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胜 廖品三 《电气时代》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电力线路的输电能力,即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取决于线路的电压、导线型号、允许的压降以及年利用小时数等。其计算并不复杂,但在电力系统规划阶段常常因资料不全而不便计算,为此,一些设计手册中列有附表以供查阅,从事电力工程的同志若能... 电力线路的输电能力,即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取决于线路的电压、导线型号、允许的压降以及年利用小时数等。其计算并不复杂,但在电力系统规划阶段常常因资料不全而不便计算,为此,一些设计手册中列有附表以供查阅,从事电力工程的同志若能记住这些数据可在工作中带来很多便利,但这类表格记忆很难,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同志往往也只能对某几个电压等级做到心中有数。本文介绍一种计算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的经验公式,它可使读者便于应用而免除查阅之烦和记忆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路 输电容量 输电距离 电力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胜 廖品三 《电工技术》 1998年第11期8-9,19,共3页
介绍一种计算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的简便方法,此法容易记忆并便于心算。
关键词 输电容量 输电距离 电力线路 电力系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输电距离最长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
3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58,共1页
近日.陕西首个”陕电外送”特高压工程,世界上迄今为止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林)横(山)至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陕西电网进入特高压新时代。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高压工程 输电距离 投运 世界 输变电工程 陕西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研究输电距离、负载大小对输电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邓志文 金辉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9期62-64,共3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教材试验本仅从理论上分析了输电时输电线路热损耗的问题,计算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了远距离输电需要进行高压输电。然而,教学反馈的信息表明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进行高压输电。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 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教材试验本仅从理论上分析了输电时输电线路热损耗的问题,计算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了远距离输电需要进行高压输电。然而,教学反馈的信息表明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进行高压输电。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利用朗威DISLab系统,设计了本实验,定量说明了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距离 电效率 模拟 负载 学生兴趣 高压输电 演示实验 距离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的分析
5
作者 牟加权 《电子乐园》 2021年第2期184-184,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对于电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但是电厂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想要有电,就必须依靠电力电缆来传递。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对于电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但是电厂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想要有电,就必须依靠电力电缆来传递。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电力线路的输电容量及输电距离就成了工作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如果容量过低,输电距离过远,就达不到要求。如果容量过高,输电距离又过近,就容易出现浪费。为了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此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路:输电容量 输电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6
作者 刘羽 余豪华 +1 位作者 彭博 苏国栋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2,共9页
E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具有拓扑简单、适用频率高、电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频MHz级无线输电系统的理想电源。研究分析了四线圈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特性,提出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提出通过激励线... E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具有拓扑简单、适用频率高、电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频MHz级无线输电系统的理想电源。研究分析了四线圈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特性,提出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提出通过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距离调节,实现输入电阻的完美匹配,搭建了采用2.81 MHz的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当传输距离为传输线圈边长的3.6倍时,系统电源端到负载端的整体电能传输效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类功率放大器 距离无线输电系统 阻抗匹配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模拟远距离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演示仪
7
作者 林育波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11期89-90,共2页
利用自制教具模拟远距离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既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少远程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又模拟了大功率输电时导线中产生的感抗和容抗对输电的影响,还模拟了高压直流输电的实验,使教学过程中抽象难理解的知识... 利用自制教具模拟远距离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既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提高输电电压可以减少远程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又模拟了大功率输电时导线中产生的感抗和容抗对输电的影响,还模拟了高压直流输电的实验,使教学过程中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该演示仪的多灯泡和插槽式设计,使其既可以开展演示实验,又可以进行探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损失 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 距离输电 多功能演示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输电问题解题策略探讨
8
