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1
作者 王中原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5年第2期33-33,共1页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用课程资源教”是“用教材教”教材观的优化与升级。广泛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学科教学活动,能够营造对学生成长有积极影响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用课程资源教”是“用教材教”教材观的优化与升级。广泛开发课程资源,优化学科教学活动,能够营造对学生成长有积极影响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优化组合课程资源,创设生动活泼、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施过程 用教材教 教材观 课程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 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 重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体系?
2
作者 刘亚男 《留学》 2025年第1期38-39,共2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科学、客观、准确的课程评价是增强课程质效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加强探索实践,积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评...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科学、客观、准确的课程评价是增强课程质效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加强探索实践,积极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一体推进、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 立德树人 探索实践 问题导向 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 互促共进 教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作者 危常军 《天津教育》 2025年第9期45-47,共3页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观念、培养...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从而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世界观 道德与法治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 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 明辨是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熊艳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34-03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以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有效的道德和法律概念的传授。首先,我们深入研究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其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了具体的道... 本研究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以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及有效的道德和法律概念的传授。首先,我们深入研究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其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了具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例,对比分析了使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差异,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学习表现的统计数据镜像出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和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特别是对于提高学生对抽象道德和法制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此外,也推动了学生参与感和主动性的提升,为其创建了更加公正、和谐的学习环境。总之,运用游戏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这项研究为进一步引导并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 学习效果 学生参与感 教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5
作者 郭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21-024,共4页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教育形式,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教育实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道德实践的持续动力。然而,当前隐性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仍...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教育形式,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教育实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道德实践的持续动力。然而,当前隐性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校支持度不足以及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为进一步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需从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环境以及健全多元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隐性教育的实施质量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 隐性教育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
6
作者 杜博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09-012,共4页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该课程不仅承载着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养的重任,而且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青少...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该课程不仅承载着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养的重任,而且更是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面临的法律挑战日益增多,因此,探索有效的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 法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7
作者 边翠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037-040,共4页
在“大思政”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传统与现代化改革的交替期,当前课程内容侧重基础的道德规范和法治常识,尚未充分融入“大思政”理念,教学方法单一且互动性不足,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家校合作也存在脱节。... 在“大思政”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传统与现代化改革的交替期,当前课程内容侧重基础的道德规范和法治常识,尚未充分融入“大思政”理念,教学方法单一且互动性不足,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家校合作也存在脱节。为提升教学效果,应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道德法治的融合;采用互动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际体验;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家校合作,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小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王帅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009-012,共4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政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的重要一环。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政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的重要一环。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议题式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对议题式教学开展运用研究,发现议题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存在“议”和“题”的随意性、议题情境缺乏真实性、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课堂评价环节的薄弱性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综合实践作业中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力量
9
作者 赵静华 《中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当前的综合实践作业存在无法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求,进而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问题。文章基于学生在综合实践作业方面的需求,对多元化的综合实践作业形式和便捷化、信息化的作业评价体系进行探索,以在综合实践作业中充分发挥道德与... 当前的综合实践作业存在无法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求,进而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问题。文章基于学生在综合实践作业方面的需求,对多元化的综合实践作业形式和便捷化、信息化的作业评价体系进行探索,以在综合实践作业中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力量,使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作业的过程中锻炼综合能力和提升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 综合实践作业 德育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10
作者 刘金烁 刘鑫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001-004,共4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或者手段在各个学段中的引入,已经成为共识,对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开发而言,也应该将数字化技术或者工具融入进去。文章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基本应用,再者...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或者手段在各个学段中的引入,已经成为共识,对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开发而言,也应该将数字化技术或者工具融入进去。文章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定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基本应用,再者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的基本问题,提出要将数字化转型手段融入进去,由此对于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职院校 思政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色卫生文化资源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1
作者 王丽洁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红色卫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体现,红色卫生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做好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建设更符合医学生需求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融入红色卫生... 红色卫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体现,红色卫生文化资源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做好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建设更符合医学生需求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融入红色卫生文化资源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红色卫生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时代价值突出。基于红色卫生文化资源的教学改革可使课程特色更加鲜明、课程体系更加完备、实践教学更加生动。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强原则,站稳立德树人主阵地;新内容,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库;活方法,打造沉浸式学习新情景;精评价,收获思政育人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卫生文化资源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孝珍 吴庆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5-89,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小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就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教育价值。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小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使二者有效结合,就需要理解并把握意义、问题和路径之间的逻辑。价值逻辑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键价值;问题逻辑即二者结合过程中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落脚到实践逻辑,整合融入资源,优选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式,关注融入效果,形成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 德育 小学 课程资源 道德学习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冰青 鹿林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0期287-289,共3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蕴涵着每个时代的中华儿女积累的智慧结晶。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加深新时代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其中蕴涵着每个时代的中华儿女积累的智慧结晶。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加深新时代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大学生入学以后学习的第一门高校思政课,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要恰当选择切入点和融入的相关内容。亨利·塔菲尔( Henri Tajfel) 的社会认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作用机理,更深层次地理解大学生接受并认同传统文化的逻辑过程。同时,我们还要以积极引导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误区与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三维探赜
14
作者 王倩倩 李欢欢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本质属性的一致性、价值目标的契合性、教学内容的相融性。加快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创新、培育高素质技能...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本质属性的一致性、价值目标的契合性、教学内容的相融性。加快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创新、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应有之义。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把握融入的实践路径,打造高质量思政课师资队伍,丰富教学手段,精用教学话语,构建实践场域,推动高职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培育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体化研究
15
作者 李寒梅 陈晓姝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4期21-26,共6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以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设计与内容安排,转变育人方式,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提升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推进传統美德教育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以一体化建设为引领,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设计与内容安排,转变育人方式,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提升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推进传統美德教育一体化进程,要突出育人目标指向的连续性,逐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增进商人内容的结构化,强化学习主题的整体性;推动育人方式的进阶式实施,重视学生道德自我构建过程,完善育人评价体系,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水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 传统美德教育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路径探析
16
作者 李红杰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做好新疆红色文化的内容选择,选择科学路径和方法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将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色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学改革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策略
17
作者 朱雨晨 《华夏教师》 2024年第33期120-122,共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使命。本文旨在探讨在该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具体措施,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使命。本文旨在探讨在该课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具体措施,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途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共同促进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 生态文明观 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音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王莉荣 冯缦 王晓燕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要求,实现思政和美育教育目标。红色音乐属于一种篇幅短、规模小、但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音乐的兴趣,探寻红色音乐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来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效,培养更多优秀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音乐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基点
19
作者 肖涛 肖迦木 《今日教育》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期,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快速塑造,学生既渴望着凸显自我、保持独立,又很难从始至终保持理性的思考,身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边人们思想行为影响,需要更科学、更柔性、更个性化的引导和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期,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快速塑造,学生既渴望着凸显自我、保持独立,又很难从始至终保持理性的思考,身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边人们思想行为影响,需要更科学、更柔性、更个性化的引导和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成长、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际交往关系、理想信念与现实矛盾、爱国守法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水平 思想道德水平 人际交往关系 道德与法治课程 爱国守法 小课堂 健全人格培养 现实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教学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
作者 钟煜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同时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道德品质、关键学习能力的关键课程。大概念教学理念与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围绕...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同时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良好道德品质、关键学习能力的关键课程。大概念教学理念与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围绕核心素养培养所实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如何将其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特色教学,已成为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首先分析大概念教学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单元教学的价值,随后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为例,提出基于大概念教学理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 大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