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浸高岭土制备PAC时连续搅拌反应器容积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兴法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8,共2页
酸浸反应器是高岭土制备聚合氯化铝(PAC)的重要设备。基于连续搅拌反应器具有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和环境清洁等优点,文章研究了高岭土酸浸连续搅拌反应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较为经济。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器 高岭土 容积计算 酸浸 制备 PAC 聚合氯化铝 反应器容积 计算方法 环境清洁 质量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连续搅拌反应器中丁二烯-苯乙烯负离子溶液聚合动力学
2
作者 史工昌 廖明义 +6 位作者 王玉荣 张春庆 王妮妮 闫冰 刘美瑜 李传清 梁爱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采用多级串联连续溶液聚合工艺,以n-BuLi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研究了不同平均停留时间、不同n-BuLi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丁二烯(Bd)-苯乙烯(St)连续溶液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多级串联连续溶液聚合工艺,以n-BuLi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结构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研究了不同平均停留时间、不同n-BuLi浓度以及聚合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丁二烯(Bd)-苯乙烯(St)连续溶液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HF/[n-BuLi](摩尔比)为30、Bd/St(质量比)为7/3、聚合温度为80℃的条件下,多级串联连续溶液共聚合反应过程中Bd和St共聚合反应速率对[n-BuLi]呈近一次方关系,对单体浓度呈一次方关系;Bd的反应活化能为40.15kJ/mol,St的反应活化能为36.75kJ/mol。在上述同样的条件下而聚合温度为50-90℃时,Bd和St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随温度的增加逐渐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苯乙烯 负离子溶液聚合 多级连续搅拌反应器 动力学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竞聚率 表观反应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咸淡水混合搅拌反应器混合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杰 陈滇豫 +1 位作者 胡笑涛 何名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428,共12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优化农田灌溉设施前端连续式咸淡水混合搅拌反应器结构和运行参数,探究了搅拌转速和桨叶宽度对不同类型搅拌器咸淡水混合性能的影响。以直径为290 mm的双层桨叶搅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和欧拉... 为合理开发利用咸水资源,优化农田灌溉设施前端连续式咸淡水混合搅拌反应器结构和运行参数,探究了搅拌转速和桨叶宽度对不同类型搅拌器咸淡水混合性能的影响。以直径为290 mm的双层桨叶搅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验证。系统分析不同搅拌器结构在不同搅拌转速和桨叶宽度下的湍动能、速度流场、咸水体积分数分布、混合均匀所需时间及搅拌器功耗,发现随着搅拌转速和桨叶宽度增加,三叶开启式搅拌器与组合锚式搅拌器湍动能和液体流速均增加,反应釜内咸水体积分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到达混合均匀状态所需时间缩短,出口处咸水均匀度和搅拌器功率均呈上升趋势。整体来说,转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桨叶宽度更为显著,另外,2种搅拌器类型中相关指标受转速和桨叶宽度变化的影响差异明显。与三叶开启式搅拌器相比,组合锚式搅拌器达到完全混合均匀状态所需时间最小值虽然低6.8%,但其搅拌功耗却高10%左右。综合考虑灌溉作物水量需求、混合效率和设备能耗等因素,推荐采用较低转速(90 r/min)、宽桨叶(50 mm)的三叶开启式搅拌器,该配置在咸淡水混合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混合效率,并在连续混合设备中有效控制能耗的同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研究结果可为连续式咸淡水混合搅拌反应器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连续搅拌反应器 数值模拟 搅拌 混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反应器中自催化化学反应的同步与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勇 张晓芳 毕勤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48-4755,共8页
讨论了由两个连续搅拌反应器组成的化学反应体系的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设计控制函数的方法,分别探讨了入料溶液的流速恒定和存在周期微扰两种情况下使反应实现同步的耦合强度范围.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 讨论了由两个连续搅拌反应器组成的化学反应体系的同步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设计控制函数的方法,分别探讨了入料溶液的流速恒定和存在周期微扰两种情况下使反应实现同步的耦合强度范围.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自治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具有周期扰动的非自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与控制 化学反应 连续搅拌反应器 周期扰动
原文传递
在HZSM-5分子筛上甲醇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在活塞流反应器及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稳态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臧雅茹 陶克毅 +2 位作者 高峰 郭延谋 李赫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2-256,共5页
