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近场成像的超宽带TEM喇叭天线
1
作者 崔泽红 何国强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2期41-42,44,共3页
为了实现超宽带近场成像系统对于抗干扰性强、高分辨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指数渐变形的超宽带TEM喇叭天线。经过实验验证,该天线具有4~20 GHz的工作带宽,剖面高度小于100 mm,同时兼顾近场成像系统小型化和超宽带的性能。
关键词 超宽带 近场成像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极化近场成像张量全息超表面
2
作者 薛松 沈一竹 +2 位作者 许子玉 万文成 胡三明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9期2124-2130,共7页
近场波束赋形可用于近场通信、无线功率传输等领域,而基于全息超表面设计的近场成像天线具有剖面低、无需馈电网络和波束调控灵活等优势。对标量和张量全息超表面近场成像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张量全息... 近场波束赋形可用于近场通信、无线功率传输等领域,而基于全息超表面设计的近场成像天线具有剖面低、无需馈电网络和波束调控灵活等优势。对标量和张量全息超表面近场成像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张量全息超表面设计了一款集成平面馈源的近场成像天线,全波仿真和测试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超表面具有可同时利用左旋和右旋圆极化进行近场成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超表面 近场天线 近场成像 低剖面 阻抗调制 双圆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波近场成像综述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宏翔 姚建铨 +2 位作者 王与烨 徐德刚 贺奕焮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9,376,共11页
太赫兹波成像作为可见光和微波成像等的拓展,在半导体材料表征、生物组织诊断、无损检测和安检等领域表现出许多独特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传统太赫兹波成像受长波长对应的衍射极限的限制,分辨率较低.而太赫兹波近场成像是目... 太赫兹波成像作为可见光和微波成像等的拓展,在半导体材料表征、生物组织诊断、无损检测和安检等领域表现出许多独特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传统太赫兹波成像受长波长对应的衍射极限的限制,分辨率较低.而太赫兹波近场成像是目前突破该限制,获得亚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高分辨图像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介绍了近场机制与成像的基本原理;其次总结了太赫兹波近场成像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对应研究进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孔径型、针尖型、亚波长太赫兹源型和微纳结构调控型等;最后探讨了该方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近场成像 衍射极限 隐失波 微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综合孔径近场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飞 李跃华 王剑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2-1596,共5页
根据太赫兹成像兼具微波穿透特性和红外线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在红外与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近场太赫兹波被动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系统采用二维波束扫描天线结构实现综合孔径成像,在... 根据太赫兹成像兼具微波穿透特性和红外线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在红外与毫米波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近场太赫兹波被动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系统采用二维波束扫描天线结构实现综合孔径成像,在保证高精度成像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通过数值仿真对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并对系统的成像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近场成像 综合孔径 被动成像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格林函数分解的太赫兹逆合成孔径雷达近场成像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彪 皮亦鸣 李晋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3-999,共7页
针对太赫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近场成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格林函数分解的ISAR成像算法。文中结合太赫兹雷达超外差接收模式,构建和分析了近场条件下的目标回波模型。通过对回波模型中格林函数的分解,将表征球面波前的格林函数分... 针对太赫兹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近场成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格林函数分解的ISAR成像算法。文中结合太赫兹雷达超外差接收模式,构建和分析了近场条件下的目标回波模型。通过对回波模型中格林函数的分解,将表征球面波前的格林函数分解为二维平面波的叠加;并在频域完成对回波信号的滤波补偿和二维逆变换后,获得了太赫兹ISAR近场目标的图像。文中通过与二维FFT算法和本文算法进行的数值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太赫兹雷达转台实测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近场成像 太赫兹 去调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近场成像检测乳腺癌及其微波热疗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雨波 钱鉴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8,共7页
介绍了微波热疗机理及人体乳房组织的电磁特性 ,指出微波近场成像检查乳腺癌的优势及其发展历程 。
关键词 微波近场成像 乳腺癌 微波热疗 微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近场成像中SVM的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华美 张业荣 王芳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6,共6页
雷达近场成像中,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为解决目标形状识别问题,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目标信息的方法。根据时域算法——后向投影(BP)算法和频域算法——频率波数域(F-K)偏移算法得到的场强值作为SVM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时域有限... 雷达近场成像中,在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为解决目标形状识别问题,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目标信息的方法。根据时域算法——后向投影(BP)算法和频域算法——频率波数域(F-K)偏移算法得到的场强值作为SVM的特征数据,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算法的SVM识别方法具有特征数据提取时间长、SVM预测时间短、多目标时目标信息全和虚警较多等特征,基于F-K算法的SVM识别方法具有特征数据提取时间非常短、SVM预测时间非常短、多目标时目标漏检的特征;两者都能较好地识别目标的形状,且前者的识别能力高于后者,而后者更适合实时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近场成像 支持向量机 后向投影算法 频率波数域偏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旭 杨琪 +2 位作者 邓彬 曾旸 王宏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近年来,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在安检、医疗等民用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距离徙动算法在对回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多步近似和插值操作,并且忽视了信号传播衰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 近年来,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在安检、医疗等民用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距离徙动算法在对回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多步近似和插值操作,并且忽视了信号传播衰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保留回波模型中的幅度衰减因子,并根据目标回波方程特性对方位维和高度维执行卷积操作,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及相干累加等步骤对回波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目标图像。