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近程探测中目标表面的散射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祥金 沈娜 +1 位作者 胡鑫 宋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32,共9页
在激光引信中,脉冲激光对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是激光引信近程探测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点,而目标的表面反射特性对探测的影响是激光近程探测高效毁伤与精确打击目标的主要研究关键。目标的表面粗糙度以及附着物对激光回波信号的强弱影响较... 在激光引信中,脉冲激光对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是激光引信近程探测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技术点,而目标的表面反射特性对探测的影响是激光近程探测高效毁伤与精确打击目标的主要研究关键。目标的表面粗糙度以及附着物对激光回波信号的强弱影响较大,因此,需对激光近程探测过程中不同粗糙度目标表面所表现的反射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仿真得到回波信号模型,再进行不同粗糙度表面回波功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选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靶板,并采用了改变角度、改变距离并同时改变角度和距离的模式来观测得到的电压曲线,获得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回波 粗糙度 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测距精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礼 彭树生 +1 位作者 肖泽龙 是湘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标运动带来的距离与速度模糊问题会使毫米波线性调频连续波近程探测雷达的测距精度大大降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及自相关得到雷达回波信号参数,从而估计出运动目标精确距离的方法。同时,文中给出一种新的快速搜索算... 目标运动带来的距离与速度模糊问题会使毫米波线性调频连续波近程探测雷达的测距精度大大降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分数阶Fourier变换及自相关得到雷达回波信号参数,从而估计出运动目标精确距离的方法。同时,文中给出一种新的快速搜索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并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与中国余数理论方法相比,该方法算法具有处理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分数阶FOURIER变换 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 测距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距离跟踪精度新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骏 何培宇 +1 位作者 高勇 李任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54-2860,共7页
该文针对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在短时间信号积累条件下对空间弱目标进行距离跟踪时,存在的测距精度低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重自相关重构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差拍数据进行不同方式排列后获取的自相关信息进行多重融合,之后再... 该文针对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在短时间信号积累条件下对空间弱目标进行距离跟踪时,存在的测距精度低与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重自相关重构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差拍数据进行不同方式排列后获取的自相关信息进行多重融合,之后再对重构出的自相关序列进行距离谱分析,进而获取距离信息。这样可在抑制干扰的同时,实现目标距离跟踪分辨率的二的指数次方倍的增加,并且它可在传统算法无法工作的低信噪比条件下,实现高精度测距。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近程探测雷达 多重自相关重构 距离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壳近程探测数据的事故源项反演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竟宇 马元巍 +2 位作者 王德忠 张继革 范海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8-1536,共9页
在发生核电厂严重事故时,为更加快速准确地估算释放至环境的气载放射性核素泄漏速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源项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在安全壳附近主动布设的移动探测点所获取的γ能谱数据反演源项,研究了合适探测距离的选择、移动探测点的有... 在发生核电厂严重事故时,为更加快速准确地估算释放至环境的气载放射性核素泄漏速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源项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在安全壳附近主动布设的移动探测点所获取的γ能谱数据反演源项,研究了合适探测距离的选择、移动探测点的有效布设及准确反演单个核素泄漏速率的方法。根据研究结果,选择气载放射性核素中泄漏量及特征γ射线能量均相对高的88 Kr作为特征核素进行能谱分析;确定合适的探测距离范围为距离安全壳100m以内;建立γ能谱数据与特征核素泄漏速率的关系,在数值上准确反演放射性核素的泄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项 气载放射性核素 核电厂严重事故 大气扩散 安全壳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多普勒近程探测系统仿真
5
作者 周明 周绍磊 +1 位作者 张宏程 刘清成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00-504,共5页
