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6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1
作者 胡俊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引入布地奈德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实践效果。方法9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以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 目的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引入布地奈德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实践效果。方法9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以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固尔苏治疗。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呼吸功能指标[静态肺顺应性(Cstat)、吸气峰流量(Insp Flow)]、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2 h,两组PaCO_(2)、Pa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PaCO_(2)(41.17±2.4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47.04±2.96)mm Hg,PaO_(2)(71.54±4.27)mm Hg高于对照组的(65.66±3.73)mm Hg(P<0.05)。治疗后12 h,两组Cstat、Insp Flow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stat(58.42±4.18)ml/cm H_(2)O(1 cm H2O=0.098 kPa)、Insp Flow(3.94±0.47)L/min高于对照组的(53.24±3.86)ml/cm H_(2)O、(3.36±0.33)L/min(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固尔苏治疗方案引入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呼吸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价值显著,值得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猪肺磷脂注射液 新生儿 透明膜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潘继壮 覃述 +2 位作者 姚代娟 童跃 蒙玉绸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对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NCPAP治疗,2组均治疗72 h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pH值]、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并发症。结果 治疗72 h后,2组血清hs-CRP、PCT、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PaO_(2)、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呼吸时间常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通气量、静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2组呼吸时间常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FEV_(1)/FV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6%vs. 22.86%,χ^(2)=4.590,P=0.032)。结论 NCPAP联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肺泡损伤,提高肺泡的顺应性,改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干预在肺透明膜病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杜月琼 李海香 +1 位作者 林多华 颜陶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6期172-17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干预在肺透明膜病(HMD)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02例HMD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干预在肺透明膜病(HMD)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02例HMD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干预,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照顾能力、患儿的生长发育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儿出院前1 d,试验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患儿的生长发育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干预可有效提高HMD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照顾能力,进而提高患儿的生长发育达标率,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家庭赋权 透明膜 主要照顾者 出院准备度 照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林春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8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 目的分析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南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循环功能、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外肺水含量、肺循环阻力、平均肺动脉压与右室每搏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H值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各肺循环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 临床疗效 肺循环功能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辅助通气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何梅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1-0034,共4页
探讨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份收治的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设置25例,其中对照组中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加用肺表面活性... 探讨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份收治的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设置25例,其中对照组中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研究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其各项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 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和血气指标,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 辅助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陈爱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33-0036,共4页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经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HMD患儿,样本共计50例,所有患儿均于2022.1-2023.12收治我院,采用随机抽签法均等划分辅助通气治疗的参照组(n=25例)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经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HMD患儿,样本共计50例,所有患儿均于2022.1-2023.12收治我院,采用随机抽签法均等划分辅助通气治疗的参照组(n=25例)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的干预组(n=25例),观察与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疗效较参照组(96.00%VS76.00%)高,P<0.05;相较于参照组静态肺顺应性(Cstat)、吸气峰流量(InspFlow),干预组更高,相较于参照组呼吸时间常数(RCexp),干预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VS参照组低,P<0.05;并发症概率相比中,8.00%的干预组VS32.00%的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 HMD患儿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整体疗效,改善呼吸指标,保障其治疗安全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辅助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7
