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汉人官僚集团在辽政权中的作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春玲
-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阴山学刊》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
文摘
辽代的汉人官僚集团在契丹王朝快速走向封建化 ,以及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外交成功等方面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辽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关键词
辽代
辽政权
汉人官僚
封建化
民族关系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河流域渤海人与辽政权的关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利锁
-
机构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
文摘
渤海国灭亡以后,辽朝历代统治者对渤海人进行了多次迁徙,由于种种原因,辽河流域成为渤海人迁入的主要地区,并且形成了以上京临潢府和辽东地区为中心的两个定居区。被迁徙到辽代腹心上京地区的渤海人,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新王朝的顺从和认可;而被迁徙到辽东地区的渤海人,由于较为集中且距离辽本土较远,辽政权对其采取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因此这一地区的渤海人形成了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也进行了多次反辽斗争。
-
关键词
辽政权
辽河流域
渤海人
-
Keywords
the Liao Dynasty
Liaohe area
the Bohai people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政权时期的宗庙设置特点研究
- 3
-
-
作者
李月新
-
机构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2期1-5,共5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辽朝宗庙制度研究”(NJSY20204)。
-
文摘
辽政权时期的宗庙设置虽有借鉴中原宗庙制度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照搬。自辽初以来宗庙的设置,就凸显了服务于辽政权的政治特色,与中原五礼制度下完善的宗庙制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辽政权时期的宗庙在设置类别、庙数以及设置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出凸显契丹民族传统与习俗的制度特征,呈现出在借鉴中原文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
关键词
辽政权
宗庙
设置特点
-
Keywords
Liao Dynasty
the Ancestral Temple
Characteristics of Setting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浅析高梁河之战——汉官集团在辽政权中的作用
- 4
-
-
作者
豆中浩
-
机构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4期68-69,共2页
-
文摘
终辽一代,汉官在其政权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梁河之战前,辽政权自辽世宗与辽穆宗两朝陷入中衰危局后,政局不稳,国力衰退。辽景宗继位后,推行了封建化改革,重用了一批汉族的文臣、良将,积极实施汉化政策,为辽王朝中兴做了充足准备。高梁河之战后,辽政权挫败了宋政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企图,国力日益强盛。汉官集团进入辽政权决策机构,积极推进封建化改革,促进了北方的开发和民族大融合。宋、辽高梁河之战的研究对于了解辽朝汉官集团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战为例,浅析汉官集团在辽政权的作用。
-
关键词
高梁河之战
辽政权
汉官集团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代政权中的汉族官僚集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冯小琴
-
机构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汉人官僚是辽政权中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 ,在辽的兴衰荣辱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着重就辽政权中汉人官僚的来源、地位及对辽社会的影响做一论述。
-
关键词
辽政权
汉族官僚
来源
地位
影响
-
Keywords
the political power of the Liao Dynasty, origin, position,influence.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梁斌
石艳
-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辽宋夏金等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这些地方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却皆以正统自居,承认自己是历史上某个朝代或某个政权的延朔,并多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文章主要以辽宋夏金割据一方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古代"中国"的含义和"夷夏"观念的演进进行分析,认为辽宋夏金政权皆属于历史时期的中国之范畴。
