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运河记忆档案实践路径研究——以德州段运河为例
1
作者 马小春 王艳云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23期155-157,共3页
充分挖掘和利用运河记忆档案是保护和弘扬运河文化的最好方式。以德州段运河为例进行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德州段运河记忆文化档案建设整体较好,但档案馆中有关运河记忆的资源馆藏有待进一步充实,运河记忆档案的整理、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运河记忆档案是保护和弘扬运河文化的最好方式。以德州段运河为例进行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德州段运河记忆文化档案建设整体较好,但档案馆中有关运河记忆的资源馆藏有待进一步充实,运河记忆档案的整理、开发、编码、保存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德州段运河记忆档案缺乏自主管理和系统性建设。为此应强化运河记忆实践主体之间的协同建设与资源共享,加强档案馆运河记忆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记忆 档案管理 德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记忆与中华文化符号的民间叙事构建
2
作者 毛巧晖(文/图) 《中国民族美术》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中华文化符号蕴含着民族的共同记忆与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符号以凝聚力、号召力与吸引力感染民众,凝聚共识。中华文化符号在口头、书面与空间中的转化与流动,唤醒及激活了存续其中的运河记忆... 中华文化符号蕴含着民族的共同记忆与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符号以凝聚力、号召力与吸引力感染民众,凝聚共识。中华文化符号在口头、书面与空间中的转化与流动,唤醒及激活了存续其中的运河记忆,彰显了中华文化符号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中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记忆 中华文化符号 民间叙事
原文传递
大运河文化记忆空间主客感知分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
3
作者 高平 靳诚 《旅游研究》 2024年第6期82-95,共14页
运河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记忆载体,国内外学者以历史文化、地方情感为依托的记忆空间研究,为后来的文化记忆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章基于主客双方建立运河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进行探究。结果表... 运河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记忆载体,国内外学者以历史文化、地方情感为依托的记忆空间研究,为后来的文化记忆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章基于主客双方建立运河文化记忆空间的感知模型,以扬州运河三湾景区为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空间维度上,运河文化记忆空间是重要的景观资源,产生了运河文化认同;在文化维度上,运河文化记忆空间能够传承文化遗产,提升文化氛围,优化旅游形象;在情感维度上,主客双方都产生了愉悦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基于此,从文化距离、旅游动机、景观原真性和旅游影响感知角度分析主客分异形成机理,为打造文旅融合旅游地、保护和活态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主客感知 运河文化记忆空间 扬州运河三湾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记忆与村落文化变迁:以北京通州里二泗小车会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毛巧晖 张歆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在北京市通州区里二泗小车会的发展与承续中,其组织与演述呈现着运河文化的沾溉。借助行香走会仪式,共同的运河记忆被唤醒与激活,超越地域的村落文化认同得以构建;在遗产化语境中,运河记忆逐渐上升为显在表述,通过构建共享的文化实践形... 在北京市通州区里二泗小车会的发展与承续中,其组织与演述呈现着运河文化的沾溉。借助行香走会仪式,共同的运河记忆被唤醒与激活,超越地域的村落文化认同得以构建;在遗产化语境中,运河记忆逐渐上升为显在表述,通过构建共享的文化实践形式,从文化传统、文化实践、文化规范与准则三个层面为村落文化多维认同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佑民观 里二泗小车会 运河记忆 村落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