作者 杨桂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5-0108,共4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时,探究临床上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 50例研究对象筛选后,与本文入组条件相符,分为2组后,包括:对照组、实验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以上患儿抽取时间方面,介于2...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时,探究临床上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实施价值。方法 50例研究对象筛选后,与本文入组条件相符,分为2组后,包括:对照组、实验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以上患儿抽取时间方面,介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患儿疾病分型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治疗阶段,25例患儿应用常规机械通气疗法,另外25例患儿应用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干预,而后根据研究需要,将其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比较不同模式治疗后抽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最终效果,详情分析后包括:临床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鼻中隔受损、肺部感染)。结果 (1)实验组中,抽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关于呼吸机使用时间为(60.27±10.13h),氧疗时间为(91.45±10.13h),住院时间为(8.21±1.16d),相较对照组(86.11±10.29h、120.18±10.09h、12.48±1.09d),前者更短,P<0.05;(2)总有效率方面,参与本项研究活动的两个组别中,统计数据为68.00%、92.00%,比较结果得出:后者高于前者,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3)不同方案治疗时,关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常见不良反应有:鼻中隔受损、肺部感染,计算发生率后,实验组(4.00%)VS对照组(24.00%),表现低,P<0.05。结论 临床治疗阶段,为了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实现理想的预后效果,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的使用有重要意义,对于肺透明膜病患儿来说,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可提高患儿总有效率,此外,该类治疗方案在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确切效果,在临床上安全系数高,值得大力推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 有效率 不良反应情况 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8
作者 黄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7-0170,共4页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接受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22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4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接受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 2022年3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儿64例,以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行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时,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 新生儿肺透明膜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早期干预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丽军 刘晟 +1 位作者 李永昕 潜丽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185-1185,共1页
关键词 早产儿肺透明膜 沐舒坦 临床分析 早期干预 新生儿肺透明膜 肺表面活性物质 预防 慢性肺部疾病 盐酸氨溴索 功能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药时间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玉霞 户风莉 王礼周 《中原医刊》 2005年第17期F0002-F0002,共1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最佳用药时间选择.方法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24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按用药时间即用药于出生后6~10h、10~14h、14~18h分三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三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结果生...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最佳用药时间选择.方法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24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按用药时间即用药于出生后6~10h、10~14h、14~18h分三组进行临床观察,比较三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结果生后6~10h用药者机械通气和总用氧时间比生后14~18h用药者明显缩短.结论对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应严密监护,及时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做出正确诊断,尽可能在出生6~10h之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以发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透明膜 婴儿 新生 新生儿肺透明膜 最佳治疗效果 用药时间 疗效观察 早产儿肺透明膜 机械通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昌远 潘胜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13期1719-1720,共2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剖宫产儿等一切可能导致肺泡表面物质缺乏或合成抑制、肺泡不能正常充气膨胀,肺组织通过一系列病理改变形成致密的透明膜,典型的X线表现为双肺未见正常充气的肺组织、呈现均匀致密增白影,即典型"白...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剖宫产儿等一切可能导致肺泡表面物质缺乏或合成抑制、肺泡不能正常充气膨胀,肺组织通过一系列病理改变形成致密的透明膜,典型的X线表现为双肺未见正常充气的肺组织、呈现均匀致密增白影,即典型"白肺"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肺 白影 剖宫产儿 呼吸窘迫 透明膜 肺野 透亮度 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重症肺炎 透明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用于PICC置管后透明膜过敏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0
12
作者 张红 陈静 +2 位作者 国仁秀 董静 刘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4-1135,共2页
关键词 PICC 过敏 水胶体敷料 透明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透明膜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度肺透明膜病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 被引量:23
14
作者 郏琴 孙建华 +1 位作者 杨庆南 朱建幸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 了解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重症肺透明膜病上呼吸机治疗儿生后 12~ 2 4h内气管内给药 ,比较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肺部X线、血气分析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  32例中 30例给药后即刻症... 目的 了解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对重症肺透明膜病上呼吸机治疗儿生后 12~ 2 4h内气管内给药 ,比较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肺部X线、血气分析及呼吸机参数的变化。结果  32例中 30例给药后即刻症状、体征改善 ,血气分析结果明显好转 ;2 1例给药 3d内肺部X线明显改善。结论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对重症肺透明膜病有肯定疗效 ,对改善氧合和肺部病变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透明膜 肺表面活性物质 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充气征在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石腾 单卉 +2 位作者 陈德平 娄辉 蒋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充气征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及DR影像表现。