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1180方管连续辊弯成形角部开裂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邦 刘晓立 +4 位作者 黄素霞 李河宗 崔衍亮 闫宾 闻海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162,共10页
方矩形管在辊弯成形中会产生角部开裂现象,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方矩形管质量的关键问题,为解决其角部开裂缺陷展开深入研究,寻找控制开裂缺陷的方法。首先通过对MS1180进行单轴拉伸、缺口拉伸和平面应变实验得到了材料的力学特性,并分别利... 方矩形管在辊弯成形中会产生角部开裂现象,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方矩形管质量的关键问题,为解决其角部开裂缺陷展开深入研究,寻找控制开裂缺陷的方法。首先通过对MS1180进行单轴拉伸、缺口拉伸和平面应变实验得到了材料的力学特性,并分别利用3种拉伸试验将Ayada、Rice-Tracey和标准化Cockroft-Latham准则进行校准,得到了预测误差最小的一种断裂准则,并以此构建了方矩管辊弯开裂模型。其次利用辊弯成形COPRA RF设计软件和有限元MARC仿真专业软件,结合生产实际条件建立了方矩形管连续辊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辊弯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方矩形管开裂件以及断口进行微观观察,针对性的利用有限元模型探究了方矩形管连续辊弯成形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道次数量、角部成形半径和机架间距对方矩管角部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现材料起裂点位于角部近外层,对开裂断口进行分析,得到其开裂方式为准解理开裂,角部剪切面上所受的主应力过大导致其开裂;增加辊弯道次数量、方矩形管角部成形半径以及机架之间的间距能有效减少开裂问题的出现,为以后解决方矩形管角部开裂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超高强钢 方矩 开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MOGWO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的多目标优化
2
作者 赵彬荐 李兆军 +2 位作者 蒋春玲 刘忆恒 黄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9,共11页
为了探究成形参数对高强度钢辊弯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辊弯成形工艺优化方法。首先,应用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LG700高强度钢U型辊弯件的成形过程。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高强度钢U型辊弯件进... 为了探究成形参数对高强度钢辊弯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辊弯成形工艺优化方法。首先,应用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LG700高强度钢U型辊弯件的成形过程。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高强度钢U型辊弯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辊弯道次、过弯角、辊站间距和辊缝间距等成形工艺参数以及厚度、法兰高度、圆角半径等几何参数对辊弯件偏差角和纵弓高度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得到偏差角和纵弓高度二者的二阶响应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灰狼优化(MOGWO)算法对特定尺寸辊弯件进行工艺优化,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用于高强度钢辊弯成形过程中导致其偏差角由0.78°降至0.24°,纵弓高度由1.58 mm降至1.20 mm,成形质量得到提高,满足相关产品的装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LS-DYNA 高强度钢 响应面法 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N损伤模型的6061-T6铝合金辊弯成形断裂研究
3
作者 邹知良 韩飞 姚冉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234,共9页
针对金属板材在辊弯成形中的断裂现象,以6061-T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预测辊弯成形件断裂的方法并对其断裂机理进行研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GTN损伤模型成功模拟了6061-T6铝合金V型件在两种辊弯成形弯曲方法——定长度法、... 针对金属板材在辊弯成形中的断裂现象,以6061-T6铝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预测辊弯成形件断裂的方法并对其断裂机理进行研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GTN损伤模型成功模拟了6061-T6铝合金V型件在两种辊弯成形弯曲方法——定长度法、定半径法下的断裂行为,并与辊弯成形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TN损伤模型对预测6061-T6铝合金板材在辊弯成形中的断裂具有可靠性;通过对辊弯件断裂部位的微观形貌分析和有限元力学分析确定了板材在辊弯成形中受到拉伸和剪切力的作用;且由于采用定半径法成形的板材在辊弯成形中的最大应变提升速度快于定长度法,使采用定长度法成形的板材相对于定半径法可以获得更高的断裂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辊弯成形 GTN损伤模型 断裂极限 定长度法 定半径法
原文传递
整型对辊弯成形产品精度的影响机理研究
4
作者 邢刚 韩飞 黄宏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2-1870,共9页
为研究整型工艺对辊弯成形产品精度的影响,采用试验与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不同整型方案对产品精度的影响;对不同整型方案下辊弯成形过程中的成形力、扭矩、应力应变进行分析,揭示整型对辊弯成形产品精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型可以... 为研究整型工艺对辊弯成形产品精度的影响,采用试验与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不同整型方案对产品精度的影响;对不同整型方案下辊弯成形过程中的成形力、扭矩、应力应变进行分析,揭示整型对辊弯成形产品精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型可以降低型材的残余应力;降低端头效应对成形件精度的影响;对回弹的影响随成形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角度越大,整型工艺对其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产品精度 整型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合金辊弯成形性能与织构演变规律
5
