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方言中表示地貌特征和地名通名的几个字
1
作者 徐复岭 王永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村寨堤围或寨墙,并广泛用于村寨名。在鲁南和鲁东南地区,“湖”可以用来表示平原、田野或田地,亦用于地名。在胶东地区方言中,“泊”同样表示平原、田地的意思,也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这类常见字中,表示地貌特征、用于地名通名的意义及用法,是大中型语文辞书编写工作中的一个盲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方言 地名通名用字 “埠” “垓” “湖” “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命名认知规律探究
2
作者 谢毓 揭春雨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 目前学界对于地名中的隐喻和转喻在地理命名中的角色和作用尚需给予更多重视。该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映射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香港地区地名中通名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揭示两者在香港地区地名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应用规律,归纳出两大命名倾向,即人文地理类通名转喻命名法和自然类通名隐喻命名法。前者以地理环境作为概念映射的源域,通过转喻利用事物的临近性为人文地理实体命名,后者则以人体、地理环境为源域,通过隐喻利用事物特征的相似性为自然地理实体命名。该研究的结果不仅深化了在认知语言学和术语学上对地理通名的理解,还扩展了概念映射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命名和术语生成研究增添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地名 地理通名 认知术语学 隐喻 转喻 概念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盘名称“去通名化”现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麻昌贵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北京、上海的1494个楼盘名称为主要分析材料,并参照天津、香港、中山的837个楼盘名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京、上海楼盘名称“去通名化”现象已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是因为命名类语用的奇特性要求,二是因为... 以北京、上海的1494个楼盘名称为主要分析材料,并参照天津、香港、中山的837个楼盘名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京、上海楼盘名称“去通名化”现象已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是因为命名类语用的奇特性要求,二是因为在保留通名的前提下,楼盘名称既要简洁上口又要不重音重名的语用效果要求难以普遍达到。城镇建筑物属于特殊的地名,与作为行政区域的地名有所不同,它除了有标记和指位功能外,还附带有更多的商业色彩。楼盘名称的“去通名化”现象的存在有其语用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盘名称 通名 通名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底地貌分类的海底地名通名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四海 李艳雯 +2 位作者 樊妙 邢喆 张艳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海底地名通名的分类与命名是地名命名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海底地名通名实际上是海底地貌类型的名称。在总结国内外已有陆地和海洋地貌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貌分类的海底地名通名分类体系。
关键词 分类 海底地名 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上海楼盘通名的创新及其所蕴含的人居文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童慧刚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40-43,共4页
词语与社会共变,作为社会用语的楼盘名称随着房产市场的兴起也在不断创新。其中表示楼盘属性的通名变化更大,从新词的出现和词义的变化折射出楼盘通名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上海城市文化、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以及现代人所追求... 词语与社会共变,作为社会用语的楼盘名称随着房产市场的兴起也在不断创新。其中表示楼盘属性的通名变化更大,从新词的出现和词义的变化折射出楼盘通名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上海城市文化、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以及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理念,洋溢着浓郁的现代人居文化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 楼盘通名 地名 人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地名通名音译方案省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章勇 沈杨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我国汉语地名国际单一罗马化政策进行研究发现,尽管专名音译规则毋庸置疑,但通名音译规则的科学性、必要性及有效性值得商榷。通名音译曲解了地名国际标准化之初衷,有悖于翻译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无助于保护汉语的纯洁...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我国汉语地名国际单一罗马化政策进行研究发现,尽管专名音译规则毋庸置疑,但通名音译规则的科学性、必要性及有效性值得商榷。通名音译曲解了地名国际标准化之初衷,有悖于翻译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无助于保护汉语的纯洁性,而且会给当前的国际化带来"逆效应"。我们应该在地名的国际化过程中,兼顾本族文化保护及国际化发展需要,对现行地名翻译政策进行反思,坚持"名从主人,译从客便"的原则,音译专名,意译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国际化 通名 音译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名通名的语义类型和认知文化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院利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27-32,154,共7页
