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7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情与抵抗:迟子建小说的生命叙事
1
作者 于文秀 李慧军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6,共8页
迟子建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东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目光和生命体验彰显了她的东北书写的厚重。她关于生命的叙事体现了她悲悯而不绝望、坚韧而不激进的生命哲学,她将个体生命置于自然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直面生命的脆弱与苦难,拒绝沉湎于悲... 迟子建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东北大地,以其独特的目光和生命体验彰显了她的东北书写的厚重。她关于生命的叙事体现了她悲悯而不绝望、坚韧而不激进的生命哲学,她将个体生命置于自然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直面生命的脆弱与苦难,拒绝沉湎于悲观,书写生命的韧性与尊严,用根植于东北地域文化土壤的生命叙事温情地抚慰人间悲苦,抵抗当下现代性带来的文明失范。迟子建书写前现代文明主导下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状态,反衬工业文明带来的生命的异化与精神家园的失落。通过对生命的礼赞,对人特别是对边缘群体在生命的困境中的选择,彰显出生命的尊严与韧性:一方面抚慰个体命运的生命创伤,赋予生命以希望之光;一方面抵抗现代性带来的生命的异化,催生生命的新芽。通过死亡叙事去书写生命的超越,生命强大的内在力量弥合了生与死的界限,消解了生死的对立,让生命具有了诗性和神性。迟子建的生命叙事是对现代性造成的人的生存困境的应答,实现了对现代性暴力的温情抵抗和哲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生命叙事 温情 抵抗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历史·复写现实·东北启示——论迟子建《东北故事集》叙事的三重维度
2
作者 桑楚庄 王启东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2-38,45,共8页
东北女作家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讲述了三个繁复离奇的东北故事,具有内在精神一致性和外在形式多元性,其叙事艺术集中体现在历史、现实与东北三方面。历史维度以物的叙事为中心,坚持民间立场、幽灵叙事和感官书写的叙事手法,以个人... 东北女作家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讲述了三个繁复离奇的东北故事,具有内在精神一致性和外在形式多元性,其叙事艺术集中体现在历史、现实与东北三方面。历史维度以物的叙事为中心,坚持民间立场、幽灵叙事和感官书写的叙事手法,以个人命运重构历史记忆;现实维度围绕人性考验,表现救赎主题,在对普遍的精神困境反思中,延续了温情风格,展现了心灵力量和日常美学;东北维度进行了古典与悬疑形式实验的尝试,将东北的概念弥合于边缘与整体之间、个体与时代之际,不仅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复调,而且为未来关于东北写作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故事集》 迟子建 叙事艺术 三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到流变:论迟子建作品中的乡土情怀
3
作者 夏紫铃 《今古文创》 2025年第7期44-46,共3页
迟子建的创作始终聚焦于“东北”这片沃土,深耕细作,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东北乡土特色。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文学情怀也随着个人经历的丰富而不断演变。从幼年时期对乡土的纯真体验,到成年后离开家乡,以“异乡人”的身份回望故土,再到后来... 迟子建的创作始终聚焦于“东北”这片沃土,深耕细作,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东北乡土特色。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文学情怀也随着个人经历的丰富而不断演变。从幼年时期对乡土的纯真体验,到成年后离开家乡,以“异乡人”的身份回望故土,再到后来对城市生活的书写,迟子建对乡土情怀的认知逐渐深化,展现出一种历史性的穿透力。在她的作品中,每一次乡土情怀的梳理,不仅揭示了乡土文学与时代变迁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迟子建本人文学思考的不断深化,逐步触及更为深刻的历史底蕴。本文旨在探讨迟子建作品中的乡土情怀,从其早期个体乡土体验的纯真描绘到后期的深刻反思,揭示其乡土书写中的流变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个体体验 美化回望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动诗意的画卷——论迟子建小说对色彩的运用
4
作者 苗乃心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期52-54,123,共4页
北极村的深刻记忆使迟子建的文字充满浓郁的东北风味,而对不同色彩的独到运用是迟子建作品充满温情的关键。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多样的色彩不仅拥有独特的指代,而且形成了和谐如画、温暖细腻又氤氲着生活气息的北国世界。同时,迟子建善于... 北极村的深刻记忆使迟子建的文字充满浓郁的东北风味,而对不同色彩的独到运用是迟子建作品充满温情的关键。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多样的色彩不仅拥有独特的指代,而且形成了和谐如画、温暖细腻又氤氲着生活气息的北国世界。同时,迟子建善于对传统色彩进行颠覆,在扩大小说的丰盈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了特殊的色彩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色彩书写 审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底层苦难的言说——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双重叙事模式
5
