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Mo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秀燕 范爱兰 +4 位作者 唐宾 潘俊德 刘道新 黄鹤 徐重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渗Mo,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对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渗Mo可以形成均匀的表面改性合金层,合金层由沉积层和扩散层构成;合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86GPa和278...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渗Mo,用球-盘磨损试验机对试样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渗Mo可以形成均匀的表面改性合金层,合金层由沉积层和扩散层构成;合金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86GPa和278.84GPa,较Ti6Al4V有较大提高;渗Mo后的试样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一定的减摩作用,耐磨性明显增强;在油润滑条件下,渗Mo改性层具有优异的减摩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双层辉光离子渗 TI6AL4V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平则 李忠厚 +2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张高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的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系统地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源极电压、工件电压、极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渗层显微组织、成分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870℃渗Cr 2 h,渗层厚度可达到60μm以上。阻燃合金层的成分呈梯度分布,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Cr2Ti金属间化合物。初步阻燃试验证明,渗Cr合金层起到了预期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合金层 显微组织 层厚度 TI-6AL-4V 表面 基体组织 阻燃 成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成均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表面进行合金化的实用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 被引量:40
4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安晋平 徐重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2期26-30,共5页
分析了双层辉光技术的特点,指出该技术在材料表面合金化方面,是一项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合金化的工艺技术。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高熔点金属 空心阴极效应 阴极溅射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Ti及Ti-6Al-4V双层辉光离子渗Mo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平则 徐重 +3 位作者 张高会 张艳梅 吴红艳 姚正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6,共5页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 针对钛(T i)合金存在的耐磨性较差的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T i和T i合金T i-6A l-4V合金表面渗钼(M o),制备出T i-M o合金层。渗层组织为-βT i(M o)固溶体,成分及硬度均呈梯度分布。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渗M o后,持续加载100 N未发生渗层剥落现象;球盘磨损实验表明,T i-6A l-4V渗M o后,比磨损率降低为基体材料的1/500。磨损性能的提高得益于表面合金层中M o元素固溶强化而产生的高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离子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镀Ti的腐蚀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彩娥 缪强 +2 位作者 潘俊德 段良辉 刘亚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将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使工件迅速升温,同时在真空容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阴极电弧靶源,利用真空电弧放电而不断地发射出高能量、高电流密度、高离化率的欲渗金属离子流...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将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辉光放电空心阴极效应使工件迅速升温,同时在真空容器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金属阴极电弧靶源,利用真空电弧放电而不断地发射出高能量、高电流密度、高离化率的欲渗金属离子流,依靠扩散和离子轰击作用快速渗入工件表面层,在工件表面可以形成渗层、镀层、渗镀结合层。在实验条件下对镁合金AZ91表面渗镀了Ti,采用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实验分析了处理后材料的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Ti镀膜的表面形貌,用电子衍射光谱(EDS)和辉光放电光谱仪(GDS)分析了表面化学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渗镀Ti显著提高了AZ91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弧辉光离子渗镀技术 镁合金 镀TI 腐蚀性能 极化曲线 盐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电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争显 徐重 +2 位作者 周廉 张树林 刘道新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3,共3页
