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顿公式在高斯光束透镜变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菲 唐勇 +2 位作者 冯进良 李港 陈檬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基于几何光学中牛顿成像公式的表述思想,以高斯光束单透镜变换为例,推导出了高斯光束单透镜变换的牛顿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在高斯光束变换中引入牛顿公式,使透镜变换公式更加简洁、直观。
关键词 牛顿公式 高斯光束 透镜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衍射光束参数的透镜变换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斌 周莉萍 +1 位作者 张青 李柱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0-62,共3页
论述无衍射光束的基本参数的确定,提出用望远系统来改变无衍射光束参数的新方法,给出了各参数的变换公式.
关键词 无衍射光 透镜变换 无衍射距离 中心光斑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结构形貌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娅雅 段俊萍 张斌珍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57.02 lp/mm。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3.95%,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卓越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形貌测量 相衬成像 反射式成像 透镜傅里叶变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放大相移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显微数字全息术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袁操今 钟丽云 +1 位作者 朱越 吕晓旭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3,共3页
利用菲涅耳衍射和全息理论 ,对预放大相移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显微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 :相移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字全息再现像分离问题 ;预放大方法用透镜可以方便进行显微物体的放大 ;无透... 利用菲涅耳衍射和全息理论 ,对预放大相移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显微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 :相移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字全息再现像分离问题 ;预放大方法用透镜可以方便进行显微物体的放大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不仅可以降低数字全息采样条件的要求 ,而且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记录物体更多的高频信息 ,上述三种技术的结合将是在目前CCD性能限制的条件下 ,提高显微数字全息再现像分辨率的有效途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 预放大技术 相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视觉用双远距型傅立叶变换透镜 被引量:3
5
作者 岳宏 戴士杰 +1 位作者 王仲民 康辉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将光电信息技术运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使视觉信息处理速度达到光速。在光学信息系统 中,傅立叶变换透镜是关键的运算部件。根据傅立叶光学原理和视觉系统的要求,研制一组远距型的傅立叶变换透镜。透镜前、后焦点间的距离缩短到傅立叶透... 将光电信息技术运用于机器人视觉系统,使视觉信息处理速度达到光速。在光学信息系统 中,傅立叶变换透镜是关键的运算部件。根据傅立叶光学原理和视觉系统的要求,研制一组远距型的傅立叶变换透镜。透镜前、后焦点间的距离缩短到傅立叶透镜焦距的0.7倍,在整个视场范围内波像差小于1/10波长,其它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光学信息处理 傅立叶变换透镜 视觉系统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全息中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刚 孙杰 +1 位作者 郭俊 王文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145,共5页
针对光学全息再现像质较差,本文提出四片式近似全对称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设计。该设计根据电寻址液晶和CCD对傅里叶变换透镜的匹配要求确定设计参数。为了缩短总长,系统采用双远距结构,并利用ZEMAX自动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将设计结果... 针对光学全息再现像质较差,本文提出四片式近似全对称傅里叶变换透镜的设计。该设计根据电寻址液晶和CCD对傅里叶变换透镜的匹配要求确定设计参数。为了缩短总长,系统采用双远距结构,并利用ZEMAX自动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将设计结果应用于实验,获得了清晰的光学全息再现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的各项指标与实验系统相匹配,具有结构简单,像质好,满足较大孔径和视场要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透镜 ZEMAX 全息光学再现 电寻址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华英 王大勇 +1 位作者 谢建军 陶世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0,294,共4页
为了提高再现像质量,对数字全息常见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全息理论和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了利用菲涅耳近似法和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的卷积法数值重建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的方法,并做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记录距离很短... 为了提高再现像质量,对数字全息常见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全息理论和线性系统理论,研究了利用菲涅耳近似法和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的卷积法数值重建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的方法,并做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记录距离很短的情况下,尽管记录距离不满足通常的菲涅耳近似条件,菲涅耳近似公式仍然成立;自由空间脉冲响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在不同的记录距离性质不同,由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利用卷积方法得到的再现像质不理想;对于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显微来说,菲涅耳近似重建方法优于卷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 重建方法 菲涅耳近似 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 卷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透镜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雷 钟兴 +1 位作者 金光 贾继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7-1321,共5页
