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德国 邢韶华 +3 位作者 崔国发 华发春 张育德 满自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桦林、青杄林和祁连圆柏林;在其不同的森林层次上,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特点;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随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明显,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呈现出随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上升先升后降的规律,即其最高值出现在此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垂直分布的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植物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冰 王德国 邢韶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位于兰州市西北部的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具备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在获取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完备材料的前提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分类描述;在作单项评价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 位于兰州市西北部的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具备丰厚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多方位多层次的调查,在获取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完备材料的前提下,对其生态旅游资源作了分类描述;在作单项评价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连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据此提出了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喜 张国晴 +1 位作者 蒋长生 朱学泰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0期13-17,共5页
在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600余株,通过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284种,隶属于2门、7纲、17目、66科、142属;其中优势科包括6科,主要有蘑菇科(Agaric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及丝盖伞科(In... 在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1600余株,通过形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284种,隶属于2门、7纲、17目、66科、142属;其中优势科包括6科,主要有蘑菇科(Agaricaceae)、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及丝盖伞科(Inocybaceae)等;优势属有13个,主要有丝盖伞属(Inocybe)、蘑菇属(Agaricus)和杯伞属(Clitocybe)等。该保护区食(药)用菌资源丰富(食用菌46种,药用菌42种),但还有大量物种的食毒性尚不明确(153种),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该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连城自然保护区 食毒性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苗丛蓉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以兰州市最大的天然林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为例,对历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过程中软件的使用、遥感影像的偏移、与国土数据的衔接、属性的填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籍此提出提高遥感影... 以兰州市最大的天然林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为例,对历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过程中软件的使用、遥感影像的偏移、与国土数据的衔接、属性的填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籍此提出提高遥感影像时效性及分辩率,加快数字林业建设,加强不同来源数据间的衔接,稳定资金投入等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 年度更新 数字林业 遥感影像 软件使用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祁连圆柏播种育苗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包剑瑞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5期148-149,共2页
祁连圆柏因其生态适应性广,在海拔2600~4300m之间均可存活。多分布在半阳坡或半阴坡,是祁连山区生态系统建群种之一。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片的祁连圆柏,亦是保护区内的建群种之一,在保护区内开展祁连圆柏的育苗技术研究... 祁连圆柏因其生态适应性广,在海拔2600~4300m之间均可存活。多分布在半阳坡或半阴坡,是祁连山区生态系统建群种之一。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大片的祁连圆柏,亦是保护区内的建群种之一,在保护区内开展祁连圆柏的育苗技术研究对保护区造林育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连城保护区内1~2年生祁连圆柏处于速生期,需加强水肥管理;对4年生以上的苗木要做好换床定植,改善其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祁连圆柏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干扰类型及影响分析
6
作者 郁万达 蔡万旭 +6 位作者 杨霁琴 满自红 李小刚 付殿霞 李文涛 杜小发 陈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8期90-95,共6页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属祁连山东段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甘肃兰科植物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促进和提升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在现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在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布设了3个固定监测样地,通过现场调查和红外相...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属祁连山东段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甘肃兰科植物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为促进和提升保护区兰科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在现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在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布设了3个固定监测样地,通过现场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取基础监测数据,分析整理出兰科植物受到的干扰类型及程度,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为开展兰科植物的针对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植物监测 干扰类型 影响 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蔷薇科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区系分析
7
作者 宗山海 宗琪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5期25-28,共4页
