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栗焱 《中国铁路》 2018年第8期103-106,共4页
根据市域铁路车站功能需求、运营管理及客流组织特点,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分析、仿真模拟及论证,确定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及建议标准。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建议为D—E级。设计参数取值应尽量满足适... 根据市域铁路车站功能需求、运营管理及客流组织特点,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分析、仿真模拟及论证,确定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及建议标准。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建议为D—E级。设计参数取值应尽量满足适宜通过能力的要求,且不应高于最大通过能力的标准。建议取值小于我国地铁规范要求,高于我国城际铁路规范要求,符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利于指导市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保证市域铁路车站客运设施配备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客运设施 通行设施 设计参数 通过能力 客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行设施规范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洁 吴丹 李小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0,66,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楼扶梯、通道等通行设施是乘客进出车站的必经路径,其规模不仅影响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水平和运营安全,也影响到车站的初期建设成本。资料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规范中,通行设施规模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楼扶梯、通道等通行设施是乘客进出车站的必经路径,其规模不仅影响轨道交通车站的服务水平和运营安全,也影响到车站的初期建设成本。资料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规范中,通行设施规模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对比分析了我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现行轨道交通设计规范中有关车站通行设施规模计算方法及紧急疏散情况下通行设施规模的检算方法等。重点分析了楼梯、自动扶梯、通道、售检票设施等在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方面的差异,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直观对比。针对两种类型的差异,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通行设施 规范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通行设施整体通过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黎永学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第9期43-44,共2页
地铁站通行设施在整个地铁运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文通过对通行设施进行节点划分分析,得出各节点通行能力,从而得出地铁站通行设施的整体通过能力,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地铁站通行能力进行有效分析提高。
关键词 地铁站 通行设施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车站通行设施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孙雅莲 陈城 《科技资讯》 2018年第14期49-49,51,共2页
乘客对自动扶梯、楼梯和厢式电梯等通行设施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站内地铁客流的状况,本文以上海地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走访法对乘客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对获得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反映乘客日常出行现状及对通... 乘客对自动扶梯、楼梯和厢式电梯等通行设施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车站内地铁客流的状况,本文以上海地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走访法对乘客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对获得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反映乘客日常出行现状及对通行设施选择的情况,量化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对乘客选择行为的影响,总结主要影响因素,为地铁站内客流组织方案的设定和修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通行设施选择 交叉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无障碍通行设施改造设计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荆奕君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7期101-102,共2页
无障碍通行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老年人、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不仅仅是出与进这样一个行为的片段,更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中间就包括了完成此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设施,以及各种设施之间的衔接设施设计——... 无障碍通行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老年人、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不仅仅是出与进这样一个行为的片段,更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这中间就包括了完成此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设施,以及各种设施之间的衔接设施设计——即物质上的系统性;还包括了残障人士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上的设计——即精神上的系统性。无障碍通行设施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往往都是从建筑的角度探讨。笔者认为无障碍通行设施产品不仅仅要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更要从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社会文化等角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 通行设施 改造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瓶颈延误模型的轨道站点服务设施疏散能力分析
6
作者 刘兴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2期00001-00001,共1页
轨道交通在其线路走廊内在高峰时,随着客流量增加,触碰到站点设施所能承载正常运行客流量,易导致踩踏、拥堵等安全隐患。
关键词 设施通行能力 瓶颈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站高峰期火灾及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佳梦 朱顺兵 +1 位作者 郝雪彤 郝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5-879,共5页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高峰期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情况,以JMS地铁换乘站为对象,利用Revit软件建立其建筑信息模型。通过PyroSim软件对6种火灾工况进行模拟,以人体耐受温度、CO浓度和烟气能见度作为安全指标,研究各通行设施失效临界值;增加年...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高峰期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情况,以JMS地铁换乘站为对象,利用Revit软件建立其建筑信息模型。通过PyroSim软件对6种火灾工况进行模拟,以人体耐受温度、CO浓度和烟气能见度作为安全指标,研究各通行设施失效临界值;增加年龄、性别和速度等行人参数信息,用Pathfinder软件探讨高峰期行人在各工况下疏散时间、疏散流量和疏散瓶颈情况。结果表明,工况A2和C2疏散失败;逃生过程中行人更倾向身边的通行设施,导致忽视最佳路径;个别通行设施出现疏散瓶颈时,部分设施处于空闲状态,存在设施利用率低、效率低的现象,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换乘站 火灾 通行设施 疏散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被引量:3
8
作者 Anca Ileana Dusca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年第3期61-63,共3页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surrounding the electric and 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s are blamed not only for cancerigenic effects, but also for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nat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phenomena and "ac...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surrounding the electric and communication installations are blamed not only for cancerigenic effects, but also for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nat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phenomena and "accused" of causing some degenerative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genetic modifications with hereditary effects,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turbances. This research aimed to highlight that Directive 2008 / 46 / EC had a series of positive aspects as well as drawbacks. Directive 2008 / 46 / 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amending Directive 2004 / 40 / EC on the minimum health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exposure of workers to the risks arising from physical agents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s criticized because these norms should regard not only the category of those working in different domains, but also the large category of consumers (of cell phones, microwave ovens, computer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HUMAN heal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estrianisation and Parking Policy as a Solution towards Green Transport Plan: A Case Study of Zagreb
9
作者 Branko Kincl Stipan Mato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5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moment and at this stage of the traffic come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movement and life in the city. It als...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moment and at this stage of the traffic come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movement and life in the city. It also includes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interventions in the transport network or facilities. Mobility is a complex process in the area, starting from the departure from the apartment, using various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 number of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goals until to return to the location of the apartment. It thus requires extensiv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walkways, bicycle paths, street and railway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reshaping of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needed in which the pedestrian, biker and green concept shall b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new spatial conditions. Pedestrian zones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means to create pedestrian areas and green islands in all the places in the city where possible. This proc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particular, transport corridors. To accomplish the concept of the green transport plan, the need for change in the parking policy is emphasized. This should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ity planning and should go hand in hand with the traffic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trends green transport pedestrian zo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