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化合物酶法制备中辅酶再生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益强 张曙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6-1831,共6页
辅酶的再生与反复利用对氧化还原型生物催化剂在手性化合物中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辅酶的酶催化法再生具有高效、专一的特点,根据其催化环境可分为单细胞内辅酶再生体系、双细胞耦合体系及胞外酶耦合体系。本文详细阐述了酶法再生中各... 辅酶的再生与反复利用对氧化还原型生物催化剂在手性化合物中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辅酶的酶催化法再生具有高效、专一的特点,根据其催化环境可分为单细胞内辅酶再生体系、双细胞耦合体系及胞外酶耦合体系。本文详细阐述了酶法再生中各种辅酶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特别指出了辅酶再生体系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如利用离子液体解决有机底物低水溶性的问题,利用共价固定方法解决小分子辅酶的留存问题,无细胞抽提液中内源性辅酶再生酶的利用等。除此之外,对每种辅酶再生方法与体系在工业催化中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作了评述,特别关注了辅酶再生体系反复多批次利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化合物 辅酶再生体系 酶耦合反应 细胞耦合 内源性辅酶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的催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欧志敏 金志华 +2 位作者 吴坚平 杨立荣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517,共7页
对以5%(体积比)乙醇为辅助底物的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描述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反应过程中辅酶的种类和含... 对以5%(体积比)乙醇为辅助底物的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描述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反应过程中辅酶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底物和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研究表明,参加反应的还原剂是辅酶Ⅰ。当底物初始浓度≤8.09mmol?L?1,可不考虑底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反应可看作两个均符合顺序反应机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耦联。通过实验数据对动力学方程式的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Vm1=8.0×10?4mol?L?1?h?1,KmB1=9.0×10-4mol?L?1,KiA1=2.0×10-6mol?L?1。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 辅酶再生 动力学模型 2’-氯-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翀 邢新会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816,共6页
辅酶再生是实现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的必需步骤 ,是关系到氧化还原酶工业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酶法再生和电化学方法再生的机理 ,分别总结了有关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方法的研究现状 ,包括酶学再生过程中涉及到的酶、自由酶和整体... 辅酶再生是实现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的必需步骤 ,是关系到氧化还原酶工业应用的关键。通过介绍酶法再生和电化学方法再生的机理 ,分别总结了有关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方法的研究现状 ,包括酶学再生过程中涉及到的酶、自由酶和整体细胞再生及其反应器的设计 ;以及电化学再生中电极修饰及中间体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电化学 生物催化 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辅酶再生的多酶反应技术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小里 岑沛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52,59,共4页
伴有辅酶再生的多酶反应技术是酶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辅酶再生及伴有辅酶再生的多酶反应器技术最新进展进行评述.
关键词 酶工程 辅酶再生 多酶反应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反应器中辅酶再生体系的构建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益强 方柏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70,共7页
在膜反应器中基于膜介质支持构建辅酶再生的酶催化体系并实现酶促反应的连续进行是辅酶依赖型生物酶工业化应用的一个有效技术手段。本文总结了辅酶再生的意义与辅酶再生体系在膜反应器中的构建情况,并提出了在这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在膜反应器中基于膜介质支持构建辅酶再生的酶催化体系并实现酶促反应的连续进行是辅酶依赖型生物酶工业化应用的一个有效技术手段。本文总结了辅酶再生的意义与辅酶再生体系在膜反应器中的构建情况,并提出了在这过程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膜反应器 酶法 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萄糖脱氢酶的表达及辅酶再生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凌凌 刘曜宁 +3 位作者 吕早生 杨忠华 左振宇 宋采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0,共6页
