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国晖 高帆 +2 位作者 张志启 李金兰 刘玥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53-2558,共6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院前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rl指数(BI)、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前、院内抢救时间分别为(23.84±5.68)min、(52.62±10.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08±8.15)min、(74.98±13.1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0.29±2.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8±2.45)分,GCS、BI评分分别为(12.69±1.08)分、(69.84±4.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4±1.22)分、(64.32±4.98)分,总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分别为(28.68±4.26)d、(6.69±1.3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74±5.48)d、(7.84±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97%,略低于对照组的14.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能有效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同时提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模式 术后康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7-0110,共4页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救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分组对比实验,病例收集年限为2022年1月-2023年5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组组别为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救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分组对比实验,病例收集年限为2022年1月-2023年5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组组别为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和对照组(38例,行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就诊效率、救治结局、护理质量、脑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 观察组入院至接受溶栓治疗时间(DNT)、分诊时间、转诊时间、CT 检查时间、标本检测时间均相比对照组较短,不良事件发生率、脑血管外周阻力(Rv)水平均相比对照组较低,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分及动态阻抗(DR)、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最小值(Vmin)水平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两组48h病死率、再发率对比(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救治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不仅能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就诊效率,稳定患者的病情,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模式 一站式护理服务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血小板假性异常性能评价
3
作者 凌秀婷 刘爱胜 +1 位作者 田丽 刘国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717-721,共5页
目的评价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BC-6800 Plus分析仪)8倍倍增模式——利用光学法原理+半导体激光+RNA核酸荧光染色法(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血小板(PLT)假性异常的性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BC-6800 Plus分析... 目的评价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BC-6800 Plus分析仪)8倍倍增模式——利用光学法原理+半导体激光+RNA核酸荧光染色法(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血小板(PLT)假性异常的性能。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BC-6800 Plus分析仪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89例,分别采用电阻法、CDR通道模式及手工计数法进行PLT检测,比较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同时采用CDR通道模式连续检测PLT 10次,评价其重复性,并以手工计数法为参照,评价其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标本结果[(231.81±57.75)×10^(9)/L]明显低于电阻法[(586.81±124.99)×10^(9)/L],而假性减少标本结果[(189.37±51.06)×10^(9)/L]明显高于电阻法[(43.52±20.1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手工计数法[(218.95±51.26)×10^(9)/L和(206.37±56.07)×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和减少标本CV值分别为4.33%和5.20%,均<10.00%;以手工计数结果为靶值,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升高和减少标本Bias分别为7.56%和-5.28%,均<10.00%;经Pearman相关分析,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与手工计数法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_(升高标本)=0.9613,r_(减少标本)=0.9401,P<0.05)。结论BC-6800 Plus分析仪CDR通道模式检测电阻法PLT假性异常标本中PLT与手工计数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重复性好、正确度高,能解决红细胞(RBC)碎片、小RBC、大PLT及PLT聚集对PLT检测的干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假性异常 血小板 CDR通道模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学科诊疗联合急诊零通道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霆坚 林建辉 田林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学科诊疗联合急诊零通道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绿色通道流程,n=60)和研究组(多学科...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学科诊疗联合急诊零通道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绿色通道流程,n=60)和研究组(多学科诊疗联合急诊零通道模式,n=60)。评估两组急诊服务时间、临床结局、溶栓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入院-入抢救室时间、入院-会诊时间、入院-实验室检查完成时间、入院-获取CT报告时间、入院-给予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致残率(1.67%)、病死率(0.00%)均低于对照组(13.33%、15.00%)(P<0.05);研究组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率、溶栓有效率、患者就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联合急诊零通道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提高溶栓有效率和患者就诊满意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急诊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多学科诊疗 急诊零通道模式 急诊服务时间 临床结局 溶栓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通道模式分析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星材 何世伟 +1 位作者 黎浩东 景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0,共5页
通过阐述铁路运输通道实现快捷、经济、安全运输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运输通道内干线结构角度,将铁路运输通道分为干线集中型、干线辐射型和多线平行型3种类型。在分析全封闭利用模式、全开放利用模式、半封闭利用模式和主辅分工利用模式4... 通过阐述铁路运输通道实现快捷、经济、安全运输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运输通道内干线结构角度,将铁路运输通道分为干线集中型、干线辐射型和多线平行型3种类型。在分析全封闭利用模式、全开放利用模式、半封闭利用模式和主辅分工利用模式4种运输通道利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铁路运输通道利用效率的对策,即:提高运输通道内技术站作业能力和效率,打通运输通道内能力限制区段,创新运输通道运输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运输通道 通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道模式和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杰 卢国平 +3 位作者 刘豫 陆剑君 黄思源 黄东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道模式和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PCNL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分为侧卧位组、俯卧位组和45°斜仰卧位组,各40例。每组患者随... 目的:探讨不同通道模式和体位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PCNL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分为侧卧位组、俯卧位组和45°斜仰卧位组,各40例。每组患者随机给予标准通道治疗(n=20)和微通道治疗(n=20)。比较不同通道模式对三组应激指标、肾功能、性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手术前,三组应激指标、肾功能指标、性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5°斜仰卧位组应激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性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三组微通道模式的应激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标准通道,性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标准通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通道PCNL手术45°斜仰卧位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避免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通道模式 体位 应激指标 肾功能 性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模式下ESP实施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晓云 容太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97,共3页
