心理与脑机制与国人的异同以及文化差异对道德动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动机模型 调节方式 禁止性道德 规范性道德 道德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由、情感与道德的规范性——西方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的论争进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亓学太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5,共6页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道德责任奠定合理性的基础。从古希腊至启蒙时期,道德哲学体系围绕理由还是情感作为道德规范性渊源进行了探索。在当今的元伦理学争论中,虽然实... 道德的规范性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道德责任奠定合理性的基础。从古希腊至启蒙时期,道德哲学体系围绕理由还是情感作为道德规范性渊源进行了探索。在当今的元伦理学争论中,虽然实践理由成为道德规范性问题的标准话语体系,但该体系下的争论仍然围绕理由与情感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由 情感 道德规范性 元伦理学 实践理性
原文传递
从道德责任到职业伦理——法官责任的道德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伟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4-234,共11页
人们通常认为,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法官应当负有更高的道德责任,但是,这个观念的确切意义仍有待探究,因为无论是法官责任还是道德责任,都存在多重的面向。事实上,法官高阶道德责任的核心,并不在于尽量避免错误以免受追责,而是在于对法... 人们通常认为,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法官应当负有更高的道德责任,但是,这个观念的确切意义仍有待探究,因为无论是法官责任还是道德责任,都存在多重的面向。事实上,法官高阶道德责任的核心,并不在于尽量避免错误以免受追责,而是在于对法律命题作出最佳的道德证立,法官应摆脱"平庸之恶",矢志追求司法的卓越品质。这意味着对法官责任的认定和规范,应当实现从法官责任向法官职业伦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责任 道德责任 职业伦理 实证性道德标准 规范性道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直觉与实践理性——当代两种道德建构主义的休谟背景
13
作者 杜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
休谟的哲学是一个同时包含着"经验主义/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直觉主义"在内的矛盾的体系。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康德式建构主义与休谟式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道德直觉"是休谟的常识主义在道德领域中的应用... 休谟的哲学是一个同时包含着"经验主义/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直觉主义"在内的矛盾的体系。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康德式建构主义与休谟式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道德直觉"是休谟的常识主义在道德领域中的应用;然而,它因为被康德式建构主义者看作"实质性实在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同样受到了批判。而休谟式建构主义则再次强调了我们的道德立场中被偶然给定的实质性内容,再次肯定了"道德直觉"在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道德原则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两种建构主义中所分别包含的这两种特征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这两个要素在客观的道德规范的建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两者的良好的相互作用,客观的道德规范才能够得到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休谟 道德规范性 道德直觉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与培育元道德意识
14
作者 虞友谦 《学海》 1997年第6期39-42,共4页
呼唤与培育元道德意识虞友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置于极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同时规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 呼唤与培育元道德意识虞友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置于极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同时规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对此,党的各级组织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意识 传统文化 规范性道德 超越价值 内在超越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道德建设 共产主义理想 元道 共产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言动 王非 彭凯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人性观,即认为人性究竟是本善的还是本恶的,不仅是哲学思辨的焦点,也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常人理论(lay theory)。对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检视表明,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是性恶论人性观,东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性善论人性观。研究通... 人性观,即认为人性究竟是本善的还是本恶的,不仅是哲学思辨的焦点,也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常人理论(lay theory)。对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检视表明,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是性恶论人性观,东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性善论人性观。研究通过实证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发现中国被试相对于美国被试,对于人性的主观评定更倾向于性善的一端(研究1)。这种人性观差异导致中国被试在道德方面,尤其是规范性道德(行善)方面,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1),并且这种因果关系得到了启动实验的支持(研究2)。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如何塑造了人们对于人性和道德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人理论 人性观 性善论 性恶论 禁止性道德 规范性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道德的主体性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兴海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对道德的主体性概念以及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社会必然性、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规范性等问题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道德的主体性并不是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是道德在其与人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规定性,道德的这... 本文对道德的主体性概念以及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社会必然性、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规范性等问题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道德的主体性并不是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是道德在其与人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规定性,道德的这种本质规定性与它的社会本质和规范性特质不但不是相互排斥的,而且是并行不悖、互为存在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道德的主体性 道德的社会必然性 道德规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道德之关系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26-131,共6页
本文指出,法律和道德在现实和理论上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其作出明确的划分是相当困难的。法理学家们为此做出种种努力,但都不尽人意。从理论上区分法律与道德的关键在于将道德二分为信仰性道德和规范性道德,并把道德限定在私人信... 本文指出,法律和道德在现实和理论上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其作出明确的划分是相当困难的。法理学家们为此做出种种努力,但都不尽人意。从理论上区分法律与道德的关键在于将道德二分为信仰性道德和规范性道德,并把道德限定在私人信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道德 社会秩序 规范性道德 信仰性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xual Ethics; A Need Indeed, Buddhist Ethics as a Model
18
作者 Samantha Ilangakoo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According to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motivation, sexuality is a biological need which urges to satisfy sexual desire. Though it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survival of an individual, it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growth... According to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motivation, sexuality is a biological need which urges to satisfy sexual desire. Though it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survival of an individual, it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djustment and well-being. Therefore, sexuality is a common aspect in the existence and i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However, in many religious ethical issues, sexuality had been treated negatively and identified as a barrier for an advanced spiritual life. Even in tribal societies there were some sexual taboos that controlled man's sexual behavior to some extent. Among religious ethical codes, one may find that it had been plac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or completely eliminating sexual behaviors. In modem world, what is evident is that this so called sexual need has been used for many commercial and marketing purposes. Even in advertising field, sexual desire of man is used as a mean of attracting public. Phonograph has become a very profitable illegal professional today. Sexual medicines, drugs and tools are available everywhere in the society. Though sexual education had been included into the curriculum in school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awareness of sexuality among people seems to be in a low level. While biologically man is compelled to fulfill sexual desire internally, it is motivated externally by many social factors. So that not only misconceptions of sexuality, but also misbehaviors of sexuality can be observed in the society today. By examining these current situations of man's sexual behaviors, there is a big need to formulate a sexual ethical code--a code of law with the help of religious teachings. Otherwise these various sexual behaviors may create more and more social and world problems. In this paper, my aim is to examine Buddhist ethics in order to formulate a sexual ethical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VATION ETHICS SEXUALITY BI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rospect of Ethical Consulting
19
作者 Luu Yin Safia Wemah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4年第10期1021-1029,共9页
Ethical consulting is a critical professional activity that is very critical to the very survival of the corporate world and is thus likely to boom with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in the future. This predictive stat... Ethical consulting is a critical professional activity that is very critical to the very survival of the corporate world and is thus likely to boom with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in the future. This predictive statement is based on the consequential effect of the bankruptcy of Ertron and WorldCom and its aftermath legislature, Sarbanes-Oxley Act (Lander, 2004). The main issues boarder on how ethics influence organizations' operations and to what extend these influences can be coded and managed to enhance objectivity and minimize fraud. The methodology applied in this paper was an exploratory approach under the qualitative design. It encapsulates a thorough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matter and draws inferences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It was found that ethical consulting was possible and consultants venturing into the area need to be strategically diversified to enable them to design and develop customized ethical cod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clientele with appropriate supporting monitoring and compliance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CS compliance GATEKEEPER CONSULTA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