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语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罗庆铭
-
机构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5-16,共2页
-
文摘
外语词语在汉语中的地位罗庆铭本文所谓外语词语,是指出现在汉语中的外语原形词(主要是缩略语,大多来自英语)及其部分改造形式,如CT、VCD、卡拉OK、BP机等。近年来,这类词语频繁出现在传媒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这对汉语固有的结构和传统的表达方式都产生了...
-
关键词
外语词语
汉语词汇
进入汉语
外围部分
第三类词
工具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般词汇
核心部分
基本词汇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浅谈汉语外来语音译中的文化心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焦继顺
佘宏伟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
-
出处
《理论观察》
1997年第3期46-47,共2页
-
-
关键词
外来语音
外来语词
进入汉语
文化心理
英语
文化交流
匈奴语
民族意识
华民族
象思维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汉语外来词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探索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彩霞
-
机构
西北师大中文系
-
出处
《社科纵横》
1997年第2期59-61,共3页
-
文摘
汉语外来词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探索●张彩霞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通过它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而日益丰富外,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从国内兄弟民族和国外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吸收词语,即外来词,来不断丰富自己。外来词是不...
-
关键词
汉语外来词
民族文化心理
汉民族
进入汉语
汉语词汇
涅般木
广告效应
民族语言
新时期
音译
-
分类号
H03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汉语中的满语借词概述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许皓光
刘延新
-
出处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1,共4页
-
文摘
汉语中的满语借词概述许皓光,刘延新0东北是满族人民的故乡,是满语的发祥地。在满汉人民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满族文化在汉族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语言方面,则使汉语,特别是汉语的东北方言吸收了大量的满语词语。本文试就汉语中特别是东北...
-
关键词
进入汉语
满语动词
东北方言
外来词语
单音形容词
民族语言
汉族社会
印欧语系
名词
辽宁省
-
分类号
H22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试论俄语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许高渝
-
出处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1,共6页
-
文摘
试论俄语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许高渝俄语和汉语在各自词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吸收了不少外来词语,其中一部分来源于英语,即英语借词。本文拟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对出现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英语借词进行比较:一、英语借词在俄、汉语词汇体系中的地位;二...
-
关键词
英语借词
俄语外来词
进入汉语
英语新词
汉语外来词
内容类别
汉化
英语词
英语原词
一个音节
-
分类号
H353.5
[语言文字—俄语]
-
-
题名简评岑麒祥著《汉语外来语词典》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伍铁平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6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简评岑麒祥著《汉语外来语词典》伍铁平(1)既是《外来语词典》就应区别于百科词典与专名词典。地名、人名凡未转化为普通名词者均不宜收入,否则给读者造成错觉,以为汉语中有这么多外来词,这就不大好。汉语由于历史悠久,构词能力很强,通常不大吸收外来语,这是一个...