以连续流动稳态法研究了甲醇在HZSM-5分子筛上生成二甲醚的反应动力学。使用活塞流反应器及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在150~190℃内分别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数据。依据分子态吸附的甲醇在表面反应的可逆性及二甲醚吸附能力极弱的特性建立了反... 以连续流动稳态法研究了甲醇在HZSM-5分子筛上生成二甲醚的反应动力学。使用活塞流反应器及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在150~190℃内分别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数据。依据分子态吸附的甲醇在表面反应的可逆性及二甲醚吸附能力极弱的特性建立了反应机理模型,认为吸附态的与气相中的甲醇进行分子间反应生成二甲醚是速控步骤的Rideal-Eley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甲醇 活塞流反应器 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脱水 HZSM-5分子筛 二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放热反应失控事故预防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秀玉 蒋军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运用敏感度方法研究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放热反应的参数敏感性行为及规律,探讨CSTR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区域和敏感操作区域。研究发现:无因次活化能小于4的反应系统,其整个操作参数空间都是安全的;无因次活化能大于4的反应系统,只有... 运用敏感度方法研究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放热反应的参数敏感性行为及规律,探讨CSTR反应器的安全操作区域和敏感操作区域。研究发现:无因次活化能小于4的反应系统,其整个操作参数空间都是安全的;无因次活化能大于4的反应系统,只有选择无因次活化能小于其临界值,反应系统才能安全、稳定地运行;临界无因次反应热的值与无因次丹克莱尔数和无因次反应热有关;丹克莱尔数和无因次反应热越大,则临界无因次反应热越小,安全操作区域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参数敏感 热失控 反应失控 飞温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鲁棒最优控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群雄 王军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14-4120,共7页
针对一类带不确定性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提出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鲁棒最优控制算法。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用于线性化对象模型,假设系统的不确定因素有界,滑模面采用积分型滑模面以确保系统稳态误差为零,将线性二次型理论用于等效控制律... 针对一类带不确定性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提出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鲁棒最优控制算法。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用于线性化对象模型,假设系统的不确定因素有界,滑模面采用积分型滑模面以确保系统稳态误差为零,将线性二次型理论用于等效控制律的设计中,保证了系统的性能指标最优,自适应滑模切换控制增益的选取在降低系统抖振的前提下补偿了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及外部扰动,实现了控制器的鲁棒最优。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控制器对匹配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外部扰动具有鲁棒性,且闭环系统的性能指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鲁棒最优控制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罐膜反应器(CSTMR)法生产大豆肽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历俊 卢阳 +1 位作者 骆承庠 刘爱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28,共3页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选用了连续搅拌罐反应器(CSTMR)的水解方式。通过对Alcalase-大豆分离蛋白CSTMR体系的动力学研究,确定其动力学参数为Km=2.51%(W/V);Vmax=0.319mgN/mL·min,分别较间歇式反应Vmax提高了37...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选用了连续搅拌罐反应器(CSTMR)的水解方式。通过对Alcalase-大豆分离蛋白CSTMR体系的动力学研究,确定其动力学参数为Km=2.51%(W/V);Vmax=0.319mgN/mL·min,分别较间歇式反应Vmax提高了37.5%,Km提高了1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罐膜反应器 生产 动力学 大豆肽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PCS7的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9
9
作者 董立新 万小华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6-501,共6页
针对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过程,采用多功能过程和实验系统(MPCE)中的连续搅拌反应过程(CSTR)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进料流量采用比值控制,液位采用串级控制,升温过程采用预测模糊控制,恒温阶段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并设计了压力安全联锁控制... 针对搅拌反应釜连续反应过程,采用多功能过程和实验系统(MPCE)中的连续搅拌反应过程(CSTR)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进料流量采用比值控制,液位采用串级控制,升温过程采用预测模糊控制,恒温阶段采用模糊免疫PID控制,并设计了压力安全联锁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PCS7产品进行工程实现,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中各种控制策略操作简单,控制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 预测模糊控制 模糊免疫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家赞 曾喆昭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5-1070,共6页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使用了一种与被控对象无关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A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不确定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使用了一种与被控对象无关的自耦比例–积分–微分(autocoupl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ACPID)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系统内部所有不确定因素及外部扰动定义为一个总扰动,建立了以总扰动为激励的受控误差系统,并根据ACPID镇定规则建立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的ACPID控制系统.理论分析了ACPID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抗扰动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ACPID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在CSTR稳态调节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自耦PID控制 鲁棒稳定性 抗扰动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中自催化化学反应的延迟反同步控制