作者 韩飞 刘山川 宁梓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91-4003,共13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不同辊弯成形角度对7075-T651铝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结合显微硬度实验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成形角度为0°~20°的辊弯成形过程中,板材内外边缘晶粒得到细化,织... 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不同辊弯成形角度对7075-T651铝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的影响,并结合显微硬度实验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成形角度为0°~20°的辊弯成形过程中,板材内外边缘晶粒得到细化,织构类型随机转变,织构强度显著降低,同时内外边缘位错密度和小角度晶界占比显著提高。当成形角度增至30°时,板材内外边缘晶粒尺寸较上一阶段略微增大,内边缘位错密度和小角度晶界占比持续上升,而外边缘位错密度和小角度晶界占比呈下降趋势。然而,内外边缘织构趋于一致,主要由较强的{012}〈100〉织构和较弱的Brass织构组成;辊弯成形工艺显著提升了7075-T651铝合金板材的整体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7075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景作军 张若青 艾正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该文以单轴变截面辊弯成形机为平台,进行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研究,完成了U型断面3种类型的变截面辊弯成形样件;对样件出现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改进与设计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辊弯成形 柔性辊弯成形 变截面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次辊弯成形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曾国 来新民 +1 位作者 于忠奇 郭永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98-1602,共5页
利用ABAQUS软件对多道次辊弯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动力显式算法,采用引导板带动板料进入轧辊的模拟方式,建立开口类型钢多道次辊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多道次模拟中,模型建立、单元选择、边界条件、虚拟成形速度、... 利用ABAQUS软件对多道次辊弯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动力显式算法,采用引导板带动板料进入轧辊的模拟方式,建立开口类型钢多道次辊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多道次模拟中,模型建立、单元选择、边界条件、虚拟成形速度、加载曲线、摩擦模型和回弹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适合于多道次辊弯成形分析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外卷边槽钢的12道次辊弯成形过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多道次 有限元 动力显式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次辊弯成形动力显式仿真的虚拟速度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国 来新民 +1 位作者 于忠奇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9-1432,1437,共5页
为保证多道次辊弯成形仿真的计算精度并提高计算效率,研究了虚拟成形速度对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系统能量分配原理给出确定合理虚拟成形速度的准则,并以实际生产中的10道次辊弯成形冷弯型钢的动... 为保证多道次辊弯成形仿真的计算精度并提高计算效率,研究了虚拟成形速度对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系统能量分配原理给出确定合理虚拟成形速度的准则,并以实际生产中的10道次辊弯成形冷弯型钢的动态仿真算例验证了该准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次 辊弯成形 虚拟速度 动力显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弯成形过程仿真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大永 蒋劲茂 +1 位作者 彭颖红 尹纪龙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3-896,共4页
采用动力显式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U型钢辊弯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演化特性,获得了弯曲角增量、机架间距对辊弯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数值模拟,对辊弯成型轧辊辊径进... 采用动力显式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U型钢辊弯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分布演化特性,获得了弯曲角增量、机架间距对辊弯成形过程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数值模拟,对辊弯成型轧辊辊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正交模拟实验获取计算结果样本,进而建立轧辊辊径设计目标函数的响应面模型,最终获得辊径优化设计结果,优化后辊弯成形板带截面上的纵向应变差显著降低,改善了成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动力显式有限元法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山法成形在辊弯成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宝 丁武学 彭斌彬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在辊弯成形过程中,板材纵向拉伸过大将引起许多缺陷,目前减少纵向应变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成形道次。下山法成形是一种应用在管类产品成形中减小纵向拉伸的有效方法。以屋脊瓦为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PRA进行设计与仿真,将下山法应... 在辊弯成形过程中,板材纵向拉伸过大将引起许多缺陷,目前减少纵向应变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成形道次。下山法成形是一种应用在管类产品成形中减小纵向拉伸的有效方法。以屋脊瓦为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OPRA进行设计与仿真,将下山法应用在非管类产品的成形过程中。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运用下山法成形,材料在各道次间的纵向应变明显减小,能有效防止各类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纵向应变 下山法 COPRA
原文传递
邻角精确控制的异型管辊弯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建国 阮康 +3 位作者 王雪松 程姣姣 刘江 赵荣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5,共8页