连城自然保护区共有蔷薇科植物92种(变种),隶属4个亚科21属。经分析得出:(1)蔷薇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原生的、过渡的和高度进化的类群均兼而有之,但进化水平和演化地位处于中等水平;(2)蔷薇科属的区划差异较大。尤其在连城保... 连城自然保护区共有蔷薇科植物92种(变种),隶属4个亚科21属。经分析得出:(1)蔷薇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原生的、过渡的和高度进化的类群均兼而有之,但进化水平和演化地位处于中等水平;(2)蔷薇科属的区划差异较大。尤其在连城保护区蔷薇科植物的区系构成中大属优势明显,委陵菜属、蔷薇属等在该区蔷薇科植物区系构成中占较明显的主导地位。少数属虽然属数所占比重较大,种数所占比重较小,但丰富了整个区系的结构,对区系种群的生存演替有重要意义。(3)保护区蔷薇科生活型较为相似,生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贫瘠、盐碱、耐牧等特性,其林绿化(观赏)、药用、饲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用途或使用价值园较为广泛。(4)蔷薇科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其分布中世界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各1属外,温带分布共19属,占该区蔷薇科植物总属数的90.46%,具典型的温带性质。(5)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蔷薇科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种子可溶性蛋白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育德 张小翠 +3 位作者 瞿学方 满自红 梁万福 陈学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40-42,共3页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以利对该区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黑青杄和白青杄的谱带相似,谱带颜色较浅,二者与麻衣松的不相似值较大,分别为...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以利对该区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黑青杄和白青杄的谱带相似,谱带颜色较浅,二者与麻衣松的不相似值较大,分别为8.33和6.12;麻衣松和青海云杉谱带非常相似,谱带颜色深,不相似值为1.96,由此认为麻衣松可能是青海云杉的种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植物 种子可溶性蛋白 谱带分析 凝胶电泳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召龙 李小刚 +5 位作者 梅丽茹 杜小发 宋璐 石志强 尚素琴 李秀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9-340,共12页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为粉蝶科(Pieridae)与蛱蝶科(Nymphalidae);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粉蝶科,包括箭纹绢粉蝶(Aporia procris)、绢粉蝶(Aporia crataegi)、秦岭绢粉蝶(Aporia tsinglingica)等。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古北种占34.31%,东洋种占19.61%,广布种占46.08%,其中广布种占主导地位。各样线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科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个体数均为最高,样线Ⅲ(森林)的属级多样性指数最高,样线Ⅱ(森林-灌丛)均匀度指数、种级多样性指数最高。相似性结果表明: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Ⅷ(森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509 1),呈中等相似;样线Ⅱ(森林-灌丛)和样线Ⅳ(森林-灌丛),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Ⅳ(森林-灌丛)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230 8、0.229 7,位于极不相似区间,其余样线之间皆处于中等不相似。种-多度分析显示,保护区蝶类总体呈对数级正态分布,而样线Ⅴ与样线Ⅲ与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的吻合度较高,且样线Ⅴ的拟合效果最佳。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生境条件优于其他样线,蝶类对其具有较高适应性。总体来看,保护区内生境良好,结构稳定,有利于蝴蝶群落生存。但不同生境及人为干扰等因素是影响蝴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应对保护区内生境加强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使得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种-多度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调查分析
10
作者 蒋长生 张晓梅 +1 位作者 张亮 朱学泰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3期15-21,共7页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产力、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连城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区域以森林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但其物种多样性和...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的生产力、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连城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区域以森林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但其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一直未进行系统研究。经过5年的调查、采集和分类鉴定,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收集到15科、20属、70种外生菌根真菌,并对这些物种在保护区内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组成及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玲 尚红喜 +3 位作者 李景文 贺慧 满自红 张育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64-69,共6页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组成区内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据调查统计,连城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09科、444属、1 39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82科、404属、1 338种。在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属植物所占...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组成区内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据调查统计,连城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09科、444属、1 39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82科、404属、1 338种。在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属植物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该保护区环境的复杂性和植物区系的年轻性。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中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并具有过渡的特性,而在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连城自然保护区 植物组成 种子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相机技术监测下的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
作者 孙新活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本研究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生动物监测方法。通过在保护区内系统布设红外相机,收集了一年四季的野生动物活动数据。研究发现,红外相机技术能有效捕捉到保护区内多种野生动物的活动,包括一些稀有... 本研究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生动物监测方法。通过在保护区内系统布设红外相机,收集了一年四季的野生动物活动数据。研究发现,红外相机技术能有效捕捉到保护区内多种野生动物的活动,包括一些稀有和濒危物种。数据分析揭示了这些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活动模式及其生态习性,为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本研究还评估了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了其优势和局限。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旨在提高保护效率,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红外相机技术 野生动物监测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效率 生态习性 管理和保护 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杉属(Picea L.)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初探
