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花岛文学景观的道家隐逸色彩蠡探
1
作者 吴昌林 万嘉欣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桃花意象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在舟山群岛东南部的桃花岛得以深厚体现,该岛自秦朝道士安期生隐居炼丹传说起,便成为道家隐逸理念的实体化表征。历代文人诗词与金庸武侠巨著对此的描绘,通过桃花岛文学景观与武侠人物的呈现,不断加深... 桃花意象作为道家文化的典型象征,在舟山群岛东南部的桃花岛得以深厚体现,该岛自秦朝道士安期生隐居炼丹传说起,便成为道家隐逸理念的实体化表征。历代文人诗词与金庸武侠巨著对此的描绘,通过桃花岛文学景观与武侠人物的呈现,不断加深其道家文化内涵,映射出道家推崇独立自由个性、追寻桃源理想社会、践行天人合一理念的思想具化,体现着丰富的道家思想和精神元素。桃花岛文学景观不仅是蕴涵着古今文人对天人自然的向往歌颂,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立足文学景观自然生发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岛 道家思想 隐逸 文学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学说中“一”的哲学意蕴——以《老子》《黄帝四经》《庄子》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陈浩东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先秦道家哲学中,“一”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仅以《老子》《黄帝四经》《庄子》三部典籍为中心进行考察,“一”就有五个层面的哲学意蕴,分别是本体论之“一”,方法论之“一”,认识论之“一”,政治论之“一”与人生论之“一”。其中... 在先秦道家哲学中,“一”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仅以《老子》《黄帝四经》《庄子》三部典籍为中心进行考察,“一”就有五个层面的哲学意蕴,分别是本体论之“一”,方法论之“一”,认识论之“一”,政治论之“一”与人生论之“一”。其中,本体论之“一”是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一”最接近“道”概念的集中体现,其他四点都是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延伸展开,构成五位一体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 “一” 哲学意蕴 本体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肾”考——兼谈道家对“外肾”的发挥
3
作者 张馨月 张树剑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肾”指男性阴囊(睾丸)的用法渊源久远,后为了与体内肾脏区分而产生“外肾”一词,其作为固定身体术语连缀出现至迟不晚于中唐,或出自佛道宗教文献,或最早可上溯至南齐医家文献《褚氏遗书》。医家等领域中“外肾”含义略有出入但大致不... “肾”指男性阴囊(睾丸)的用法渊源久远,后为了与体内肾脏区分而产生“外肾”一词,其作为固定身体术语连缀出现至迟不晚于中唐,或出自佛道宗教文献,或最早可上溯至南齐医家文献《褚氏遗书》。医家等领域中“外肾”含义略有出入但大致不出男性外生殖器官,而例外情形几乎独见于道家文献,除与医家相同的用法外,道家还阐发了外肾与膀胱的联系,另外偶作与“内肾”对应的体表区域使用;且在医家强调外肾“水”属性基础上更建构了“火”的认知,突出了对生理功能动力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肾 道家 医家 身体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成自然”:道家“自然”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
作者 魏微 李铭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道家主张以尊重万物“自然”之性的方式助化万物生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德成自然”的启示。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道德修养。在方法上,高校思想... 道家主张以尊重万物“自然”之性的方式助化万物生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德成自然”的启示。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道德修养。在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汲取道家“无为而为”的精华,善用隐性教育,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叙事,巧妙运用“行不言之教”的艺术,以增益道德培养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医疗之“术”与“道”:基于道家思想的伦理反思
5
作者 江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AI医疗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AI医疗代表了医学之“术”的精进,然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系列“道”的伦理问题,在医疗行业也未能幸免。基于道家思想视角对...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AI医疗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AI医疗代表了医学之“术”的精进,然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一系列“道”的伦理问题,在医疗行业也未能幸免。基于道家思想视角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审视,发现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过度应用可能会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而技术的过度干预也会对自然生命过程构成潜在风险,同时引发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问题。立足道家思想进行反思,提示全社会特别是医疗机构在使用AI医疗的过程中应当避免过度干预,审慎应用技术,保护隐私尊严,强调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公正,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家思想 AI医疗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启示
6
作者 李展鹏 何晓雷 《文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4-108,120,共6页
道家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培养“圣人”的德育目标、主阴贵柔的德育内容、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现状,瞄准“圣人”发展方向,积极化解躺平困境、领悟“贵柔”思想魅力,正确看待生命价值、学习独特德育方法,疏... 道家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培养“圣人”的德育目标、主阴贵柔的德育内容、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现状,瞄准“圣人”发展方向,积极化解躺平困境、领悟“贵柔”思想魅力,正确看待生命价值、学习独特德育方法,疏导自我理性行事,从古老的思想智慧中寻找启发,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德育思想 大学生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形式之美:道家美学与禅宗美学的交汇点
7