作者 陈金根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第10期39-40,共2页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问题的解题策略.通过对远距离输电中的典型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为高中学生的备考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距离输电 解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中学可拆卸、可投屏的防触电变压器原理及远距离输电教学演示仪
9
作者 叶智 《中国科技教育》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背景目前,高中《物理(选修3-2)》教材“交变电流”章节,“变压器原理”“远距离输电”为必讲内容。然而,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囿于安全顾虑,考虑到教学演示的繁琐,以及室内构建特高压输电模型知识、能力的匮乏,通常不会考虑在教室内... 研究背景目前,高中《物理(选修3-2)》教材“交变电流”章节,“变压器原理”“远距离输电”为必讲内容。然而,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囿于安全顾虑,考虑到教学演示的繁琐,以及室内构建特高压输电模型知识、能力的匮乏,通常不会考虑在教室内为学生展示高压电变压及远距离输电过程。采用简单观摩变压器图片、观看特高压输电视频等教学形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缺少对变压器原理及特高压输电原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输电 变压器原理 教学演示 交变电流 特高压输电 防触电 可拆卸 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
10
作者 贾明亮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177-179,201,共4页
由于传统方法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且定位时间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定位效果,因此提出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利用电压传感器采集输电线路电压信... 由于传统方法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而且定位时间较长,无法达到预期的定位效果,因此提出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利用电压传感器采集输电线路电压信号,通过EMD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处理,提取信号时域特征,根据时域特征确定接地故障位置,以此实现基于EMD分解算法的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经实验证明,设计方法定位结果相对误差在2 m以内,定位用时在1 s以内,在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分解算法 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 接地故障 电压传感器 时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长距离压缩空气绝缘输电线路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轩恕 胡毅 +3 位作者 辛耀中 潘垣 刘飞 尹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7-3142,共6页
传统架空线输电方式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交联电缆长期运行有介质老化问题,且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电缆最高运行电压及输送容量已达技术极限。为此基于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提出一种新的输电方式——压缩空气绝缘输电线路(CAIL)。用... 传统架空线输电方式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交联电缆长期运行有介质老化问题,且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电缆最高运行电压及输送容量已达技术极限。为此基于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提出一种新的输电方式——压缩空气绝缘输电线路(CAIL)。用压缩空气取代GIL中的SF6,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且利于环保,同时采用管式结构,不受天气影响,便于地埋。使用该技术能有效节省输电走廊,利于构建智能电网,保密性及安全性强,同时便于输电线路的维护,防止气候所引起的恶性事故的发生。对该输电方式的总体设计思路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CAIL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环保输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 距离输电线路 气体绝缘 管式结构 环保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电型电网振荡中心分布及解列措施 被引量:17
12
作者 丁剑 马世英 +3 位作者 吴丽华 宋云亭 秦晓辉 李媛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191,共6页
针对中国典型的长距离输电型互联电网——西北电网,采用时域仿真分析并结合电网物理特性的定性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水平年多个运行方式下大量仿真计算,进行西北电网失步振荡中心在不同水平年、不同故障扰动条件下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论述... 针对中国典型的长距离输电型互联电网——西北电网,采用时域仿真分析并结合电网物理特性的定性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水平年多个运行方式下大量仿真计算,进行西北电网失步振荡中心在不同水平年、不同故障扰动条件下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在该类型电网中失步振荡中心分布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失步断面近区发电机组受振荡能量冲击,与振荡中心两侧振荡机群均失去同步的情况及其对常规解列措施的影响,提出了在确保主失步振荡机群合理解开前提下,按失步断面解开后形成的末端电网恢复效果原则选择解列断面或加配其他措施的改进解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输电 互联电网 失步振荡中心 解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补偿的远距离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参数特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柴旭峥 梁曦东 +1 位作者 曾嵘 何金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2,56,共7页
对于综合配置串、并联补偿的输电线路,在某些配置方案情况下,潜供电弧参数中将存在由故障相串联电容通过短路点与并联电抗器放电形成的低频分量,不利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基于EMTDC仿真计算和拉普拉斯变换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这... 对于综合配置串、并联补偿的输电线路,在某些配置方案情况下,潜供电弧参数中将存在由故障相串联电容通过短路点与并联电抗器放电形成的低频分量,不利于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基于EMTDC仿真计算和拉普拉斯变换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表现出的特点,分别对远距离输电线路中设置和不设开关站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路中不设开关站时,输电距离的增加使低频分量的振荡频率和衰减系数同时增大,导致其衰减较快。在线路中设置开关站时,即使对故障线路段故障相串补电容采取了旁路措施,某些情况下仍会有非故障线路段故障相的串补电容通过开关站内的电气联系经接地点的潜供电弧放电,产生的低频分量较严重时将影响单相重合闸的成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低频分量限制措施的采用和优化潜供电弧参数的串、并联补偿配置方案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供电弧 串联补偿 距离输电线路 低频分量 单相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测点的特高压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1 位作者 白冰 陈挥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05-2113,共9页