在研究傅里叶变换透镜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某微粒子观测实验的要求和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得出了高分辨率傅里叶透镜的初始参数,分析了系统的消像差方法,并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满足要求的工作波长为532 nm的傅里叶变换透镜。在光机结构设计中... 在研究傅里叶变换透镜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某微粒子观测实验的要求和几何光学像差理论,得出了高分辨率傅里叶透镜的初始参数,分析了系统的消像差方法,并应用ZEMAX软件设计了满足要求的工作波长为532 nm的傅里叶变换透镜。在光机结构设计中,为减少外界环境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在频谱面处设计了光阑和低真空腔。工程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抽真空引起的光学间距变化对该系统的成像质量基本没有影响,用目视显微镜法检测系统的分辨率为2.81μm。该系统可以保持12 h的低真空(100 Pa以下),并且已成功应用于某微粒子观测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透镜 光学设计 光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在欠采样条件下的数值再现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琦 赵建林 +2 位作者 王军 邸江磊 张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4-1828,共5页
在理论分析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记录的基础上,结合CCD的结构特点,用傅里叶频谱方法具体研究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在欠采样条件下的再现问题.指出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中,对有限尺寸物体而言,在记录过程不满足申农(Shannon)... 在理论分析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记录的基础上,结合CCD的结构特点,用傅里叶频谱方法具体研究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在欠采样条件下的再现问题.指出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术中,对有限尺寸物体而言,在记录过程不满足申农(Shannon)采样定理的条件下,仍能完整再现出物体的像.同时对再现像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理论说明.所得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CCD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分辨率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翠英 高应俊 钟金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8-892,共5页
基于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分辨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物的大小和记录距离,二是参考点光源的大小.指出在满足三像分离与采样定理的条件下,恰当选择成像区域、记录距离和参考点光... 基于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分辨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物的大小和记录距离,二是参考点光源的大小.指出在满足三像分离与采样定理的条件下,恰当选择成像区域、记录距离和参考点光源尺度,可提高成像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线度为2μm、6.5μm和15μm的参考点光源,对USAF1951分辨率板中心的1.0×1.0mm2和1.5×1.5mm2的成像区域,在不同记录距离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获得了与理论分析相符的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 分辨率 参考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频谱和记录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清婷 吕晓旭 +1 位作者 张庆生 刘赣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51-354,共4页
从空间频率的定义出发,对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相干场表达式中的4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采样和再现分离条件,推导出了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时,记录物体及参考点源与CCD之间的最小记录距离,指出该最小距离与物体尺寸及CCD像素尺寸有... 从空间频率的定义出发,对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相干场表达式中的4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采样和再现分离条件,推导出了同时满足这2个条件时,记录物体及参考点源与CCD之间的最小记录距离,指出该最小距离与物体尺寸及CCD像素尺寸有关,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出的最小记录距离与以往文献中的最小记录距离相比,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 采样定理 记录能力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记录与再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爱玲 薛小卫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为了有效的记录和再现物体的数字全息图,搭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装置.根据传统全息理论,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记录、再现原理和实验要点,并进行相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可以很... 为了有效的记录和再现物体的数字全息图,搭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装置.根据传统全息理论,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记录、再现原理和实验要点,并进行相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可以很方便的显示物体的再现像,同时记录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此法操作简单,尤其在微小物体的三维形貌测量上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数值全息重现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君 张世骧 《大学物理实验》 2013年第2期43-44,共2页
实验研究中,设计了反射式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实验光路图,并成功进行了记录和再现,记录并分析了实验要点。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图再现像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吴友朋 王红霞 周战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538-542,共5页
