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鲜黑麦草替代精料喂猪适宜比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进波 潘翔 +1 位作者 刘建新 王一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新鲜黑麦草 精饲料 代用品 喂猪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与赖氨酸适宜比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邢志刚 周安国 +1 位作者 司任花 池吴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精氨酸 赖氨酸 适宜比例 代谢 生产性能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电子地图中适宜比例尺的优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德兴 杜润芝 +2 位作者 袁红春 王振华 董浩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选择适宜的比例尺来表达导航电子地图用户所需不同详略程度的信息的方法,提出一种优选算法:将多个比例尺降序排列并加以标记作为概念格的对象,多比例尺下的地物要素作为属性来构造相应的概念格,在概念格的哈斯图中可清晰... 为了进一步研究选择适宜的比例尺来表达导航电子地图用户所需不同详略程度的信息的方法,提出一种优选算法:将多个比例尺降序排列并加以标记作为概念格的对象,多比例尺下的地物要素作为属性来构造相应的概念格,在概念格的哈斯图中可清晰显示多比例尺及其对应的地物要素;根据用户所需的目标地物,自顶向下搜索首个包含目标地物属性的概念节点,该节点外延中最右边序号对应的比例尺即为优选的适宜比例尺,显示用户所需的信息详略得当。该算法可以降低用户缩放电子地图的频率,达到较好的导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电子地图 适宜比例 优选 概念格 目标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及适宜比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新风 赵乐 +2 位作者 徐海量 郑刚 赵邵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47,共7页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2)199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总面积几乎无差异,面积变化主要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表现为:天然草地、林地等向人工绿洲中的耕地、建筑用地转化;同时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3)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9,2∶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与赖氨酸适宜比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邢志刚 任花池 《饲料广角》 2004年第12期18-18,21-22,共3页
关键词 饲料配方 精氨酸 赖氨酸 适宜比例 拮抗作用 采食量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的脂肪需求量及饲料中脂肪与糖类适宜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何亚丁 华雪铭 +6 位作者 赵朝阳 冯文和 税春 张厚群 邢思华 朱站英 焦建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7-1024,共8页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以及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以菜籽粕、鱼粉、豆粕、面粉和糊精等为主要原料配制5种等氮(蛋白质水平约为35%)等能(消化能约为13 MJ/kg)的半纯合饲料,分别饲喂5组平均体重为(8....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以及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以菜籽粕、鱼粉、豆粕、面粉和糊精等为主要原料配制5种等氮(蛋白质水平约为35%)等能(消化能约为13 MJ/kg)的半纯合饲料,分别饲喂5组平均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种饲料的脂肪水平(%)/糖类水平(%)分别为3/36.94(A1组)、5/34.15(A2组)、7/26.98(A3组)、9/24.56(A4组)和11/21.85(A5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与糖类比例的增加,各组的存活率先上升后下降,A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A2组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A2、A3和A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2、A3和A4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A1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A5组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著低于A2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以A5组为最高,显著高于A2组(P<0.05),与A3和A4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粗脂肪、钙和磷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血清脂蛋白脂酶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肠道中淀粉酶活力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极值均出现在A3组。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初始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对脂肪的需求量在7%左右,饲料中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为1.00∶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脂肪 糖类 需求量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超群 吴煜 +2 位作者 王健 赵新风 赵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42-47,54,共7页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990-2010年...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1990-2010年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2 296.69 km^2,天然绿洲面积减少了2 221.5 km^2,扩张速度为114.83 km^2/a,减小速度为111.08 km^2/a;1990-2010年间,塔里木河中游表现为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草地、林地等向耕地转化,草地、林地等向人工建筑用地转化;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塔里木河中游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年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39.7,1∶17.4,1∶9.8,平均每增加1份人工绿洲面积就要失去1.7份天然绿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塔里木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超群 吴煜 +4 位作者 王健 赵乐 张广朋 张鹏 赵新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河上游1990—2010年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基于RS/GIS技术,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 通过对塔里木河上游1990—2010年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基于RS/GIS技术,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了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上游人工绿洲面积增长了1 458.69km^2,扩张速度为72.93km^2/a,天然绿洲减少了1 394.04km^2,减小速度为69.70km^2/a;1990—2010年,草地、林地等向耕地、人工建筑用地转化,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近20年来塔里木河上游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年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2∶8,2∶8,3∶7。