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6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论辛亥革命前夕狂飙突起的剪辫运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善中
黄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13,共5页
清军入关后 ,清朝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令 ,此后辫子成了满洲贵族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 2 0世纪初年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步衰败 ,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带动下 ,在军界、学界的积极推动下 ,一直贯穿清朝始终的剪辫与反剪辫之争 ,演变...
清军入关后 ,清朝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令 ,此后辫子成了满洲贵族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 2 0世纪初年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步衰败 ,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带动下 ,在军界、学界的积极推动下 ,一直贯穿清朝始终的剪辫与反剪辫之争 ,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剪辫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辫
辛亥革命前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女学的兴办及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桂芳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9,共6页
百日维新运动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的加速化,中国出现了风云际会的变迁时局。妇女问题被推到时代前沿,爆发了"废缠足、兴女学"的运动,出现了女学创办热潮。在四川地区,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开明士绅与留学归国...
百日维新运动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的加速化,中国出现了风云际会的变迁时局。妇女问题被推到时代前沿,爆发了"废缠足、兴女学"的运动,出现了女学创办热潮。在四川地区,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开明士绅与留学归国人员兴办的女学以及留学教育,促进了女性觉醒与解放,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四川近代教育的发展,而近代教育的发展了又推动了四川辛亥保路运动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四川
女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安徽社会意识的变迁
3
作者
欧阳跃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3,36,共4页
1895——1913年间,能够确认已经开办成功、资本万元以上的安徽近代工矿企业共18家,占全国539家的3.3%弱;资本额共186.8万元,仅占全国12029.7万元的1.5%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封建政权体制的新的调整和变更。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辛亥革命前夕
安徽
民族意识
国民意识
资产阶级
铜官山
绅商
工矿企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激进文人诗文中的新型婚恋意识书写
4
作者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英雄英雌"是联袂彰显于辛亥革命前夕有关婚恋的新知识谱系的。"志士"唤"女杰","英雄"配"英雌"自是革命需要,亦是情爱妙事,所以激进文人在诗文中勾画出了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切实可行...
"英雄英雌"是联袂彰显于辛亥革命前夕有关婚恋的新知识谱系的。"志士"唤"女杰","英雄"配"英雌"自是革命需要,亦是情爱妙事,所以激进文人在诗文中勾画出了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切实可行的爱情理想:"娶妻当娶苏菲亚,嫁夫当嫁玛志尼。"并且,"英雄英雌"的婚恋意识为其后的中国现代革命所承续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激进文人
英雄英雌
婚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杨毓麟出洋考察史实考
5
作者
潘崇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长沙籍革命家、宣传家,曾主张打入清廷内部发动"中央革命",展示了革命派革命策略的发展及多样性,其参与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即是一个例证。作为载泽考察团专驻日本的随从人员,杨毓麟与革命派留学生宋...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长沙籍革命家、宣传家,曾主张打入清廷内部发动"中央革命",展示了革命派革命策略的发展及多样性,其参与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即是一个例证。作为载泽考察团专驻日本的随从人员,杨毓麟与革命派留学生宋教仁等人有过诸多联系,委托他们编译书籍,以此解决宋教仁等人经济上的困难,并借此表示自己作为专驻日本人员切实履行了应尽的职责。而杨毓麟归国后在致瞿鸿禨函中极力主张效法日本进行宪政改革,与考察政治大臣的政见保持高度一致,并对革命党极尽诋毁,目的在于掩护自己的革命党身份,并非他的真实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毓麟
出洋考察
辛亥革命前夕
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产业革命的困境
6
作者
林芊
《当代贵州》
2011年第10期62-62,共1页
辛亥革命前,贵州的贫困,实为人民的贫困。在现代化过程中贵州陷入一个经济怪圈:民不富,难为实业发展积累资金;实业不兴,民又难富。贵州发展经济所需资本积累的困局是全省性的贫困。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贵州
产业
革命
困境
现代化过程
实业发展
资本积累
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林新芽催陈叶——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经济现代化
7
作者
林芊
《当代贵州》
2011年第8期62-62,共1页
辛亥革命的爆发,表面上是清王朝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政治冲突激化的产物,本质上乃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突破封建经济(传统经济)桎梏的社会变革,因此,贵州辛亥革命不过是这一变革的反响。同时,贵州经济现代化的总...