介绍了基于旋转弹丸的ADS毫米波多普勒近程探测系统的组成,建立了某武襄直升机的近程探测系统数学模型,并且对探测系统目标回波的时域、频域和STFT时频域进行了LabVIEW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普勒近程探测系统仿真具有较好的测试... 介绍了基于旋转弹丸的ADS毫米波多普勒近程探测系统的组成,建立了某武襄直升机的近程探测系统数学模型,并且对探测系统目标回波的时域、频域和STFT时频域进行了LabVIEW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普勒近程探测系统仿真具有较好的测试性和工程实用性,在理论和工程上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弹丸 多普勒 近程探测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近程探测器定距方法
6
作者 程思备 骆骁 陈齐乐 《电子制作》 2022年第15期55-58,69,共5页
针对混沌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近程探测器设计了一种时域相关与调频谐波频域解调串联的定距方法。通过瞬时相关保存混沌码相关特性,采用基于FFT的频域谐波包络提取方法,定量推导了该方法的定距性能及噪声抑制能力,MATLAB和半实物仿... 针对混沌码调相与线性调频复合调制近程探测器设计了一种时域相关与调频谐波频域解调串联的定距方法。通过瞬时相关保存混沌码相关特性,采用基于FFT的频域谐波包络提取方法,定量推导了该方法的定距性能及噪声抑制能力,MATLAB和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时域相关和FFT调频谐波频域解调串联的定距方法在保证定距性能的同时能有效抑制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探测 复合调制 时域相关 调频谐波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MF红外近程探测器
7
作者 谢小梅 《家庭电子》 2002年第11期19-19,共1页
本文介绍一款 DTMF 红外近程探测器,其电路原理如附图所示。以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的 DTMF 电路用作近程探测器。红外发射管 IR 与红外接收管——光敏二极管之间的距离约12cm。该探测器可以探测到能反射红外线并在红外发射管前移动... 本文介绍一款 DTMF 红外近程探测器,其电路原理如附图所示。以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的 DTMF 电路用作近程探测器。红外发射管 IR 与红外接收管——光敏二极管之间的距离约12cm。该探测器可以探测到能反射红外线并在红外发射管前移动的任何物体。该探测器使用一般市售的电话集成电路,发射部分使用一只拨号音调发生器91215B(IC1),接收部分使用一只 DTMF 解调器 CM8870(IC2)。供电电源为+5V。发射器部分由 IC1和 IR 等元器件组成。IC1由 ZD1稳定+3.3V 电压供电,R9为 ZD1的限流电阻。R16和 R1组成分压电路,由于其阻值都为100kΩ,故分压值为2.5V。IC1第(11)、(15)脚分别和T2的发射极、集电极相接。刚接通电源,+5V 电压经 R16向 C1充电,经一段时间的延迟后,IC1、T2等组成振荡器连续产生包括697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MF电路 近程探测 红外探测 电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机理的脉冲激光近程探测云雾干扰滤波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甘霖 张合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云雾环境对激光近程探测系统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变步长自适应滤波方法。首先结合脉冲激光近程传输理论和Mie散射理论,建立脉冲激光云雾传输后向散射模型,在此基础上甄别、分离出云雾环境下脉冲激光回波的干扰信号;然后根据... 针对云雾环境对激光近程探测系统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变步长自适应滤波方法。首先结合脉冲激光近程传输理论和Mie散射理论,建立脉冲激光云雾传输后向散射模型,在此基础上甄别、分离出云雾环境下脉冲激光回波的干扰信号;然后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采用自适应滤波方法滤除云雾干扰回波信号,研究了云雾干扰下激光回波的脉宽、峰值和回波时刻这三种随机干扰因素对滤波性能的影响;最后在实验室云雾环境下验证了所提滤波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光回波脉宽、功率以及回波时刻下,所提自适应滤波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和抗干扰性能,能有效提高脉冲激光近程探测系统在云雾环境下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脉冲激光 近程探测 云雾干扰 自适应滤波 探测精度
原文传递
基于光锥扩束机理的单脉冲激光近程静态探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甘霖 张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针对激光近程全向探测问题,在激光近程动态周向扫描探测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光锥扩束机理的单脉冲激光近程静态周向探测方法。基于激光近场探测理论和静态探测场空间几何分布,推导出基于光锥扩束机理的单脉冲激光近程静态探测回... 针对激光近程全向探测问题,在激光近程动态周向扫描探测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光锥扩束机理的单脉冲激光近程静态周向探测方法。基于激光近场探测理论和静态探测场空间几何分布,推导出基于光锥扩束机理的单脉冲激光近程静态探测回波方程。构建了单脉冲激光近程测距概率分布模型并搭建了实验室静态探测实验平台,研究了脉冲激光发射功率、倒置反射光锥角、脉冲激光束发散角和目标尺寸投影面积对激光近程周向探测概率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发射功率和目标投影尺寸分别从10 W和0.01 m~2增加到30 W和0.25 m~2,回波信号幅值亦随之从0.16和0.43μV提升到4.22和5.95μV,随着倒置反射光锥角和光束发散角分别从30°和10 mrad增加到120°和30 mrad,回波信号幅值随之从3.18和2.52μV降低到0.88和1.92μV;周向探测概率分布随着发射功率和目标投影尺寸的增加而半宽减小且峰值增加并向左偏离、随着倒置反射光锥角和光束发散角的增加半宽增大且峰值降低并向右偏离;探测分布对称性并不受以上4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探测 单脉冲激光 光锥扩束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EMS振镜激光雷达系统的近程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岁岁 庞亚军 +1 位作者 薛瑞祥 白振旭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7,共12页