作者 黎欢 《韶关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部独特的书写底层生存苦难的叙事文本,呈现出内蕴丰富的双重叙事模式。小说包含相互交织对照的主次叙事层次,主叙事层次借助旅行故事阐释对底层苦难的体悟,同时隐性进程抒写了追寻心灵救赎与超越苦难... 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部独特的书写底层生存苦难的叙事文本,呈现出内蕴丰富的双重叙事模式。小说包含相互交织对照的主次叙事层次,主叙事层次借助旅行故事阐释对底层苦难的体悟,同时隐性进程抒写了追寻心灵救赎与超越苦难的成长故事。小说双重叙事进程的叙事策略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性、内聚焦与外聚焦结合的叙述视角、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双重叙事进程 底层文学 苦难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位从容的自然生态诗意叙说者——谈作家迟子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楚金波 陈培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时代更迭,自然生态随现代文明进程经历着生机与危机交错的发展命运,自然生态是迟子建创作所及的重要领域。在童年体验的深刻影响下,迟子建形成了超前的自然生态理念,即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对自然纯真美好本性的认知和保持自然生态平... 时代更迭,自然生态随现代文明进程经历着生机与危机交错的发展命运,自然生态是迟子建创作所及的重要领域。在童年体验的深刻影响下,迟子建形成了超前的自然生态理念,即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对自然纯真美好本性的认知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这种自然理念构筑了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包括设置特定的小时空叙说自然生态中动人的故事以及自然与人的故事;设置诗意栖居的空间寄寓人与自然交融的美好愿景,描写自然的人性和具有生态本性的人,并在创作形式背后彰显作家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追求的皈依自然、皈依童年和皈依宗教的多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自然生态 皈依体验 生态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的“性灵”——探微迟子建小说中声音的“唤醒功能”
7
作者 张学昕 滕心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迟子建在长达四十年的小说创作中,从《北极村童话》到《碾压甲骨的车轮》,持续采用声音作为叙事的元素。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各种声音,勾勒出自然、民间与历史的面貌。这不仅有助于小说营构诗意氛围、意象与主题意... 迟子建在长达四十年的小说创作中,从《北极村童话》到《碾压甲骨的车轮》,持续采用声音作为叙事的元素。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各种声音,勾勒出自然、民间与历史的面貌。这不仅有助于小说营构诗意氛围、意象与主题意蕴,而且包孕着作家对外在世界独特的感觉结构。声音承载个人、家族与民族的“记忆”,抵达读者内心的深处,引起读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声音叙事 唤醒功能 历史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心的张扬——论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叙事
8
作者 郑树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92,共4页
采用儿童叙事视角来书写童心是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迟子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童心感受生活,以童心认识社会,赞颂童心的纯真与善良。文章认为,迟子建儿童视角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儿童是真善美的终极体现者。这一观点在... 采用儿童叙事视角来书写童心是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一大特色,迟子建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自然,以童心感受生活,以童心认识社会,赞颂童心的纯真与善良。文章认为,迟子建儿童视角作品具有独特的叙事意义,儿童是真善美的终极体现者。这一观点在叙事内容方面通过儿童对“死亡”的独特表现、对自然的极致推崇和主题的独特表述方式来得以展现,在推崇自然美、讴歌童真心的同时,也批判与鞭挞人性的丑恶,使作品呈现出诗性理想与世俗现实共存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儿童叙事 表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生态情感
9
作者 于颖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
生态书写作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展现了不可忽视的情感力量与人文内涵。她在生态书写中寄寓了深厚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敬畏自然、善待生命和尊重物性的呼唤。她向现代文明发出灵魂的拷问,提出独到的见解,其小说中的生态情... 生态书写作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展现了不可忽视的情感力量与人文内涵。她在生态书写中寄寓了深厚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敬畏自然、善待生命和尊重物性的呼唤。她向现代文明发出灵魂的拷问,提出独到的见解,其小说中的生态情感蕴含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和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生态 自然 生命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子建《烟火漫卷》的空间叙事
10