作者 袁天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道家美学与禅宗美学存在着一定的交汇,禅宗寻求通过瞬间的无意识状态观照到一个人的原始本性来实现觉悟,这最初于老子的“涤除玄鉴”思想有所体现,其后,历经了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并在慧能的“无念”中深化发展。此外,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与禅宗美学存在着一定的交汇,禅宗寻求通过瞬间的无意识状态观照到一个人的原始本性来实现觉悟,这最初于老子的“涤除玄鉴”思想有所体现,其后,历经了庄子的“心斋”“坐忘”思想,并在慧能的“无念”中深化发展。此外,道家美学倾向于超越具体形式,追求无形之道,而禅宗美学中的“空观”也体现了对超越具体形象的追求。本文首先通过对由先秦道家美学向禅宗美学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哲学基础进行梳理,接着由“无”与“空”进一步出发,总结出二者在审美理念与实践上的共通性可体现于三点,即凭借道与心的无限广大而超越美丑的包容之美、客观反映自然之道而消除对立的平和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直觉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道家美学 超越形式 美学交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研究
8
作者 时特 李玉煜 《黑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道家审美文化作为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产生着十分巨大的影响。道家文化中的美学思想秉承道之意识、自然观念、辩证思维、形上之思,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构思、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道家文化 美学思想 传统艺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生命观在乡村生活空间中的设计呈现
9
作者 鲍梦洁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道家生命观作为古人对生命探索的智慧结晶,其重人贵生、自然朴真、形神兼养、天人合一等基本法则,对乡村生活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启示。通过剖析道家生命观,结合乡村生活空间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道家生命观在乡村生活空间中的设计呈现,以期... 道家生命观作为古人对生命探索的智慧结晶,其重人贵生、自然朴真、形神兼养、天人合一等基本法则,对乡村生活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启示。通过剖析道家生命观,结合乡村生活空间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道家生命观在乡村生活空间中的设计呈现,以期为健康的乡村生活空间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生命观 乡村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式教师”:缘由、内涵与本土探索方法
10
作者 刘峻杉 孙钰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 “道家式教师”是近30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它是道家思想在教师形象和行为上的反映。在已有研究中,“道家式教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以“静”守住教师人格和身份的“本真”,以“接纳”带来对全体学生的“包容”,以“无为”开展自然流动式的教学。对“道家式教师”进行本土探索和现代转化需要以研究方法上的思考为前提,注重从先秦道家经典中探索“道家式教师”的理论原型,通过理论比较来构建其现代教育场域中的概念内涵,并以实证研究来探索其可行性,这有助于这个概念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理论和实践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道家式教师” 本土探索 现代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老庄哲学“尚和合”的思想理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文 张文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 道家老庄哲学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所当然与所以然,追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的自然和合一体。从“道”“德”“物”三方面来看,老庄哲学围绕自然世界、个体生命、人世社会三个层面建立了道家和合思想的基础框架:以“道”为基点,描绘出“和生”“和静”的世界图景;以“德”为核心,彰显了“柔和”“成和”的生命境界;以“物”为对象,倡导着“和同”“和顺”的处世原则。视域宏阔、博大包容,推重自然、关注人生,崇阴贵柔、顺物无争,是道家和合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当今时代的人文语境下,转生道家“尚和合”的思想智慧,将为和合大同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庄 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美学视角下民宿设计的问题及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兰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等理念,否定违反自然本性的形式主义。民宿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居住模式,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应有别于一般旅馆设计。目前以城市周边延伸至乡村的民宿,大多依赖景区统一建设或民房改造,设计风格趋于同质,缺乏特色且偏离自然发展的生态理念。依据道家美学“道法自然”的核心观点,总结城乡民宿设计现有目标定位模糊、设计形式雷同、传统美学欠缺的问题,从选址、形式及空间组合方面提出了崇尚自然、去繁就简、虚实无形、知白守黑的创新设计方法。文章探讨了提升居住品质、延续地域文化风貌、体现人文与自然融合共生的道家美学理念,为丰富住宿体验,促进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助力城市周边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美学 民宿 返璞归真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代性困惑中发现东方--劳伦斯·宾雍与道家美学
13
作者 宋伟 王同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8,140,160,共10页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盛和宗教信仰的式微,现代性问题的不断激化加剧了欧洲对自身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不满。西方学者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过程中,不仅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求化解现代性矛盾的方法,同时也转向东方探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疗愈”文化和心理上的焦虑。中国道家美学精神的价值在反思现代性的时代议题下被重新发掘出来。英国诗人、艺术批评家和汉学家劳伦斯·宾雍以中国艺术为载体对道家美学精神的阐扬,不仅加快了欧洲重估中国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历史进程,同时对西方物我失衡的宇宙观和科学原则至上的时代艺术观进行反拨和纠偏,促成了欧洲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美学的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宾雍 道家美学 现代性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子对道家思想承启作用的贡献探析
14