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在保证图像重构效率的前提下提升重构质量,还能够有效减少信号空间传播损耗对较远处目标带来的成像质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单收面阵 距离徙动算法 信号传播衰减 快速傅里叶变换 近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THz近场成像和分析的新型器件
9
作者 汪力 王秀敏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3-563,共1页
关键词 THZ 近场成像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钧 马超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第2期45-51,共7页
论文讨论了MIMO雷达成像原理,结合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提出了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MIMO雷达与SIMO实孔径雷达成像进行了全电磁场模拟仿真比较,验证了在同等接收阵列配置的情形下,MIMO雷达比SIMO... 论文讨论了MIMO雷达成像原理,结合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提出了基于FDTD的MIMO雷达近场成像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MIMO雷达与SIMO实孔径雷达成像进行了全电磁场模拟仿真比较,验证了在同等接收阵列配置的情形下,MIMO雷达比SIMO实孔径雷达具有更高的方位向分辨率,表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成像 MIMO雷达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成像重点机构专利技术发展路线
11
作者 林青 张玲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15期15-19,共5页
技术领域简介太赫兹波成像是太赫兹科学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一方面,太赫兹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其他光源更丰富的信息,在生物体的水含量与分布、文物地质探测、反恐安全检查、目标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太赫... 技术领域简介太赫兹波成像是太赫兹科学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一方面,太赫兹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其他光源更丰富的信息,在生物体的水含量与分布、文物地质探测、反恐安全检查、目标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太赫兹光子能量很低,具有非破坏性和非等离特性,在材料检测和无损探测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传统太赫兹波成像受波长对应衍射极限的影响,分辨率远大于微纳结构材料或生物组织与细胞的尺度,无法满足高精度观测的需求。太赫兹波近场成像利用物体近场信息,是目前突破衍射极限,获得亚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高分辨图像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成为多种高端基础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光子能量 近场成像 基础科学研究 太赫兹波 衍射极限 无损探测 材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稀疏阵列近场成像 被引量:5
12
作者 葛桐羽 经文 +2 位作者 赵磊 蔡英武 周劼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03,共5页
阵列设计作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成像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系统成像性能。通过分析MIMO雷达成像模型,探讨了基于等效阵列概念的MIMO阵列设计方法,并讨论了近场效应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基于所构建的MIMO雷达成像实验系统,... 阵列设计作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成像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系统成像性能。通过分析MIMO雷达成像模型,探讨了基于等效阵列概念的MIMO阵列设计方法,并讨论了近场效应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基于所构建的MIMO雷达成像实验系统,进行了近场微小金属目标二维成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阵列设计方法在120-150GHz的适用性,验证了毫米波MIMO雷达近场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阵列设计 近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方法的雷达近场成像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翔 张云华 张祥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建立点目标雷达近场成像的全电磁场模拟模型。可以任意设定收发天线(阵)以及目标的位置,对2D点目标双/多站雷达成像进行了模拟。将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算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域相干法(TDC)、后向... 运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建立点目标雷达近场成像的全电磁场模拟模型。可以任意设定收发天线(阵)以及目标的位置,对2D点目标双/多站雷达成像进行了模拟。将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算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域相干法(TDC)、后向投影法(BP)以及地震信号处理中的相移偏移法(PSM)应用于近场成像。对这几种成像算法进行了近场成像,对成像质量及计算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成像结果表明,BP算法和PSM算法用于近场成像时效果是不同的,文中对效果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近场成像 时域有限差分法 时域相干法 后向投影法 相移偏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面扫描近场成像的RCS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邢曙光 吕晓德 丁赤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柱面扫描近场成像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测量新方法:以理想的各向同性点散射中心模型为核心假设,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给出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基于柱面扫描近场成像的RCS测量方法。该方法先得到目标的3维雷达散射图...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柱面扫描近场成像的RCS(Radar Cross Section)测量新方法:以理想的各向同性点散射中心模型为核心假设,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给出了一种具有通用性的基于柱面扫描近场成像的RCS测量方法。该方法先得到目标的3维雷达散射图像,再通过这些等效理想散射中心的散射场叠加获得远处散射场进而给出目标的远场RCS值。该方法不仅能得到被测目标的3维雷达散射图像,还能获得一定立体角域的目标远场RCS。相比只能得到2维雷达散射图以及2维平面角域RCS结果的圆迹扫描测试相比,该文所提的柱面扫描测试能得到更多的目标散射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 柱面扫描 圆迹扫描 近场成像 散射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补偿的毫米波近场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俊 杨翠翠 卓智海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9,63,共6页
