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北方言中近代汉语词的词义用法变化
1
作者 裴瑞玲 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1-105,111,共6页
晋北方言中留存着许多近代汉语词,其中一些词的词义、语法以及搭配对象、使用场合等发生了变化。词义变化表现在义项数量、意义范围、词义转移及感情色彩等方面,其中以词的义项减少为最,词义转移次之;语法变化表现在词性和组合功能方面... 晋北方言中留存着许多近代汉语词,其中一些词的词义、语法以及搭配对象、使用场合等发生了变化。词义变化表现在义项数量、意义范围、词义转移及感情色彩等方面,其中以词的义项减少为最,词义转移次之;语法变化表现在词性和组合功能方面。这些变化既受汉语发展规律制约,也与社会发展和晋北文化密切相关,是客体世界、汉语发展规律以及晋北人认知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方言 近代汉语 变化 词义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4
2
作者 蒋绍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近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 词语考释 《中原音韵》 近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 近代汉语语法 词汇研究 语法现象 汉语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乞大》四个版本看近代汉语助词“著(着)”的发展
3
作者 杜安然 相宇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了“着”,表“先时”的大部分改成“了”。那些由原先“者”演变而来的“著”又产生了分化,其中大部分被删除,其余的小部分又改成了“着”和“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近代汉语 助词 著(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产生、来源及发展
4
作者 张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6,共17页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 判断系词位于句末并演变为语气词的现象出现于汉语及一些藏缅语系语言中,代表了判断系词语法化的一种新路向,体现了一种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增强的主观化过程,蕴含类型学价值。文章首先梳理现代汉语方言“是”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并在历时考察的基础上,探讨近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是”的用法及其语法化路径。研究表明,句末语气词“是”大致产生于唐宋时期,主要经历了“回指代词→后置判断句中‘是也’共用→‘也’字脱落→句末语气词”的演变过程。判断系词“是”成为判断句的唯一语法标记后,全面取代了“也”的功能,除了发展出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对比标记的用法外,在“NP+VP+(其他)+是”结构中也发展出语气词的用法。最后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藏缅语系语言中,结合藏缅语句末系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的众多实例,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类型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句末语气词 “是” 语法化 类型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少峰和增订版三册本《近代汉语大词典》
5
作者 周志锋 毛雨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许少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辞书编纂专家,一生经历坎坷,编著颇丰。他离世之前完成修订工作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本,增加条目4120条,在义项、例句、注音、字形、释义、排序等方面也多有改正,总体质量有明显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该词典也... 许少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辞书编纂专家,一生经历坎坷,编著颇丰。他离世之前完成修订工作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本,增加条目4120条,在义项、例句、注音、字形、释义、排序等方面也多有改正,总体质量有明显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该词典也存在一些缺憾,主要是有些条目释义不够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少峰 生平著作 近代汉语大词典》 修订内容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祁东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例释
6
作者 李文军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祁东方言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近代汉语词。选取祁东方言中常用的且比较特殊的18条近代汉语词,阐释这些词语在方言中的意思,并找出它们在近代文献中的用例。研究发现,它们有的直接承传于近代汉语,无论是词形还是词义都保持一致,有的词语则... 祁东方言保留了一定数量的近代汉语词。选取祁东方言中常用的且比较特殊的18条近代汉语词,阐释这些词语在方言中的意思,并找出它们在近代文献中的用例。研究发现,它们有的直接承传于近代汉语,无论是词形还是词义都保持一致,有的词语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义项分合不一,存在交叉现象;二是词义发生转移,两者的所指有所不同。深入探讨这些近代汉语词,对于祁东方言的词汇研究、湘方言的词汇历史比较研究,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东方言 近代汉语 词汇 例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商榷
7
作者 张泰 林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作为目前最大规模的汉语类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以其独特的“语文性”“历史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不过,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它还存在着例证晚出、释义不精、词条漏收、义项漏释、例证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上... 作为目前最大规模的汉语类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以其独特的“语文性”“历史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不过,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它还存在着例证晚出、释义不精、词条漏收、义项漏释、例证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词典的有效使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不仅有助于《汉语大词典》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一般工具书的编纂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 条目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用法研究
