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果导向理念下高职类畜牧兽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1
作者 郝春生 孙艳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12期31-31,共1页
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成果导向理念下,在近几年开展了畜牧兽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自身特点、畜牧兽医专业特色、学生学情三个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 成果导向教育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成果导向理念下,在近几年开展了畜牧兽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自身特点、畜牧兽医专业特色、学生学情三个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畜牧兽医专业 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通识课程《大学生与生殖健康》思政教学的改革探索
2
作者 潘萍 郑灵燕 +4 位作者 梁中锟 李瑞岐 林海燕 青永红 王文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育人实效。文章以《大学生与生殖健康》为例,探索医学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育人实效。文章以《大学生与生殖健康》为例,探索医学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在教学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和监督指导下,本课程从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等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改革,构建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具体举措包括:采用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教学比赛、示范课程观摩等多形式建设师资团队,通过细化教学大纲、建立思政素材库、设立思政示范章节等多样化改革课程设计,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第二课堂等多方式改革课堂授课。文章通过以上探索及改进,为“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 妇产科学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通识课程“探秘海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唐黎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文章总结了“探秘海洋”课程多年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较好的设计并融入思政元素,将挖掘到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并融入到教学大纲和课堂讲授内容中去,实现讲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统一,提出了该门课程教学... 文章总结了“探秘海洋”课程多年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了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较好的设计并融入思政元素,将挖掘到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并融入到教学大纲和课堂讲授内容中去,实现讲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统一,提出了该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思路,实现教学任务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农业类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探秘海洋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前沿交叉学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课程为例
4
作者 郝石磊 《高教学刊》 2025年第2期145-148,153,共5页
推动通识课程高质量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传统通识课程存在课程设计理念守旧、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认知误解等一般问题,该文以前沿交叉学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课程为例,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围绕“知... 推动通识课程高质量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传统通识课程存在课程设计理念守旧、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程认知误解等一般问题,该文以前沿交叉学科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课程为例,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融合“科学-技术-社会”三维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提升个性化发展的通识课培养策略,并探讨其落实“通专融合”的教学实践效果,可为其他交叉学科通识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脑科学 教学改革 “科学-技术-社会”三融合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红 吴兴富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基础素质与人文素质,二者的相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有着共同点。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均应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方法的... 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基础素质与人文素质,二者的相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有着共同点。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均应体现"人文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均应讲究"艺术性";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应追求"多样性";在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上应注重"渗透性"。依据此标准实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与学生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通识教育功能及教学改革
6
作者 陈燕燕 郑荣奕 《职业技术》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是高职院校提高育人成效的重要途径。厘清公共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耦合关系,明晰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定位,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载体,通...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开展通识教育改革是高职院校提高育人成效的重要途径。厘清公共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耦合关系,明晰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定位,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公共基础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载体,通识教育理念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抓手。基于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等途径,高职院校可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的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基础课程 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平台教学资源下基于分层策略的化学通识课程改革实践
7
作者 常海波 王大鹏 吕晓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45-0048,共4页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重点探索在云平台教学资源下,基于分层策略的化学通识课程改革实践,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其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参与度的影响。随着在线教育和虚拟学习环境的兴起,教育模式正从...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重点探索在云平台教学资源下,基于分层策略的化学通识课程改革实践,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其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参与度的影响。随着在线教育和虚拟学习环境的兴起,教育模式正从传统转向数字化、个性化的方向,研究采用在线教材、视频教学以及云实验平台等云平台资源,结合分层策略,以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化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教学资源 分层策略 化学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理念下应用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8
作者 赵琪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相关背景,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通识教育理念下应用型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育 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通识课程改革策略分析
9
作者 徐银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亟须改革,而核心素养作为新时...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亟须改革,而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其导向的通识课程改革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通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常见问题及改革策略,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育 课程改革 多学科协同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10
作者 管颂东 《求知导刊》 2016年第33期96-96,共1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培训,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才竞争的形势发生变化,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胜任经济发展新形势下...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培训,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才竞争的形势发生变化,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胜任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工作岗位,加强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知识是关键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现状,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好高职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中文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王丹丹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21年第2期52-58,63,共8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全面提升,兼具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将是社会所需。这无疑对工科高校的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中文通识课程对学生价值文化、情感伦理、审美意趣、人格塑造等...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全面提升,兼具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将是社会所需。这无疑对工科高校的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中文通识课程对学生价值文化、情感伦理、审美意趣、人格塑造等人文修养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改变目前工科高校中文通识课程教学定位边缘化、目标不清晰、设置零散化等局限,从OBE理念出发,构建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能三个模块有机融合的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围绕“做中学”,采用PBL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策略,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通过持续改进的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能力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中文课程 教学策略 改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科生的通信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2