西藏地名通名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地理、历史、文化的背景,是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高原居民认知特点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 西藏地名 通名 类型 认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大学楼盘通名的语言文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广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47-348,351,共3页
本文以山东大学273个楼盘名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角度,利用数据统计对济南楼盘通名的现状进行描写,归纳楼盘通名中的济南特色,在定量与定性的双重分析中试图解释产生特色的原因。
关键词 楼盘通名 词义 通名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专名与通名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叶涛 张力锋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专名和通名统称为"名称"。关于名称意义的研究一直是当代西方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界的中心课题,出现了大批的经典文献。国内学界的名称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起步较晚,但迄今也有不少著述面世,且始终注意保持与西方学界... 专名和通名统称为"名称"。关于名称意义的研究一直是当代西方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界的中心课题,出现了大批的经典文献。国内学界的名称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虽起步较晚,但迄今也有不少著述面世,且始终注意保持与西方学界研究同步。本文分三个专题对国内名称理论研究的成就进行了述评,旨在凝练思路和发现问题,推进国内下一阶段的名称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学界 专名理论研究 通名理论研究 综合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地河流通名“涌”和“滘”考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小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156,158,共2页
粤地最常见的河流通名“涌”(chong,亦作“冲”)和“滘”(jiao,亦作“激”),宋代即见记载。《新唐书》:“王博武,许州人。会昌中,侍母至广州,及沙涌口,暴风,母溺死,博武自投于水。”
关键词 通名 河流 考辨 《新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泰、傣通名比较及其反映文化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红亮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5-98,130,共5页
傣语、壮语、泰语等语言,同属壮傣语支,因此这些民族语的地名通名有许多共性,而且傣族和泰族后来在文化上接触频繁,而且都信仰小乘佛教,都从巴利语中借进了一些通名;这些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地名通名又呈现出一定的差... 傣语、壮语、泰语等语言,同属壮傣语支,因此这些民族语的地名通名有许多共性,而且傣族和泰族后来在文化上接触频繁,而且都信仰小乘佛教,都从巴利语中借进了一些通名;这些民族在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地名通名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比较这些地名的异同不但可以了解历史上这些民族的分布和迁徙,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语 壮语 泰语 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园林景点通名英译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潇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在苏州实地调查并收集了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9座苏州园林中的双语景点名称,对通名翻译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照原文,遵循景点通名翻译准确、统一的原则,给出了园林景点通名的建议译文。
关键词 景点通名 翻译 原则 实证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框架的合成通名的述谓、限定成分和省略形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光蓉 《外语与翻译》 2016年第2期45-50,共6页
合成通名的句法结构是定中,语用结构是主题与述谓。述谓的理据有二:物理相似性或基于人的评价或认识的主观相似性和相关性或邻近性。限定成分可为转喻,有四种情形:依靠领有事件框架领主代所属;依靠行为事件框架整个事件指代其一个元素... 合成通名的句法结构是定中,语用结构是主题与述谓。述谓的理据有二:物理相似性或基于人的评价或认识的主观相似性和相关性或邻近性。限定成分可为转喻,有四种情形:依靠领有事件框架领主代所属;依靠行为事件框架整个事件指代其一个元素或事件的一个元素指代整个事件;先依靠事物概念框架部分代整体、再依靠行为事件框架一个元素代另一个元素。限定成分转喻有四个特征,即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索引性、阐述性和凸显性、经济性与完善性融为一体。合成通名可略去中心成分,概念化方式为转喻,即形式单位的部分代整体,其理据是源于人类经验的常规语言单位概念框架、客观凸显的认知方式和对经济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框架 合成通名 述谓理据 限定成分 省略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名词中若干自然地理类通名汇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小枫 许冬晖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0-27,共8页
选择潮汕方言地名词中9个比较特别或彼此相关的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海、港、洋、溪、河、埭、陂、埔、坪"等,及其与这些通名相关的潮汕当地地名词,综合采用语料调查、文献资料搜集、描写分析与定量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把... 选择潮汕方言地名词中9个比较特别或彼此相关的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海、港、洋、溪、河、埭、陂、埔、坪"等,及其与这些通名相关的潮汕当地地名词,综合采用语料调查、文献资料搜集、描写分析与定量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把这些通名在古代文献中的释义与这些通名相关的地名词在潮汕地名志中的解释互相印证。研究表明,这9个自然地理实体通名,透露了不少潮汕语言、地理和文化的信息:其一,反映了潮汕方言的古朴与历史层次的丰富性。其二,反映了潮汕方言在特殊地理和社会环境中的演变与发展。其三,反映了潮汕地区背山临海、水网密集而又丘陵起伏的地理特点。其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生产方式、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其五,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潮汕地区移民的构成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地名词 自然地理 通名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专名、通名与描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5
