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N/TiN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优化设计及热稳定性评价
1
作者 严梦迪 邓敏蒂 +4 位作者 陈金志 袁文旭 刘瀚泽 谢浩 闵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0-197,共8页
目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材料。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Ti N/TiN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定红外反射层Ti N、吸收层Ti NO的折射率n、消光系数k,对Ti N层建立Tauc-Lorentz模型进行数据迭代优化拟合,对Ti N... 目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材料。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Ti N/TiN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定红外反射层Ti N、吸收层Ti NO的折射率n、消光系数k,对Ti N层建立Tauc-Lorentz模型进行数据迭代优化拟合,对Ti NO层建立Drude模型进行数据迭代优化拟合。通过TFCalc光学镀膜设计软件,设置连续目标在300~1500 nm光谱区反射率低于5%,得到软件优化的反射率曲线、各层的最优厚度,确定优化的工艺参数。利用UV-VIS-NIR、FTIR、SEM、XRD、EDS、AFM和XPS表征优化涂层的光学性能、评价热稳定性。结果优化后的涂层,吸收率为0.906、发射率为0.0852;经265℃、600 h热处理后,涂层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分别为0.933和0.1033,PC值小于0.01。随热处理时间的增长,α有小幅上升;热处理时间对ε的影响较小;这与表面Si O_(2)氧化物薄膜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晶粒的长大有关。热处理后,发现涂层表面局部位置有少量的小坑,但涂层的表面成分不变。非晶基质Si O_(2)和Ti O_(2)的再结晶是吸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热处理后的涂层表面非常致密,粗糙度的降低有利于阻碍氧原子向内层的扩散,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热稳定性。结论优化的Ti N/TiNO/SiO_(2)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及热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TiNO/SiO_(2)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 涂层 优化设计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失效机制及优化策略
2
作者 李晶晶 王瑞祥 邢美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7,共7页
在光热系统中,集热器作为光热转化的核心部件通过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对选择性吸收涂层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集热器的工作效率。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主要吸收机理为本征吸收和干涉吸收,提升涂层吸收效率的策略有... 在光热系统中,集热器作为光热转化的核心部件通过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对选择性吸收涂层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集热器的工作效率。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主要吸收机理为本征吸收和干涉吸收,提升涂层吸收效率的策略有材料掺杂、等离激元、光学陷阱等。在集热器实际工作过程中,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失效是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明确失效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案是进一步研究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重点。综述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种类及原理,梳理了涂层的失效机制,总结了抑制涂层失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涂层 失效机理 预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碱胁迫对春小麦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树华 许兴 +2 位作者 惠红霞 米海莉 马向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87-594,共8页
通过对 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 K+、Na+含量以及K+ /Na+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 通过对 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 K+、Na+含量以及K+ /Na+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 ,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 ,植株中 K+ 、Na+ 含量均有所增加 ,但 K+ 增加的幅度小于 Na+ 的增加幅度 ,因而 K+ /Na+ 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 ,小麦品种 K+、Na+随生育进程在体内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 ,在分蘖期地上部 K+ /Na+ >根部 ,孕穗期各器官 K+ /Na+ 依次为 :幼穗 >旗叶 >茎 >倒 4叶 ,而灌浆期则依次为 :籽粒 >旗叶 >茎 >倒 4叶 ,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 Na+能力强于其它器官 ;不同品种的 K+ 、Na+ 含量及 K+ /Na+ 不同 ,一般抗盐性强的品种在各时期均具较高的K+ /Na+ ,反之则 K+ /Na+ 较低 ;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K+ /Na+ 呈一定的正相关 ,其中与分蘖期植株地上部的 K+ /Na+ 及叶 (K+ /Na+ ) /根 (K+ /Na+ )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此时期的 SNa+ K+ 相关性最强 ,r为 - 0 .96 70。因而 ,以分蘖期的K+ /Na+ 尤其是 SNa+ K+ 作为小麦田间抗盐性的指标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胁迫 春小麦 K^+ NA^+ 选择性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EA-TBEE复合溶液选择性吸收H_2S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陆建刚 王连军 +1 位作者 郑有飞 陈敏东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16,21,共4页
将一种强空间位阻胺TBEE(叔丁氨基乙氧基乙醇)添加于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中形成复合溶液MDEA-TBEE,以填料柱为反应器,采用常压吸收-常压再生操作流程,研究了复合溶液从混合气中选择性吸收H2S吸收性能,并与单组分吸收剂MDEA溶液吸... 将一种强空间位阻胺TBEE(叔丁氨基乙氧基乙醇)添加于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中形成复合溶液MDEA-TBEE,以填料柱为反应器,采用常压吸收-常压再生操作流程,研究了复合溶液从混合气中选择性吸收H2S吸收性能,并与单组分吸收剂MDEA溶液吸收性能作比较,以脱除率、选择性、溶液负载和容量为评价指标,评价了再生温度、原料气CO2/H2S摩尔比、气液比和贫液负载等因素对复合溶液选择性吸收H2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溶液比MDEA溶液易于再生,H2S脱除率高于MDEA溶液;复合溶液的容量大于MDEA溶液,平均是MDEA的1.25倍;随着气液比增大,H2S脱除率下降,选择性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EA TBEE 复合溶液 H2S选择性吸收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大棚作物生长发育对光色选择性吸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景智 李同锴 +2 位作者 廖祥儒 杨景发 刘玉颖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02-207,共6页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和光周期调节过程中 ,大棚作物生长发育对光色有选择性吸收特性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理论及应用成果 .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形态建成 光周期 光波段 温室大棚 作物生长发育 光色选择性吸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金花 宋宽秀 王一平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432-437,共6页