作者 昝景岩 《河北画报》 2024年第4期190-192,共3页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 迟子建作为“东北叙事”的领军人物,其小说的发生地通常聚焦在边地或哈尔滨,从写作发生学视角看,冰城哈尔滨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第二“原乡”,《烟火漫卷》正是以哈尔滨作为文学创作的时空坐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论述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或许能为走入迟子建的文学世界重新标识出有价值的理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着神性光彩的人间故事——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梦莹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迟子建擅长在小说中描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她的作品始终都笼罩着一种神性的光辉,笔下的人间故事也显示出天堂般的气象。在迟子建的作品中,神性光彩主要源于美好人性的刻画与张扬、神话传说的和谐应用、诗歌内容...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迟子建擅长在小说中描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她的作品始终都笼罩着一种神性的光辉,笔下的人间故事也显示出天堂般的气象。在迟子建的作品中,神性光彩主要源于美好人性的刻画与张扬、神话传说的和谐应用、诗歌内容的显性植入、充满灵性的动物叙事等,这些质素的融入,让迟子建的小说拥有了和谐圆融、温情脉脉的质感,展现出一种超越庸常生活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神性 神话 叙事 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东北叙事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恬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从《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到《烟火漫卷》,迟子建长久以来钟情于讲述东北的故事,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再现东北的历史,于文学世界中还原东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她讨论现实世界中社会发展的困境,以小说的形式揭开东北的真实... 从《北极村童话》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到《烟火漫卷》,迟子建长久以来钟情于讲述东北的故事,从小人物的命运出发再现东北的历史,于文学世界中还原东北百年来的沧桑巨变。她讨论现实世界中社会发展的困境,以小说的形式揭开东北的真实样态。迟子建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存在,也是振兴东北不可缺少的文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创作 东北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渡人与月光澡——迟子建《空色林澡屋》读札
13
作者 金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迟子建2016年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讲述的是一则发生于神秘原始森林乌玛山区的神奇故事。“我”带领一支勘察小分队对休养生息后的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山民关长河一路给我们当向导和护卫。在这段旅途中,还镶嵌着一个女人皂娘和神秘澡... 迟子建2016年的中篇小说《空色林澡屋》讲述的是一则发生于神秘原始森林乌玛山区的神奇故事。“我”带领一支勘察小分队对休养生息后的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山民关长河一路给我们当向导和护卫。在这段旅途中,还镶嵌着一个女人皂娘和神秘澡屋的传说。整篇小说充满了残忍的幸福、疼痛的温暖与破碎的美好,人性之光与人性幽暗之处共同勾勒出人性的多维景观。通过分析主人公皂娘的“大母神”形象,小说中月亮、澡盆、船等意象以及“真”与“假”的二元叙述话语来探究这部主题颇难索解的小说,以此来阐发迟子建创作的精神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大母神”形象 沐浴意象 月光意象 元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的“孤独感”写作
14
作者 杨韵雯 李志艳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们时常可以感知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意识,它并非体现为鲁迅式“荷戟独彷徨”的孤独者形象,也有别于萧红式冷漠残忍的呼兰书写。迟子建笔下的字符蕴藏着温情式孤独,其产生伴随着必要的丧失。她突入社会生活的底部,...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们时常可以感知到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意识,它并非体现为鲁迅式“荷戟独彷徨”的孤独者形象,也有别于萧红式冷漠残忍的呼兰书写。迟子建笔下的字符蕴藏着温情式孤独,其产生伴随着必要的丧失。她突入社会生活的底部,于悖论处书写历史的断裂性,善借想象之羽翼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效果,由此升华为迟子建的孤独美学,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学批评视野,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孤独感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在雪地上的星光——迟子建、屠格涅夫的风景修辞与人物塑造比较谈
15
作者 李梦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文学的发展过程,既是个人创造的过程,又是接受前人经验影响的过程。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接受影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个作家的写作是完全不接受影响的独创。从文学的精神谱系来看,迟子建的作品里具有明显的俄罗斯文学气质。对此,迟子... 文学的发展过程,既是个人创造的过程,又是接受前人经验影响的过程。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接受影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个作家的写作是完全不接受影响的独创。从文学的精神谱系来看,迟子建的作品里具有明显的俄罗斯文学气质。对此,迟子建不仅从不讳言,而且津津乐道。在《那些不死的魂灵啊》一文中,她细致地叙述了俄罗斯文学带给她的震撼与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俄罗斯文学 屠格涅夫 精神谱系 文学气质 人物塑造 魂灵 文学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对“多民族文学”理念的实践
16