辛亥革命的爆发,表面上是清王朝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政治冲突激化的产物,本质上乃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突破封建经济(传统经济)桎梏的社会变革,因此,贵州辛亥革命不过是这一变革的反响。同时,贵州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水平也制约着贵州辛亥革命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经济现代化
贵州
中国资本主义
社会变革
政治冲突
专制统治
传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民生状况
8
作者
张明
《当代贵州》
2011年第34期61-62,共2页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贵州农民疾苦调查》和《黔民谣》中,可窥当时贵州民生状况之一斑,亦见各族人民对国泰民安的热切期盼。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人民生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派别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被引量:
4
9
作者
林成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6,39,共7页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更趋激烈、尖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越演越烈。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革命形势日渐成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已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更趋激烈、尖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越演越烈。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革命形势日渐成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已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因此,历史要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他们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也将使我们比较具体和集中地获得其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其内部不同政治派别对待帝国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时论
中国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前夕
外人
派别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改良派
清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
10
作者
徐兆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7-91,共5页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徐兆文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开展。帝国主义加紧对宁波的侵略,清政府一再出卖主权和不断对人民的压榨勒索。迫使宁波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徐兆文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开展。帝国主义加紧对宁波的侵略,清政府一再出卖主权和不断对人民的压榨勒索。迫使宁波人民不断起来反抗斗争。它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清政府
反洋教斗争
宁波
革命
斗争
争路权
爱国运动
知识分子
外国侵略者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雨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0-46,共7页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曾爆发大小数百次的农民反抗斗争,这些斗争是当时席卷全国的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辛亥革命在浙江很快光复的群众基础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浙江农民反抗斗争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初...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曾爆发大小数百次的农民反抗斗争,这些斗争是当时席卷全国的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辛亥革命在浙江很快光复的群众基础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浙江农民反抗斗争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反抗斗争
浙江
农民
反帝反封建斗争
群众基础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史凭谁判是非——略论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立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60-66,共7页
多年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多持否定的意见,认为立宪派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是保皇派、反动派。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值得高榷的。(一) 把立宪派斥为反动派的一个重要论据,是辛亥革命前夕立...
多年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多持否定的意见,认为立宪派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是保皇派、反动派。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值得高榷的。(一) 把立宪派斥为反动派的一个重要论据,是辛亥革命前夕立宪派的理论宣传及其同革命派的论争。要判明这个问题的是非,就必须全面考察立宪派的理论宣传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立宪派译书作文,出版报刊,写下了大量的文字,直至一九○六年,继续执掌着理论宣传的牛耳。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立宪派
辛亥革命前夕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梁启超
清政府
立宪运动
清朝政府
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丛报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明日报》与辛亥革命前夕的宁波思想启蒙
13
作者
冯晓霞
《宁波通讯》
2011年第19期26-26,共1页
1910年6月,《四明日报》创刊。宁波志士利用这一阵地,撰写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文章,他们抨击腐朽的清政府,冲破了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主张回收路矿权;尤其是大力介绍西方政治学说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活动,为唤醒宁...