针对智能小区网络与漫游主机之间通信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分析了目前小区网络的建设现状 .根据IPSec协议族的协议方案及工作方式 ,提出了一种简化且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利用通道模式下的ESP实现漫游主机和受保护网络之间的安... 针对智能小区网络与漫游主机之间通信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分析了目前小区网络的建设现状 .根据IPSec协议族的协议方案及工作方式 ,提出了一种简化且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利用通道模式下的ESP实现漫游主机和受保护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 .整个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 :用户管理模块、安全通道建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网关 网际安全协议族 封装安全载荷 通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龚玉琳 陈倩 郑高杰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后入住病房第2天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模式 前瞻护理 急救护理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安健 李保 +5 位作者 王敬萍 杨滨 王仲朝 王慧仙 芦丽芳 高勇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对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30min)的临床病史,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持续性抬高,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新型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对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缺血性胸痛(>30min)的临床病史,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持续性抬高,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采用急诊-病房-导管室的模式,即患者经急诊室送入病房,由病房内科医师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联系导管室医师行急诊PCI术;绿色通道组采用急诊-导管室模式,由专门培训的急诊科医师接患者,在途中联系导管室值班医师,要求导管室医师在20min内即到达导管室行急诊PCI术。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有无差异及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绿色通道组为93min,对照组为136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绿色通道模式,明显缩短平均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并可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绿色通道模式 冠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锋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分别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和...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分别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分别给予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NIHSS评分,治疗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以及MAMD评分。结果观察组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MD和HAM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绿色通道模式下,患者尽早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无缝隙的诊断治疗配合,加上精心的护理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模式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模式下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冬梅 柯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效果。"一站式"护理服务即通过急诊安排一名溶栓护士,从患者急诊入院至静脉溶栓结束,规范落实护理流程,专职提供全流程专业、主动优质护... 目的观察"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效果。"一站式"护理服务即通过急诊安排一名溶栓护士,从患者急诊入院至静脉溶栓结束,规范落实护理流程,专职提供全流程专业、主动优质护理服务,旨在尽量缩短door to needle times(DNT)。方法对照组: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本院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现状。实验组: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开展"一站式"护理服务,卒中小组的溶栓护士到位后,立即予患者开放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血标本、陪护CT检查、必要协助指导患者家属缴费等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绿色通道DNT、DNT延误的节点时间、DNT达标率。结果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DNT、DNT达标率、就诊至完成CT检查时间、开单至完成缴费时间、采血至送达检验科时间、卒中识别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一站式护理服务在关键环节时间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D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服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绿色通道模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中心支持下的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三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支持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创伤中心平台支持的MDT和绿色通道模式下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支持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创伤中心平台支持的MDT和绿色通道模式下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会诊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启动相关指标、时效性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GCS、TI、IS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MDT医护团队呼叫时间、抵达时间、初次影像学检查时间、到达急诊科至手术开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64例(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55例(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P=0.009)。结论:MDT和绿色通道模式可缩短危重创伤患者等候救治时间,能尽快给予患者更综合有效地治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MDT 绿色通道模式 危重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伶俐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0期92-94,共3页
为分析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的价值及其对救治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患者。... 为分析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的价值及其对救治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使用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救治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医疗保险通道模式实践的启示
14
作者 周豪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2期90-90,101,共2页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通道模式 板块模式 结算办法 社会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及其通道模式研究