作者 朱娅蓉 吴佩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专名、通名和描述语除指称功能外,还具有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对《早秋》等四个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作家出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等需要,对于专名和描述语的使用往往有其语用选择。认为专名、通名和描述语的使用对文学作品的成功起... 专名、通名和描述语除指称功能外,还具有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对《早秋》等四个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作家出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等需要,对于专名和描述语的使用往往有其语用选择。认为专名、通名和描述语的使用对文学作品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名 通名 描述语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谓词的指称与通名的外延——对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的一点改进
16
作者 陈晓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6-19,共4页
弗雷格(GotlobFrege,1848-1925)在意义理论上的一个引起争议的论点是,谓词的指称不同于传统逻辑所说的外延。本文旨在支持弗雷格的这一观点,但同时要纠正他的另一观点,即通名(亦即普通名词或普遍名词)在任... 弗雷格(GotlobFrege,1848-1925)在意义理论上的一个引起争议的论点是,谓词的指称不同于传统逻辑所说的外延。本文旨在支持弗雷格的这一观点,但同时要纠正他的另一观点,即通名(亦即普通名词或普遍名词)在任何情况下都相当于谓词,如“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格 意义理论 谓词 指称 通名 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名通名看地域的基本特征———以广州市原芳村区为例
17
作者 黄小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6-91,103,共7页
以地名通名为据来考察地域特征是基于一种文化理念:通名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地名是地域的名称。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对资源环境的认知与利用就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在地名上必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研究通名,有助... 以地名通名为据来考察地域特征是基于一种文化理念:通名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地名是地域的名称。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对资源环境的认知与利用就有不同的特点,反映在地名上必有自己的鲜明特征。研究通名,有助于认识地域的基本特征。以广州市原芳村区为考察对象,结果表明,原芳村区的通名标志着当地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记录着改造自然过程的各种举措和设施,体现了行政管理的区划系统,深刻地反映了该地域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原芳村区 地名通名 地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姓名崇拜与明清小说“斗武通名”研究
18
作者 王立 吴浩 《社科纵横》 2021年第6期144-149,共6页
姓名崇拜源自原始思维,与图腾巫术崇拜相联系,对其神秘信仰与道教幻术融合为方士所用。于姓名崇拜中细化出关乎姓名禁忌的民俗传统展现至文学作品中,衍生出若干“呼名术”相关法术名目,形成“姓名巫术”主题故事类型,并与小说“斗武通... 姓名崇拜源自原始思维,与图腾巫术崇拜相联系,对其神秘信仰与道教幻术融合为方士所用。于姓名崇拜中细化出关乎姓名禁忌的民俗传统展现至文学作品中,衍生出若干“呼名术”相关法术名目,形成“姓名巫术”主题故事类型,并与小说“斗武通名”叙事模式相结合,一方面体现了战场上“师出有名”的思想观念,暗合儒家“名正言顺”文化信条;另一方面揭橥了后世通俗小说这类从“姓名”中做文章的叙事技法乃发端于六朝志怪小说“姓名巫术”主题故事类型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名 禁忌 通俗小说 “斗武通名 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住宅楼盘通名的语言学分析
19
作者 李娟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265-267,共3页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收集到的南京1103个住宅楼盘通名作了分析,考察了南京住宅楼盘通名的总体分布情况,指出了单音节通名双音化趋势的体现及其原因,最后分析了住宅楼盘通名的词义发展变化情况.
关键词 住宅楼盘 通名 双音化 词义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名指称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反思
20
作者 高小丽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通名的涵义与指称是语言哲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批判的眼光客观分析与通名有关的两大理论--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并从方法论上对通名指称理论进行反思,认为对通名的研究应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展开,只有在具体实践中将... 通名的涵义与指称是语言哲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批判的眼光客观分析与通名有关的两大理论--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并从方法论上对通名指称理论进行反思,认为对通名的研究应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展开,只有在具体实践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通名指称问题做出较好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名 专名 指称 涵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