为解决异源表达酮还原酶域EryKR1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8a-eryKR1)催化环己酮还原时消耗的氢供体NADPH再生的问题,构建了克隆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gdh),其中的gdh基因经Nucle... 为解决异源表达酮还原酶域EryKR1的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8a-eryKR1)催化环己酮还原时消耗的氢供体NADPH再生的问题,构建了克隆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重组菌E.coli BL21(pET28a-gdh),其中的gdh基因经Nucleotide BLAST功能分析显示与枯草芽孢杆菌9902的gdh基因序列(登录号为EF626962.1)的一致性达到100%。SDS-PAGE检测显示该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可以高效表达出葡萄糖脱氢酶(GDH),其表达量占全菌可溶性蛋白质的64%。GDH粗酶液的比酶活为137.90U/mg。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添加了E.coli BL21(pET28a-gdh)的E.coli BL21(pET28a-eryKR1)环己酮还原反应体系中的环己醇含量,结果显示加入重组GDH的双重组菌耦合反应体系中环己醇的产率为82.21%,是未添加GDH的反应体系对应值的3.23倍,表明重组GDH可以为EryKR1还原环己酮系统解决辅酶再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脱氢酶 重组菌 异源表达 辅酶再生 生物催化 环己酮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全酶系统的共固定化和辅酶再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俊 楼一心 +1 位作者 朱正华 赵成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430-43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对-氨基苯砜乙基(ABSE)-交联琼脂糖做载体,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对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辅酶Ⅰ进行了位置对位置的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三元全酶系统的辅酶再生能力为相应游离酶系统的5倍。本文还对该三元... 本文研究了用对-氨基苯砜乙基(ABSE)-交联琼脂糖做载体,通过戊二醛共价交联,对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辅酶Ⅰ进行了位置对位置的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三元全酶系统的辅酶再生能力为相应游离酶系统的5倍。本文还对该三元全酶系统的固定化机理和辅酶再生性能做了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全酶系统 共固定化 辅酶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还原酶及其辅酶再生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杜美妮 许超 黄金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0年第3期147-152,共6页
脱氢/还原酶因具有高度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常用于生物催化合成在化学、医药和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介导双酮基还原的脱氢/还原酶是特殊的羰基还原酶,在辅酶NAD(P)H的存在下,可催化二酮类底物得到手性双醇。分... 脱氢/还原酶因具有高度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常用于生物催化合成在化学、医药和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介导双酮基还原的脱氢/还原酶是特殊的羰基还原酶,在辅酶NAD(P)H的存在下,可催化二酮类底物得到手性双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介导双酮基还原的脱氢/还原酶酶偶联和底物偶联法辅酶再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辅酶再生循环系统的理性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还原酶 双酮基还原 辅酶再生 酶偶联 底物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光合作用介导的辅酶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子煜 王培仑 +2 位作者 刘旭 吕茂翠 黄晓文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0年第1期95-105,共11页
人工光合作用是通过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水裂解、CO2固定和辅酶再生这三方面。辅酶是大部分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中的关键辅助因子,在工业生产中用量极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辅酶的... 人工光合作用是通过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水裂解、CO2固定和辅酶再生这三方面。辅酶是大部分氧化还原酶催化反应中的关键辅助因子,在工业生产中用量极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辅酶的生产和提纯成本极高,导致其价格高昂,应用受阻。人工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辅酶再生,有望通过辅酶循环利用的方法降低工业中生物催化反应成本。本文中,笔者系统地阐述人工光合作用及辅酶再生的机制,总结近年来用于辅酶再生的人工光合系统的研究进展,并对人工光合作用在辅酶再生领域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光合作用 辅酶再生 光催化 CO2固定 水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辅酶再生的生物催化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秋雨 钦传光 +1 位作者 左小佳 田林奇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7-593,共7页
