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1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痔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陶琦 聂龙 +2 位作者 王宜慧 王伟民 郑武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比较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痔的疗效。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病人204例,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行选择性痔上黏... 目的 比较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痔的疗效。方法 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病人204例,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2例。观察组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对照组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痔分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1.37±5.32)ml和(26.72±14.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7天疼痛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8周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优于对照组[(20.92±4.63)分和(26.77±5.03)分,P<0.05],两组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0.90)分和(4.68±1.41)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8.8%和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更简便、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徐怀山 王雪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0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在混合痔疾病中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分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收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100例为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分别... 目的探究在混合痔疾病中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分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收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100例为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分别用PPH、TST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肛内坠胀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肛内坠胀感评分及不同恢复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于混合痔疾病患者中采用TST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改善围手术期情况,减轻术后痛感,减轻肛内坠胀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吻合器上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周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ST组(45例)、传统手术组(45例)。传统手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TST组(45例)、传统手术组(45例)。传统手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TST组采用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3、5、7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较,TST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5、7 d VAS评分均更低(P <0.05)。TST组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更短(P <0.05)。TST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TST联合外痔切除术可加快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混合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度非环形痔病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莫辉 叶大才 +2 位作者 江小龙 廖克芬 黎业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的是PPH组,TS... 目的:探究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应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00例Ⅲ~Ⅳ度非环形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的是PPH组,TST组采用TS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TST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PPH组(P<0.05)。TST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便血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PH组(P<0.05)。结论:TST治疗Ⅲ~Ⅳ度非环形痔病疗效确切,可大幅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且手术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Ⅲ~Ⅳ度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痔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5
作者 文洪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对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对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肛肠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26±1.48)mL,少于对照组的(20.35±2.39)mL,手术时间为(30.28±2.69)min、住院时间为(5.03±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35.29±3.27)min、(9.71±2.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为(3.01±0.42)分,前列腺素E2、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为(141.25±7.35)μg/L、(310.54±13.78)ng/mL、(76.44±4.0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89±0.71)分、(170.58±9.72)μg/L、(378.95±16.85)ng/mL、(95.83±5.2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肛管静息压为(58.52±3.53)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18.48±8.32)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71.21±3.97)mmHg、(135.33±9.21)mmHg,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为(38.77±4.21)mL,高于对照组的(29.85±3.6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痔患者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较轻,且能促进患者肛肠动力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周理和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3—2024-03固始县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术。比较2组患...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3—2024-03固始县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评价手术前后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门动力学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时的肛门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痔患者采用PPH术,有利于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切除 重度 外剥内扎 肛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5-HT、PGE2及IL-6水平变化及疗效
7
作者 张智航 陈昊 赵德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98-502,共5页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Ⅲ度混合痔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和观察组(n=55,予TS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卧床时间)、5-HT、PGE2、炎性因子[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感知阈值(RSTV)、肛管静息压(RASP)、直肠最大容量阈值(RMT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55%)比对照组(81.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手术时长、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PGE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STV、RMTV比对照组高,RAS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8%)比对照组(20.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ST治疗Ⅲ度混合痔患者疗效更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了患者5-HT、PGE2及IL-6、TNF-α、CRP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吻合 混合 神经递质及5-羟色胺 前列腺素E2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应用于混合痔治疗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李国华 李春雨 +1 位作者 邱黠 赖胜榆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对混合痔患者临床效果、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对混合痔患者临床效果、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按就诊尾号单双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接受PPH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TST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的炎症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术后3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升高,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PPH治疗比,TST可提高混合痔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炎症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吻合器上黏膜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应用于混合痔治疗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赵亚琪 唐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7-080,共4页
探究混合痔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分别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实施治疗后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方法 78例混合痔患者均遵循随机抽签法回顾分析病历资料,研究选取时限为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含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探究混合痔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分别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实施治疗后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方法 78例混合痔患者均遵循随机抽签法回顾分析病历资料,研究选取时限为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含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及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观察组,两组人数等量划分。就两组指标前后安全性差异、肛管功能改善情况、疗效差异、手术指标改善情况、疼痛程度缓解情况做出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安全率较对照组更高,肛管最大舒张压、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更低,静息压较对照组更高,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低,VAS评分值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混合痔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均可产生一定疗效,但前者总疗效更加突出。此外,经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干预后患者不仅能够减轻治疗痛苦,还可加速自身肛管功能的恢复,避免术中发生出血情况,整体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且术后患者拥有极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吻合器上黏膜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痔上粘膜环切术在治疗混合痔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10
作者 傅林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13-116,共4页
评定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本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接受手术的Ⅲ或Ⅳ度混合痔79例,通过综合评估及术前检查,按照既定的手术方案,所有人员接受PPH或TST治疗。调取手术病例资料,按照手... 评定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本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接受手术的Ⅲ或Ⅳ度混合痔79例,通过综合评估及术前检查,按照既定的手术方案,所有人员接受PPH或TST治疗。调取手术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2组。其中有35例接受PPH,设定为对照组;其中44例接受TST,设定为观察组。查阅术后1个月的复查记录,评定总体疗效,统计两组手术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相互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总有效率97.14%;观察组中总有效率95.4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P>0.05)。对照组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和首次排气时间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中总并发症率20.00%,观察组中总并发症率4.55%。对照组的总并发症率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 TST与PPH治疗混合痔的总体疗效基本一致,但TST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少机体损伤,有助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痔上粘膜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联合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患者影响观察