11
作者 安媛 李勇 毕勤胜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讨论了考虑延迟效应下化学反应体系的控制问题.在自催化化学反应系统中,将反应误差重新定义为实际反应状态与控制目标的差值,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反同步思想,通过构造适当的控制器和控制输入信号可以使整个反应系统中各成分的浓... 讨论了考虑延迟效应下化学反应体系的控制问题.在自催化化学反应系统中,将反应误差重新定义为实际反应状态与控制目标的差值,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反同步思想,通过构造适当的控制器和控制输入信号可以使整个反应系统中各成分的浓度处于某种状态.该方法对系统无特殊要求,并且无需构造Lyapunov函数.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反同步控制 化学反应 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反应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补偿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
12
作者 王素珍 刘建锋 +2 位作者 孙国法 代明星 靳奉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针对化工工程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的方法;根据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结构建立的被控系统模型分别设计有限时间状态观测器和扰动观测器,通过观测器的估计结果对未知扰动信号进行补偿... 针对化工工程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的方法;根据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结构建立的被控系统模型分别设计有限时间状态观测器和扰动观测器,通过观测器的估计结果对未知扰动信号进行补偿;基于系统的跟踪误差,引入积分滑模面,设计自适应变比例增益趋近律来消除系统抖振;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实现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建模 状态观测 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扰动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T-1000的放热反应器控制系统
13
作者 窦元柯 邵豫生 +1 位作者 王昊原 马昕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4期658-664,705,共8页
反应器是具有多扰动、强耦合、非线性的流程行业生产装置,反应温度、反应速度、进料流量、进料配比等对反应产物含量均有较大影响。针对化工过程常见的连续搅拌反应器放热反应过程,遵循安全、稳定、经济的原则,根据所给工程文件进行理... 反应器是具有多扰动、强耦合、非线性的流程行业生产装置,反应温度、反应速度、进料流量、进料配比等对反应产物含量均有较大影响。针对化工过程常见的连续搅拌反应器放热反应过程,遵循安全、稳定、经济的原则,根据所给工程文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7 连续搅拌反应器 放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慧中 苏思贤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2,457,共5页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CSTR)大滞后,大惯性以及动态特性随工况不确定性变化的特点,通过设计参数可调的跟踪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改进经典PID算法的固有缺陷,提出不依赖于精确CSTR模型的离散自抗扰控制方案.采用西门子新一代工业可... 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CSTR)大滞后,大惯性以及动态特性随工况不确定性变化的特点,通过设计参数可调的跟踪微分器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改进经典PID算法的固有缺陷,提出不依赖于精确CSTR模型的离散自抗扰控制方案.采用西门子新一代工业可编程控制器-SIMATIC PCS7在多功能过程与控制系统的CSTR实验仿真对象上实现了温度的稳定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用ADRC技术建立的连续搅拌反应釜控制系统对被控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动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 多功能过程与控制系统 自抗扰控制 SIMATIC PCS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连续乳液聚合反应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慧 程时远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2,共3页
介绍了4种主要连续乳液聚合反应器的研究新进展,包括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连续环管式反应器、脉冲填料塔式反应器及库爱特-泰勒旋流式反应器。提出了连续乳液聚合反应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连续环管式反应器 脉冲填料塔式反应器 库爱特-泰勒 旋流式反应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的反应器温度控制设计及仿真
16
作者 荆敏娟 李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10,共5页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在化工行业应用广泛,该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故研究其温度控制意义重大。根据反应器的工作机理及系统辨识方法得到含有延迟环节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抗扰控制原理,引入系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并...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在化工行业应用广泛,该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故研究其温度控制意义重大。根据反应器的工作机理及系统辨识方法得到含有延迟环节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抗扰控制原理,引入系统扩张状态观测器并形成反馈控制率,从而完成自抗扰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器的状态观测器可以有效跟踪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通过与传统的反馈控制器相比较,自抗扰系统具有更快的调节时间,较低的超调量以及鲁棒性强的特点。