很多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昂贵辅酶的参与,本文详细介绍了伴有辅酶再生的生物催化过程中,辅酶的使用、辅酶的酶反应再生、电化学再生及载体再生的特点,并对各种再生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辅酶的固定化及化学改性方法... 很多生物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昂贵辅酶的参与,本文详细介绍了伴有辅酶再生的生物催化过程中,辅酶的使用、辅酶的酶反应再生、电化学再生及载体再生的特点,并对各种再生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辅酶的固定化及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简单综述了伴有辅酶再生的基于细胞、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生物催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并展望了辅酶的研究前景及辅酶再生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生物催化 氧化还原反应 固定化辅酶 NAD NADP
原文传递
伴有辅酶原位再生的胞外酶耦合法制备(R)-苯基乙二醇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益强 李汉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27-233,226,共8页
经5轮诱变筛选,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ICC1676)中分离得到产NADH依赖型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菌株CP-9。所产羰基还原酶(CRCp-9)经两步快速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11.5倍,比活力为1.84 U/mg的酶液,其还原反... 经5轮诱变筛选,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ICC1676)中分离得到产NADH依赖型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菌株CP-9。所产羰基还原酶(CRCp-9)经两步快速纯化获得纯化倍数为11.5倍,比活力为1.84 U/mg的酶液,其还原反应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该酶转化β-羟基苯乙酮制备手性化合物(R)-苯基乙二醇,因此是(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该酶与NADH普适性再生酶-甲酸脱氢酶(Formate dehydrogenase,FDH)在胞外相耦联,构建伴有辅酶再生与反复利用的CR/FDH双酶催化制备立体醇体系,底物β-羟基苯乙酮转化率达95.4%,产物(R)-苯基乙二醇得率为93%,辅酶的总转化数(Total turn number,TTN)达267,产物e.e.值为98.6%,批次耦合反应生产能力达0.8 g/L/h,较单酶催化有较大提高,与细胞转化法相比也具有较好的生产能力。因此,伴有辅酶再生的胞外酶耦合催化具有潜在的制备手性醇化合物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假丝酵母 羰基还原酶 (R)-苯基乙二醇 辅酶再生 酶耦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羟化反应和辅酶再生体系产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 被引量:5
12
作者 沙宗焱 张显 +3 位作者 邵明龙 杨套伟 徐美娟 饶志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74-3081,共8页
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OH-AD)是一种重要的甾体药物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β-甾酮,地塞米松和其他类固醇化合物。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由两个亚基即末端氧化亚基(KshA)和铁氧还蛋白还原亚基(KshB)构成的。在本研究中,人工... 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OH-AD)是一种重要的甾体药物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β-甾酮,地塞米松和其他类固醇化合物。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是由两个亚基即末端氧化亚基(KshA)和铁氧还蛋白还原亚基(KshB)构成的。在本研究中,人工合成了来源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Strain VKM Ac-1817D的kshA和kshB基因,通过优化表达载体促进了KshA和KshB在E.coli BL21(DE3)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探究了催化体系中KSH还原亚基和氧化亚基的最适添加比例。此外,KSH转化雄甾-4-烯-3,17-二酮(AD)为9-OH-AD的过程中需要辅酶NADH。本研究构建了羟基化反应与利用葡萄糖脱氢酶(GDH)的NADH辅酶再生反应的偶联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转化条件的优化,并采取了分批补料的策略,最终9-OH-AD产量为4.78 g/L,转化率为96.7%。此种酶介导的转化生产9-OH-AD的方法为甾体药物生产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和经济实用型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反应 辅酶再生 3-甾酮9α-羟基化酶 葡萄糖脱氢酶
原文传递
包括辅酶原位再生的偶联酶反应联产1,3-二羟基丙酮和2-氨基丁酸 被引量:4
13
作者 苗维娟 王平 张松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将甘油脱氢酶(GDH)和亮氨酸脱氢酶(LDH)偶联,以甘油和2-丁酮酸为底物,同时合成1,3-二羟基丙酮(DHA)和2-氨基丁酸,并实现辅酶NAD+的循环再生.考察了底物和辅酶NAD+浓度对产物产率和辅酶总转换数(T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D+初始浓度为0.1... 将甘油脱氢酶(GDH)和亮氨酸脱氢酶(LDH)偶联,以甘油和2-丁酮酸为底物,同时合成1,3-二羟基丙酮(DHA)和2-氨基丁酸,并实现辅酶NAD+的循环再生.考察了底物和辅酶NAD+浓度对产物产率和辅酶总转换数(T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D+初始浓度为0.1μmol/L时,TTN值可达5110;底物甘油和2-丁酮酸的转化率分别为1.4%和2.6%.通过分析各反应底物和产物对GDH和LDH反应初速率的影响,认为产物DHA和2-氨基丁酸对GDH和LDH的强烈抑制效应是造成反应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的产物去除措施将是提高偶联反应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脱氢酶 亮氨酸脱氢酶 辅酶再生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辅酶循环再生实现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 被引量:4
