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州银瓜及其近缘种的RAPD研究
1
作者 郭晓丽 杨晓婷 +1 位作者 刘思萌 刘芯瑜 《衡水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青州银瓜品相优良、甘甜多汁、香气浓郁,是全国名优瓜果蔬菜品种之一。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青州银瓜及其近缘种的9种供试材料进行基因组分析,并构建了9种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扩增结果显示,在选取的30个RAPD随机引物中,... 青州银瓜品相优良、甘甜多汁、香气浓郁,是全国名优瓜果蔬菜品种之一。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青州银瓜及其近缘种的9种供试材料进行基因组分析,并构建了9种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扩增结果显示,在选取的30个RAPD随机引物中,有24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7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76条,平均每个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7.3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63.77%。聚类分析与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9种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61~0.98之间,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其中M1(三叶酥花皮菜瓜)与其他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小,亲缘关系较远;M5(青州银瓜)、M4(白皮脆甜羊角蜜)、M6(火凤凰银瓜)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这3个种质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州银瓜 近缘 RAPD 聚类分析 主坐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调查搜集与豆象抗性鉴定
2
作者 胡亮亮 黄宇宁 +8 位作者 薛仁风 陈天晓 曹榕 宋倩楠 王素华 葛维德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 针对辽宁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情况日趋严重的问题,对辽宁省14个市的36个区(县)开展了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抢救性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主要分布于辽中和辽东地区,尤其是在辽东沿海区域,而近缘野生种Vigna radiata var.sublobata和Vigna minima则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共搜集到262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种质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导致辽宁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濒危的主要原因;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在生长习性、茎秆、荚色和粒色等方面与栽培小豆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具有明显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搜集的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进行了豆象抗性鉴定,筛选出2份高抗豆象和1份抗豆象资源,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抗豆象小豆资源。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小豆及其近缘野生种的珍稀濒危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小豆抗豆象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小豆 近缘野生种 种质资源 调查搜集 豆象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叶兰与3种近缘种的植物形态及显微鉴别
3
作者 王硕硕 敖艳霞 +3 位作者 吴锦忠 彭梦超 冯峰 吴岩斌 《药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对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及其3种近缘种植物大花斑叶兰(G.biflora)、小斑叶兰(G.repens)、小小斑叶兰(G.yangmeishanensis)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生药学鉴定方法,比较斑叶兰及3种近缘种植物的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和... 目的对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及其3种近缘种植物大花斑叶兰(G.biflora)、小斑叶兰(G.repens)、小小斑叶兰(G.yangmeishanensis)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生药学鉴定方法,比较斑叶兰及3种近缘种植物的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斑叶兰与大花斑叶兰、小斑叶兰、小小斑叶兰在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差异性较小,而在原植物形态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通过叶(上下表面颜色、叶脉)和花(大小、颜色)的特征结合茎部等部位鉴别点可以鉴别上述斑叶兰属植物。结论该研究可为斑叶兰及其近缘种药用植物的鉴别研究和质量标准制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叶兰 近缘 生药学鉴定 显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八角枫属及近缘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
4
作者 杨玉霞 李静婷 +3 位作者 李颖 苏晨 闫睿 魏泽昶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8-173,192,共7页