作者 杨丽花 赵海涛 +1 位作者 齐丽娜 陈美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9期143-146,共4页
针对当前文科专业的通信类通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授课目标不明确、授课内容缺少针对性,以及授课模式单一等问题,该文结合面向外语专业开设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课程在南京邮电大学授课的具体情况,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 针对当前文科专业的通信类通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授课目标不明确、授课内容缺少针对性,以及授课模式单一等问题,该文结合面向外语专业开设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概论课程在南京邮电大学授课的具体情况,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文科生对通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为目的,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研究。该文探讨针对文科生的通信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为通信类通识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文科专业 课程 改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科专业“大数据挖掘”通识课程项目制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13
作者 杨卓 梁永玲 +1 位作者 李鑫 张冬冬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7-82,共6页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对具备大数据应用和分析能力的“新文科”人才需求迫切,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解决高校文科相关专业“大数据挖掘”...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对具备大数据应用和分析能力的“新文科”人才需求迫切,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为解决高校文科相关专业“大数据挖掘”通识课程教学中学科基础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提出了项目制模块化的课程建设思路,通过建立模块化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通过开展项目制教学模式,进行目标导向教学,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大数据挖掘 课程 教学改革 项目制教学 模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
14
作者 付海东 吴玉红 刘漫中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3-36,共4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政治引领培根铸魂育人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蕴含着对我国现行课程教学的反思,是贯穿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主线,理应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导向标”。论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的...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政治引领培根铸魂育人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蕴含着对我国现行课程教学的反思,是贯穿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主线,理应成为通识教育改革的“导向标”。论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的演进和现状进行梳理,基于课程思政对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进行反思,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必须注重育人的价值性和方向性,深入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者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环境水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5
作者 郑丽萍 徐翠玲 +2 位作者 贾豫葛 张政 杨国勇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环境水文学是中国矿业大学一门稳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研究表明,在通识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融合课程思政与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环境水文学是中国矿业大学一门稳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研究表明,在通识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融合课程思政与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课程思政时代性特点,体现课程体系建构性,配合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课程整合优化,使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育人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保持在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环境水文学 教育 选修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理工类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之海 金鑫 +2 位作者 李奇 陈跃庭 徐南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90-92,97,共4页
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承担着培养与教育新一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光荣使命。在高等院校通识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在育人第一阵... 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承担着培养与教育新一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光荣使命。在高等院校通识课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在育人第一阵地践行新时代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思政素材选取准则、教学方法尝试、课程引领动态建设及相关教学成果与效益等方面,总结浙江大学本科生通识课深空探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展开对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思考,探讨高校理工类通识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旨在为课程思政教学在高等院校理工类通识课及专业课中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理工类 深空探测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的探索——“人类健康与遗传”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树敏 王刚 +2 位作者 张卫 朱正芳 宋红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6期103-104,共2页
通过"人类健康与遗传"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科学优化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模式,调动和转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延伸课堂教学到课外,联动多门课程互补,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程 成绩评价模式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内涵、教学方法与增量空间:国内高校通识写作课建设现状及改革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海燕 郑小静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随着对国际通识写作教育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市场对员工读写能力的日益强调,越来越多国内高校意识到实行学生全覆盖通识写作课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状观察、调研和课程教改实践显示:通识写作课也即思维训练课的课程内涵共识... 随着对国际通识写作教育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市场对员工读写能力的日益强调,越来越多国内高校意识到实行学生全覆盖通识写作课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状观察、调研和课程教改实践显示:通识写作课也即思维训练课的课程内涵共识已初步形成;主题式写作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尤其是面批式教学法被诸多高校突出采用;“文化反哺”可以成为后喻文化背景下高校通识写作课教学改革的新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课 课程内涵 教学方法 增量空间 文化反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非遗艺术融入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煜容 《纺织报告》 2024年第8期104-106,共3页
非遗传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将非遗艺术融入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的思政建设,首先分析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将“非遗+思政+美育”融... 非遗传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将非遗艺术融入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的思政建设,首先分析了非遗融入大学美育类通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将“非遗+思政+美育”融合建设的原则及策略,强调了非遗艺术在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独特价值,旨在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美育 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育人”背景下人文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以“剧透历史”为例
20
作者 张悦 《品位·经典》 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剧透历史”为郑州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文化育人的背景下,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人文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通过凝练课程主题,设置历史情境,以案例引导思维,以思维推动实践,将“化人”“育人”落... “剧透历史”为郑州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文化育人的背景下,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人文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通过凝练课程主题,设置历史情境,以案例引导思维,以思维推动实践,将“化人”“育人”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综合运用影视剧、文物、图片、文献记载等表现形式,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让历史活起来。在“通专融合”的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人文 课程改革 “剧透历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