-
关键词
古代“中国”
“夷夏”观念
辽宋夏金政权
现代“中国”
-
Keywords
ancient "China"
the concept of "Xia the alien"
the political power of Liao, Song, and Xia
modern "China"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突破难点 团结创新——积极推进辽代政权机构史研究
- 7
-
-
作者
何天明
-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
文摘
辽代作为中国古代正统朝代之一,其政权机构不仅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特点,还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论述了研究辽代政权机构的方法,并指出了关于辽代北南面官的框架与实际作用问题,关于辽代政权中央官中的各个部门的研究仍然薄弱,关于北南面地方官的研究还有待于系统深入等对辽代政权机构研究的不足之处。
-
关键词
辽史
辽代政权机构史
治国方针
史料分析
-
Keywords
Liao Dynasty
Liao Dynasty Regime Organization
Ruling Policy
Historical Analysis
-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朝人口蠡测
被引量:11
- 8
-
-
作者
孟古托力
-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16-123,共8页
-
文摘
人口是组成社会的要素,历史活动的主要对象。然而辽史研究中,其总体人口仍然是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先贤时人种种说法,尽管出现很大的差距,但毕竟立下开途示辙之功劳。笔者鉴于对其研究中的某些经验教训,首先确定两个重要前提:辽政权有效管辖的空间;在辽朝218年间确定蠡测人口的标准时间。然后将人口按民族划成五大部分,以主要的民族、部族等共同作为单位逐一蠡测。在这一过程中,立足于探幽求隐,微观钩沉;继之,综合考校,宏观鸟瞰。努力沟通民族、民俗、地理、军事、人口诸珍域的理论和史料,从而求索1114年和1000年两个标准时间的总体人口。同时指出,该皇朝人口的民族构成之基本特点,这个特点,明显制约一系列政策。
-
关键词
标准时间
辽朝
辽政权
总体人
契丹族
契丹人
女真人
汉族人口
《辽史》
渤海人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辽代西南面招讨司探讨
被引量:16
- 9
-
-
作者
何天明
-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6-70,共5页
-
文摘
西南面招讨司是辽代所设的重要军政机构。对于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辽代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情况。本文拟对这一机构予以系统探讨,希望对辽代边防官制的研究有所禆益。 西南面招讨司的设置与职官 辽神册元年(916年)二月,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内蒙通辽市西南)即皇帝位,建立辽政权。此后不久,他即亲统大军,征讨突厥、党项、吐浑等族,同时,也抓住有利时机,
-
关键词
辽代
辽朝
辽史
耶律阿保机
辽政权
辖境
阴山
节度使
丰州
军政机构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辽代汉人枢密院探论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何天明
-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
-
关键词
汉人枢密院
契丹南枢密院
枢密使
南面官
《辽史》
辽政权
辽代
北面官
契丹族
耶律德光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辽朝中期治国安邦的卓识者萧孝穆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何天明
-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4-68,共5页
-
文摘
辽朝中期治国安邦的卓识者萧孝穆何天明辽朝圣宗、兴宗在位的六、七十年,史学界视之为辽朝中期。这一时期,对于雄踞北方的契丹政权来说,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还是与周边各政权的关系方面,都显示出该政权鼎盛时期的特点。而契丹贵族统治集团中一些颇有作...
-
关键词
辽朝
治国安邦
《辽史》
契丹族
辽政权
辽东地区
辽圣宗
契丹政权
统治者
渤海人
-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代守制考论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曲守成
-
机构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32-134,共3页
-
文摘
近些年来,有关古代丧葬习俗的论述颇多,但对于丧葬习俗中的“守制”这一礼仪却很少有人论及。“守制”在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却带有某些特殊性。它既是辽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又是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又不难看出辽代契丹族的汉化...