为明确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八角枫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进行组装、注释和结构分析。利用mVISTA和Geneious软件对八角枫、毛八角枫、高山八角... 为明确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系统发育关系,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八角枫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进行组装、注释和结构分析。利用mVISTA和Geneious软件对八角枫、毛八角枫、高山八角枫、八角枫MG524996和八角枫NC044840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同源比对和共线性分析,采用MEGA 11软件构建植物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八角枫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672 bp,呈双链环状结构,GC占37.69%;叶绿体基因组共有130个编码基因,包括8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38个tRNA转运基因、8个rRNA基因和3个假基因,其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占比分别为62.31%、29.23%、6.15%和2.31%。同源比对和共线性分析发现,5种植物(八角枫、其他4种八角枫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间具有高度相似性和共线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八角枫与高山八角枫亲缘关系最为接近,暗示他们在进化上具有共线性,推测该八角枫为新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八角枫属 近缘属植物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梗香草及近缘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5
作者 林贵兵 吴少华 +1 位作者 刘勇 章常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研究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及近缘种内生真菌多样性,为开发新微生物药物资源奠定基础。采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不同地点样品内生真菌菌种,提取菌丝DNA,扩增ITS序列,测序后GenBank中Blast对比得到同源相似度较高的菌种... 研究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及近缘种内生真菌多样性,为开发新微生物药物资源奠定基础。采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不同地点样品内生真菌菌种,提取菌丝DNA,扩增ITS序列,测序后GenBank中Blast对比得到同源相似度较高的菌种。获得分离内生真菌共258株;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改良马丁氏培养基(改良MRS)分离内生真菌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32.56%和28.68%,菌种生长速率较快,而水琼脂(WA)培养基分离菌种数最少,占总数的17.05%,菌落生长速率较慢。相似度较高的菌种有27种,占总菌种数的10.47%。PDA和改良MRS是分离培养细梗香草内生菌较好的培养基,分离得到的菌种重复性较高,4种培养基分离的菌种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 近缘 内生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仕兰 王屿岑 刘文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9,共11页
海三棱藨草[×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Tang&F.T.Wang)Tatanov]的分类学地位至今尚无定论。为明确海三棱藨草的分类学地位并探讨其与近缘种的关系,该研究分别利用1个核基因(ITS)和5个叶绿体基因(mat K、ndh F、rbc L、t... 海三棱藨草[×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Tang&F.T.Wang)Tatanov]的分类学地位至今尚无定论。为明确海三棱藨草的分类学地位并探讨其与近缘种的关系,该研究分别利用1个核基因(ITS)和5个叶绿体基因(mat K、ndh F、rbc L、trn L和trn L-trn F)的DNA条形码序列对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4种21批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采用相似性搜索算法对单一序列和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效率进行评价,并基于贝叶斯推断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ITS+mat K序列组合的物种鉴定效率最高,为71.4%,可实现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种间区分、鉴定。(2)基于ITS+mat K序列组合构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发现同一物种的样品聚集度较好,海三棱藨草与三棱草属[Bolboschoenus(Asch.)Palla]的物种聚为一支,明显与水葱属[Schoenoplectus(Rchb.)Palla]物种分开,并且海三棱藨草与海滨三棱草[Bolboschoenus maritimus(Linnaeus)Palla]形成单系。综上所述,ITS+mat K序列组合可作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物种鉴定的最佳条形码序列,研究结果不支持海三棱藨草为天然杂交种的观点,而应将其归入三棱草属中,海三棱藨草应为海滨三棱草的异名。该研究结果为海三棱藨草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三棱藨草 近缘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缘新对虾PP2A-B5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7
作者 张艳 周发林 +6 位作者 李运东 姜松 黄建华 杨丽诗 陈旭 江世贵 杨其彬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79,共11页
为了解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生物体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PP2A-B55基因,并使用qRT-PCR初步探究其在卵巢发育过程的作用。通过RACE扩增得到了MaPP2A-B55... 为了解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生物体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PP2A-B55基因,并使用qRT-PCR初步探究其在卵巢发育过程的作用。通过RACE扩增得到了MaPP2A-B55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共2100 bp,其中ORF为1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1.229 kDa,理论等电点为6.04。多重比对表明,MaPP2A-B55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PP2A-B55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定量结果表明,MaPP2A-B55基因在肌肉和卵巢显著表达,同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幼体发育时期的受精卵阶段呈高表达,然后下降,在无节幼体Ⅵ期降到最低点,溞状幼体Ⅰ期开始上升之后表达平稳。研究结果表明,PP2A-B55可能参与了近缘新对虾的卵巢成熟与幼体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缘新对虾 PP2A-B55 克隆 表达 卵巢发育 幼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热点区域模拟
8
