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作业疗法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广林 方杰 +1 位作者 王家安 戴奇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作业疗法治疗对其上肢痉挛程度、上肢活动功能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状态、伸肘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sEM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作业疗法治疗对其上肢痉挛程度、上肢活动功能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状态、伸肘状态下表面肌电信号(sEMS)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作业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痉挛程度,治疗前后上肢活动功能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肘状态、伸肘状态下sEMS肌电值的RMS。结果观察组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MAS)分级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化上肢活动量表(ArmA)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屈肘状态、伸肘状态下sEMS肌电值的RMS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作业疗法治疗,能够缓解上肢痉挛程度,改善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sEMS,提高上肢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作业疗 通督调神针刺法 上肢活动功能 上肢表面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2
作者 许宏 吕玉婷 +7 位作者 许能贵 陆丽明 廖芷晴 潘虹 朱彦萍 粟漩 袁佳 尹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95-1202,共8页
目的:评估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 目的:评估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0月。应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对象总数为1006例。研究结果显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总有效率[RR=1.26,95%CI(1.17,1.35),Z=6.51(P<0.0000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1.61,95%CI(-2.20,-1.02),Z=5.34(P<0.00001)]、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MD=1.38,95%CI(1.09,1.66),Z=9.51(P<0.00001)]、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MD=-3.89,95%CI(-4.68,-3.11),Z=9.74(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评价提示通督调神针刺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的疗效可靠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并发症 通督调神针刺法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仝国鑫 李星 牛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3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FL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椎动脉、基底动脉、后动脉收缩期峰血速度]水平和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LA评分、FMA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后动脉收缩期峰血速度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可提高FLA评分、FMA评分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血清S100β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偏身感觉障碍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屈菲 何敏钘 +6 位作者 彭绮云 龚玉滢 张婉容 罗燕君 关红丽 陈佩顺 刘宗欣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上肢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通督调神针刺组30例、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组30例以及tDCS...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上肢功能性和实用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通督调神针刺组30例、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组30例以及tDCS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上肢功能训练,通督调神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tDCS治疗,通督调神针刺结合tDCS组则同时加用针刺和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3组脑卒中患者Fugl-Meyer功能评分上肢部分、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都可以促进FMA-UE评分、FTHUE-HK评级、和MBI评分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督调神针刺结合tDCS组在FMA-UE评分、FTHUE-HK评级和MBI评分方面,高于通督调神针刺组、tD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tDCS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通督调神针刺法 经颅直流电 上肢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汤治疗30例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5
作者 宁雪婷 肖洪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58-1262,1267,共6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治疗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就诊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治疗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就诊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取穴百会、印堂、四神聪、太阳(双侧)、内关(双侧)、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等,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每周连续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药物组成为酸枣仁、合欢皮、薏苡仁、黄芪各15 g,柴胡、陈皮、熟地黄、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木香、桂枝各10 g,炙甘草6 g。1剂/d,水煎2次取汁200 ml,100 ml/次,早晚分服,共4周。4周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和困倦乏力积分及PSQI量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对于改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健脾滋阴安神汤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意义分析
6
作者 张兆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 目的分析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第1、2、4周,试验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33.5±1.1)、(57.2±1.5)、(77.3±1.8)分,高于对照组的(32.0±1.2)、(52.1±1.3)、(66.9±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试验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中风 气虚血瘀型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DAPT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习淑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双重抗血小板(DAPT)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TIA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DAP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双重抗血小板(DAPT)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TIA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DAP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氧代谢指标、脑血流动力学、血清因子[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CjvO_(2)、Sjv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p-PLA2、sVCAM-1及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DAPT方案治疗TIA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氧代谢、脑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其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 脑血流动力学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龙辉 赵勇 +2 位作者 陈杰 夏兰兰 霍良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和观察组(通督调神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基础...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和观察组(通督调神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基础治疗上进行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取廉泉、风池、完骨、通里、照海、合谷、太冲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会、四神聪、风府、大椎、神庭、印堂、水沟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量表、言语清晰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言语清晰度、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renchay评分、言语清晰度、NIHSS评分、MoC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renchay评分、言语清晰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言语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器官运动功能、言语清晰度、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且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脑卒中 运动性构音障碍 喑痱 风喑 言语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立志 许能贵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9期1096-1099,共4页