1990—2010年,天然绿洲逐渐被人工绿洲替代,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平均每增加1份人工绿洲面积就要失去0.7份天然绿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渣在生长猪饲粮中适宜比例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旭莉 何晓明 +1 位作者 曾志良 凌宝明 《养猪》 2017年第5期54-56,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木薯渣不同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250头体重35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按等能等... 试验旨在研究木薯渣不同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250头体重35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肉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按等能等氨基酸配制饲粮,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B、C、D、E)分别在对照饲粮的基础上添加木薯渣4%、6%、8%、10%,试验期26 d。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随着饲粮中木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肉猪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日增重随着木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当木薯渣添加量为8%时达最高日增重,随着木薯渣添加量的继续增加日增重降低,木薯渣10%组日增重低于8%组。料重比随木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逐渐降低,当木薯渣添加量为8%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经济效益:肉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试验D组最低(4.28元),对照组A最高(4.54元),且试验组E与对照组A接近。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35~70 kg生长猪饲粮中木薯渣的添加量以8%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生长猪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季节生产与常年作业适宜比例的探讨
10
作者 崔宝文 齐宝春 荆福顺 《森林工程》 1997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季节生产与常年作业的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生产作业的适宜比例,从而提高木材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森林 季节生产 常年作业 适宜比例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沙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比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世军 王怀愚 +2 位作者 何龙江 曹德才 张书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0-22,共3页
蚕沙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比例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种畜场骆世军,王怀愚,何龙江,曹德才万县市畜牧局张书贤蚕沙是一种含营养较丰富的畜禽饲料,已为学者肯定,并在生产中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是在生长猪日粮中掺入何种比例的蚕沙较适... 蚕沙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比例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种畜场骆世军,王怀愚,何龙江,曹德才万县市畜牧局张书贤蚕沙是一种含营养较丰富的畜禽饲料,已为学者肯定,并在生产中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是在生长猪日粮中掺入何种比例的蚕沙较适宜的研究报道少见。笔者等人于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料 蚕沙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鸡饲料配制的科学适宜比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丰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08年第11期39-39,共1页
在配合或混合鸡饲料时,如果只按鸡的营养标准进行调配,不讲各种饲料的适宜混合比例,往往事与愿违,造成投入大,产出少。下面介绍各种常用鸡饲料的适宜混合比例。
关键词 饲料配制 鸡饲料 适宜比例 科学 混合比例 营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三叶草粉取代猪日粮中能量、蛋白料的适宜比例研究
13
作者 张书贤 杨书全 陈经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1-32,共2页
红三叶草粉取代猪日粮中能量、蛋白料的适宜比例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畜牧局张书贤四川省巫溪县畜牧局杨书全,陈经建随着畜禽存、出栏的增加,麦麸、菜籽饼等大宗能、蛋饲料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广泛开发利用饲料资源,因地... 红三叶草粉取代猪日粮中能量、蛋白料的适宜比例研究四川省万县市畜牧局张书贤四川省巫溪县畜牧局杨书全,陈经建随着畜禽存、出栏的增加,麦麸、菜籽饼等大宗能、蛋饲料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广泛开发利用饲料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营养丰富、成本低的草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料 能量 蛋白质 红三叶草粉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沙在生长猪日粮中的适宜比例研究
14
作者 骆世军 王怀愚 +2 位作者 何龙江 曹德才 张书贤 《饲料博览》 1996年第3期9-10,共2页
本试验通过不同比例的蚕沙对生长猪增重、饲料报酬、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掺入比例与对照组增重、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但具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研究表明,蚕沙在生长猪的粮中的应用以5%左右比例适宜... 本试验通过不同比例的蚕沙对生长猪增重、饲料报酬、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掺入比例与对照组增重、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但具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研究表明,蚕沙在生长猪的粮中的应用以5%左右比例适宜,不宜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生长猪 适宜比例 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宏伟 徐海量 +3 位作者 凌红波 樊自立 赵新风 张鹏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2-539,共8页