14
作者 欧阳健 徐岩 +2 位作者 穆晓清 羊明 聂尧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1-866,共6页
以β-羟基苯乙酮为底物,利用羰基还原酶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PED)过程中,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NADPH再生反应与还原反应形成耦联,合成(S)-PED的浓度分别达到0.78 g.L-1和0.75 g.L-1,对映体过量值(e.e.%)分... 以β-羟基苯乙酮为底物,利用羰基还原酶不对称合成(S)-1-苯基-1,2-乙二醇(PED)过程中,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NADPH再生反应与还原反应形成耦联,合成(S)-PED的浓度分别达到0.78 g.L-1和0.75 g.L-1,对映体过量值(e.e.%)分别为91.84%和63.96%;连续分批还原反应后其总转化数(TTN)为26和58;经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层析DEAE Sepharose、苯基疏水层析Phenyl Sepharose和亲和层析Blue Sepharose后得到电泳纯的羰基还原酶,比活为99.9 U/mg,亚基分子量为29,800;纯酶耦联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合成(S)-PED的浓度达到了1.04 g.L-1和1.19 g.L-1,证明了辅酶循环再生的存在.同时发现在利用胞内酶自耦联再生NADPH过程中,以乙醇作为辅助底物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1 2-乙二醇 羰基还原酶 不对称合成 辅酶再生 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NADH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黄志华 刘铭 +2 位作者 王宝光 张延平 曹竹安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NAD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其中辅酶NADH作为还原当量起着关键的作用,NADH的再生关系到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否进行.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H再生中的应用是目前代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工作回... NAD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其中辅酶NADH作为还原当量起着关键的作用,NADH的再生关系到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否进行.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H再生中的应用是目前代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工作回顾了甲酸脱氢酶的来源和氨基酸序列、酶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甲酸脱氢酶在辅酶再生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再生的代谢工程平台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 辅酶(NADH)再生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透性化辅酶循环制备手性(R)-苯基乙醇
16
作者 彭益强 陈李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9-1226,共8页
通过耦合透性化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C.boidinii)加强了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parapsilosis)内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催化反应中的辅酶循环与反复利用,构建了有效的手性(R)-苯基乙醇透性化细... 通过耦合透性化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C.boidinii)加强了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parapsilosis)内羰基还原酶(Carbonyl reductase,CR)催化反应中的辅酶循环与反复利用,构建了有效的手性(R)-苯基乙醇透性化细胞耦合制备体系。实验结果如下:透性化的C.parapsilosis细胞底产物渗透效果增强,底物转化率由33.5%提升到43.8%;进一步外添加辅酶后,底物转化率由43.8%提高到了52.1%;耦合透性化C.boidinii细胞并同时外添加辅酶可大大增强辅酶循环效率,底物转化率可提高至71.8%。优化透性化细胞耦合体系反应条件,当以0.2 g近平滑假丝酵母(C.parapsilosis)为基准时,在C.parapsilosis与C.boidinii细胞质量比为1.5∶1,底物浓度为10 mmol/L,辅酶浓度为0.1 mmol/L时,底物转化率可达78.2%。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多批次反应,当反应12批次时,耦合体系仍然保持有55%底物转化率,此时总的底物转化率达70.3%,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为(R)-苯基乙醇,对映体过量值(e.e.值)达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性化细胞 辅酶再生 羰基还原酶 甲酸脱氢酶 (R)-苯基乙醇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酯法固定化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辅酶Ⅰ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俊 楼一心 朱正华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436-440,共5页
