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孔祥明 魏雪峰 李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9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指端愈合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指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结果29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治疗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问题,拆部分缝线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组织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3个月,近侧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掌指关节伸屈范围达到90°,近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90~100°,远侧指关节活动范围在30~45°。术后1个月,29例患者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均未恢复;术后3个月,23例患者浅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29例患者的浅感觉、深痛觉均完全恢复。术后不同时点浅感觉、两点辨别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均为S1级;术后3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20例,S3级9例;术后6个月,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分级S2级1例,S3级28例。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皮瓣感觉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感觉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感觉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端缺损 感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9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喆 彭光军 +3 位作者 张印峰 李国建 许屾 李伟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 修复 肤缺损 功能锻炼 静脉回流障碍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与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缺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赖沛群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与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伤指端缺损患者90例(95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49指)予以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照组患者45例(46指)予以逆行... 目的 观察比较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与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伤指端缺损患者90例(95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5例(49指)予以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对照组患者45例(46指)予以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术后6周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皮瓣两点辨别觉值、患指皮瓣存活率及皮瓣感觉功能评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两点辨别觉值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皮瓣成活率及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缺损,皮瓣存活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患指感觉功能恢复好,在选择合适适应证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缺损 顺行动脉 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中的应用
4
作者 官家永 谢爱彬 +1 位作者 林诗强 徐尉宁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22期30-33,共4页
探究应用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29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接受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 探究应用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29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接受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社会功能、手指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修复缺损指端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修复指端缺损中应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可以优化外观满意、疼痛敏感和手指麻木等指标,其治疗效果优于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 修复 端缺损
原文传递
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樊川 王红胜 +3 位作者 袁海平 袁勇 崔剑华 吴孙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0期164-165,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顺行及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需进行指端缺损治疗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顺行组(n=31)行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 目的:探讨指动脉顺行及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需进行指端缺损治疗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顺行组(n=31)行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逆行组(n=36)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点辨别觉情况、组指间关节活动度、患指功能评定情况及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顺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两点辨别觉均优于逆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较好,且手术时间短,患者预后情况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缺损 动脉顺行修复术 动脉逆行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肖权 徐素丽 冯齐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记录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S3级、S4级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具有很高的皮瓣成活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指腹感觉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节动脉逆行 肤缺损 成活率 腹感觉 手部症自觉功能
原文传递
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7
作者 易进 邹秀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指活动度、伤指血液循环、伤指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循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指感觉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一般情况均较优,但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指活动及血液循环的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综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离断伤 动脉逆行修复术 动脉顺行修复术 肤软组织修复
原文传递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远节指腹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克文 陈嵘 +1 位作者 黄立明 谢文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3期51-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邻指中近节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同时吻合神经,共治疗18例19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结... 目的 探讨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1年2月~2003年9月,采用邻指中近节带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同时吻合神经,共治疗18例19指,术后配合康复训练。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14个月,经修复的指腹丰满、耐磨。皮瓣颜色、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至S^3+~S^4,手指活动无明显障碍。结论 邻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并可重建感觉。用于修复手指中远节指腹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但有一定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神经吻合 动脉逆行 腹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8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文华 刘敏峰 曹群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740-740,共1页