在我国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工绿洲急剧扩大,天然绿洲日益萎缩,确定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的面积比例对绿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流域各子流域划分为不同绿洲分布模式... 在我国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工绿洲急剧扩大,天然绿洲日益萎缩,确定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的面积比例对绿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将流域各子流域划分为不同绿洲分布模式,选取克里雅河流域、渭-库河流域和叶尔羌河流域为各模式典型流域,分析各流域近2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的转化过程,利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法评价各流域过去2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确定各模式下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面积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各子流域划分为内陆河沙漠区模式、冲洪积扇形模式和干流模式;(2)典型流域绿洲总面积近20年变化不明显,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呈增加趋势,人工绿洲侵占天然绿洲,人口增长、耕地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成为研究区绿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三种模式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适宜比例分别为3:7~4:6、4:6~5:5和≤4:6。本研究不仅为研究区绿洲规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似内陆河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的确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绿洲分布模式 人工与天然绿洲适宜面积比例 绿洲转化过程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原文传递
三江平原农业需水量及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韶华 刘文朝 刘群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3,共4页
三江平原水田面积已达95.3×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8.6%。集中种植区种植比例超过50%,最大比例为90%,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形成集中降深。该地区内有大面积湿地分布,地表径流减少和地下水漏斗的形成将对湿地和地区整体生态环境... 三江平原水田面积已达95.3×10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8.6%。集中种植区种植比例超过50%,最大比例为90%,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形成集中降深。该地区内有大面积湿地分布,地表径流减少和地下水漏斗的形成将对湿地和地区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该文以农业需水量和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两种计算方法,计算了适宜水稻种植的面积。结论为:在现有水田比例情况下,农业需水量为464mm;考虑一定的径流量,适宜比例为30%,若不考虑径流,最大种植比例为50%~60%;扩大水稻面积的根本措施为采用先进的种植措施,减少水稻需水量,其次为引用过境水,增加可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农业需水量 地下水可开采模数 水田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秧和皇竹草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作栋 赵二龙 +4 位作者 梁欢 柏骏 文露华 瞿明仁 许兰娇 《江西饲料》 2017年第4期1-3,共3页
本试验旨在将花生秧和皇竹草进行混合青贮,探讨其不同比例处理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为花生秧和皇竹草混合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皇竹草与花生秧混合青贮比例为0∶10,10∶0,3∶7,5∶5,7∶3等5个比例,每个处理... 本试验旨在将花生秧和皇竹草进行混合青贮,探讨其不同比例处理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为花生秧和皇竹草混合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皇竹草与花生秧混合青贮比例为0∶10,10∶0,3∶7,5∶5,7∶3等5个比例,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40d进行感官评定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感官综合评价100%花生秧组评分等级为一般,其余组均为良。以50%皇竹草50%花生秧和70%皇竹草30%花生秧混合比例综合评分较好,均为良好。(2)混合比例对青贮料的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pH、氨态氮/总氮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皇竹草比例的提高,pH值下降(P<0.05),氨态氮/总氮显著下降(P<0.05)。(3)混合比例对DM、CP、NDF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皇竹草比例的提高,DM显著下降(P<0.05),CP显著降低(P<0.05),NDF显著升高(P<0.05),ADF呈下降趋势。综合感官评定及实验室测定指标的结果,以70%皇竹草30%花生秧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秧 皇竹草 混合青贮 适宜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种鸡的配偶比例试验与研究
18
作者 刘晓红 张翼廷 +4 位作者 王景太 李周军 李祖斌 刘先珍 孙广伦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0年第2期27-29,共3页
鸡配偶比例是否适宜,对公母鸡的健康,提高公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我国农牧渔业部编著,1984年1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畜禽繁殖” 中有下列说明: “中型鸡公母适宜比例为1:10—12,肉用种鸡公母比例为1:8。在我场多年的繁... 鸡配偶比例是否适宜,对公母鸡的健康,提高公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我国农牧渔业部编著,1984年1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畜禽繁殖” 中有下列说明: “中型鸡公母适宜比例为1:10—12,肉用种鸡公母比例为1:8。在我场多年的繁殖实践中采用此比例。受精率均在90%以上,能否降低公鸡比例,仍保持较高的受精率,为找出一个最佳的公母比例,于1988年2月对京白种鸡和AA肉用种鸡公母比例进行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母比例 肉用种鸡 受精率 农牧渔业部 受精蛋 饲养密度 入孵 适宜比例 父母代种鸡 饲养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沅陵县油菜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李垚垚 刘勇 石小红 《湖南农业》 2024年第11期8-8,共1页
一、苗期管理1.整地开厢选用土质肥沃、地势平整、接近水源的旱土或稻田作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种植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5~1:7。翻耕苗床,深度10~15厘米,结合整地清除残根杂草,按厢宽120~150厘米开沟分厢,沟宽30~35厘米、深15~20厘米,并... 一、苗期管理1.整地开厢选用土质肥沃、地势平整、接近水源的旱土或稻田作苗床,苗床面积与大田种植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5~1:7。翻耕苗床,深度10~15厘米,结合整地清除残根杂草,按厢宽120~150厘米开沟分厢,沟宽30~35厘米、深15~20厘米,并开好腰沟、围沟,整细土块,整平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管理 苗床面积 大田种植 适宜比例 沅陵县 腰沟 围沟 分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秋冬季施肥要点
20
《致富天地》 2024年第10期69-70,共2页
一、施肥原则1.坚持有机无机配合原则。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替代比例根据有机肥的氮素含量和有效性进行调整,其中饼肥类有机肥替代的适宜比例为20%~50%,商品有机肥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左右。有机肥需深施(15厘米以下),不同来源或性质的... 一、施肥原则1.坚持有机无机配合原则。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替代比例根据有机肥的氮素含量和有效性进行调整,其中饼肥类有机肥替代的适宜比例为20%~50%,商品有机肥的适宜替代比例为20%左右。有机肥需深施(15厘米以下),不同来源或性质的有机肥年际间轮换施用,避免长期连续施用同一来源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施肥原则 适宜比例 氮素含量 替代比例 有机肥替代 配合原则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