作者 张立冬 邢凯峰 +3 位作者 朱仔伟 张剑 戎俊 赵耀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水生蔬菜作物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驯化作物中的独特类群,其野生近缘种是育种和品种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本研究从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取了10种水生蔬菜作物的36个野生近缘种的地理分布数据并进行了校对,结合相... 水生蔬菜作物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驯化作物中的独特类群,其野生近缘种是育种和品种改良的宝贵遗传资源。本研究从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取了10种水生蔬菜作物的36个野生近缘种的地理分布数据并进行了校对,结合相应的气候因子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构建生态位模型,并对物种未来分布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热点区域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与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起源地相重合,表明农耕文明对植物资源的就近利用。在未来升温的气候情景下,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适宜分布热点区域可能会进一步扩张,多样性热点区域中心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这有利于水生蔬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的维持和提升,并为其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作物 野生近缘 多样性热点区域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野生近缘种抗PVY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9
作者 于韶玮 张剑峰 +1 位作者 杨元军 迟胜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拓宽四倍体(2n=4x=48)马铃薯栽培种抗马铃薯Y病毒(PVY)的遗传背景,对56份马铃薯野生近缘种进行了PVY抗性分子标记(RYSC3、YES3-3A和Ry364)辅助筛选。PCR检测结果显示,含有Ry_(adg)抗性基因(源自Solanum tuberosum ssp.andigena)分子标... 为拓宽四倍体(2n=4x=48)马铃薯栽培种抗马铃薯Y病毒(PVY)的遗传背景,对56份马铃薯野生近缘种进行了PVY抗性分子标记(RYSC3、YES3-3A和Ry364)辅助筛选。PCR检测结果显示,含有Ry_(adg)抗性基因(源自Solanum tuberosum ssp.andigena)分子标记RYSC3的材料有13份,其中二倍体(2n=2x=24)3份,四倍体6份,六倍体(2n=6x=72)4份;含有Ry_(sto)抗性基因(源自S.stoloniferum Schlechtdal)分子标记YES3-3A的材料有4份,其中二倍体1份,四倍体2份,染色体倍性未确定材料1份;含有Ry_(chc)抗性基因(源自S.chacoense Bitter)分子标记Ry364的材料有23份,其中二倍体6份,四倍体4份,六倍体13份。含有RYSC3、YES3-3A和Ry364中任意2种标记的材料有7份,同时含有3种标记的材料仅有OCH 14180a(S.stoloniferum Schlechtdal)。这些种质资源可用于马铃薯抗病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与基因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野生近缘 马铃薯Y病毒 病毒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佛手及其近缘种的鉴定研究
10
作者 袁春红 朱敏凤 林海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从常用DNA条形码序列中筛选合适的序列对佛手及其近缘种进行鉴定,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简单探讨。方法分别采用4对通用引物对佛手和枸橼样品的ITS2、psbA-trnH、matK、rbcL序列进行PCR扩增,再从GenBank和BOLD数据库下载相似度高的DNA... 目的从常用DNA条形码序列中筛选合适的序列对佛手及其近缘种进行鉴定,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简单探讨。方法分别采用4对通用引物对佛手和枸橼样品的ITS2、psbA-trnH、matK、rbcL序列进行PCR扩增,再从GenBank和BOLD数据库下载相似度高的DNA序列。采用MEGA-X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各样本的ITS2二级结构,比较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佛手和枸橼遗传差异小,系统发育树常聚为一支,二级结构也基本一致,4个序列均不能将两者区分;matK序列对佛手的鉴别能力优于其他3个序列;psbA-trnH序列在佛手和其他亲缘关系较远的柑橘属物种间表现出较高的种间差异。结论matK序列和psbA-trnH序列可鉴别佛手与其遗传距离较远的近缘种,佛手和枸橼亲缘关系最近,还需筛选其他DNA片段对二者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枸橼 DNA条形码 近缘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郁金及近缘品种UPLC特征图谱研究
11
作者 张玉玮 张金龙 +1 位作者 李广华 张明娟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方法,对莪术、郁金及近缘品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Luna Omega 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速0.3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方法,对莪术、郁金及近缘品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Luna Omega C_(18)色谱柱(150 mm×2.1 mm,1.6μm),流速0.3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结果: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方法,共识别出6个特征峰,可根据特征峰的多少及相对峰面积的大小对各品种进行鉴别。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方法特征性强,稳定性及重复性好,为莪术、郁金及近缘品种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便捷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郁金 近缘品种 超高效液相色谱 特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桃主要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 被引量:96
12