-
关键词
汉语外来词
外来语词
外来词语
进入汉语
现代汉语普通话
词源词典
俄语
日语
阿拉伯联合酋长
部分意见
-
分类号
H136.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对外来词的语音驯化
- 7
-
-
作者
王珏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1期62-66,101,共6页
-
文摘
引言 “驯化”本指野生动物经人们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听从人们的指挥。语言对外来词的驯化指主方(借入方)语言对客方(借自方)语言的词的改造。每种语言的词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当一种语言的词借入另一种语言时,必然在很多方面不适合主方语言。因此,主方语言必然会对客方语言的词进行语言乃至文化上的驯化、改造,使之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符合主方语言的某些甚至全部结构规律乃至发展规律,直至驯化、改造成为主方语言系统尤其是词汇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关键词
汉语外来词
汉语音节
音译
原词
语言
增音
音素
进入汉语
外语词
元音
-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
-
题名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 8
-
-
作者
由之
-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
文摘
自从佛经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经中亚僧人传入中国以后,佛教用语逐渐对汉语产生了影响。受佛经讲究音韵、便于传授的启发,汉语出现了反切注音方法。佛教的语词也大量进入汉语语汇,仅就对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及《日本佛学大词典》统计,外来词语及专用名词即达三万五千余条之众。比如实际、绝对、相对、平等。
-
关键词
进入汉语
佛教
佛经
注音方法
佛学
词典
外来词语
汉明帝
专用名词
丁福保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汉语中的元代蒙语语词
- 9
-
-
作者
韩登庸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45-48,44,共5页
-
文摘
蒙语语词进入汉语,自元代始。十三世纪后,广大蒙古族人民自漠北进入中原后,开始了与汉族的频仍交融。这就自然引起两种语言的相互影响。语言的相互影响,首先表现在语词的吸收。于是一批蒙语音训语词,便逐步进入汉语阵营,成为当时的汉语语词。这一点,元代汉语文献可以证明之。证据最力,莫过于杂剧。杂剧在元代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又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史籍可征,当时作家甚众,剧本数百,城乡争相演出。由此得知,使用汉语的杂剧,是能为各族人民看懂乃至喜欢。今天,我们发现杂剧剧本中有不少蒙语音训语词,涉猎明、清之史籍及今天的汉语中,亦发现有蒙语音训语词。由此可知,元代,有许多蒙语音训语词进入汉语,自然为当时汉族人民所掌握运用。随历史之发展,汉语中一部分蒙语音训语词被淘汰,而另一部分生命力强的蒙语音训语词,至今七百多年,仍然活在现代汉语中。
-
关键词
蒙语
进入汉语
无名氏
音训
捶丸
射柳
第一折
打刺
关汉卿
杂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汉语的“自我次殖民地化”异说
- 10
-
-
作者
吴长安
-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62-63,61,共3页
-
文摘
汉语的“自我次殖民地化”异说吴长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外来文化蜂涌而入,中国人口语中的洋词多了起来。“的士”、“曲奇”、“拜拜”、“OK”,甚至“妈咪”、“爹地”不仅出现在“新潮一族”的嘴边,而且也出现在街头、商店、报纸、电视节目中。一些外资企业带来了...
-
关键词
外来词
殖民地化
进入汉语
《天演论》
双音节词
汉语化
文化交流
汉语词汇
基本词汇
英语词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扑克”探源及其翻译
- 11
-
-
作者
吴世雄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
出处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5,共1页
-
文摘
“扑克”探源及其翻译福建师范大学吴世雄“扑克”是英语的poker在汉语中的音译。poker是一种源于美国的牌戏(card-game)。它最初出现于十九世纪的美国。《牛津英语词源词典》(The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Etymo...
-
关键词
汉语外来词
扑克牌
纸牌游戏
进入汉语
音近义通
意译词
美国英语
外来概念词
内涵意义
现代汉语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明驼·的卢·纥逻敦释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刘文性
-
机构
西北民族学院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7,共6页
-
文摘
明驼·的卢·纥逻敦释刘文性在我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时候,每每会遇到一些很难理解的词汇。用汉语对这些词汇进行解释,其结果往往又似是而非,含糊不清,使人觉得不胜了了。本文拟对《木兰辞》中的"明驼"辛弃疾《破阵子》中的"的卢"以及白居易《阴山道》中的"纥逻...
-
关键词
操突厥语各族
阿拉伯马
进入汉语
千里足
少数民族语言
骆驼
《破阵子》
陈先生
《木兰辞》
文学作品
-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汉文化对外来词的驯化
被引量:16
- 13
-
-
作者
王珏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2期70-76,共7页
-
文摘
汉文化对外来词的驯化王珏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语言中的词尤为明显。因而当异语词携带者鲜明的异文化信息和色彩借人汉语时,不啻于地球上出现了一批天外来客。汉文化必然在保留这些外来词的一些“异国情调”的同时...
