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探讨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目的:分析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探讨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201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收录的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得到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结果:共纳入论文1822篇。近10年灸法的临床应用涉及骨科、消化科、妇产科、免疫科等19个临床类别,共包含197种病症。骨科论文数量和病症种类最多,其次是消化科、妇产科。经筛选获得灸法适宜病症28种,其中一级适宜病症9种。共有1804篇论文明确使用了艾灸的灸治方法,18篇论文使用了非艾灸的灸治方法。其中艾条灸使用频率最高。结论: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的病症有197种,骨科病症种类最多,以骨科和免疫科的一级适宜病症种类居多;施灸方法以艾条灸应用最多。后续应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与方法,深入开展灸材、灸温、灸量的标准化研究,规范灸法的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整理赵氏雷火灸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分析赵氏雷火灸的病谱。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目的:整理赵氏雷火灸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分析赵氏雷火灸的病谱。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查找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31日公开发表的赵氏雷火灸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整理与数据分析,并与《中国雷火灸疗法》及灸法病谱进行比较,总结归纳赵氏雷火灸的病谱特点。结果:最终纳入481篇文献,包含18类136种疾病,以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为主。适宜病症方面,一级适宜病症为膝骨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干眼症、周围性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盆腔炎性疾病、颈椎病与原发性痛经,二级适宜病症为术后不良反应与失眠,三级适宜病症为骨质疏松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癌因性疲乏、慢性胃炎与胃脘痛,四级适宜病症为便秘、癌性疼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神经源性膀胱、压力性尿失禁、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赵氏雷火灸病谱有所发展,应用较为广泛,但临床证据仍较欠缺,目前在治疗膝骨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干眼症、周围性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与原发性痛经的可靠性相对更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探讨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201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收录的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病症的临床研究论文,建立信息数据库,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得到灸法病谱及适宜病症。结果:共纳入论文1822篇。近10年灸法的临床应用涉及骨科、消化科、妇产科、免疫科等19个临床类别,共包含197种病症。骨科论文数量和病症种类最多,其次是消化科、妇产科。经筛选获得灸法适宜病症28种,其中一级适宜病症9种。共有1804篇论文明确使用了艾灸的灸治方法,18篇论文使用了非艾灸的灸治方法。其中艾条灸使用频率最高。结论:近10年单独应用灸法治疗的病症有197种,骨科病症种类最多,以骨科和免疫科的一级适宜病症种类居多;施灸方法以艾条灸应用最多。后续应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与方法,深入开展灸材、灸温、灸量的标准化研究,规范灸法的临床应用。
文摘目的:整理赵氏雷火灸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分析赵氏雷火灸的病谱。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查找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31日公开发表的赵氏雷火灸的临床研究,进行文献整理与数据分析,并与《中国雷火灸疗法》及灸法病谱进行比较,总结归纳赵氏雷火灸的病谱特点。结果:最终纳入481篇文献,包含18类136种疾病,以泌尿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为主。适宜病症方面,一级适宜病症为膝骨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干眼症、周围性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盆腔炎性疾病、颈椎病与原发性痛经,二级适宜病症为术后不良反应与失眠,三级适宜病症为骨质疏松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癌因性疲乏、慢性胃炎与胃脘痛,四级适宜病症为便秘、癌性疼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神经源性膀胱、压力性尿失禁、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赵氏雷火灸病谱有所发展,应用较为广泛,但临床证据仍较欠缺,目前在治疗膝骨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干眼症、周围性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与原发性痛经的可靠性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