1910年6月,《四明日报》创刊。宁波志士利用这一阵地,撰写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文章,他们抨击腐朽的清政府,冲破了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主张回收路矿权;尤其是大力介绍西方政治学说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活动,为唤醒宁波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了辛亥宁波光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宁波
思想启蒙
日报
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反帝反封建
民主主义
革命
人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郊县农民的斗争
14
作者
余雨
彭兴
《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65-66,64,共3页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郊县农民的反抗运动,是当时全国革命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来上海光复,有着重大作用。 (一) 一九○一年九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赔款本利总计982,238,150海关两,因而清政府进一步...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郊县农民的反抗运动,是当时全国革命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来上海光复,有着重大作用。 (一) 一九○一年九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赔款本利总计982,238,150海关两,因而清政府进一步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括。清末上海郊县纳赋换银“折价”年年上升,各县总赋实际随之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清政府
辛亥革命前夕
重大作用
沙县
辛丑条约
海关
赔款
农民群众
高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15
作者
钟文典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6-22,共7页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不久...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不久,马克思就指出: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劫掠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原已繁重得难以负担的旧捐税又加上新捐税,使中国人民感到难以为生之苦。接着,欧美列强又连续发动了四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更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激起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捐斗争
岑溪
辛亥革命前夕
广西
官绅
各族人民
《东方杂志》
天地会
县志
怀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的福建
16
作者
范启龙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年第4期30-35,共6页
自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向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发动了多次武装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二十世纪初年,福建省人祸和天灾频仍,人民群众被逼得无法生活下去,随着民...
自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向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发动了多次武装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二十世纪初年,福建省人祸和天灾频仍,人民群众被逼得无法生活下去,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福建人民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也日益发展,它为辛亥福建光复积蓄了力量,做好了准备。(一)清朝光绪年间福建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地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土地高度集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阶级矛盾
中国人民
二十世纪初
不平等条约
同盟会
帝国主义侵略
清朝统治者
民族矛盾
清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 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17
作者
钟文典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6-22,共7页
【正】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
【正】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不久,马克思就指出: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劫掠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原已繁重得难以负担的旧捐税又加上新捐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捐斗争
辛亥革命前夕
群众
广西
表现形式
中国人民
封建统治者
外国侵略者
横征暴敛
捐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18
作者
何若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二十世纪初年,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日益加紧,清王朝残暴卖国,更变本加厉,使人民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爱国革命的浪潮,就在全国兴起.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甚一日,因此,在国外以日本...
二十世纪初年,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日益加紧,清王朝残暴卖国,更变本加厉,使人民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爱国革命的浪潮,就在全国兴起.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甚一日,因此,在国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在国内以上海为中心,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的刊物,不断出现.辛亥革命前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可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著名的革命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大陆》、《新湖南》、《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国民日日报》、《中国白话报》、《童子世界》、《女子世界》等等.他们批判的问题相当广泛.批判的口径虽不完全一致,批判的程度也有深有浅,但他们所批判的主要对象显而易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别之,有君主专制(见张(木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63、64—65、72—74、74—76、480各页;第一卷下册586、588、598各页.以下简称《选集》一上、一下等)、奴隶根性(《选集》一下589、671—674、702各页)、官僚政治(《孙中山选集》上卷22页,《选集》一上76、397、543:一下599、656、657、735各页)、法古和孔学(《选集》一上73、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选集
《民报》
封建主义
辛亥革命前夕
改良派
孙中山
社会
革命
君主专制
政治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川鄂边武装起义
19
作者
张诗亚
张爱和
蒋宣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1911年1月,同盟会员温朝钟等在四川黔江、彭水及湖北咸丰一带举行反清武装起义,曾一度攻占黔江县城,震动川、鄂、湘、黔边区,清政府从四省调集兵力实行“会剿”,起义被镇压失败.这次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之一,...