采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指腹缺损 18例。结果 :18例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大于 3个月者皮瓣感觉功能评定可达到S3 ~S4 级 ,随访 1年以上者可达到S4 级。修复后的指腹饱满 ,外观逼真 ,质地柔软。认为该皮瓣设... 采用吻合指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岛状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指腹缺损 18例。结果 :18例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大于 3个月者皮瓣感觉功能评定可达到S3 ~S4 级 ,随访 1年以上者可达到S4 级。修复后的指腹饱满 ,外观逼真 ,质地柔软。认为该皮瓣设计合理 ,手术操作简便 ,血供可靠 ,感觉功能恢复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缺损 外科 神经吻合 动脉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强 彭吾训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8指,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8指,吻合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指。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结果 5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指端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缺损 动脉逆行修复术 背神经筋膜蒂逆行修复术 末节侧方筋膜修复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春江 刘佳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 观察逆行与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58例患者,分为逆行组(施行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通过缝接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与顺行组(施行顺行指掌... 目的 观察逆行与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58例患者,分为逆行组(施行逆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通过缝接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与顺行组(施行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皮瓣携带指掌侧固有神经),每组29例患者。比较皮瓣感觉、近侧指间关节(PIP)及远侧指间关节(DIP)活动度、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MHQ)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逆行组TPD明显高于逆行组(P<0.05)。与对应健侧指PIP及DIP的活动度相比,伤侧逆行组和顺行组相应指骨间关节活动度均有降低,但伤侧逆行组PIP及DIP的活动度均高于顺行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MHQ评分,在全手功能、日常活动、工作能力、疼痛、外观、手功能满意程度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术指感染、皮瓣暗紫、术指肿胀,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逆行及顺行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均可有效修复指端缺损,其中逆行皮瓣较顺行皮瓣可改善术后指骨间关节活动度,但在顺行皮瓣在感觉重建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掌侧固有动脉 感觉重建 骨间关节活动度:端缺损 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应用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分析指端缺损患者应用不同术式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指端缺损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侧方筋膜组43例给予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掌侧皮瓣组42例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术,岛状... 目的:分析指端缺损患者应用不同术式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指端缺损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侧方筋膜组43例给予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掌侧皮瓣组42例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术,岛状皮瓣组41例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比三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外观感觉及持物稳定性评分。结果:三组患者优良率相当,均为100%(P>0.05),侧方筋膜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掌侧皮瓣组及岛状皮瓣组,外观感觉评分及持物稳定性评分均高于掌侧皮瓣组及岛状皮瓣组(P<0.05)。结论: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手术用时短,术后愈合快,能够更为有效地恢复指端缺损患者的持物稳定性及感觉功能,外观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术式 动脉逆行修复 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凌洲 吴建伟 缪道一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X期173-174,共2页
目的:介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指动脉的走向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皮瓣全部存活,有4例发生静脉危像,拆除封线后,危像解除。伤后6~12月随访患指外观功能感觉恢复良好。结论:该手术方法是临床上一种修复指... 目的:介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指动脉的走向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皮瓣全部存活,有4例发生静脉危像,拆除封线后,危像解除。伤后6~12月随访患指外观功能感觉恢复良好。结论:该手术方法是临床上一种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简便、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逆行 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中医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沈妙芬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3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术的中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自2013至2014对26例手外伤远节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方面,实施中医护理,观... 目的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术的中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自2013至2014对26例手外伤远节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以及功能锻炼指导等方面,实施中医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美观,术指屈伸活动良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术需把握皮瓣血运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精心中医护理等全面、系统的干预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节软组织 缺损 动脉逆行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多指末节指腹缺损
15
作者 张为众 李锐 崔树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017-301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同时修复小儿多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利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18指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其中示指7例,中指7例,环指3例,小指1例.结果:18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1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同时修复小儿多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利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18指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其中示指7例,中指7例,环指3例,小指1例.结果:18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1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至S3~3+.供皮区外观较好,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儿多指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逆行 腹缺损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忠存 《微创医学》 2013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 目的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等6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影响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 成活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背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
17
作者 王文胜 王利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为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提供多一种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手指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1 8例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 ,其中示指 6例 ,中指 1 1例 ,环指 1例。结果  1 8例皮瓣均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5~ 1 8个月 ,... 目的 为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提供多一种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手指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1 8例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 ,其中示指 6例 ,中指 1 1例 ,环指 1例。结果  1 8例皮瓣均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5~ 1 8个月 ,皮瓣外观、质地满意 ,感觉恢复至S3~ 3+ 。供皮区外观较好 ,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手指掌背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动脉逆行 修复 中远节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邱海胜 杨国敬 李建瑞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59-45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逆行 临床应用 吻合神经 修复 创面 V-Y 肤缺损 游离植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末节指腹皮肤缺损
19
作者 张明华 孙涛 +1 位作者 周映玲 王晓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4期363-364,F0003,共3页
在急诊手外伤中,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非常常见,这种类型手外伤通常伴有末节指骨及屈肌腱外露,同时由于手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功能要求高,因此,对其修复不但要保留指体长度,更要最大程度地减轻手部皮瓣供区的损伤。本次研究探讨中... 在急诊手外伤中,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非常常见,这种类型手外伤通常伴有末节指骨及屈肌腱外露,同时由于手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功能要求高,因此,对其修复不但要保留指体长度,更要最大程度地减轻手部皮瓣供区的损伤。本次研究探讨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 手外伤 肤软组织缺损 动脉逆行 临床疗效 转移修复 肌腱外露 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20
作者 杨喜明 白晓军 +1 位作者 李晖 张宏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7-27,共1页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较为常见,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指固有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外伤性指端缺损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动脉逆行移植 修复 端缺损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