针对汽车立柱用P形异型管多道次辊弯成形存在相邻凹凸角度偏差大、难以满足角度高精度要求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大变形理论,应用辊弯成形专业设计软件COPRA建立了P形异型管15道次辊弯成形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开展了完整成形过程... 针对汽车立柱用P形异型管多道次辊弯成形存在相邻凹凸角度偏差大、难以满足角度高精度要求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大变形理论,应用辊弯成形专业设计软件COPRA建立了P形异型管15道次辊弯成形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开展了完整成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发现焊管周长来料不足及P形异型管角部在轧辊孔型内金属流动不均、成形不到位是导致相邻凹凸角角度偏差过大的主要原因。结合仿真结果和生产实际,提出了选择合适的压缩系数、分配恰当的截面变形量和修正轧辊辊形三者相结合的邻角精确控制方法。应用所提方法进行了P形异型管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最终产品截面与设计截面基本一致,凹凸角的角度分别为90.5°和89.9°,角度偏差均在±1°的误差范围内;异型管辊弯成形金属流动到位,使得角部金属充满轧辊孔型,可改善P形异型管相邻凹凸角的成形质量。利用所提方法通过辊弯成形工业应用,获得了符合要求的P形异型管,其相邻凹凸角度精度分别提高了33.84%和36.70%,有效改善了P形异型管成形质量,可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管 辊弯成形 工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缺陷控制的DP980高强钢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延智 李强 +2 位作者 王英爽 贾方辉 陈正阳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时,辊组共轭空间曲线扫出空间曲面时仅能控制该曲线上的一点,存在非控制区,因此造成变截面辊弯过程中底部腹板具有"自由变形区",出现成形缺陷。基于双齿条单齿轮轴系结构的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提出缺... 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时,辊组共轭空间曲线扫出空间曲面时仅能控制该曲线上的一点,存在非控制区,因此造成变截面辊弯过程中底部腹板具有"自由变形区",出现成形缺陷。基于双齿条单齿轮轴系结构的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提出缺陷控制方法,并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缺陷优化仿真模型。针对DP980双相钢材料进行某汽车构件成形全流程有限元仿真,获得板材成形过程中复杂的变形规律、轧辊成形力与回弹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缺陷控制方法效果明显,成形件质量较好。通过成形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缺陷控制的有效性,成形质量与仿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变截面辊弯成形 缺陷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材料参数对高强钢辊弯成形边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晓亮 曾国 +1 位作者 李淑慧 于忠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4-747,共4页
建立了可靠的辊弯成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材料参数对高强钢辊弯成形产生边波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实验数据相吻合;在高强钢辊弯成形中,随着屈服强度、强化系数、厚向异性系数的增加,产生边波的趋势减小;随着强化指数的增... 建立了可靠的辊弯成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材料参数对高强钢辊弯成形产生边波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实验数据相吻合;在高强钢辊弯成形中,随着屈服强度、强化系数、厚向异性系数的增加,产生边波的趋势减小;随着强化指数的增加,产生边波的趋势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辊弯成形 边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应变速率相关的DP980高强度钢板辊弯成形的本构模型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阎昱 王海波 赵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确定了辊弯成形中DP980高强度钢板的应变速率范围,在3种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了DP980高强度钢板的单向拉伸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与应变速率相关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应用所建本构模型进行辊弯成形有限元模拟,并与相... 确定了辊弯成形中DP980高强度钢板的应变速率范围,在3种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了DP980高强度钢板的单向拉伸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与应变速率相关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应用所建本构模型进行辊弯成形有限元模拟,并与相应的辊弯成形试验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辊弯成形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钢 辊弯成形 应变速率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面型钢辊弯成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强 韩志武 刘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96-98,共3页
以结构分析有限条法为基础 ,引用固体力学有限形变理论的更新拉格朗日法 (Updated Lagrange法 ) ,建立了弹塑性大变形样条有限条模型 ,并将其用于模拟一种复杂断面型钢多道次辊弯成形全过程。分析了带材的变形特点 ,获得了带材变形空间... 以结构分析有限条法为基础 ,引用固体力学有限形变理论的更新拉格朗日法 (Updated Lagrange法 ) ,建立了弹塑性大变形样条有限条模型 ,并将其用于模拟一种复杂断面型钢多道次辊弯成形全过程。分析了带材的变形特点 ,获得了带材变形空间曲面形状 ,以及纵向薄膜应变和应力分布。算例表明 ,变形带材的角部和边缘部位是变形剧烈区域 ,带材上靠近轧辊前部位出现纵向拉应变峰值。沿变形带材宽度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型钢 有限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辊辊弯成形工艺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远旺 温彤 +1 位作者 刘磊 吴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5-137,140,共4页