1911年1月,同盟会员温朝钟等在四川黔江、彭水及湖北咸丰一带举行反清武装起义,曾一度攻占黔江县城,震动川、鄂、湘、黔边区,清政府从四省调集兵力实行“会剿”,起义被镇压失败.这次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之一,是川鄂边区辛亥革命的前奏,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曾于1980年底派出调查小组,专程奔赴当地调查,现将这次起义的史实简述如后,以资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前夕
起义者
黔江县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同盟会
清政府
帝国主义
起义军
革命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前夕的山西社会
20
作者
翁小绵
吴晓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4-59,共6页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从此,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开始一步一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随着全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帝国主义的魔爪也逐渐伸进了山...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从此,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开始一步一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随着全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帝国主义的魔爪也逐渐伸进了山西的各个角落,给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打上了半殖民地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者
辛亥革命前夕
清政府
半殖民地化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王朝
帝国主义侵略
义和团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辛亥革命前夕狂飙突起的剪辫运动
被引量:
3
1
作者
吴善中
黄蓉
机构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13,共5页
文摘
清军入关后 ,清朝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令 ,此后辫子成了满洲贵族政治权力的一种象征。 2 0世纪初年 ,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步衰败 ,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宣传、带动下 ,在军界、学界的积极推动下 ,一直贯穿清朝始终的剪辫与反剪辫之争 ,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群众性剪辫运动。
关键词
剪辫
辛亥革命前夕
Keywords
cutting plait
on the ev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女学的兴办及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桂芳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9,共6页
文摘
百日维新运动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的加速化,中国出现了风云际会的变迁时局。妇女问题被推到时代前沿,爆发了"废缠足、兴女学"的运动,出现了女学创办热潮。在四川地区,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开明士绅与留学归国人员兴办的女学以及留学教育,促进了女性觉醒与解放,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四川近代教育的发展,而近代教育的发展了又推动了四川辛亥保路运动的爆发。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四川
女性教育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安徽社会意识的变迁
3
作者
欧阳跃峰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3,36,共4页
文摘
1895——1913年间,能够确认已经开办成功、资本万元以上的安徽近代工矿企业共18家,占全国539家的3.3%弱;资本额共186.8万元,仅占全国12029.7万元的1.5%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封建政权体制的新的调整和变更。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辛亥革命前夕
安徽
民族意识
国民意识
资产阶级
铜官山
绅商
工矿企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激进文人诗文中的新型婚恋意识书写
4
作者
李奇志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辛亥革命前夕的‘女杰’思想观念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研究"([2010]397)
文摘
"英雄英雌"是联袂彰显于辛亥革命前夕有关婚恋的新知识谱系的。"志士"唤"女杰","英雄"配"英雌"自是革命需要,亦是情爱妙事,所以激进文人在诗文中勾画出了富有时代特色而又切实可行的爱情理想:"娶妻当娶苏菲亚,嫁夫当嫁玛志尼。"并且,"英雄英雌"的婚恋意识为其后的中国现代革命所承续与发扬。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激进文人
英雄英雌
婚恋意识
Keywords
the eve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radical scholars
heroes and heroines
love and marriage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杨毓麟出洋考察史实考
5
作者
潘崇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长沙籍革命家、宣传家,曾主张打入清廷内部发动"中央革命",展示了革命派革命策略的发展及多样性,其参与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即是一个例证。作为载泽考察团专驻日本的随从人员,杨毓麟与革命派留学生宋教仁等人有过诸多联系,委托他们编译书籍,以此解决宋教仁等人经济上的困难,并借此表示自己作为专驻日本人员切实履行了应尽的职责。而杨毓麟归国后在致瞿鸿禨函中极力主张效法日本进行宪政改革,与考察政治大臣的政见保持高度一致,并对革命党极尽诋毁,目的在于掩护自己的革命党身份,并非他的真实想法。
关键词
杨毓麟
出洋考察
辛亥革命前夕
史实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产业革命的困境
6
作者
林芊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当代贵州》
2011年第10期62-62,共1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贵州的贫困,实为人民的贫困。在现代化过程中贵州陷入一个经济怪圈:民不富,难为实业发展积累资金;实业不兴,民又难富。贵州发展经济所需资本积累的困局是全省性的贫困。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贵州
产业
革命
困境
现代化过程
实业发展
资本积累
贫困
分类号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林新芽催陈叶——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经济现代化
7
作者
林芊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当代贵州》
2011年第8期62-62,共1页
文摘
辛亥革命的爆发,表面上是清王朝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政治冲突激化的产物,本质上乃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突破封建经济(传统经济)桎梏的社会变革,因此,贵州辛亥革命不过是这一变革的反响。同时,贵州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水平也制约着贵州辛亥革命的深度。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经济现代化
贵州
中国资本主义
社会变革
政治冲突
专制统治
传统经济
分类号
F124.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民生状况
8
作者
张明
机构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当代贵州》