为解决长距离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精确的故障测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是沿直流线路全线长范围内装设以Rogowski线圈为核心的行波检测单元,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测距主站通过分析各个检测点的故障行波... 为解决长距离高压直流(HVDC)输电线路精确的故障测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是沿直流线路全线长范围内装设以Rogowski线圈为核心的行波检测单元,当直流线路发生故障后,测距主站通过分析各个检测点的故障行波波到时刻,实现故障区段的判别及错标时刻的剔除,并选其最邻近的3个检测点的波到时刻和其间对应的线路长度来计算故障距离。结果表明:该测距计算无需引入经验波速和线路全长,可以缓解波速变化和线路全长不准确所带来的测距误差。大量的测距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多测点获取的故障信息,可以提高长距离HVDC线路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特高压直流(UHVDC)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DC 距离输电线路 多测点 行波测距 线路全长 Rogowski线圈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能量平衡保护 被引量:9
15
作者 文明浩 陈德树 尹项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4-7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能量平衡关系实现远距离输电线路保护的新原理。该原理采用 2种方法计算在同一时间内输入输电线路的能量 ,然后进行相互比较 ,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EMTP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不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 提出了一种应用能量平衡关系实现远距离输电线路保护的新原理。该原理采用 2种方法计算在同一时间内输入输电线路的能量 ,然后进行相互比较 ,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EMTP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不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动作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 线路保护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S中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仿真 被引量:9
16
作者 戴仁昶 KevinK.W.Chan +1 位作者 LaurenceA.Snider 张伯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对高压交流长距离输电线路进行电磁暂态模拟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调度员培训仿真器(DTS)中。为保证DTS仿真的精度和速度,采用了对高压交流长距离均匀传输线采用电磁暂态模型、网络其他部分仍然采用常规机电暂态模型的混合暂态仿... 提出了一种对高压交流长距离输电线路进行电磁暂态模拟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调度员培训仿真器(DTS)中。为保证DTS仿真的精度和速度,采用了对高压交流长距离均匀传输线采用电磁暂态模型、网络其他部分仍然采用常规机电暂态模型的混合暂态仿真方法。简单算例和实际算例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S 距离输电线路 电磁暂态仿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输电线路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文明浩 陈德树 +1 位作者 尹项根 张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9-65,共7页
研究表明线路分布电压、电流经过相同的线性电路传变后,其相互关系仍符合原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工频附近的电压信号在线路上接近线性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远距离输电线路保护的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方法,该方法从线路一次电气量... 研究表明线路分布电压、电流经过相同的线性电路传变后,其相互关系仍符合原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工频附近的电压信号在线路上接近线性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远距离输电线路保护的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方法,该方法从线路一次电气量到用于差动保护计算的瞬时值,电压和电流经过的传变环节基本相同。首先将电流采样值经虚拟数字CVT处理,然后对电压和电流采样值通过相同的低通滤波处理。由线路电压瞬时值分别实时计算出流入并联电抗器和流入线路Π型等值电路两侧电容的电流瞬时值,再从线路每侧电流除去这两部分电流,用得到的新电流瞬时值作常规采样值差动和故障分量采样值差动保护计算。ATP仿真表明,等传变瞬时值差动保护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具有选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输电线路 等传变瞬时值差动 分布电容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并联电抗器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波阻抗的长距离输电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福生 滕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0-72,共3页
介绍利用长距离输电线的均匀分布参数而形成的波阻抗,它的大小与线路长度无关的特性,可将大容量的电力送往远区的受端系统。还对有关波阻抗的选择、系统结线和稳定性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距离输电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暴扰动对长距离输电高压系统电压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伟丽 刘连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579-4584,4590,共7页
提出了分析长距离输电系统电压对磁暴感应地电场大小、方向敏感性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变电站接地磁感应电流计算模型,指出了输电线路走向、接地点间的距离和接地点间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计算地磁感应电流所产生的变压器集群... 提出了分析长距离输电系统电压对磁暴感应地电场大小、方向敏感性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变电站接地磁感应电流计算模型,指出了输电线路走向、接地点间的距离和接地点间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计算地磁感应电流所产生的变压器集群无功损耗,分析变压器无功需求对系统电压影响。最后建立了系统电压越限指标与磁暴感应地电场大小与方向的灵敏度模型。以西北750 kV系统为例,仿真分析了地电场幅值从1 V/km~10 V/km、方向从正东(0°)到正西(180°)时750kV系统电压分布状况和电压越限指标,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反映长距离输电系统节点电压对地电场大小及方向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输电 磁暴 地电场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网暂态稳定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4
20
作者 余志文 白雪峰 +1 位作者 郭志忠 田洪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0,65,共5页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在远距离联络线发生故障时 ,往往需要在送端切机、受端切负荷以维持系统稳定。考虑到这类系统的特点 ,按照负荷节点与联络线接入点的电气距离建立“缓冲层”,同时考虑负荷供电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由近及远分层切负...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在远距离联络线发生故障时 ,往往需要在送端切机、受端切负荷以维持系统稳定。考虑到这类系统的特点 ,按照负荷节点与联络线接入点的电气距离建立“缓冲层”,同时考虑负荷供电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由近及远分层切负荷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简化控制策略表 ,又易于装置的配置 ,对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暂态稳定控制策略。基于分层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 暂态稳定控制 电力系统 分层切负荷 策略表 多目标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