结果:肺内支气管充气征197例(占78.8%),肺野透亮度降低240例,肺野内细颗粒状或网格状影133例,肺野磨破璃密度影89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充气征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及DR影像表现。结果:肺内支气管充气征197例(占78.8%),肺野透亮度降低240例,肺野内细颗粒状或网格状影133例,肺野磨破璃密度影89例,肺野致密呈"白肺"60例(占24.0%),其中DR片中91.4%(32/35)的"白肺"有支气管充气征,高于床旁片的28.0%(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P<0.01)。结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征象。"白肺"内支气管充气征是重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透明膜 支气管充气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4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越 高薇薇 +2 位作者 陈运彬 张永 王艳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观察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诊断为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nSIMV,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初调呼吸机参数:R 40~45次/min,PIP 20~25 cm H2O,PEEP 4~6 cm H2O,FiO... 目的观察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诊断为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nSIMV,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初调呼吸机参数:R 40~45次/min,PIP 20~25 cm H2O,PEEP 4~6 cm H2O,FiO20.21~0.50。观察记录患儿上机后72 h的临床情况,若患儿血气分析PaCO2〉70 mmHg,FiO2〉0.6;出现严重呼吸暂停(24 h内出现2次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或呼吸暂停持续时间20 s以上超过6次)视为使用该辅助呼吸支持模式失败,须气管插管进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结果 54例患儿,转为SIMV5例,余49例顺利撤除nSIMV。结论 nSIMV能有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呼吸支持,明显改善其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 无创性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分类决策诊断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施莉丽 吴伟军 +1 位作者 张骥 罗剑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应用分类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构建胸片鉴别新生儿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模型,探讨多种临床及影像因素对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临床及影像证实的... 目的应用分类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构建胸片鉴别新生儿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模型,探讨多种临床及影像因素对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经过临床及影像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3例、湿肺病48例。分别提取和上述两种疾病有关的6个临床指标和7个影像学指标作为CART预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湿肺病的变量。用CART建立两者鉴别诊断的分类决策模型,并通过交互验证方法计算该模型的诊断可靠性。同时比较高年资医师与CART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建立的CART诊断模型共有九条诊断路径,能够比较可靠区分新生儿肺透明病及湿肺病;模型揭示对区分两者最具价值的X线征象是:支气管气像、孕周、毛玻璃样改变和水平裂的出现。另外,统计分析显示,CART模型和高年资医师对两种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分别是中度一致(湿肺病,Kappa值为0.553)和较高度一致(肺透明膜病,Kappa值为0.628)。结论分类决策树算法可以应用于新生儿的肺透明病及湿肺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透明膜 湿肺病 计算机辅助 诊断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后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宋金枝 吴本清 +1 位作者 潘小梅 刘智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2-384,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NICU呼吸机治疗的54例HMD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比较治愈组与病死组胎龄、出生体重、上机日龄、上机前血气及吸气峰压(PIP)、呼...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NICU呼吸机治疗的54例HMD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比较治愈组与病死组胎龄、出生体重、上机日龄、上机前血气及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各种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呼吸机治疗新生儿HMD的治愈率为68.4%;病死组胎龄、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病死组上机时的日龄及上机前的血pH值均明显小于治愈组(P<0.01),病死组呼吸机参数PIP、PEEP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两组间各种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呼吸机是治疗新生儿HMD的主要手段;HMD患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则病变发生越早,上机前酸中毒越明显,病死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膜 新生儿 机械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叶毅桦 陈志凤 +2 位作者 李锐钦 张素芬 黄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NICU近2年半以来住院的133例HMD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为观察组,55例单用机械通气为对照组,观察在相...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NICU近2年半以来住院的133例HMD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为观察组,55例单用机械通气为对照组,观察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30~120min呼吸窘迫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吸氧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总病死率及3d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HMD,近期疗效确切,病程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减少,远期病死率下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膜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被引量:38
20
作者 章蕾 朱钟治 +1 位作者 唐海婷 侍庆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9-510,513,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效果。方法 设激素 +沐舒坦组 (n =2 8)为观察组 ,单用激素为对照组 (n =35 ) ,观察两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 ;观察两组窒息儿中HMD的发生情况及不同胎龄... 目的 探讨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效果。方法 设激素 +沐舒坦组 (n =2 8)为观察组 ,单用激素为对照组 (n =35 ) ,观察两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 ;观察两组窒息儿中HMD的发生情况及不同胎龄时HMD的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HMD的发生率为 11.4% ,观察组为 0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对照组中孕周 <32周、33~ 34周及 35~ 36周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分别是 2 8.7%、15 .38%和 0 % ,而在观察组中均未发生 ;(3)对照激素组 12例窒息儿中有 3人发生HMD ,观察组 6例窒息儿中无一人发生HMD。结论 在产前应用激素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膜 沐舒坦 早产儿 药物预防 H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