通过对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电极结构研究认为:电极结构可分为平板型、空心阴极型、不等电位空心阴极型和复合型等四种形式;通过实验证实,管状零件内表面离子渗金属的电极结构是正确的。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电极结构 表面改性技术 真空容器 电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Ni-Cr-Mo-Cu合金的工艺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江 谢锡善 徐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在20钢基材上,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进行Ni-Cr-Mo-Cu多元共渗正交实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渗层的元素总含量以及渗层的厚度有较大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源极电压1050V,工件电压250V,气压35Pa,极间距15mm.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 Ni-Cr-Mo-Cu合金 多元共工艺 离子表面冶金 层厚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铝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段良辉 刘亚萍 +3 位作者 潘俊德 崔彩娥 缪强 徐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以铝为源极、TC4(Ti-6Al-4V)为阴极、氩气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在TC4表面形成合金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了合金层的相组成及渗层内Al元素的分布,并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利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以铝为源极、TC4(Ti-6Al-4V)为阴极、氩气为工作气体,依靠辉光放电和不等电位空心阴极效应在TC4表面形成合金层。采用X射线衍射和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了合金层的相组成及渗层内Al元素的分布,并对其进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渗层由Ti3Al和α-Ti组成;铝的含量可达18%;渗层厚度可达13滋m;其硬度比经渗铝处理后的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TC4(Ti-6Al-4V) 放电 TI3AL 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Cr合金层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晋勇 龙向前 +4 位作者 刘燕萍 王建忠 隗小云 高原 徐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7,共5页
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表面Cr含量约为40%,渗层厚度近50 μm.然后进行超饱和渗C,表面含C量达到2.7%左右,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尺寸为1~2 μm.表... 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表面Cr含量约为40%,渗层厚度近50 μm.然后进行超饱和渗C,表面含C量达到2.7%左右,超过平衡碳计算值.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尺寸为1~2 μm.表面硬度达到HV 1 200左右.将表面冶金试样进行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冶金试样摩擦因数为0.21~0.28,耐磨性是Q235钢渗碳淬火试样的1.62倍.将表面冶金试样在10%的H2SO4、3.5%的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H2S 5~8 g/L,NH3·H2O 20 g/L)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表面冶金试样在10%的H2SO4、3.5%的NaC1水溶液和H2S富液中的耐腐蚀程度比Q235基体试样分别提高了2.35,3.10,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离子渗Cr 表面冶金 超饱和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组织形成机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庆龙 池承忠 +1 位作者 苏永安 徐重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铜进行了渗钛处理。用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形貌、钛含量分布、相组成及相结构类型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合金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渗钛层由合金层和扩散层组成,合金层主要由TiCu+(Cu)固溶体+TiCu4构成,TiCu4为D1a型有序相,TiCu为B2型有序相,扩散层为(Cu)固溶体。渗钛处理后纯铜的表面得到显著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双层放电 钛处理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辉光离子渗Mo渗S复合处理涂层的组织和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晓东 王利捷 郑文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利用辉光离子渗的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首先沉积Mo耐磨涂层,然后对渗Mo层在650℃进行渗S处理,研究了渗Mo渗S复合涂层的表面结构、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Mo层渗S后,表面组织细化,硬度降低;渗Mo渗S复合涂层表面形成相以具有润滑作用的... 利用辉光离子渗的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首先沉积Mo耐磨涂层,然后对渗Mo层在650℃进行渗S处理,研究了渗Mo渗S复合涂层的表面结构、硬度和磨损性能。结果表明:Mo层渗S后,表面组织细化,硬度降低;渗Mo渗S复合涂层表面形成相以具有润滑作用的MoS2为主,另外还有少量Mo2C和Ti2S相;渗Mo渗S涂层的磨损速率约为TC4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辉光离子渗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效果及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原 徐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7,12,共8页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 综述了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复合渗技术的研究成果及主要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能成倍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或耐蚀性、抗氧化性,从而延长零件乃至整机的使用寿命,对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机具运行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耐磨 耐腐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庆龙 苏永安 徐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介绍了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Cu Ni合金层的新方法 ,讨论了Cu Ni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性能特点 ,分析了辉光放电条件、源极溅射率及表面金属势对Cu Ni合金层形成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厚度及渗层质量与辉光... 