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反应监测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单亦初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0-335,共6页
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定向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选择性检测特定母离子和子离子来排除非目标组分的干扰,增强了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准确度,具有选择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定量蛋白质... 选择性反应监测(SRM)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定向蛋白质分析技术,通过选择性检测特定母离子和子离子来排除非目标组分的干扰,增强了检测灵敏度和定量准确度,具有选择性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通量、检测灵敏度、定量方法以及相关软件资源4个方面,对近期SRM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然后,对SRM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包括生物标志物验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生物工程以及信号通路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最后,本文对SRM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反应监测 蛋白质组 定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对驱虫斑鸠菊黄酮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雯 王红娟 康晓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31-736,共6页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KEGG数据库,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化合物的参与的主要... 目的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KEGG数据库,对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化合物的参与的主要分子生物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测定驱虫斑鸠菊种子总黄酮类物质含量为0.97 g/100g,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及MRM质谱分析,共获得36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前5位的化合物为:圣草酚(12650.98 ng/100g)、异槲皮苷(7293.86 ng/100 g)、木樨草素(4503.38 ng/100 g)、紫铆素(4320.83 ng/100 g)和柚皮素(3390.59 ng/100 g),而异黄酮化合物芒柄花黄素和异黄酮化合物黄豆素含量最少,仅占1.07 ng/100 g和1.81 ng/100 g。驱虫斑鸠菊种子类黄酮组分涉及的生物合成过程主要包括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异黄酮生物合成、泛醌和其它萜类生物合成及酪氨酸代谢等。结论本研究应用SRM/MRM技术,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适用于对特定复合物组分进行有针对性地、特异性地检测与分析,并可获得目标化合物的绝对定量结果,也为驱虫斑鸠菊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 类黄酮 化合物 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黄芩中8种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彤 徐建亚 +3 位作者 沈存思 狄留庆 汪受传 单进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对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木蝴蝶素A、木蝴蝶苷A、白杨素、芹菜素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2.1mm×100mm,2.3μm)色谱...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对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木蝴蝶素A、木蝴蝶苷A、白杨素、芹菜素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2.1mm×100mm,2.3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柱温为40℃,流动相为乙腈(A)和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采用多反应监测的方法进行质谱扫描。结果白杨素、黄芩素、芹菜素、木蝴蝶素A、汉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木蝴蝶苷A的定量范围分别为0.975-62.5ng/mL(r2=0.999 8)、4.875-2 500ng/mL(r2=0.999 7)、0.975-62.5ng/mL(r2=0.999 4)、0.097 5-12.5ng/mL(r2=0.999 6)、0.048 83-6.25ng/mL(r2=0.999 9)、4.875-2 500ng/mL(r2=0.999 8)、0.488 3-250ng/mL(r2=0.999 9)、0.488 3-250ng/mL(r2=0.999 8),在该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8种指标性黄酮成分的回收率(n=6)分别为98.75%、96.44%、101.13%、99.41%、102.26%、98.45%、96.75%、99.42%;检测方法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所需样品少,可应用于黄芩中这8种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反应选择性监测 黄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