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父子与许昌
1
作者 李彬凯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许昌地处中州中央,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在此建都。自立宗庙社稷,营造宫室苑囿,这里便成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提为五都之一。一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许昌地处中州中央,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在此建都。自立宗庙社稷,营造宫室苑囿,这里便成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提为五都之一。一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特别是文韵慷慨的建安风骨,又使许昌以相当显赫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过许州 苑囿 华夏文化 英雄人物 文化中心 小峨眉山 三苏坟 郑庄公 《短歌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诗捃华
2
作者 李青山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2期25-35,共11页
在四时景物诗中,夏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夏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一年四季,虽然“岁有其物... 在四时景物诗中,夏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夏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一年四季,虽然“岁有其物,物有其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使至汝州 四时田园杂兴 贞溪初夏 临平道中 山亭夏日 湖上寓居杂咏 射蛟 莫愁乐 过许州 白翎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