介绍了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铜表面制备Cu Ni合金层的新方法 ,讨论了Cu Ni合金层的组织、成分和性能特点 ,分析了辉光放电条件、源极溅射率及表面金属势对Cu Ni合金层形成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厚度及渗层质量与辉光放电条件有关 ,在保证渗金属温度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提高源极电压 ,降低试件电压。此外 ,该工艺还具有渗速快、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 耐蚀性 传导性 源极溅射率 表面金属势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渗镍铬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道新 唐宾 +1 位作者 潘俊德 何家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1-14,共4页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新技术处理钛合金 Ti5Al2 .5Sn表面 ,研究了渗层的相组成特点 ,成分分布情况 ,评价了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及与钛合金基体间的接触腐蚀相容性等。结果表明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快速地在钛合金表面获得 Ni Cr... 采用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新技术处理钛合金 Ti5Al2 .5Sn表面 ,研究了渗层的相组成特点 ,成分分布情况 ,评价了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及与钛合金基体间的接触腐蚀相容性等。结果表明加弧辉光离子渗技术可以快速地在钛合金表面获得 Ni Cr镀渗复合层 ,渗层由 Ni3Ti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其硬度、耐磨性能均高于离子注氮层 ,具有较高的抗含 Cl- 1水溶液腐蚀性能 ,在含 Cl- 1腐蚀环境中与钛合金基体接触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合金化 钛合金 耐磨性 加弧辉光离子渗镍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偶测温法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池成忠 宋华 +1 位作者 贺志勇 徐重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4,共2页
分析比较了几种应用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的测温手段存在的问题 ,采用阴极屏蔽技术 ,研制出一套适合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工件热电偶测温的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工作稳定 ,安全可靠 。
关键词 热电偶测温法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放电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空位浓度梯度对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忠厚 刘小平 徐重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 ,由于高能量的离子轰击 ,在金属表面以下一定深度产生高的空位浓度、位错密度和空位浓度梯度 .根据空位机制 ,从扩散流量导出钼的扩散系数的表达式 .同时分析了高空位浓度、高空位浓度梯度对金属原子扩散的影响 ... 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中 ,由于高能量的离子轰击 ,在金属表面以下一定深度产生高的空位浓度、位错密度和空位浓度梯度 .根据空位机制 ,从扩散流量导出钼的扩散系数的表达式 .同时分析了高空位浓度、高空位浓度梯度对金属原子扩散的影响 ,指出这些是 DGPSA的扩散系数远高于普通渗金属方法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位浓度梯度 扩散系数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Cr_2O_3涂层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强 陶杰 +3 位作者 骆心怡 刘红兵 李转利 徐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12-216,共5页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 为改善不锈钢的阻氚渗透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渗铬渗氧制备出了氧化铬涂层,对涂层的组织特征、相组成和合金元素成分分布及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铬后表面主要形成Cr的沉积层和Cr在-αFe中的固溶体相,渗层厚度可达21μm,铬含量最高可达92%,且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随后对渗铬层进行渗氧处理,表面形成以Cr2O3为主的陶瓷层,其有效厚度约为45μm,渗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316L不锈钢 氧化铬涂层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双层辉光离子渗Cr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传林 谢锡善 +2 位作者 董建新 徐重 贺志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4,共4页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κ的增加而增加...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DGPSAT)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进行渗Cr处理。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渗层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这两个目标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合金含量CA和渗层厚度δ随源极电压Vs、有效功率密度比κ的增加而增加;随阴极电压Vc的增加而减少。气压存在一个峰值,太高或太低都不利。工艺参数的最佳值:源极电压Vs为1200V~1300V,阴极电压为200V~300V,有效功率密度比κ为4~5,气压为25Pa~3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Cr TiA1金属间化合物 工艺参数 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辉光离子渗成分离析及表面合金贫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江 谢锡善 徐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研究了在试样 20钢上双层辉光离子渗 Hastelloy C-2000合金过程中渗层出现的成分 离析以及表层Ni,Cr合金元素贫化现象,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认为表面合金贫化与工件 表面层离子轰击形成的畸变梯度及反溅射... 研究了在试样 20钢上双层辉光离子渗 Hastelloy C-2000合金过程中渗层出现的成分 离析以及表层Ni,Cr合金元素贫化现象,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认为表面合金贫化与工件 表面层离子轰击形成的畸变梯度及反溅射有关;成分离析是由于合金 Ni,Cr, Mo的溅射特征不 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离子渗 多元合金 成分离析 表面合金贫化 镍基耐蚀合金 多元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