-
关键词
契丹族
辽政权
儒家思想
辽代
汉族
多元一体化
丧葬习俗
契丹民族
辽朝
基本国策
-
分类号
K246.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年号钱考释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赫昕楠
-
机构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
文摘
辽政权是我国北方契丹民族于公元916年建立,在建立之初辽政权就已经开始了“年号钱”的铸造。由于辽政权文字的原因使得辽政权的钱币种类复杂,既包括了汉字的铸币又包含了契丹文字的铸币,这使得辽政权“年号钱”的整理更加繁杂。对于辽政权年号钱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天赞通宝”是否是辽政权的第一款“年号钱”或者说神册年是否铸造过年号钱。笔者将结合现有的资料对辽政权“年号钱”进行梳理,试图理清辽政权“年号钱”的基本序列。
-
关键词
契丹
辽政权
钱币
年号
年号钱
-
Keywords
Khitan
Liao Dynasty
Coins
Year
Money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辽夏金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吴欢
朱小飞
-
机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广东电网公司新丰供电局监察审计部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3年第6期40-45,共6页
-
基金
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法治中国化中心"研究基金项目系列课题(编号:乙A04)
-
文摘
通过考察辽夏金时期监察制度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以及职责权限、立法执法等基本情况,可以发现辽夏金时期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程度保留民族特色;体现汉化、儒家化追求;因俗而治、一国多制;重点打击官员贪污腐化;监察机构兼理刑狱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当今中国的监察法制研究和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认真对待的启示。
-
关键词
辽夏金政权
监察制度
民族同化
因俗而治
-
分类号
D691.4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金完颜亶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张博泉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8年第4期80-86,共7页
-
文摘
金政权是继拓跋、契丹在我国北方建立魏、辽之后,由女真族统治者阿骨打领导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使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南北暂时相持的局面。 女真族在公元一一一四年,由于不堪忍受辽的残暴统治,举起反辽斗争的义旗,并于公元一一二五年灭亡辽政权,最后从辽的统治下摆脱出来。女真奴隶主贵族为了把战争继续向南发展,紧接着便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北宋。
-
关键词
矛盾和斗争
统治阶级
女真族
奴隶主贵族
辽政权
阿骨打
我国北方
北宋
我国历史
统治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辽代耿崇美家族的婚姻与政治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齐伟
-
机构
辽宁省博物馆
-
出处
《东北史地》
2011年第5期48-51,共4页
-
文摘
众所周知,辽朝汉官阶层在辽的社会地位是通过多种途径确立起来的,表现之一就是婚姻关系。通婚对于民族间的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契丹族婚俗的影响,汉官上层婚姻也表现出更多的胡化因素。通过对耿崇美家族的婚姻关系的考察,可以窥见汉人在辽朝社会的政治地位和胡化程度以及对辽政权发展的影响。
-
关键词
耿崇美
婚姻
政治
辽政权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辽代白瓷辨析
- 17
-
-
作者
张桂莲
尹虹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收藏家》
2021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辽代白瓷是指辽政权统治时期在其所辖地域内烧造的白瓷制品。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情况来看,北京龙泉务窑、辽宁官屯窑以及内蒙古缸瓦窑和上京窑等辽代瓷窑均以烧白瓷为主。而且辽代墓葬、塔墓、遗址中出土的陶瓷也以白瓷较为常见。可见白瓷在辽代陶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弄清其面貌特征对于辽代陶瓷器的研究将会有极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缸瓦窑
辽代
窑址调查
辽政权
白瓷
上京
面貌特征
内蒙古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辽代海疆的开拓及其经营特色
- 18
-
-
-
出处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2期166-166,共1页
-
文摘
刘俊珂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年第1期撰文指出,辽代的海疆是通过数代君主在东扩南拓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北方民族政权,辽朝对海疆的经营和谋划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特色。双轨化的治理体制是辽政权在不同民族和地区所进行的较为成熟的政治实践,同样这一实践在其海疆的镇成和管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关键词
辽代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辽朝
经营特色
辽政权
海疆
治理体制
双轨化
-
分类号
D691.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契丹乐舞在满族歌舞音乐中的遗存
- 19
-
-
作者
原媛
-
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
-
出处
《音乐生活》
2023年第11期32-35,共4页
-
基金
沈阳音乐学院2020年院级科研项目(2020YLY1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契丹与满族先祖曾共生于我国北方大地。在语言上,契丹语与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契丹与满族先祖都以游牧和渔猎生活为主。并且两个民族都曾在历史上建立了政权。契丹曾于公元10世纪建立辽政权,在北方大地纵横两个世纪。满族先祖女真曾在公元12世纪和公元17世纪分别建立了金与大清两个政权。
-
关键词
满族先祖
阿尔泰语系
契丹
辽政权
生产生活方式
12世纪
-
分类号
J722.4
[艺术—舞蹈]
J618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