作者 李庚香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1-28,共8页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 列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原核心区诞生的重要思想家,是道家学派从老子到庄子延伸时期的重要人物。列子承继了老子的道论思想。他沿用老子“谷神”“玄牝”等概念,生动地解析了“道”生天地万物的机理。列子下启庄子,为庄子提供了发扬光大道家思想的标尺、富有启发的思想素材、理论创造灵感以及寓言这种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列子思想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达观且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人生观;二是具有现实价值的技艺崇拜思想;三是具有值得重新估量的重要文化地位。列子“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的箴言,足以与湖湘文化中“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相媲美。列子愚公移山的寓言也被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所引用,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原学人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为创造培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道家 列子 老子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理想人格对高校学生人格培育的当代价值
15
作者 焦玉琴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9,164,共9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来塑造高校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特别的借鉴价值。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本土特...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来塑造高校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特别的借鉴价值。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独立文化传统,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本研究认为,道家传统的理想人格具有四大支柱,即“逍遥无待”的自由观、“万物齐一”的平等观、“重生爱物”的生命观和“道进乎技”的知行观。这些精神内涵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对培养高校学生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通过对道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和新性发展,并且融入校园德育培养之中,可以为高校自主学习型、文化多样性、实践导向型和珍爱生命的人格培育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从而在以中华文化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理想人格 高校学生 人格培育 知行合一 自由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休拉·勒奎恩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
16
作者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 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奎恩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主旨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本文以《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勒奎恩作品的道家生命伦理书写。研究认为,《地海传奇》关于地海诞生、生命成长和英雄回归的叙事,呈现了对道家生命本源论、生命存在观和生命境界观的借鉴和化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休拉·勒奎恩 《地海传奇》 道家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真人诗词中的生命之美
17
作者 季芳 钱君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 道家自古以来致力于对人的自然与精神生命的探索,在精神的时空中寻找出路,寻找生命永恒的承诺。这种追求与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在道家真人们的事迹、神迹以及创作的诗篇中。基于历代得道真人的诗词,探讨其中具备的不同于世俗诗人的质,阐述其中呈现的生命超越之美、生命能量之美,踏碎虚空的极致境界,超凡脱俗的高维度,探讨生命美学尚未重点论述的领域,探寻中国美学有待开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道家真人 诗词 高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家学术思想是《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文化底色
18
作者 张登本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道家学术思想是《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底色之一。道家所论之道、德、气、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及辩证思维,都深刻地影响着《黄帝内经》医药学理论的形成,渗透于其所建构的医药学理论的各个层面,与此同时,也赋予道家相关学术思想以... 道家学术思想是《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底色之一。道家所论之道、德、气、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及辩证思维,都深刻地影响着《黄帝内经》医药学理论的形成,渗透于其所建构的医药学理论的各个层面,与此同时,也赋予道家相关学术思想以鲜活的生命科学知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文化 道家 《黄帝内经》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鼓应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64-68,共5页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 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十年来,由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陆续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黄帝四经》 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 马王堆汉墓 先秦道家 黄老学派 稷下道家 黄老道家 道家文化 《缪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可归化思想”到重要参考:道家思想西传的生态转向
20
作者 华媛媛 叶子豪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历程,阐述西方道家思想研究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生态转向的过程。总体而言,道家思想传播在西方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归化思想”阶段、“替代智慧”阶段,以及作为生态主义理论建构重要参考的阶段。研究认为,道家思想在西方逐步摆脱了早期的基督教中心主义的研究桎梏后,其关联性思维和非二元思想的特质得到了广泛关注,因而与生态主义的联系随研究发展而愈发紧密,并成为当代生态主义建构的重要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生态批评 生态伦理 道家思想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