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脉络、辩证联系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宗灵 张雨桐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78-89,共12页
中国共产党以矢志不渝的改革举措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连续接力的改革历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以矢志不渝的改革举措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联系,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连续接力的改革历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逻辑层面具有紧密相连、互为依托的辩证联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二者密切关联、双向互动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基于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联系,其实践进路必须从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共同富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新质生产力五个方面着手,从而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脉络 辩证联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联系的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武东升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2-93,共2页
如何认识系统论和辩证联系的观点之关系,是学界同仁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了解系统论观点的产生和特征,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系统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联系的总特征。
关键词 系统论 辩证联系 辩证 整体性 结构性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证联系作为本体特性的学理依据与社会表现
3
作者 朱荣英 王爱豫 《天中学刊》 2019年第3期56-63,共8页
辩证联系作为世界本体的固有属性、本体之间的最一般化的关系,它内在规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与统一,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从学理上看,联系的这种本体特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内在构成了唯物主义联系观的存在基础与原则... 辩证联系作为世界本体的固有属性、本体之间的最一般化的关系,它内在规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与统一,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从学理上看,联系的这种本体特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内在构成了唯物主义联系观的存在基础与原则界限;而实践则是人与世界特有的社会联系方式,社会联系的本体特性就体现为它的实践性。唯有对联系的本体特性作实践性理解,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的实质与精髓,洞察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并弄清当今世界普遍联系的高级化、最优化及其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联系 本体特性 学理依据 社会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辩证联系
4
作者 李后东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1期1-2,6,共3页
文章阐述了不同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与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实事求是必然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体现不同... 文章阐述了不同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与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实事求是必然要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体现不同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之后的几代领导集体相继提出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但无论怎样丰富发展,其内涵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核心要素,其它要素都和它辩证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路线内涵 辩证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辩证联系观与高中生涯规划融合策略
5
作者 魏小鑫 《文理导航》 2021年第23期67-68,共2页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因此高生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而新高考的改革,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典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认为,生涯规划与个人的价值观、兴趣、能力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与唯物辩证联系观相关原理密...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因此高生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而新高考的改革,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典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认为,生涯规划与个人的价值观、兴趣、能力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与唯物辩证联系观相关原理密切相关。高中生涯规划需要用唯物辩证的联系观来指导,看到联系的普遍性,综合分析相关要素,正视联系的客观性,客观准确剖析自我,把握联系的条件性,因时因地调整规划。只有这样,高中生涯规划能够认清与生涯规划相关的就业环境、职业需求、自身条件等内外因素,让自己的生涯规划更科学合理符合自身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联系 生涯规划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联系的辩证法的断想
6
作者 吴显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费斯先生的《走向辩证法理论的新形态》一文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感到此文提出了一些具有创见性的思想。在这方面,我与吴元木梁先生②有相似的看法。此外,我认为费斯先生关于经典辩证法是事物运动普遍规律的辩证法,作为“普遍联系... 费斯先生的《走向辩证法理论的新形态》一文①,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感到此文提出了一些具有创见性的思想。在这方面,我与吴元木梁先生②有相似的看法。此外,我认为费斯先生关于经典辩证法是事物运动普遍规律的辩证法,作为“普遍联系的科学”的辩证法没有展开充分论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辩证 自然辩证 普遍联系 系统科学 具体科学 范畴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哲学 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原理的内在逻辑——兼驳西方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质疑
7
作者 寇爱林 谢淑敏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45-50,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和认可,但也遭到一些西方人士和媒体的种种质疑和指责。从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原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分别从整体性与多元异质共同体、中介性与构建过程、实践性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和认可,但也遭到一些西方人士和媒体的种种质疑和指责。从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原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分别从整体性与多元异质共同体、中介性与构建过程、实践性与中国方案三个角度,可以有力地回应和驳斥西方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种质疑与指责。从而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构建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必然性与过程性的辩证统一。这一构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响应和支持。这一理念不是空中楼阁和乌托邦,而是当今世界普遍联系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物辩证联系发展原理 内在逻辑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思维的辩证意蕴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学书 张渝政 +2 位作者 邓元珍 沈顺祥 杨小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8-22,共5页
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基础,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使用的许多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辩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人们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挑战权威、超越自我、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等精神状... 辩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实质和基础,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使用的许多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辩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人们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挑战权威、超越自我、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等精神状态,要靠辩证思维来孕育、激发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辩证思维 辩证矛盾 辩证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思维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青 肖晓旦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22期63-64,共2页
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从发展观、辩证联系观、矛盾观等方面论述了辩证思维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辩证思维 医院信息化建设 辩证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辩证法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德本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 ,其学科地位不能被取代。虽然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未完成著作 ,但其思想精华和奠基意义不可磨灭。今天 ,我们应以联系范畴为基础来发展唯物辩证法 ,从而将自然辩证法学科推向前进。
关键词 自然辩证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 联系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11
作者 曲直 李云凯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9,共2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辩证联系的观点;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我们必须辩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观点;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辩证联系的观点;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我们必须辩证的理解科学的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辩证联系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的两种机制
12
作者 朱宝信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矛盾论 联系辩证 统论 普遍联系 运动变化 系统辩证 要素 对立面的统一 矛盾辩证 现代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的两种机制
13
作者 朱宝信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49-51,共3页
论发展的两种机制朱宝信辩证法是研究发展的学说,对于这一发展的学说,列宁曾概括出两个根本的原则,即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但是纵观辩证法的发展史,在它的最高形态唯物辩证法那里,我们看到的是,关于运动变化的原则,形成了丰厚系... 论发展的两种机制朱宝信辩证法是研究发展的学说,对于这一发展的学说,列宁曾概括出两个根本的原则,即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但是纵观辩证法的发展史,在它的最高形态唯物辩证法那里,我们看到的是,关于运动变化的原则,形成了丰厚系统的规律系列,而关于普遍联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论 联系辩证 普遍联系 统论 运动变化 要素 系统辩证 一分为多 对立面的统一 复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或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联系略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学共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中国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所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必须经过中国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中国人所接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土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原材料去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独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辩证联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