近年来,中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以下简称为中高温吸收涂层)的研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类总结中高温吸收涂层的基本类型、作用机理和制备方法的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不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和最新... 近年来,中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以下简称为中高温吸收涂层)的研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类总结中高温吸收涂层的基本类型、作用机理和制备方法的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不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和最新成果,并对中高温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涂层 吸收作用机理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型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学性能设计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晓继 殷志强 史月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等效媒质理论对铝复合单层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设计了具有干涉效应的铝复合选择性吸收涂层。该吸收层为两层时膜系光谱曲线具有最明显的干涉效应,与多层吸收层膜系相比其发射率低,吸收率二者相同,随温度的升高... 利用等效媒质理论对铝复合单层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优化设计了具有干涉效应的铝复合选择性吸收涂层。该吸收层为两层时膜系光谱曲线具有最明显的干涉效应,与多层吸收层膜系相比其发射率低,吸收率二者相同,随温度的升高,发射率的变化前者较后者缓慢。实际制备了金属填充因子fAl为0.38、0.24的铝复合膜为吸收层,AlN、Al2O3为减反射膜构成的膜系,其光谱曲线与优化的理论曲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选择性吸收涂层 光学性能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iO_2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空气高温热稳定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其睿 王健 +1 位作者 李德杰 殷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作M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量了涂层经过空气高温退火前后在0.34~25μm波长范围内反射曲线的变化情况。刚沉积完的涂层,太阳吸收比达到0.95,发射比为0.093。在空气中500、600℃退火1h后,涂层反射曲线基本... 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作Mo-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测量了涂层经过空气高温退火前后在0.34~25μm波长范围内反射曲线的变化情况。刚沉积完的涂层,太阳吸收比达到0.95,发射比为0.093。在空气中500、600℃退火1h后,涂层反射曲线基本不变。在空气中700℃退火1h后,涂层光谱选择性恶化,太阳吸收比下降到0.91,发射比上升到0.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单层Mo、单层SiO_2以及SiO_2覆盖Mo的样片薄膜在空气中不同温度退火前后的形貌变化,发现以上薄膜表面不再平整,甚至出现裂纹和薄膜脱落,成为Mo-SiO_2选择性吸收特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空气高温热稳定性 二氧化硅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鹏军 耿庆芬 刘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60,共7页
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实现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光-热转化技术。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光-热利用技术的核心。从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选择性吸收机理出发,阐述了涂层选择性吸收的理论依据。根据相应的理论,详细阐... 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实现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光-热转化技术。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光-热利用技术的核心。从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选择性吸收机理出发,阐述了涂层选择性吸收的理论依据。根据相应的理论,详细阐述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结构。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汉时 赵黛青 +3 位作者 徐刚 蔡国田 王乐 熊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23-2729,共7页
将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传热模型相结合,以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两种分别使用电镀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制作的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为例,综合分析不同情景下使用这两种涂层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利用效率、环境成本和综合能源价格。结果表... 将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传热模型相结合,以市场上较为普遍的两种分别使用电镀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制作的太阳能选择性涂层为例,综合分析不同情景下使用这两种涂层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利用效率、环境成本和综合能源价格。结果表明:物理沉积法所制涂层虽然制备成本较高,但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同时该涂层在多种情景下的适用面相对更广,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电镀 全生命周期评价 P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MnO_x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红超 刘刚 +2 位作者 赵鑫 耿庆芬 高祥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1,226,共5页
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为粘结剂,CuCoMnOx半导体复合氧化物为颜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考察了颜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简称颜基比(P/B),下同〕、球磨时间、温度、底材和膜层厚度等因素对涂层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 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为粘结剂,CuCoMnOx半导体复合氧化物为颜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考察了颜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简称颜基比(P/B),下同〕、球磨时间、温度、底材和膜层厚度等因素对涂层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基比为3∶1,球磨时间9~12 h,Al作底材,膜层厚度1.9μm时所得涂层的吸收率αs=0.936,发射率εT=0.312,αs/εT=3.0。经测定,涂层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涂层 x光谱 球磨时间 膜层厚度 改性聚氨酯 复合氧化物 耐腐蚀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TiO_xN_y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贺权 王志坚 +3 位作者 巴德纯 沈辉 陈达 闻立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0-453,共4页