作者 陈昌文 曹珂 +2 位作者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81-2093,共13页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保存的237份中国桃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进行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工作,并对构建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筛选后的SSR标记对品种进行区分,然后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分...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保存的237份中国桃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进行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工作,并对构建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筛选后的SSR标记对品种进行区分,然后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分子量的大小进行编码、组合。【结果】从80对引物中筛选出来自桃8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203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12.7个。根据等位基因既位于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又位于近缘野生种的选择方法,筛选出123对等位基因并赋值后可用于构建种质的分子身份证。【结论】在237份种质中有202份具有的可辨分子身份证编码,继续对不同引物组合对种质的筛选效率进行分析,筛选出8对核心引物使176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平均每对引物区分种质达22.1份,即在保证每对引物区分效率较高的基础上,兼顾了总的区分数量。最后,为使区分品种简便化,依据引物的多样性指数先后选择引物组合,达到用最少的引物组合区分不同品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缘 SSR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被引量:61
13
作者 管志勇 陈发棣 +2 位作者 滕年军 陈素梅 刘浦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7-794,共8页
【目的】比较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大岛野路菊(Dendranthema crassum)、萨摩野菊(D.ornatum)、菊花脑(D.nankingense)、矶菊(Ajania pacificum)和牡蒿(Artemisia japonica)的耐盐性,确定菊花耐盐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指标,为更大规模的菊花... 【目的】比较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大岛野路菊(Dendranthema crassum)、萨摩野菊(D.ornatum)、菊花脑(D.nankingense)、矶菊(Ajania pacificum)和牡蒿(Artemisia japonica)的耐盐性,确定菊花耐盐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指标,为更大规模的菊花近缘种属耐盐筛选及抗盐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Ho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NaCl对5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进行处理,通过形态特征及叶绿素(Chl)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光合气体参数测定,评价不同物种的耐盐性强弱。【结果】在盐胁迫下,所有物种的Chla、Chlb及Chl(a+b)含量下降;叶片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单株受害叶面积与叶片Chla含量、净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极显著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提炼出叶片伤害率、叶绿素a,总叶绿素,净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5个关键筛选指标。【结论】菊花脑、萨摩野菊对盐胁迫敏感,大岛野路菊、牡蒿、矶菊对盐胁迫耐性强。与耐盐物种相比,盐敏感物种在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大,脯氨酸积累量小,丙二醛含量增幅大,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是菊花近缘种属耐盐性评价的3个最主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近缘物种 耐盐性 生理指标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旋酶(gyrase)B亚单位基因gyrB在鉴别细菌近缘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李献梅 王小芬 +2 位作者 杨洪岩 高秀芝 崔宗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共6页
单拷贝的gyrB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编码促旋酶B亚单位的基因,该基因进化速率快,每100万年的平均碱基替换率为0.7%~0.8%。研究证明,该区段基因能对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弧菌、肠杆菌、分枝杆菌、气单胞菌、乳酸菌等不同属或科内的近缘种... 单拷贝的gyrB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编码促旋酶B亚单位的基因,该基因进化速率快,每100万年的平均碱基替换率为0.7%~0.8%。研究证明,该区段基因能对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弧菌、肠杆菌、分枝杆菌、气单胞菌、乳酸菌等不同属或科内的近缘种进行区分鉴定,还可通过设计种特异性引物进行定量PCR或者限制性片段分析,同时也能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追踪微生物的动态。gyrB基因弥补了非蛋白编码基因16SrDNA或者基因间隔序列(ITS)DNA无法区分近缘种的缺陷,给近缘种的鉴别或者其群体指纹图谱的分析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当前国内外用于近缘种研究的热点,是细菌系统发育分析上非常值得重视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旋酶 GYRB 近缘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FLP技术研究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关系 被引量:28
15
