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尉迟迥事变及其结局——新旧时代转变的表征 |
李鸿宾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2
|
单叶双曲迥转面等距曲面工件的轮廓线形状分析及绘制 |
柳中海
张培忠
单国骏
郑蕴芳
|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
1996 |
1
|
|
3
|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迥异之作——论《卡斯特桥市长》的创作风格 |
张群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1
|
|
4
|
从拉梢寺摩崖铭刻《尉迟迥造像题记》看北周书法艺术 |
王晓珍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2 |
1
|
|
5
|
尉迟迥与拉梢寺大佛 |
杜斗城
|
《丝绸之路》
|
2009 |
1
|
|
6
|
牛瘟的克星──程绍迥 |
魏元福
|
《学会》
|
1994 |
3
|
|
7
|
尉迟迥为谁开凿大佛 |
夏朗云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吴方言程度副词“迥”本字考 |
王颖
|
《现代语文》
|
2020 |
0 |
|
9
|
介绍一种迥避槽装置及鱼类对四种有机磷农药的迥避试验 |
黄恩威
周解
|
《广西水产科技》
|
1980 |
0 |
|
10
|
气动液压迥转分度盘的设计 |
沈嘉麟
|
《中机信息》
|
1989 |
0 |
|
11
|
卫藏蓝面具阿吉拉姆四大流派的历史源流与艺术特征 |
次仁朗杰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2
|
西藏各藏戏流派的艺术特征与琼结扎西雪巴白面具藏戏的起源 |
雪康·索南塔杰
何宗英
|
《西藏艺术研究》
|
2003 |
14
|
|
13
|
钢丝绳隔振器非线性特性分析 |
万叶青
范立民
齐煜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4
|
跋甘肃武山拉梢寺北周造大佛像发愿文石刻碑 |
杨森
|
《敦煌学辑刊》
CSSCI
|
2005 |
11
|
|
15
|
康巴藏戏的渊源及其艺术特色 |
张世勋
|
《西藏艺术研究》
|
1988 |
11
|
|
16
|
对“藏戏”的重新认识与思考——“藏戏”名称规范化刍议 |
刘凯
|
《西藏艺术研究》
|
1987 |
7
|
|
17
|
试论藏戏剧种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 |
刘凯
|
《西藏艺术研究》
|
1989 |
6
|
|
18
|
光滑薄壁管件的多轴循环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孙国芹
尚德广
丁雷
邓静
贾冠华
阎楚良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西藏盛大的传统的雪顿节 |
刘志群
|
《西藏艺术研究》
|
1987 |
2
|
|
20
|
旁门左道上海血清所,左右采获长国人志气 深切缅怀中国近代畜牧兽医事业的奠基者们(二) |
田增义
|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