文章旨在介绍许能贵教授提出的"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阐发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笔者认为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 文章旨在介绍许能贵教授提出的"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阐发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笔者认为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中风 中风后遗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白琳 程红亮 +1 位作者 张闻东 沈志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多奈哌齐治疗2个月,治疗组除口服多奈哌齐外还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4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升高,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升高程度、血浆Hcy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MMSE评分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提升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利达 韩为 +4 位作者 张国庆 张玲 张君宇 舒云峰 张笑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接...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口服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颈动脉IMT变化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颈动脉IMT降低(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西药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血压及颈动脉IMT,且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脂 通督调神针刺法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鸿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804-3807,共4页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PSCI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比2...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PSCI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大脑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经过8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oCA、MMSE评分均增加(P<0.05),血流RI值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及血流RI值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PSCI疗效确切,可增加患者大脑动脉血流灌注量,明显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呆病 卒中后认知障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志强 程红亮 +1 位作者 张闻东 白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的VMCI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常规针刺)和观察...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的VMCI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常规针刺)和观察组(多奈哌齐+通督调神针刺),每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评估两组认知能力,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评估两组生活行为能力,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各脱落2例,最终各纳入30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F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MoCA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ysC、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VMCI效果较好,能够改善VMCI患者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调节CysC、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宁注射液、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莹 黄东勉 谭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60-2365,共6页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加曲班等)、常规治疗+脉络宁注射液、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加曲班等)、常规治疗+脉络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脉络宁注射液+通督调神针刺法,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脑氧代谢指标(CjvO_(2)、SjvO_(2))、脑部血流指标(LVA、RVA、BA血流速度)、凝血指标(APTT、PLT、PT、FIB)、血管内皮功能指标(vWF、VEGF、ET-1、NO)、LP-PLA2、ADMA、Hcy、IL-33、MMP-9、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vWF、ET-1、LP-PLA2、ADMA、Hcy、MMP-9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脑氧代谢指标、脑部血流指标、VEGF、NO、IL-33更高(P<0.05),APTT、PT更长(P<0.05),PLT更短(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流指标及血清Hcy、IL-33、MMP-9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宁注射液 通督调神针刺法 常规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海悦 王颖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配合服用美多巴,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2组均治疗8周。结果 ...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配合服用美多巴,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2组均治疗8周。结果 2组治疗后Webster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通督调神针刺法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临床观察
16
作者 宫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523-524,共2页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PSA)的效果。方法:82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各4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记忆广度训练,观察组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PSA)的效果。方法:82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各4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记忆广度训练,观察组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RCAE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PSA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症 通督调神针刺法 记忆广度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红岩 李佩芳 《四川中医》 2012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揭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修订的Ashoworth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 目的:揭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修订的Ashoworth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开始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肌痉挛、运动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脑卒中 痉挛性瘫痪
原文传递
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业群 周涛 +2 位作者 项尚 朱永磊 方无杰 《四川中医》 2020年第8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0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 目的:观察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0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联合解郁清心汤及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BDNF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均相当,治疗后各组患者HAMD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BDNF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BDNF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4.3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3.85%)与对照组(1.96%)均较低,P>0.05。结论: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好,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解郁清心汤 通督调神针刺法 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云飞 冯颜庆 +1 位作者 吴彦 周婷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2期42-44,共3页
全国名老中医张道宗教授从中医学角度,依据脏腑经络理论,分析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多由久病耗损、年高体虚、七情内伤所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张老擅以“通督调神,疏通经络”为针刺总则,配合扶正补虚、充髓养脑治其本,豁痰开窍、活血祛... 全国名老中医张道宗教授从中医学角度,依据脏腑经络理论,分析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多由久病耗损、年高体虚、七情内伤所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张老擅以“通督调神,疏通经络”为针刺总则,配合扶正补虚、充髓养脑治其本,豁痰开窍、活血祛瘀治其标,治疗效果显著。旨在为中医学治疗此病提供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血管性痴呆 临床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李章晗 黎华茂 艾年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为79.63%(43/5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MA评分、BBS评分和M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PY、IL-10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NPY、IL-10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NPY、IL-10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康复运动 脑卒中恢复期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