作者 田松杰 石云素 +2 位作者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 5 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大刍草、摩擦禾、薏苡材料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利用 2 1个PstⅠ MseⅠ引物组合检出可辨认带共 6 4 1条 ,其中多态性带 5 86条 ,平均每对引物得到 30 5 2条多态性带 ,多态性 9... 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 5 0个有代表性的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大刍草、摩擦禾、薏苡材料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利用 2 1个PstⅠ MseⅠ引物组合检出可辨认带共 6 4 1条 ,其中多态性带 5 86条 ,平均每对引物得到 30 5 2条多态性带 ,多态性 91 4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可以将 5 0个材料分为 3大类 ,与已有的玉米族分类一致 ,但与玉蜀黍属内的种间和种内分类存在差异 ,说明大刍草各种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发现玉蜀黍属与摩擦禾关系比与薏苡的关系更近 ,但并没有发现玉米与小颖玉米亚种比与其他大刍草的遗传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野生近缘 AFLP技术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的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蔡青 文建成 +2 位作者 范源洪 王丽萍 马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 3 0 1份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2 47份割手密 (S spontaneumL )中具有 11种染色体类型 ,其中 2n =10 4、2n =10 8两种类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46份斑茅 (S arundinaceumRetz)中具... 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 3 0 1份甘蔗属及其近缘植物的染色体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2 47份割手密 (S spontaneumL )中具有 11种染色体类型 ,其中 2n =10 4、2n =10 8两种类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46份斑茅 (S arundinaceumRetz)中具有 3种染色体类型 ,其中 2n =2 0类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2份芒 (M sinensisAnderss)、4份河八王 (N porphyrocomaBor)、2份蔗茅 (E fulvusNees)分别具有 2n为 60、3 0、2 0等染色体类型。同时 ,通过对种质原生境条件和农艺性状 (茎径、株高 )的数据统计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属 近缘植物 染色体 地理分布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与葡萄牙牡蛎两近缘种间杂交及其早期阶段生长与存活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郑怀平 王迪文 +3 位作者 林清 孙泽伟 张涛 陈兴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利用山东青岛养殖的太平洋牡蛎(N)与汕头本地养殖的葡萄牙牡蛎(S)两个近缘种为亲本,采用正交设计建立了杂种组NS(N♂×S♀)和SN(S♂×N♀)与纯种组NN(N♂×N♀)和SS(S♂×S♀)4个不同的遗传组合,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幼虫... 利用山东青岛养殖的太平洋牡蛎(N)与汕头本地养殖的葡萄牙牡蛎(S)两个近缘种为亲本,采用正交设计建立了杂种组NS(N♂×S♀)和SN(S♂×N♀)与纯种组NN(N♂×N♀)和SS(S♂×S♀)4个不同的遗传组合,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幼虫期、稚贝期、养成阶段)的生长和存活数据,研究了牡蛎近缘种间的杂种优势,目的为改良牡蛎的生产性状。结果表明,这两个近缘种之间杂交能够产生显著的杂种优势,杂交后代的生长与存活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改良。杂交组比近交组生长得快,杂种优势在幼虫期为37.44%,稚贝期为42.47%。杂交组也比近交组存活率高,8日龄幼虫存活率的杂种优势为76.80%、14日龄幼虫存活率的杂种优势可达107.70%,60、90和105日龄稚贝存活率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7.30%、15.62%和9.08%。研究表明,通过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两个近缘种间的杂交有望解决牡蛎养殖产业存在的育苗难、存活率低、生长慢、个体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葡萄牙牡蛎 近缘 杂交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天宇 赵治海 +6 位作者 闫洪波 黎裕 朱学海 石云素 宋燕春 马峙英 H.Darmency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是自花授粉植物 ,栽培谷子的性状基因仍可向周围 60 m范围内的青狗尾草漂移 ,其基因流的频率随着距花粉供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花粉供、受体植株相邻 0 .0 3m时基因流频率最高 ,平均达 1.14%,基因流锐减的陡坡发生在 0 .5 m以内 ,与花粉供体植株相距 2 0 m时基因流频率开始趋向于零 ,但某些方向 60 m时仍可检测到基因漂移。气候因素中影响基因流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风 ,在本试验条件下顺、逆风基因漂移的频率相差 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抗除草剂基因 栽培种 近缘野生种 基因流 漂移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近缘品种的SSR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鲍根良 小林麻子 +4 位作者 富田桂 金庆生 张小明 严文潮 叶胜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选用38对SSR引物,对16个日本优质米品种越光及其近缘品种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有8对引物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检出率为21.1%,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5个等位基因.8个引物组合在一起,除了早喜光和日光2个品种不能区分外,... 选用38对SSR引物,对16个日本优质米品种越光及其近缘品种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有8对引物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检出率为21.1%,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5个等位基因.8个引物组合在一起,除了早喜光和日光2个品种不能区分外,其余品种均能有区别.多态性检出率亲本间为18.4%,越光及其衍生品种间为0~15.8%,表明近缘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水稻 近缘 多态性 粳稻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林姣 陈月琴 +2 位作者 屈良鹄 叶创兴 赖小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个,占928%;分类群特有位点108个,占557%.用UPGMA法对分类群间的Jacard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狭基线纹香茶菜和细花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之间的亲缘关系远.可用RAPD技术对中药的正本清源、真伪品及质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溪黄草 近缘 RAPD分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