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迦腻色迦的遗产——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及影响 |
孙英刚
|
《佛学研究》
CSSCI
|
2017 |
1
|
|
2
|
古印度佛像起源问题的再讨论——迦腻色迦舍利盒研究 |
赵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伽腻色迦书信》的伦理思想及艺术特色 |
洛绒当曲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1 |
0 |
|
4
|
试论犍陀罗艺术的起源 |
杨芸芸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5 |
1
|
|
5
|
犍陀罗佛和菩萨像起源于伊朗 |
田边胜见
台建群
刘珠还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6
|
佛教初传与早期中国佛教艺术 |
黄文昆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7
|
《且渠安周造寺功德碑》与北凉高昌佛教 |
贾应逸
|
《西域研究》
CSSCI
|
1995 |
4
|
|
8
|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长安佛教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遗迹 |
常青
|
《文博》
|
1992 |
6
|
|
9
|
回鹘文《佛教徒忏悔文》译释 |
沈利元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0
|
佛教在印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兼谈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的关系 |
朱锡强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11
|
古代印度佛教造像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读《佛陀世界》有感 |
晓辛
|
《中国美术》
|
1996 |
0 |
|
12
|
异国他乡输入的歌舞戏 |
黎蔷
|
《黄梅戏艺术》
|
1990 |
0 |
|
13
|
从东汉《道行般若经》看金币上的佛像 |
马宗洁
|
《收藏与投资》
|
2022 |
0 |
|
14
|
考古学家未了的心愿 |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02 |
0 |
|
15
|
藏经阁 佛教寺院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及其演变 |
许魁义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南北道绿洲诸国的两属现象———兼说贵霜史的一个问题 |
余太山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
1997 |
6
|
|
17
|
《大唐西域记》:历史、故事与传奇(五) 桃和梨的故事:印度的中国物产 |
王邦维
|
《文史知识》
|
2014 |
1
|
|
18
|
从钱币等看贵霜伊朗系宗教信仰的多神偶像崇拜 |
袁炜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
2021 |
0 |
|
19
|
东汉和贵霜关系史上的两个问题 |
莫任南
|
《世界历史》
|
1981 |
1
|
|
20
|
贵霜帝国和贵霜钱币 |
王丹
|
《中国钱币》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