作者 顾津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 自21世纪以来,迟子建在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偏向采用少数民族题材的倾向,充分勾勒出那些神秘且传奇的“天外来客”的独特形象及以游猎为生的民族文明。在此过程中,迟子建突破了“民族志”式的历史叙事,通过展现“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蕴,描绘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神性”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渊源,以及在神性的民族文化底蕴中这些边缘生命景观所充盈的“人性”光辉。这一系列的小说善于将神性与人性统一起来,表述出对文明消逝的现实关切意识。这种创作中的文化意识不仅与当代文艺界所倡导的“多民族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观相吻合,同时也体现了迟子建对当代“多民族文学”发展的一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神性审美 “人性”主题 多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困境、人性救赎与叙事革新:论迟子建《烟火漫卷》的救赎书写
17
作者 何梦洁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 迟子建的《烟火漫卷》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与叩问灵魂的救赎作品。该作以个体的精神困境反映了道德滑坡、生态破坏与传统精神文明衰颓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罪感人物的“自救”与“渡人”,提供了人性救赎与复归的可能。与迟子建以往的救赎作品相比,《烟火漫卷》在主题呈现、对话形式、叙事技巧和救赎方式等层面皆取得了叙事革新。这不但促使迟子建的救赎书写更臻于完善,而且该作也因此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成为当代救赎文学不可或缺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烟火漫卷》 罪的发现 人性救赎 叙事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白雪乌鸦》的瘟疫书写
18
作者 陈若琪 《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 《白雪乌鸦》是迟子建创作的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新时期以来瘟疫书写的代表之作。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书写史上看,其瘟疫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传统,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了不容忽视的新质,丰富了瘟疫叙事的书写面向,完成了瘟疫叙事的“华丽转身”。瘟疫不再去承载疾病书写传统中沉重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寓意,而是回归疾病本身,还原瘟疫置于小说中的主体性位置并将其作为文本叙述的直接动力和叙述逻辑,展现瘟疫中无名个体的生存状态,深刻洞察瘟疫背后的生存本相。从文学的治疗功能来看,瘟疫的精神创伤属性使得迟子建的瘟疫书写起着精神疗愈的重要作用,而这也为如何书写当代瘟疫故事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白雪乌鸦》 瘟疫书写 人性 生命沉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创作的文化视野及意义
19
作者 张玉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5-99,共5页
迟子建的自然人文描写和其中的精神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念,决定了她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冲突的最基本叙述形态。自然人文与城市文明的书写是迟子建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想象,借此表达其对现代... 迟子建的自然人文描写和其中的精神流动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信念,决定了她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冲突的最基本叙述形态。自然人文与城市文明的书写是迟子建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想象,借此表达其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思索以及对物质与精神、文明与道德之间悖论性发展的文化思索。迟子建创作中的多元文化叙述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也精彩地呈现出作者以异域文化为参照的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文化视野 城市文明 民族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烟火漫卷》中的叙事伦理
20
作者 韩梦迪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0-94,共5页
小说《烟火漫卷》中蕴藏着迟子建对现实生活伦理状况的思考。她选取哈尔滨这座自然与现代融合、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城市作为叙事空间,精心构置了具有对立意味的文本空间,表现出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不同的情感倾向,并且隐含着城乡二元对... 小说《烟火漫卷》中蕴藏着迟子建对现实生活伦理状况的思考。她选取哈尔滨这座自然与现代融合、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城市作为叙事空间,精心构置了具有对立意味的文本空间,表现出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不同的情感倾向,并且隐含着城乡二元对立色彩;以底层人群为叙事对象,聚焦他们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探索他们在命运捉弄下、在道德审判下挣扎的人性本质;通过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既向外反映社会现实,又向内关注个体精神困苦,凸显了迟子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伦理观下的人文情怀。某种程度上,《烟火漫卷》描绘的不仅仅是哈尔滨的生活图景,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漫卷》 迟子建 叙事伦理 对象伦理 视角伦理 空间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