以某U型槽钢的辊弯成形为例,比较了经验公式、专业软件COPRA和数值模拟进行辊弯成形工艺设计的特点。发现现有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些公式求解结果的误差很大;利用COPRA软件可以得到对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结合经验公式可... 以某U型槽钢的辊弯成形为例,比较了经验公式、专业软件COPRA和数值模拟进行辊弯成形工艺设计的特点。发现现有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些公式求解结果的误差很大;利用COPRA软件可以得到对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结合经验公式可提高分析效率。数值模拟功能强大,信息完整,但操作的要求较高,且分析计算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工艺分析 COPRA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肖良红 黎宇 +1 位作者 曹亚雄 林叶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9,共8页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容易出现边波,影响其成形质量。通过对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过程进行正交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后的应力应变,研究了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零件材料的屈服强度σ_s、...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容易出现边波,影响其成形质量。通过对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过程进行正交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后的应力应变,研究了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零件材料的屈服强度σ_s、辊弯成形道次n、零件翼缘高度h和材料厚度t等因素对辊弯成形边波波动量Δy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波产生的机理为零件翼缘部位各点产生了纵向应力和不可恢复的纵向塑性应变,且其大小沿翼缘长度方向(纵向)及高度方向均不相等;各因素对边波波动量Δy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零件翼缘高度h>材料厚度t>屈服强度σ_s>辊弯成形道次n,随屈服强度σs和材料厚度t的增加边波的波动量Δy减小,随零件翼缘高度h的增加边波波动量Δy增大,随辊弯成形道次n增加,波动量Δy先减小后增大。这为合理设计类似薄壁零件的辊弯成形工艺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槽钢零件 辊弯成形 边波 波动量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单元类型的DP980钢辊弯成形仿真与回弹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阎昱 贾方辉 张汉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7,共5页
运用常规壳单元和连续体壳单元对厚度为0.9mm的DP980钢板U型辊弯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采用动态结果导入静态算法的回弹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精确的回弹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实验结果,连续体壳单元在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中的运算... 运用常规壳单元和连续体壳单元对厚度为0.9mm的DP980钢板U型辊弯成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并采用动态结果导入静态算法的回弹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精确的回弹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实验结果,连续体壳单元在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中的运算更加精确,仿真结果具有更高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并且在加入静态回弹分析后,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左右边腿成形角度误差仅为2.19%和1.52%。该方法对今后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DP980钢 有限元仿真 连续体壳单元 静态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昔光 王健 +1 位作者 李端玲 管延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3,144,共7页
针对U型变截面零件辊弯成形工艺要求,对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设计方案及其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机构模型及其运动学方程,求解了符号形式的运动学逆解,获得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各个驱动轴的运... 针对U型变截面零件辊弯成形工艺要求,对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设计方案及其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机构模型及其运动学方程,求解了符号形式的运动学逆解,获得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各个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与末端轧辊路径的几何特性、机床结构参数以及加工速度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采用Mathematica编程对逆运动学进行仿真,获得了所有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仿真曲线,仿真运动规律与成形工艺要求一致。基于设计方案制造了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并完成了变截面辊弯成形零件的成形加工实验。实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装备移动关节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与机械结构参数、加工速度以及轧辊成形轨迹曲线有关,而转动关节驱动轴的运动特性只与轧辊运动轨迹曲线有关;新方案能够完成板材的进给、拉伸和折弯操作,实现连续的变截面辊弯成形加工,成形精度可达0.39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辊弯成形 运动特性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弯成形中成形力的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飞 朱德鹏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基于板料为幂次强化材料模型的假定,根据外力做功与板料变形所消耗的内功相等的原理,建立了辊弯成形的理论分析模型,得出了成形力的数学计算公式,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成形力的影响趋势。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建立了辊弯成形有限元... 基于板料为幂次强化材料模型的假定,根据外力做功与板料变形所消耗的内功相等的原理,建立了辊弯成形的理论分析模型,得出了成形力的数学计算公式,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成形力的影响趋势。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建立了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对U型材的辊弯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成形力的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仿真数据吻合良好;采用成形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文献中的实验测试数据符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幂次强化材料模型 Explicit模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