应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在铜基底上制备双层TiOxNy选择性吸收薄膜。当第一层薄膜的制备参数不变时,研究了第二层薄膜中N2流量参数对双层薄膜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第二层薄膜氧氮比为1∶1时具有较好的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并测试了... 应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设备在铜基底上制备双层TiOxNy选择性吸收薄膜。当第一层薄膜的制备参数不变时,研究了第二层薄膜中N2流量参数对双层薄膜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第二层薄膜氧氮比为1∶1时具有较好的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并测试了该样品的太阳吸收率和发射率分别αs=0.920、ε=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 TiOxNy 选择性吸收薄膜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磁控溅射法沉积平板集热器板芯选择性吸收涂层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海波 龚肖南 +1 位作者 孙清 张君薇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主要介绍了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在平板集热器板芯上沉积选择性吸收涂层,提高平板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使用的耐候性。该工艺可以实现集热板芯清洁环保连续真空镀膜工业化生产,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 磁控溅射 平板集热器 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辉 程旭东 +2 位作者 万倩 马涛 王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5,54,共6页
以自制Ni-Mo团聚型复合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制得Ni-Mo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表征了复合粉末和涂层的表面形貌,涂层的组成元素、相组成和光学性能,研究了粉末粒径大小、涂层组分比例和表面处理对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的... 以自制Ni-Mo团聚型复合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法制得Ni-Mo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表征了复合粉末和涂层的表面形貌,涂层的组成元素、相组成和光学性能,研究了粉末粒径大小、涂层组分比例和表面处理对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所用复合粉末粒径r≤45μm,粉末中Ni,Mo质量比为7∶3时,制备的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较好,涂层由Ni,Mo和NiO三相组成,其表面为微不平漫射表面;将该涂层研磨处理至其表面粗糙度Ra为2.156μm时,涂层选择性吸收性能较佳,吸收率α为0.84,发射率ε为0.16;再在表面加镀减反层后,α增加至0.92,大幅提高了太阳光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 Ni-Mo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N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光明 于凤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为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 ,采用金属粒子注入介质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 ( cermet)作吸收材料 ,制成金属陶瓷复合薄膜 ,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根据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 ,采用磁控多靶... 为提高在高温条件下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 ,采用金属粒子注入介质基体中形成的金属陶瓷 ( cermet)作吸收材料 ,制成金属陶瓷复合薄膜 ,它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根据对金属陶瓷膜系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 ,采用磁控多靶反应共溅射的方法对膜系进行反演寻优工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涂层吸收率 α>0 .9,发射率 ε( 35 3K) <0 .1。当温度高于 35 0℃时性能稳定 ,吸收率α变化不大 ,而发射率ε不超过 0 .1。与多层渐变吸收涂层相比 ,金属陶瓷选择性吸收涂层具有膜系结构简单、高温条件下性能稳定、发射率较低等优点。该涂层适用于低倍聚光真空管集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膜系 共溅射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被引量:18
16
作者 胡万里 李长友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3期44-46,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选择性涂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介绍了涂层的制备方法和分类,分析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工作机理,对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太阳能 选择性吸收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雷竹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奇江 李楠 +2 位作者 王波 周文伟 徐文娟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通过对雷竹土壤用0、0.1%、0.3%、0.5%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浇灌,并计算其根系对土壤中Na+、K+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来分析雷竹的耐盐程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雷竹可以在短时期忍受土壤Na+浓度在0.3%以内的胁迫,适当外施钙肥能缓解雷竹受盐... 通过对雷竹土壤用0、0.1%、0.3%、0.5%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浇灌,并计算其根系对土壤中Na+、K+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来分析雷竹的耐盐程度和时间,结果表明,雷竹可以在短时期忍受土壤Na+浓度在0.3%以内的胁迫,适当外施钙肥能缓解雷竹受盐胁迫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盐胁迫 离子 选择性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N/SiO_2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超 冒守栋 +3 位作者 汪少杰 谢婷婷 孙可卿 宋振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3-46,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铜基底上制备了TiAlN/SiO2选择性吸收薄膜。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到优化后的组合薄膜(铜基底),其吸收率可达0.92、发射率为0.06。在此组合膜系中,TiAlN为吸收层,SiO2为减反层。对基底为铜片的样品在55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铜基底上制备了TiAlN/SiO2选择性吸收薄膜。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到优化后的组合薄膜(铜基底),其吸收率可达0.92、发射率为0.06。在此组合膜系中,TiAlN为吸收层,SiO2为减反层。对基底为铜片的样品在550℃退火2h,其性质保持稳定,表明TiAlN/SiO2组合薄膜在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薄膜 吸收 发射率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火焰喷涂法制备黑铬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桂初 梁素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采用粉末火焰喷涂法制备的黑铬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光谱选择性好。其可见光谱区的吸收率为0.91,红外光谱区的发射率为0.15。
关键词 粉末火焰喷涂 黑铬 选择性吸收涂层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霖 赵腾 +3 位作者 陈大鹏 周佳南 干蜀毅 陈长琦 《真空》 CAS 2013年第3期57-62,共6页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是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要功能组件,是太阳能光热转换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光热转换效率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原理出发,对材料选择、吸收机理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太阳能选择性... 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是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要功能组件,是太阳能光热转换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光热转换效率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原理出发,对材料选择、吸收机理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同时对限制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薄膜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选择性吸收薄膜 光热转换 太阳光谱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