-
关键词
外来词
汉文化
意译词
驯化程度
汉字形体
音译兼意译
进入汉语
类别语
书写形式
借形词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外来词汉化的文化心理原因
被引量:7
- 14
-
-
作者
柳星
-
出处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1期11-13,共3页
-
-
关键词
外来词
文化心理
外来语
汉化
汉语词汇
进入汉语
形声字
汉语言
心理原因
英语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倒是”转折句的表达作用和语篇功能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宗守云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4期20-22,共3页
-
文摘
0.引言0.1关于“倒是”转折句“倒是”转折句是指由“倒是+S”构成的用来表示转折意义的句子。例如:①柏举人对于儿子的去而复返虽然很不乐意,却也别无良策。只得皱皱老眉叹口气算是默认了现实。倒是岳家的鹤年老爷子爽爽快快地劝导孙女婿……(《十月》1992...
-
关键词
“倒是”转折句
表达作用
语篇功能
中国作家
词汇系统
叙述者
现代汉语
进入汉语
中国传统文化
物理世界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克隆”的翻译合理吗?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谢之君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8-39,共2页
-
文摘
“克隆”的翻译合理吗?□谢之君自从英国科学家用clone生物工程技术复制出一头羊之后,“克隆”一词便频频出现在国内多种媒体上。clone是一个生物方面的词汇,它表示“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光明日报》1...
-
关键词
“克隆”
外来词
本族语
符合汉语习惯
意译
进入汉语
音译
合资企业
汉语表达习惯
非完全对应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汉、俄语外来词数量悬殊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宋传伟
-
出处
《外国语言文学》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
-
关键词
俄语外来词
汉语外来词
西方文化
对外交往
中华文化
洋务运动
拜占庭
进入汉语
彼得一世改革
俄罗斯人
-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
-
题名西宁市中学生的流行口语
- 18
-
-
作者
任碧生
-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6年第4期27-28,共2页
-
文摘
青海省西宁市中学生的校园语言为普通话,部分青海籍学生操双言(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作为身处校园的中学生,无论是心态还是言语行为都有其特殊性,通过流行口语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是不 容忽视的,于国家、于社会、于我们对语言的研究都应该具有重要意义。该市中学生的流行口语来源主要有: 一 受方言干扰而进入口语的 “爵”这个较早进入汉语的借词,在流行口语中用作形容词,使用频率高,范圃广,口语中通常把思维、行事异于常人的行为称为“番”,意思相当于骂某人为“精神病”。“囊”在西宁方言中意为“笨”,学习不开窍,办事不利索,不精明,均可称之为“囊”。此外,方言中“肘起来”意为“拿架子”,“罩不住”意为“顶不住”,也因其表现力强且有极深的内涵而出现在学生口语中。 二
-
关键词
口语
西宁市
中学生
普通话
引入口
校园语言
西宁方言
词语
“毒”
进入汉语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外国典故词典》简评
- 19
-
-
作者
张培锋
-
出处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74,共4页
-
文摘
《外国典故词典》简评张培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外国典故词典》,是一部创意新颖的辞书。在此之前,已有不下十几种同类词典问世。这些词典各有千秋,且部头越出越大,似乎后出者若不能“囊括”已出者,就体现不出“...
-
关键词
典故词语
进入汉语
汉语词典
外来语
钱钟书
现代汉语
外国文学作品
“第二十二条军规”
汉英词典
《圣经》
-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株式会社”说开去
- 20
-
-
作者
胡晓翔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4期26-26,共1页
-
文摘
从“株式会社”说开去胡晓翔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文字上,更是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如日文的“经典”、“经籍”、“经费”就等同于中文的“经典、“经籍”、“经费”。尤其是economy一词的翻译,先是日文的“经济”,而后进入汉语,赋予中...
-
关键词
株式会社
文化交流
“拿来主义”
《新民晚报》
鲁迅先生
汉字
确切意义
进入汉语
股票交易所
股份公司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