8
作者 田永苹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晚唐五代时期大多数“V得(不得)”依赖未然语境表达能性语义,少数“V得(不得)”可以用于具有现实性特征的惯常句中。宋、金、元时期“V不得”开始用于已然的事态句中,标志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彻底摆脱对未然语境的依赖,发展成... 晚唐五代时期大多数“V得(不得)”依赖未然语境表达能性语义,少数“V得(不得)”可以用于具有现实性特征的惯常句中。宋、金、元时期“V不得”开始用于已然的事态句中,标志着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彻底摆脱对未然语境的依赖,发展成熟。近代汉语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表达能力、条件可能、道义许可、认识可能四种语义。V可以是自主性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性动词,宾语可以是简单的名词、代词,也可以是复杂的主谓、动宾、状中结构。宋、金、元时期出现“程度副词+V得”结构,程度副词为主观大量程度副词,表示人具有某种“强能力”,明清时期该结构增多,程度副词仍以主观大量程度副词为主,但极少数非主观大量程度副词也可以用于该结构,除表示人具有某种“强能力”义外,还可以表示经济状况。清后期,“V得(不得)”使用数量锐减,现在普通话中已很少使用,但保留在南方方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能性述补结构 “V得(不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大词典》部分词语释义、立目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志兵 赵红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31-36,共6页
许少峰编纂的《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性工具书,但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和立目仍有偏误。如词典中收录的"擦头皮儿"、"大轴子"、"火手"、"壳子"、"弄窝子"、"扒沙... 许少峰编纂的《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性工具书,但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和立目仍有偏误。如词典中收录的"擦头皮儿"、"大轴子"、"火手"、"壳子"、"弄窝子"、"扒沙"、"牙不约儿赤"等十余条词语的释义不确,还有"不兑"、"区区将将"、"忔忽儿"、"新梁兴"等多条词语在立目或者注音等方面也不尽妥当,需要重新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少峰 近代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上限问题讨论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玉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2-55,共4页
近代汉语上限问题讨论综述张玉萍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分期问题是近代汉语研究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问题,曾进行过较... 近代汉语上限问题讨论综述张玉萍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分期问题是近代汉语研究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问题,曾进行过较为热烈的讨论。关于下限,诸家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讨论综述 晚唐五代 现代汉语 全浊声母 汉语 古代汉语 近代汉语研究 中原音韵 书面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方言特征词中的近代汉语词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昌衍 温美姬 《嘉应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本文介绍了客家方言特征词的界定及其提取方法 ,并列举了部分例子 ,然后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近代汉语词 ,以此说明客家方言与近代汉语关系紧密。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特征词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词典》“以里”商诂
12
作者 余义兵 《辞书研究》 2018年第5期88-92,共5页
《近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近汉》)是在近代汉语词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收词5万余条,总字数逾900万字,超过了以往同类词典”(江蓝生2017),是“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芮东莉等2017)。《近汉》收录了“以里”一词,其释义和举... 《近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近汉》)是在近代汉语词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收词5万余条,总字数逾900万字,超过了以往同类词典”(江蓝生2017),是“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芮东莉等2017)。《近汉》收录了“以里”一词,其释义和举例如下[1]:以里yǐ lǐ 在一定的时间界限内。元佚名《风雨像》一折:“一个月~,我便嫁你;一个月以外,我便嫁别人。”明张翰《松窗梦语》卷八:“余尝题准令各衙门堂上官将所属六月~应考人员填注考语,十二月中类送部院,以凭参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词典》 近代汉语词汇 《松窗梦语》 研究成果 时间界限 江蓝生 研究史 简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V出+N外”格式──兼说该式现代为什么不多见 被引量:4
13
作者 储泽祥 徐朝晖 +2 位作者 贺福凌 黄春平 尹戴忠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文讨论“冲出屋外”类的“V出+N外”格式。这种格式在现代汉语里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一单纯方位词与名词结合的不平衡性单纯方位词与名词结合构成的方位短语(记为NL),“N上”和“N里”最多,... 本文讨论“冲出屋外”类的“V出+N外”格式。这种格式在现代汉语里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一单纯方位词与名词结合的不平衡性单纯方位词与名词结合构成的方位短语(记为NL),“N上”和“N里”最多,而“N前/后/下/外/东/南/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近代汉语 方位短语 重新理解 基本义 敦煌变文 常用义 师范大学 宾语 纯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方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爱姣 张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70,共6页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三音词 结构 类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动词“打”的语义泛化 被引量:23