2011年第34期61-62,共2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贵州农民疾苦调查》和《黔民谣》中,可窥当时贵州民生状况之一斑,亦见各族人民对国泰民安的热切期盼。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人民生活
贵州
分类号
G633.5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派别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被引量:
4
9
作者
林成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6,39,共7页
文摘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更趋激烈、尖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越演越烈。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革命形势日渐成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已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时期。因此,历史要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他们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也将使我们比较具体和集中地获得其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其内部不同政治派别对待帝国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的了解。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时论
中国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前夕
外人
派别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改良派
清王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
10
作者
徐兆文
机构
杭州大学政治系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87-91,共5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徐兆文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开展。帝国主义加紧对宁波的侵略,清政府一再出卖主权和不断对人民的压榨勒索。迫使宁波人民不断起来反抗斗争。它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清政府
反洋教斗争
宁波
革命
斗争
争路权
爱国运动
知识分子
外国侵略者
帝国主义
分类号
K257.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雨梧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0-46,共7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曾爆发大小数百次的农民反抗斗争,这些斗争是当时席卷全国的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辛亥革命在浙江很快光复的群众基础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浙江农民反抗斗争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反抗斗争
浙江
农民
反帝反封建斗争
群众基础
人民
分类号
D442.9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史凭谁判是非——略论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立强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60-66,共7页
文摘
多年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多持否定的意见,认为立宪派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是保皇派、反动派。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值得高榷的。(一) 把立宪派斥为反动派的一个重要论据,是辛亥革命前夕立宪派的理论宣传及其同革命派的论争。要判明这个问题的是非,就必须全面考察立宪派的理论宣传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立宪派译书作文,出版报刊,写下了大量的文字,直至一九○六年,继续执掌着理论宣传的牛耳。此后。
关键词
资产阶级立宪派
辛亥革命前夕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梁启超
清政府
立宪运动
清朝政府
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丛报
近代中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明日报》与辛亥革命前夕的宁波思想启蒙
13
作者
冯晓霞
机构
宁波市委党校
出处
《宁波通讯》
2011年第19期26-26,共1页
文摘
1910年6月,《四明日报》创刊。宁波志士利用这一阵地,撰写了不少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文章,他们抨击腐朽的清政府,冲破了封建舆论的一统天下,主张回收路矿权;尤其是大力介绍西方政治学说和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活动,为唤醒宁波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了辛亥宁波光复进程。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宁波
思想启蒙
日报
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反帝反封建
民主主义
革命
人的活动
分类号
K25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郊县农民的斗争
14
作者
余雨
彭兴
出处
《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65-66,64,共3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郊县农民的反抗运动,是当时全国革命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来上海光复,有着重大作用。 (一) 一九○一年九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赔款本利总计982,238,150海关两,因而清政府进一步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括。清末上海郊县纳赋换银“折价”年年上升,各县总赋实际随之逐年增加。
关键词
上海
清政府
辛亥革命前夕
重大作用
沙县
辛丑条约
海关
赔款
农民群众
高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15
作者
钟文典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6-22,共7页
文摘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不久,马克思就指出: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劫掠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原已繁重得难以负担的旧捐税又加上新捐税,使中国人民感到难以为生之苦。接着,欧美列强又连续发动了四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更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激起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
关键词
抗捐斗争
岑溪
辛亥革命前夕
广西
官绅
各族人民
《东方杂志》
天地会
县志
怀远县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的福建
16
作者
范启龙
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年第4期30-35,共6页
文摘
自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向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发动了多次武装侵略战争,迫使清朝统治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二十世纪初年,福建省人祸和天灾频仍,人民群众被逼得无法生活下去,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福建人民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也日益发展,它为辛亥福建光复积蓄了力量,做好了准备。(一)清朝光绪年间福建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地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土地高度集中,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夕