13
作者 崔治家 晋玲 +4 位作者 方强恩 殷娟 梁世君 张小翠 陈学林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杉属植物青海云杉、"麻衣松"、青杄(黑铁栏)和青杄(白铁栏)进行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步研究,为麻衣松和白铁栏的生物学分类地位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4种植物枝和叶的黄酮类和... 目的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杉属植物青海云杉、"麻衣松"、青杄(黑铁栏)和青杄(白铁栏)进行植物化学分类学初步研究,为麻衣松和白铁栏的生物学分类地位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4种植物枝和叶的黄酮类和鞣质类化合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4种云杉属植物相同部位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显示4种植物的同源与差异。结论结合形态学性状,建议麻衣松应作为青海云杉的变种,白铁栏的分类学地位应进一步研究后再做处理。本研究为云杉属植物的分类学、系统学和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连城自然保护区 云杉属 植物化学分类学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鸟兽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晓宁 满自红 +5 位作者 李文涛 杨霁琴 赵洋洋 张立勋 祁玥 赵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 为了解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保护区内布设61台红外相机并开展调查工作。结果共记录到兽类4目9科15种,鸟类4目18科42种,其中梅花鹿(Cervus nippon)、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斑尾榛鸡(Bonasa sewerzowi)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青鼬(Martes flavigula)、荒漠猫(Felis biet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对丰富度最高的5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赤狐(Vulpes vulpe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兽类和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均较为明显,2018年6月最多,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受冬眠和迁徙影响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部分地栖兽类和鸟类资源的最新现状,同时丰富了祁连山鸟兽调查数据,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红外相机在调查大中型兽类、地栖性鸟类以及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小型兽类和非地栖性鸟类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自然保护区 祁连山 鸟类和兽类 红外相机 相对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云杉属植物表型变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瞿学方 张小翠 +3 位作者 张育德 满自红 梁万福 陈学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6期31-34,38,共5页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杄、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杄、白青杄、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杄和黑青杄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杄、黑青杄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属植物 表型变异 表型性状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文兰 孙学刚 +4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卢镝 马开 江建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8,113,共8页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 在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个方面,选取22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准则层中,景观资源质量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的权重值稍低于环境条件;在选取的22个评价指标中,森林植被权重最大,山体的权重略次之,山体与森林植被共同构成景观资源的基本框架;水体的权重位居第三;电讯、供电供水和地方产品对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最终得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等次为二等,说明其景观资源总体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资源 层次分析法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金盘 陈学林 +3 位作者 满自红 鲁滨 苏晶晶 罗巧玲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9-163,共5页
通过野外路线调查、标本采集、影像资料拍摄、物种鉴定及民间走访等调查手段,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资源676种,分别隶属于90科322属... 通过野外路线调查、标本采集、影像资料拍摄、物种鉴定及民间走访等调查手段,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资源676种,分别隶属于90科322属。其中菌类4科5属5种;蕨类植物6科6属8种;裸子植物3科6属8种;被子植物77科305属655种,且在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地理分布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连城国家自然保护区 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开发利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小翠 满自红 +3 位作者 张育德 瞿学方 梁万福 陈学林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197-201,共5页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杄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杄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青杄>山杨>...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杄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杄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青杄>山杨>桦叶四蕊槭>油松>柳树>红桦。竞争指数与对象木的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青杄胸径达到40 cm以上时,竞争指数变化很小。青杄的竞争指数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杆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郁万达 种培芳 +3 位作者 蔡万旭 李文涛 杜小发 缪伟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SWOT分析 资源保护 连城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结构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恒庆 陈雨鸥 +3 位作者 夏侯祯 唐丽丽 陈冲 谢富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9种;中国特有种25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1种.保护区野... 从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区系特征两个方面对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7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63科,188属;外来入侵种9种;中国特有种25种;近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1种.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系华北植物区系特征.在保护区所有科中,有优势科3科;中等科10科;寡种科31科;单种科19科.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