15
作者 祝建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打”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但研究者对其语义泛化的机制及过程却较少涉及。纵观“打”的泛化过程 ,首先以其语义特点为基础突破了“动词 +受事”的典型组合 ,在与表结果与目的的组合产生的“作出、产生”义基础上逐渐模糊其... “打”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但研究者对其语义泛化的机制及过程却较少涉及。纵观“打”的泛化过程 ,首先以其语义特点为基础突破了“动词 +受事”的典型组合 ,在与表结果与目的的组合产生的“作出、产生”义基础上逐渐模糊其实体动词特征 ,从而与多种类型成分相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动词 "打" 语义 泛化 "打-V" 词汇来源 引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绍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q...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被"都是表被动的虚词,但它们的来源各不相同。"被"是由表"遭受"的动词逐步虚化而成的。"教"和"叫"是由使役义演变为表被动的,而"教"和"叫"又是分别由各自的本义演变成使役义的。从时间上说,"教"演变为使役义和表被动较早,唐代就有"教"表被动的。"叫"用作使役是从明代开始,用作被动就更晚一些。"教"和"叫"的演变途径即使在共时平面的语料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用"拨"表被动,直到今天的吴语中还是如此。"拨"表被动的演变过程是:"给予———使役———被动"。"着"字句表示被动是从使役式演变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被动句 使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否定副词及相关语法现象略论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杨荣祥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几部晚唐五代到明代的重要白话文献的调查,简要论述否定副词在近代汉语中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立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不”偶有用作别类否定副词的,同时,别类否定副词又有趋同于“不”的现象,这是否定副词在近代... 本文试图通过对几部晚唐五代到明代的重要白话文献的调查,简要论述否定副词在近代汉语中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立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不”偶有用作别类否定副词的,同时,别类否定副词又有趋同于“不”的现象,这是否定副词在近代汉语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部分工不明的现象。2.“不曾”由于在语义和功能两方面的某些优势,实现了对“未尝”、“未曾”的排挤。3.“没”产生于宋代,到明代已成为“未”类否定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者。4.否定判断形式经历了“非+NP”→“非+是NP”→“不+是NP”的发展;近代汉语后期,“不是NP”已占绝对优势,这一现象是可以解释的。5.“莫”类否定副词在北方方言中表现出了由“莫”到“休”到“别”的递相兴衰的现象,这种递相兴衰是在近代汉语中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副词 近代汉语 否定判断 使用频率 “不” “未” 上古汉语 法现象 反复问句 表示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特殊判断句“S(+是)+N(的)+便是”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德珍 杨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13,共7页
元代开始,汉语新出现一种介绍人物姓名、身份、职业、籍里等的特殊判断句"S(+是)+N(的)+便是"(N代表名词表语)。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用词搭配等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特殊判断句所具有的固定性的特征,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是一... 元代开始,汉语新出现一种介绍人物姓名、身份、职业、籍里等的特殊判断句"S(+是)+N(的)+便是"(N代表名词表语)。文章从语法、语义、语用、用词搭配等多方面分析了这种特殊判断句所具有的固定性的特征,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是一种形式上高度格式化的主要用于自报家门的舞台语言。在这种特殊判断句的来源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不一样的观点,认为这种特殊判断句不是汉语与蒙古语等阿尔泰语的判断句相融合而产生的叠加式,它的出现主要是历史继承和汉语自身随戏剧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发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特殊判断句 历史继承 戏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 被引量:38
19
作者 祖生利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5,共7页
“们”缀的出现是近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本文从“们”缀的书写形式、来源和用法三个方 面概括介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的基本情况,对其中某些问题或补充他人的观点,或 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近代汉语 “们”缀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黑维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6,共7页
“去 +VP+去”句是近、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对它的讨论仅限于“去”在句子中表义的虚实上 ,而对这一句式产生时代及其发展还没有涉及到。因此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结构类型 ;... “去 +VP+去”句是近、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现代汉语对它的讨论仅限于“去”在句子中表义的虚实上 ,而对这一句式产生时代及其发展还没有涉及到。因此 ,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结构类型 ;2 .近代汉语“去 +VP+去”句产生时代及其发展 ;3 .“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动词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