阶级矛盾
中国人民
二十世纪初
不平等条约
同盟会
帝国主义侵略
清朝统治者
民族矛盾
清王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 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17
作者
钟文典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6-22,共7页
文摘
【正】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我国人民到处掀起了抗捐抗税的风暴。这种斗争的广泛出现,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榨的直接反应,是人民自救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清王朝面临末日的一个重要征候。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不久,马克思就指出: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劫掠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原已繁重得难以负担的旧捐税又加上新捐税。
关键词
抗捐斗争
辛亥革命前夕
群众
广西
表现形式
中国人民
封建统治者
外国侵略者
横征暴敛
捐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18
作者
何若钧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04-111,共8页
文摘
二十世纪初年,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日益加紧,清王朝残暴卖国,更变本加厉,使人民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爱国革命的浪潮,就在全国兴起.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清政府的不满日甚一日,因此,在国外以日本东京为中心.在国内以上海为中心,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的刊物,不断出现.辛亥革命前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可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著名的革命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大陆》、《新湖南》、《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国民日日报》、《中国白话报》、《童子世界》、《女子世界》等等.他们批判的问题相当广泛.批判的口径虽不完全一致,批判的程度也有深有浅,但他们所批判的主要对象显而易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大别之,有君主专制(见张(木丹)、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63、64—65、72—74、74—76、480各页;第一卷下册586、588、598各页.以下简称《选集》一上、一下等)、奴隶根性(《选集》一下589、671—674、702各页)、官僚政治(《孙中山选集》上卷22页,《选集》一上76、397、543:一下599、656、657、735各页)、法古和孔学(《选集》一上73、429、
关键词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选集
《民报》
封建主义
辛亥革命前夕
改良派
孙中山
社会
革命
君主专制
政治
革命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川鄂边武装起义
19
作者
张诗亚
张爱和
蒋宣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文摘
1911年1月,同盟会员温朝钟等在四川黔江、彭水及湖北咸丰一带举行反清武装起义,曾一度攻占黔江县城,震动川、鄂、湘、黔边区,清政府从四省调集兵力实行“会剿”,起义被镇压失败.这次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之一,是川鄂边区辛亥革命的前奏,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曾于1980年底派出调查小组,专程奔赴当地调查,现将这次起义的史实简述如后,以资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关键词
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前夕
起义者
黔江县
资产阶级
革命
派
同盟会
清政府
帝国主义
起义军
革命
活动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前夕的山西社会
20
作者
翁小绵
吴晓东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4-59,共6页
文摘
十九世纪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从此,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大变化,开始一步一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随着全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帝国主义的魔爪也逐渐伸进了山西的各个角落,给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打上了半殖民地的烙印。
关键词
山西地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者
辛亥革命前夕
清政府
半殖民地化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王朝
帝国主义侵略
义和团运动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论辛亥革命前夕狂飙突起的剪辫运动
吴善中
黄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女学的兴办及影响
李桂芳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辛亥革命前夕安徽社会意识的变迁
欧阳跃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辛亥革命前夕激进文人诗文中的新型婚恋意识书写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辛亥革命前夕杨毓麟出洋考察史实考
潘崇
《长沙大学学报》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产业革命的困境
林芊
《当代贵州》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芳林新芽催陈叶——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经济现代化
林芊
《当代贵州》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民生状况
张明
《当代贵州》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资产阶级主要派别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林成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
徐兆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
沈雨梧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青史凭谁判是非——略论辛亥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杨立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四明日报》与辛亥革命前夕的宁波思想启蒙
冯晓霞
《宁波通讯》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郊县农民的斗争
余雨
彭兴
《社会科学》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辛亥革命前夕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钟文典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辛亥革命前夕的福建
范启龙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辛亥革命前夕 广西各族人民的抗捐斗争
钟文典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主义的批判
何若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辛亥革命前夕川鄂边武装起义
张诗亚
张爱和
蒋宣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辛亥革命前夕的山西社会
翁小绵
吴晓东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