针对1550 nm波段铟镓砷探测器小光敏面无法有效接收MEMS较大扫描视场回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近程宽视场的接收装置。接收端光学系统利用像方远心结构作为接收天线,通过仿真在1 mm的光敏面下实现了36°的接收视场,整体相对照度... 针对1550 nm波段铟镓砷探测器小光敏面无法有效接收MEMS较大扫描视场回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近程宽视场的接收装置。接收端光学系统利用像方远心结构作为接收天线,通过仿真在1 mm的光敏面下实现了36°的接收视场,整体相对照度超过95%,集光性能和通光性能较好。同时,接收电路采用T型网络放大结构,结合时刻鉴别电路,利用TDC7200实现高精度时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飞行时间测量精度在200 ns量程下小于120 ps,在8 m范围内测距精度优于2 ns,能够满足近程探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大视场 光学设计 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程红外成像探测器光电转换计算方法
11
作者 王炎 王晨 +1 位作者 郑链 王克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3,27,共4页
描述了近程红外成像探测器的图象生成机理 ,提出了红外成像探测器光电转换的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探测器对飞机蒙皮的角系数计算方法和如何去解决图像边缘弱化问题 ,从而可得到红外图像的灰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 ,得到了几个有... 描述了近程红外成像探测器的图象生成机理 ,提出了红外成像探测器光电转换的计算方法 ,其中包括探测器对飞机蒙皮的角系数计算方法和如何去解决图像边缘弱化问题 ,从而可得到红外图像的灰度分布情况。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 ,得到了几个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红外成像探测 计算方法 光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轨道角动量的激光近程目标探测方法
12
作者 陈必武 魏维伟 +2 位作者 刘俊豪 苏皎阳 郭孟 《制导与引信》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激光近程探测受到云、烟、雾等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容易产生虚警等问题。针对该问题,结合涡旋激光大气散射理论设计了一种量子轨道角动量激光目标近程探测系统,并实施了不同能见度烟雾环境下的近程目标探测试验,对比了涡旋光束与高斯光... 激光近程探测受到云、烟、雾等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容易产生虚警等问题。针对该问题,结合涡旋激光大气散射理论设计了一种量子轨道角动量激光目标近程探测系统,并实施了不同能见度烟雾环境下的近程目标探测试验,对比了涡旋光束与高斯光束的目标回波信号强度。初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涡旋光束相较于高斯光束有更优的烟雾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轨道角动量 涡旋光束 烟雾干扰 激光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程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莉 李兴国 王本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77-2581,共5页
针对近程目标毫米波成像过程中由于相位干涉而导致成像分辨率下降的问题,把全息成像算法引入到近程毫米波成像。该算法通过电磁波从空间域到波数域的转换,针对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在空间波数谱上有效调整各阵元信号的相位,使之同相相... 针对近程目标毫米波成像过程中由于相位干涉而导致成像分辨率下降的问题,把全息成像算法引入到近程毫米波成像。该算法通过电磁波从空间域到波数域的转换,针对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在空间波数谱上有效调整各阵元信号的相位,使之同相相加,从而有效抑制干涉效应,提高成像分辨率。以上算法对目标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大尺寸目标的成像,提出了波数域外推算法,通过对测量面和源面的合理外推及截取,有效抑制了卷绕效应和Gibbs效应,同样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近程探测 全息成像 波数域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程目标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莉 李兴国 王本庆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40,共4页
为解决近程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产生的回波相位干涉问题,引入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成像。该方法利用相位补偿因子,在波数域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反演目标的真实几何形状特征。给出了单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 为解决近程毫米波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产生的回波相位干涉问题,引入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成像。该方法利用相位补偿因子,在波数域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反演目标的真实几何形状特征。给出了单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的仿真实验,验证全息成像算法的有效性。对有无相位补偿情况下的多目标散射特性一维成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散射成像 全息技术 近程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磁复合方位动态探测概率密度统计分布 被引量:3
15
作者 甘霖 张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8-2344,共7页