因此,基于自抗扰技术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反馈控制 延迟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工业反应器的性能检验及其数字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德华 何凤娥 傅晓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 RTD测定 ,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 ,并在 Excel中标绘出各模型的 E( θ) -θ关系曲线 .由最小二乘法对单釜实验数据回归的结果表明 ,该... 采用脉冲示踪应答技术对多釜串联的微型工业反应器的单釜、二釜和三釜串联模型进行了 RTD测定 ,借助计算机对各模型进行数字特征计算 ,并在 Excel中标绘出各模型的 E( θ) -θ关系曲线 .由最小二乘法对单釜实验数据回归的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液相混合均能满足全混流假设 .与其它反应器相比 ,它具有较好的传热及传质特性 ,为以化工开发为目标的连续流动体系的宏观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微型工业反应器 性能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放大因素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银建中 程绍杰 +1 位作者 贾凌云 银建伟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9年第1期22-27,8,共7页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是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由于同时涉及到生物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因此由实验室规模到工业装置设计的放大问题成为生物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过程的...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是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由于同时涉及到生物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因此由实验室规模到工业装置设计的放大问题成为生物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反应器内的传质、传热、混合、剪切以及表观气速等因素对放大设计的影响规律。在该基础上,就生物反应器的放大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放大设计 传质系数 表观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高浓度模拟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曼 曲有鹏 +1 位作者 何伟华 冯玉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48,共7页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面向实际废水处理时,表现出产电性能下降、出水水质差等缺点.为了提高其处理中高浓度、含发酵类底物废水的性能,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与之耦合,构建一体式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CSMER).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面向实际废水处理时,表现出产电性能下降、出水水质差等缺点.为了提高其处理中高浓度、含发酵类底物废水的性能,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与之耦合,构建一体式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CSMER).确定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以连续流方式运行,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进水COD浓度为6 000 mg·L^(-1)时,系统内4个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583±9),(562±7),(533±10)和(572±6)mW·m^(-2),COD去除率为(87.1±1.1)%,甲烷产率为(1.48±0.15)L·L^(-1)·d^(-1).与对照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相比,其COD去除率及甲烷产率分别提高了61.6%及244.2%.焦磷酸测序结果表明,CSMER底端的全混流搅拌区(CMZ)以Clostridium(10.0%)、Acidaminococcus(11.7%)及Lactococcus(10.8%)等水解发酵菌群为优势细菌菌属;顶端的微生物电化学区(MEZ)以产电菌Geobacter(14.5%)占优势.CSMER中相对复杂的细菌群落结构使其同时含有丰度较高的嗜乙酸产甲烷菌科(52.2%)和嗜氢产甲烷菌科(47.1%),而底端CMZ的厌氧消化过程与顶端MEZ的产电过程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实现该系统性能优于对照反应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搅拌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电能输出 COD去除率 焦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与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峰哲 丁杰 +2 位作者 郭婉茜 金正首 任南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310,共6页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缺陷,及指导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该文研究设计卧式CSTR制氢反应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在50 r/min的较低转速下具有相同桨径、不同叶宽...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缺陷,及指导生物制氢反应器的放大设计,该文研究设计卧式CSTR制氢反应器。采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在50 r/min的较低转速下具有相同桨径、不同叶宽结构的5种搅拌桨(搅拌桨的叶宽W分别为30、40、50、60、70 mm)的搅拌特性。结果表明叶宽为60 mm的搅拌桨能产生合理的径向、轴向速度分布使活性污泥与底物充分接触,适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艺需要。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叶宽结构下的搅拌功率与扭矩,对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工业化应用和运行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卧式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流场数值模拟 生物制氢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