本文探索了一条较为简便、实用的制备异硫氰酸酯活性载体的新方法,研究了用异硫氰酸酯共价法固定化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辅酶Ⅰ的条件,并对三者进行了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回收可达8.9%和11.... 本文探索了一条较为简便、实用的制备异硫氰酸酯活性载体的新方法,研究了用异硫氰酸酯共价法固定化醇脱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辅酶Ⅰ的条件,并对三者进行了共固定化。按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固定化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回收可达8.9%和11.9%,得到的固定化三元全酶系统的辅酶再生能力为相应游离酶系统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全酶系统 共固定化 辅酶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及其主要耦联酶系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文鹤 秦斌 游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3-600,共8页
目的探究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及其主要耦联酶系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10年涉及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参与生物催化法合成药物的相关文献,研究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的酶系及相关耦联酶系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以及优化再生系统的... 目的探究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及其主要耦联酶系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10年涉及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参与生物催化法合成药物的相关文献,研究尼克酰胺酶法再生系统的酶系及相关耦联酶系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以及优化再生系统的有效方法。结果尼克酰胺辅酶再生系统是利用生物催化实现药物合成的重要环节,要综合考虑反应参与的酶系、反应体系的诸多因素,使辅酶高效再生。结论酶法再生系统将有利于昂贵的尼克酰胺辅酶有效再生,使生物催化反应顺利进行,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酰胺辅酶再生 生物催化 药物中间体 手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NADPH高效再生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平 杨柳贞 +2 位作者 马健 张琪立 陈庆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172,共10页
目的:构建辅酶NADPH高效再生的基因工程菌,获得辅酶NADPH高效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辅酶NADPH再生关键酶的基因glk和zwf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辅酶NADPH循环高效再生,并优化辅酶NADPH再生的工艺条件。结果:... 目的:构建辅酶NADPH高效再生的基因工程菌,获得辅酶NADPH高效再生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辅酶NADPH再生关键酶的基因glk和zwf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辅酶NADPH循环高效再生,并优化辅酶NADPH再生的工艺条件。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辅酶NADPH再生关键酶两个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Duet-1-glk-zwf;通过正交设计优化试验,获得重组工程菌株产辅酶NADPH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诱导温度20℃、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浓度0.25 mmol/L、接种量1.5%、装液量100 mL/250 mL。在此条件下进行1 L发酵摇瓶诱导培养48 h,辅酶NADPH产量高达151.79μmol/L。结论:研究结果为辅酶NADPH循环再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辅酶NADPH高效再生 正交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娴 贾红华 +1 位作者 何冰芳 韦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共4页
甲酸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辅酶NAD(P)^+和NAD(P)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关键酶。实验中,用PCR方法扩增了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中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分别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UC-dh和pET- fdh,以E.coli Rosetta为表达宿主,获得了能够高... 甲酸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辅酶NAD(P)^+和NAD(P)H再生循环体系中的关键酶。实验中,用PCR方法扩增了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中甲酸脱氢酶基因(fdh),分别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UC-dh和pET- fdh,以E.coli Rosetta为表达宿主,获得了能够高效表达甲酸脱氢酶的重组菌。经诱导后重组菌Rosetta/pET- fdh的FDH比酶活为0.399U/mg(蛋白),Rosetta/pUC-fdh的FDH比酶活为0.163U/mg(蛋白)。经SDS- PAGE分析,Rosetta/pET-fdh和Rosetta/pUC-fdh表达的FDH蛋白分别占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17%和10%,实现了fdh基因在Rosetta中的高效表达。研究中所构建的重组菌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辅酶再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再生 甲酸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基因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