15
作者 梁庆磊 《通讯世界》 2018年第7期204-205,共2页
本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总结了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对配电自动化及其通道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保证了供电的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通道模式 4G专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模式下的前瞻视域急救护理方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吕佳 王延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81-83,共3页
评估急性脑卒中行绿色通道模式前瞻视域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以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样本,统一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入选,在41例的样本量下随机分组,有前瞻组、一般组,前者行绿色通道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后者行一般护理,记录急救指标,... 评估急性脑卒中行绿色通道模式前瞻视域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以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样本,统一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入选,在41例的样本量下随机分组,有前瞻组、一般组,前者行绿色通道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后者行一般护理,记录急救指标,统计抢救并发症,评估负性情绪,观察生活质量。结果:转运、急救以及体征平稳时间等检验后在前瞻组均比一般组短,急救成功率检验后在前瞻组达到100.00%,远比一般组的90.24%高,均与正态分布符合,P<0.05。统计急救并发症数据并完成检验,在前瞻组仅有4.88%,远比一般组的24.39%低,与正态分布符合,P<0.05。护理前针对性的评估SAS、SDS分值,经此了解悲观情绪,检验后在前瞻组和一般组间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护理后针对性的评估SAS、SDS分值,经此了解悲观情绪,检验后与正态分布符合,在前瞻组均比一般组低,P<0.05。通过不同的方面评估急救后护理质量,检验数据后符合正态分布,在前瞻组均比一般组高,P<0.05。结论:绿色通道前瞻视域急救护理可推广,能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急救后的生活和情绪,并且能预防急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视域急救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绿色通道模式 负性情绪 急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余慧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研究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和预后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模式、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 研究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和预后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模式、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各项临床评价指标。结果 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下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间、CT时间、检验时间、医嘱下达时间分别为31.73±3.16(min)、23.40±3.35(min)、25.83±6.91(min)、5.46±1.28(min),短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P<0.05)。观察组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占比为80.00%,高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63.33%(P<0.05);局部出血、颅内出血占比分别为6.67%、6.67%,低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63.33%、20.00%、16.67%(P<0.05)。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下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80.00%,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下MoCA认知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5.13±2.07(分)、82.19±2.42(分),高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P<0.05)。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下NIHSS神经功能评分、mRS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03±0.84(分)、2.21±0.62(分),低于常规绿色通道模式的5.47±1.45(分)、3.36±0.85(分)(P<0.05)。观察组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下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为6.67%、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6.67%(P<0.05)。结论 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在急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无缝护理 绿色通道模式 急诊缺血性脑卒中 抢救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危重症患儿急诊救治对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张洁 陈维 +1 位作者 王琳 孙丽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儿急诊救治的效果及对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76)实施常...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儿急诊救治的效果及对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2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76)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n=76)使用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急诊抢救时间、抢救效果、急救工作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预检分诊时间为(1.02±0.31)min、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8.96±1.45)min、急救时间为(35.19±5.03)min,对照组的预检分诊时间、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别为(3.55±1.59)min、(19.28±4.71)min、(60.75±8.69)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6%,高于对照组的86.84%(P<0.05)。干预前,观察组的急救工作质量总评分为(90.81±5.72)分,高于对照组的(73.13±5.95)分(P<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为98.68%,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结论: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危重症患儿急诊救治过程中,不仅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急救工作质量,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急诊抢救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诊救治 危重症 绿色通道一体化护理模式 工作效率 工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翠英 李涛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入院及干预4w后恢复情况,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可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患者及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颇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梓涵 汤金金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4年2月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考电脑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41例作常规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4年2月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考电脑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作两组,对照组41例作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41例展开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率、救治效果、心功能。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出诊、现场急救、分诊、心电图、创建静脉通路、进-出急诊室、球囊扩张等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胸痛缓解率、心肌酶回落率及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末期内径值(LVESD)与舒张末期内径值(LVEDD)短于对照组,心率值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提高其急救护理效率及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模式 聚焦解决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