针对近程来袭目标方位全向精确探测问题,基于激光近程探测理论和磁近感理论,提出了光-磁复合方位测量方法。建立了近程探测脉冲激光信号模型和旋转扫描等效磁荷数学模型。利用Monte Carlo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分... 针对近程来袭目标方位全向精确探测问题,基于激光近程探测理论和磁近感理论,提出了光-磁复合方位测量方法。建立了近程探测脉冲激光信号模型和旋转扫描等效磁荷数学模型。利用Monte Carlo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分析了传感器与磁芯间距、旋转扫描探测周期和信号检测阈值对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方位角测量概率密度分布随着传感器与磁芯间距的增加向左迁移,且半峰全宽增大,均值偏离真实值;测角分布峰值随着旋转扫描转速的增加而变大且向较大的角度移动;随着阈值增加,测角分布变得集中,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分散,峰值前后测角分布曲线呈现出不同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光-磁复合 近程探测 动态方位角测量 概率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技术的近程目标毫米波散射特性研究
16
作者 朱莉 李兴国 王本庆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57-2462,共6页
针对近程条件下由于目标各散射点回波的干涉而产生"角闪烁"效应的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该方法利用相位干涉效应,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并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数学建模,反演目标的散射场... 针对近程条件下由于目标各散射点回波的干涉而产生"角闪烁"效应的问题,首次提出采用全息技术研究近程目标的毫米波散射特性。该方法利用相位干涉效应,补偿电磁波的波前球面弯曲,并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数学建模,反演目标的散射场分布函数。给出了四类不同特征的目标进行近程RCS预测,预测结果与目标特性相一致,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散射特性 近程探测 全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动目标近程主动声引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崇林 陆善明 姚蓝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7-82,共6页
本文介绍水下高速运动目标近程引爆的主动声引信的设计研究。介绍主动声引信的几项关键技术 ,论述实现主动声引信的方案 ,给出了样机湖上试验的结果。
关键词 动目标 主动声引信 水声技术 近程探测 水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航管二次雷达近程目标跟踪稳定性的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欣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针对相控阵体制航管二次雷达系统在雷达近程探测空域内无法稳定监视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航管二次雷达系统对近程目标跟踪稳定性的方法。基于现有航管二次雷达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了在对监视空域进行航管扫描询问过程中密集插入对... 针对相控阵体制航管二次雷达系统在雷达近程探测空域内无法稳定监视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航管二次雷达系统对近程目标跟踪稳定性的方法。基于现有航管二次雷达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了在对监视空域进行航管扫描询问过程中密集插入对近程目标跟踪询问的工作方式,并给出了航管近程跟踪询问流程和波位随机同步跳转控制时序的详细设计方法以及对航管近程跟踪能力的估算方法。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航管二次雷达 近程探测 扫描询问 稳定监视 近程跟踪询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在空情探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付致伟 马士友 高永昌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2期72-73,76,共3页
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在空情探测中的应用,其图像处理由专用图像处理卡完成,负责图像识别、去噪、模数转换及为下一步图像传输做准备。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在空情探测中的应用包括3种形式:安装在防空火力单元上,为火力单元提供跟踪、瞄准射击空... 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在空情探测中的应用,其图像处理由专用图像处理卡完成,负责图像识别、去噪、模数转换及为下一步图像传输做准备。光固态图像传感器在空情探测中的应用包括3种形式:安装在防空火力单元上,为火力单元提供跟踪、瞄准射击空情;安装在阵地外围,用无线传送的方式向火控系统提供预警信息;以及安装在浮空气球上,用无线传送的方式向火控系统提供预警信息,重点侦察低空超低空突防的空袭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态图像传感器 近程空情探测 误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动态探测机理的目标回波特性
20
作者 游安华 甘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8-1833,共6页
针对激光近程全向动态探测问题,基于激光动态扫描探测机理,在激光近场探测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基于激光动态探测机理的目标回波轮廓波形方程,分别从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目标回波特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发射功率的增... 针对激光近程全向动态探测问题,基于激光动态扫描探测机理,在激光近场探测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基于激光动态探测机理的目标回波轮廓波形方程,分别从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目标回波特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加,回波信号幅值提升幅度较大,脉宽压缩;随着激光发射脉宽的增加,回波信号幅值呈现快速下降,且脉宽展宽;随着光束发散角的提高,回波幅值缓慢降低且脉宽展宽;随着目标距离的增加,回波信号幅值迅速降低且脉宽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程探测 脉冲激光 动态扫描 回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