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的后现代之维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建华
刘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道德空间是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学界多半是基于鲍曼的道德责任概念来理解其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的。根据这一思路,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也就沦为了一种概念游戏的自我证成。如果从道德空间出发解读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那...
道德空间是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学界多半是基于鲍曼的道德责任概念来理解其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的。根据这一思路,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也就沦为了一种概念游戏的自我证成。如果从道德空间出发解读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那么将彰显出他思想中对道德空间作为后现代“道德乌托邦”理想的追寻:他不仅是通过强调对他者的道德责任来证明其后现代伦理学的必要性,而且通过揭示个体道德冲动的自发性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新道德化之可能性作为其现代性批判以及伦理思想构建的价值基础。他的道德空间思想是沿着对西方现代伦理困境的批判展开的,并阐明了现代社会的首要任务不是构建一种无所不包的伦理法典,而是思考个体是否具有道德能动性的问题。这一思考深入到了个体本能、情感的心理维度,而且严格说来已不是论证,而是通过对他者的道德冲动的现象学描述来表明后现代道德空间之可能性就在于突出、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鲍曼的道德空间思想是对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既有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鲍曼伦理学所主张的“无伦理的道德自治”,也提示了从社会伦理、政治层面来建构一种空间道德文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道德
空间
道德
责任
道德冲动
道德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哲学视域下预设和谐中理应实现的冲动体系
2
作者
王健崭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法哲学视域下,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伦理冲动与经济冲动的良性互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个体扬弃主观抽象性的道德冲动、谋利冲动而形成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二是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形成"冲动的体系"。...
在法哲学视域下,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伦理冲动与经济冲动的良性互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个体扬弃主观抽象性的道德冲动、谋利冲动而形成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二是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形成"冲动的体系"。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建构个体的"冲动的合理体系"与伦理实体的"冲动的合理体系",也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冲动
经济
冲动
道德冲动
谋利
冲动
冲动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多诺对康德绝对命令的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行福
陈旭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作为自由意志的根本原则,绝对命令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石。但阿多诺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具有双重局限性:在理论上,它把绝对命令的有效性建立在理性的自明事实之上,然而,这一自明事实却无法获得理性的保证;在实践上,它把绝对命令理解为与...
作为自由意志的根本原则,绝对命令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石。但阿多诺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具有双重局限性:在理论上,它把绝对命令的有效性建立在理性的自明事实之上,然而,这一自明事实却无法获得理性的保证;在实践上,它把绝对命令理解为与任何实质性价值相分离的形式规定,使绝对命令成为软弱无力的"应当"。最重要的是,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由于其抽象性和形式化,极易走向对肉体痛苦和感性幸福的无动于衷及道德冷漠,而这种道德冷漠正是德国纳粹大屠杀得以可能的重要条件。面对纳粹大屠杀,阿多诺提出了一条新的绝对命令:调整思想和行动,以使奥斯维辛不再重复。对于阿多诺来说,奥斯维辛事件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它不仅以否定形式赋予新的绝对命令以内容,而且提供了其成立的经验和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绝对命令
康德
道德
冷漠
道德冲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格蒙特·鲍曼人文主义社会学的文学动原
4
作者
穆宝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鲍曼把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确定为一种持续不断地与人类生存的对话,人类沟通的一种努力。他创造性地利用社会学与文学的亲近性,将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更新、发现和理解后现代人类状况和生活经验的独特视角。尽管鲍...
鲍曼把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确定为一种持续不断地与人类生存的对话,人类沟通的一种努力。他创造性地利用社会学与文学的亲近性,将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更新、发现和理解后现代人类状况和生活经验的独特视角。尽管鲍曼在其著述中充分表达出了对他者、对社会的道德冲动和伦理责任,但是他的社会学阐释仍然是一种乌托邦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阐释
文学想象
道德冲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的后现代之维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建华
刘畅
机构
中南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基金
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研究”(项目号:2022ZZTS00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道德空间是鲍曼后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学界多半是基于鲍曼的道德责任概念来理解其后现代伦理学思想的。根据这一思路,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也就沦为了一种概念游戏的自我证成。如果从道德空间出发解读鲍曼的后现代伦理学,那么将彰显出他思想中对道德空间作为后现代“道德乌托邦”理想的追寻:他不仅是通过强调对他者的道德责任来证明其后现代伦理学的必要性,而且通过揭示个体道德冲动的自发性与日常生活空间重新道德化之可能性作为其现代性批判以及伦理思想构建的价值基础。他的道德空间思想是沿着对西方现代伦理困境的批判展开的,并阐明了现代社会的首要任务不是构建一种无所不包的伦理法典,而是思考个体是否具有道德能动性的问题。这一思考深入到了个体本能、情感的心理维度,而且严格说来已不是论证,而是通过对他者的道德冲动的现象学描述来表明后现代道德空间之可能性就在于突出、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鲍曼的道德空间思想是对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既有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鲍曼伦理学所主张的“无伦理的道德自治”,也提示了从社会伦理、政治层面来建构一种空间道德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
后现代
道德
空间
道德
责任
道德冲动
道德
自治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哲学视域下预设和谐中理应实现的冲动体系
2
作者
王健崭
机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在法哲学视域下,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伦理冲动与经济冲动的良性互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个体扬弃主观抽象性的道德冲动、谋利冲动而形成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二是普遍性的伦理冲动、经济冲动形成"冲动的体系"。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建构个体的"冲动的合理体系"与伦理实体的"冲动的合理体系",也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伦理
冲动
经济
冲动
道德冲动
谋利
冲动
冲动
体系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多诺对康德绝对命令的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汪行福
陈旭东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基金
2007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哈贝马斯之后: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转型与发展>(2007ZX007)
文摘
作为自由意志的根本原则,绝对命令是康德道德哲学的基石。但阿多诺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具有双重局限性:在理论上,它把绝对命令的有效性建立在理性的自明事实之上,然而,这一自明事实却无法获得理性的保证;在实践上,它把绝对命令理解为与任何实质性价值相分离的形式规定,使绝对命令成为软弱无力的"应当"。最重要的是,康德的道德绝对命令由于其抽象性和形式化,极易走向对肉体痛苦和感性幸福的无动于衷及道德冷漠,而这种道德冷漠正是德国纳粹大屠杀得以可能的重要条件。面对纳粹大屠杀,阿多诺提出了一条新的绝对命令:调整思想和行动,以使奥斯维辛不再重复。对于阿多诺来说,奥斯维辛事件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它不仅以否定形式赋予新的绝对命令以内容,而且提供了其成立的经验和历史依据。
关键词
阿多诺
绝对命令
康德
道德
冷漠
道德冲动
Keywords
Adorno
Categorical Imperative
Kant
Moral Coldness
Moral Impulse
分类号
R516.49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格蒙特·鲍曼人文主义社会学的文学动原
4
作者
穆宝清
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研究>(项目号:15YJA84001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鲍曼把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确定为一种持续不断地与人类生存的对话,人类沟通的一种努力。他创造性地利用社会学与文学的亲近性,将社会学阐释与文学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更新、发现和理解后现代人类状况和生活经验的独特视角。尽管鲍曼在其著述中充分表达出了对他者、对社会的道德冲动和伦理责任,但是他的社会学阐释仍然是一种乌托邦愿景。
关键词
社会阐释
文学想象
道德冲动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齐格蒙特·鲍曼道德空间思想的后现代之维
李建华
刘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法哲学视域下预设和谐中理应实现的冲动体系
王健崭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多诺对康德绝对命令的批判与重构
汪行福
陈旭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齐格蒙特·鲍曼人文主义社会学的文学动原
穆宝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