依据相干成像理论,从分析数字全息系统点扩散函数入手,研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系统中影响再现像像质的因素。主要分析了对一给定的 CCD 和记录波长,记录距离对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再现像像质的影响,得出了在满足抽... 依据相干成像理论,从分析数字全息系统点扩散函数入手,研究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系统中影响再现像像质的因素。主要分析了对一给定的 CCD 和记录波长,记录距离对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再现像像质的影响,得出了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应尽量使记录物体靠近 CCD,并给出了最小允许的记录距离数学表达式。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透镜傅里叶变换 点扩散函数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全息存储系统中的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冀艳峰 何树荣 +2 位作者 何庆声 邬敏贤 金国藩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提出和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傅里叶变换透镜,是为了适应体全息存储系统对傅里叶变换透镜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设计中使用了光学自动设计软件ZEMAX。综合各方面考虑,采用双平凸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焦距短,系统结构紧凑;焦距... 提出和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傅里叶变换透镜,是为了适应体全息存储系统对傅里叶变换透镜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设计中使用了光学自动设计软件ZEMAX。综合各方面考虑,采用双平凸结构,具有以下特点:焦距短,系统结构紧凑;焦距易于改变,以方便实现不同焦距比;工作视场大,能提高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存储密度;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装调,造价低。透镜组用于像素数为1k×1k的空间光调制器(SLM)与CCD匹配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透镜 光学设计 像差 体全息存储 设计 空间光调制器
原文传递
基于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数字全息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世扬 赵建林 +1 位作者 范琦 宋小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29-1832,共4页
在光纤数字全息光路中引入自聚焦透镜,利用其特有的成像特性,作为物光波的中继传输器件,构成一套紧凑型光纤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记录系统,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全息记录与数值再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自聚焦透镜和光纤数字全息术的特... 在光纤数字全息光路中引入自聚焦透镜,利用其特有的成像特性,作为物光波的中继传输器件,构成一套紧凑型光纤数字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记录系统,以实现对微小物体的全息记录与数值再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自聚焦透镜和光纤数字全息术的特点,不仅可使光学测试系统紧凑、微型化,而且还可以对一些特殊环境、光线难以直接到达的隐藏区域或封闭系统内部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聚焦透镜 光纤数字全息术 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数值再现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联合变换相关器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晶晶 王波 +1 位作者 王冕 王文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5-118,123,共5页
以往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光学系统结构是一支光路反馈,实时性差且体积大。针对其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光路的联合变换相关器。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傅里叶透镜组与准直扩束系统共用同一片正透镜。改进后的装置可以清晰地探测到相关点,并具... 以往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光学系统结构是一支光路反馈,实时性差且体积大。针对其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光路的联合变换相关器。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傅里叶透镜组与准直扩束系统共用同一片正透镜。改进后的装置可以清晰地探测到相关点,并具有体积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变换相关器 傅里叶变换透镜 准直扩束系统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结构的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吉勇 金国藩 +1 位作者 何庆声 王民强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6-838,共3页
分析了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光学参量的确定。采用多重结构方法对傅里叶变换镜头的正向和逆向光路同时进行了优化,可实现对两对物像共扼位置控制像差。给出了前后组焦距分别为44mm和40mm的达到衍射受限要求的4片型... 分析了体全息存储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光学参量的确定。采用多重结构方法对傅里叶变换镜头的正向和逆向光路同时进行了优化,可实现对两对物像共扼位置控制像差。给出了前后组焦距分别为44mm和40mm的达到衍射受限要求的4片型球面全息存储光学系统的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光学设计 体全息存储 傅里叶变换透镜
原文传递
联合变换相关器像移测量试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任伟 吴清文 +1 位作者 王运 陈立恒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年第3期218-224,共7页
为了测量由于卫星姿态不稳定或振动等原因引起的空间相机亚像元像移,设计了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像移测量试验系统,提出了像移测量方法。阐述了该测量方法的数学原理,给出了面阵CCD的安装位置以及输入图像序列的获取方法。根据相关参数... 为了测量由于卫星姿态不稳定或振动等原因引起的空间相机亚像元像移,设计了基于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像移测量试验系统,提出了像移测量方法。阐述了该测量方法的数学原理,给出了面阵CCD的安装位置以及输入图像序列的获取方法。根据相关参数确定了试验系统的傅里叶透镜结构和参数,最终设计了试验系统。应用线性插值和像元合并方法获得具有亚像元像移的输入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像移测量的精度不随景物的内容而变化,测量得到的像移误差均方根值<0.2pix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变换相关器 像移测量 傅里叶变换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普通透镜进行指纹实时识别的研究
20
作者 陈鹤鸣 刘昊 张爽斌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根据傍轴近似和正弦条件,讨论了用普通透镜代替傅里叶变换透镜进行指纹实时识别的条件,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指纹识别 普通透镜 傅里叶变换透镜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