11
作者 黄恒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完成对照组(5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增加消痔灵硬化治疗... 探讨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完成对照组(50例,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增加消痔灵硬化治疗)分组。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肛周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肛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优,同时,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病情复发率低(P<0.05);治疗前,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实验组HPZ更高,ARP、MSP更低(P<0.05)。结论 结合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能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肛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疼痛,防止疾病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 灵硬化剂 状混合 并发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林宏城 任东林 +3 位作者 谢尚奎 彭慧 苏丹 王晓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Ⅱ~Ⅳ度痔病患者纳入TST治疗组44例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照组42例,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情况。结果 TST组的手术用时(17.7...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Ⅱ~Ⅳ度痔病患者纳入TST治疗组44例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照组42例,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情况。结果 TST组的手术用时(17.7±3.4)min,出血量(5.7±2.3)mL。TST组患者在术后12 h和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较PPH组低,急便感的患者例数在初次排便、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较PPH组少。TST组中26例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检测肛管长度、最大收缩压、初始感觉阈值和最大感觉阈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ST对Ⅱ~Ⅳ度痔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PPH相似。TST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上黏膜切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姚劲斌 罗湛滨 +1 位作者 梁嘉迪 邱春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571-2571,共1页
环状混合痔是痔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首选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近年学者多选用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但仍有明显的坠胀感、尿潴留等问题。2010—2012年,我们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环... 环状混合痔是痔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首选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近年学者多选用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治疗,但仍有明显的坠胀感、尿潴留等问题。2010—2012年,我们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环状混合痔,并与PPH进行了随机开放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混合 治疗 黏膜切除 钉合 吻合器 疗效满意 并发症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石健 李晓博 +1 位作者 卢灿省 武岳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 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Ⅲ~Ⅳ度痔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ST 组)和对照组(PPH 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 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Ⅲ~Ⅳ度痔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ST 组)和对照组(PPH 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术后发生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尿潴留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尿潴留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ST 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与 PPH 术相似,但 TST 术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 PPH 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吻合 吻合器上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郁峰 徐烨 +1 位作者 陈诚豪 崔焌辉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痔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ST组166例、PPH组17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牵拉痛、切除标本体积)...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痔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ST组166例、PPH组17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牵拉痛、切除标本体积)、术后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出血评分、尿潴留发生率、急便感发生率、失禁发生率)、随访情况(复发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中腹部牵拉痛PPH组较TST组剧烈(P<0.05)。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尿储留发生率、术后出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排便和术后1周时的肛门疼痛评分、急便感发生率以及失禁发生率,均为TST组优于PPH组(均P<0.05)。术后随访2年,TST组与PPH组复发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远期排便功能方面,TST组发生排便次增多、排便不尽感所占比例均低于PPH组(均P<0.05),而排便费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与PPH治疗痔病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TST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轻、对肛门直肠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上黏膜切钉合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郁峰 吴霜 +1 位作者 陈诚豪 崔焌辉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58-1060,1063,共4页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TCT)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1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CT组62例、TST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吻合口缝扎点数、腹部牵拉...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TCT)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1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CT组62例、TST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吻合口缝扎点数、腹部牵拉痛、切除标本体积)、术后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尿潴留、肛门疼痛、出血、急便感、失禁、出血治愈率、脱垂治愈率)及术后2年随访情况(复发情况、远期并发症)。结果TCT组手术时间短于TST组(P<0.05),吻合口缝扎点数多于TST组(P<0.05);两组腹部牵拉痛、切除标本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尿潴留发生率、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出血评分、急便感、出血治愈率、脱垂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失禁发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大便失禁、直肠穿孔、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在远期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CT组脱垂症状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低于TST组(均P<0.05)。结论TCT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优于TST,且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老年内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管平 夏宏娟 夏虎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老年内痔病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2016年1~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Ⅲ~Ⅳ期的老年内痔病人...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老年内痔病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2016年1~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Ⅲ~Ⅳ期的老年内痔病人,分为TST组30例,PPH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TST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积分低于PPH组(P<0.05)。治疗3月后,PPH组和TST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和96.6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3月肛门狭窄评分和肛门便控积分与TST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与PPH治疗老年内痔病人均有着良好的有效性,TST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切钉合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矫恒涛 谢凯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甲乳疝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甲乳疝肛肠外科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肛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小,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HPZ较对照组更长,MSP及ARP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TST治疗的效果理想,创伤性小、疼痛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 吻合器黏膜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晨曦 李森娟 沈桂鑫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Ⅲ、Ⅳ期非环状痔病患者随机分为SPH组和PPH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SPH组手术用时、术后肛门疼痛、排便、水肿等明显优于PPH组(P<...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Ⅲ、Ⅳ期非环状痔病患者随机分为SPH组和PPH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SPH组手术用时、术后肛门疼痛、排便、水肿等明显优于PPH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狭窄发生率、肛门坠张积分也明显优于PPH组(P<0.05)。结论:SPH术对非环状痔病脱垂、出血治疗效果好,手术用时间短,术后肛门疼痛轻,不易发生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上黏膜 选择性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 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研究
20
作者 冯文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痔疮自动套扎术(RPH)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TST联合...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痔疮自动套扎术(RPH)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TST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出血评分、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88.2%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7%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10 d出血评分(0.54±0.16)、(0.15±0.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0.27)、(0.77±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10 d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98±1.32)、(1.34±1.16)、(1.10±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2.25)、(3.88±1.47)、(2.63±1.23)分(P<0.05)。与对照组的13.2%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明显更低(P<0.05)。结论TST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术后出血和肛门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上黏膜切除钉合 疮自动套扎 混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