毫米波全息成像采用远场成像的近似模型,导致最终成像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毫米波近场成像算法。该算法用近场条件下的精确模型改进了传统成像算法的近似模型,利用成像平面与天线阵元的距离进行成像补偿,然... 毫米波全息成像采用远场成像的近似模型,导致最终成像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补偿的毫米波近场成像算法。该算法用近场条件下的精确模型改进了传统成像算法的近似模型,利用成像平面与天线阵元的距离进行成像补偿,然后通过最大值投影和Lee滤波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毫米波全息成像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提高图像清晰度的同时,能够保留成像目标的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成像 近场成像模型 最大值投影 Lee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面反射综合孔径近场成像及其成像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兴伟 魏志强 李春化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4,69,共5页
镜面反射综合孔径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非相干探测实现综合孔径成像的方法,利用功率探测获得余弦可视度函数,进而通过反演算法获得目标场景亮温图像。文中对镜面反射综合孔径成像方法的近场成像及其成像分辨率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点源... 镜面反射综合孔径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非相干探测实现综合孔径成像的方法,利用功率探测获得余弦可视度函数,进而通过反演算法获得目标场景亮温图像。文中对镜面反射综合孔径成像方法的近场成像及其成像分辨率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点源成像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测得的成像角度分别为16.07°、18.48°、23.73°和27.47°,对应的成像分辨率分别为0.95°、0.98°、1.00°和1.04°,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表明了镜面反射综合孔径成像技术在近场成像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孔径 镜面反射 近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成像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倩倩 崔彬 杨玉平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年第5期784-793,共10页
太赫兹(THz)波具有能量低、穿透性强、频带宽等特点,因而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生物医药、安全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太赫兹成像的分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太赫兹近场成像技术可突破衍射极限,获得... 太赫兹(THz)波具有能量低、穿透性强、频带宽等特点,因而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生物医药、安全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提高太赫兹成像的分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太赫兹近场成像技术可突破衍射极限,获得分辨力为亚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的高质量图像,基于近场技术的高分辨THz成像技术相继被提出,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太赫兹近场成像的基本原理;其次总结了近场成像进展及增强方法;最后对太赫兹近场成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近场成像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源微波近场成像系统
18
作者 吕建新 王志刚 朱肇轩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68,共4页
针对早期乳腺癌检测等近场目标的探测成像,设计了一种基于2.45GHz连续波信号的微波近场成像实验系统,主要由硬件电路和成像算法组成。系统电路用小体积、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射频微波集成芯片实现,大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并降低了成本,电路... 针对早期乳腺癌检测等近场目标的探测成像,设计了一种基于2.45GHz连续波信号的微波近场成像实验系统,主要由硬件电路和成像算法组成。系统电路用小体积、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射频微波集成芯片实现,大大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并降低了成本,电路由天线模块、收发模块和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构成。成像算法采用有限元微波共焦算法,完成对被测区域目标的探测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天线 近场成像 有限元共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传输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成像表征与激发效率的调控
19
作者 赵翔宇 秦楡禄 +3 位作者 季博宇 郎鹏 宋晓伟 林景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259,共7页
飞秒传输表面等离激元(femtosecond 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fs-PSP)的近场成像表征和激发效率的主动控制是实现其应用的先决条件.本文利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对银纳米薄膜上刻蚀的凹槽耦合结构处激发的fs-PSP进行近场成像.并系统测... 飞秒传输表面等离激元(femtosecond propagating surface plasmon,fs-PSP)的近场成像表征和激发效率的主动控制是实现其应用的先决条件.本文利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对银纳米薄膜上刻蚀的凹槽耦合结构处激发的fs-PSP进行近场成像.并系统测量了入射激光波长在720—900 nm范围内fs-PSP近电场与入射激光场干涉信号的周期和fs-PSP的波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飞秒双光束泵浦-探测实验证实了调节入射激光的偏振方向可实现对fs-PSP激发效率的调控.由实验结果可知,当入射激光偏振接近0°(P偏振)时,fs-PSP的激发效率最高,当入射光偏振接近90°(S偏振)时,fs-PSP的激发效率最低.相较于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模拟,在飞秒双光束泵浦-探测实验中归一化光发射电子产额随入射激光偏振方向变化的曲线出现平台区,我们把这一现象归因于探测激光的背景噪声淹没了fs-PSP激发效率的变化.该研究为实现fs-PSP激发效率的工程性调控和优化等离激元器件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 飞秒传输表面等离激元 近场成像 激发效率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成像雷达系统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霞 李玉钊 +3 位作者 安建波 朱建平 张伟 程思敏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太赫兹成像雷达具有合成孔径时间短、分辨力高的优点,适用于近场探测,但由于器件成熟度相对不高,雷达系统常存在较大的系统失真,会降低信号质量;同时,系统固有延时的存在会引起距离测量误差,二者均会恶化雷达成像的质量。针对系统失真... 太赫兹成像雷达具有合成孔径时间短、分辨力高的优点,适用于近场探测,但由于器件成熟度相对不高,雷达系统常存在较大的系统失真,会降低信号质量;同时,系统固有延时的存在会引起距离测量误差,二者均会恶化雷达成像的质量。针对系统失真和固有延时,提出了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幅相误差补偿方法和固有延时补偿方法,并给出了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系统进行补偿后能有效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近场成像 系统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