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齿轮轮齿刚度与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涛 冯守卫 +1 位作者 濮良贵 方宗德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对轮齿刚度和齿间载荷分配系数计算新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补充和改进,并与ISO6336 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认为ISO 6336 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公式难以成立。对轮齿变形和刚度的计算基准及适用场合提出了商榷意见,并提... 对轮齿刚度和齿间载荷分配系数计算新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补充和改进,并与ISO6336 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认为ISO 6336 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公式难以成立。对轮齿变形和刚度的计算基准及适用场合提出了商榷意见,并提出了1 种新的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强度 轮齿刚度 载荷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端面载荷分配系数分析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社 武小娟 冯守卫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5,24,共3页
详细地分析了齿轮端面载荷分配系数影响因素,提出了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端面载荷分配系数的定义式和新的计算公式,并与ISO6336中相应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了实际双齿啮合(或承载)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以及实际重合度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载荷分配系数 分析计算 端面 齿轮 计算公式 接触强度 弯曲强度 计算结果 充分条件 定义式 重合度 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的计算
3
作者 杜虹 《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8-82,共5页
论述了 双圆弧齿 轮接触 迹间载荷 分配系 数 K1 的基 本确定方 法,并 根据 近百 种不 同参 数或载荷工 况下双 圆弧齿轮 的 K1 的计 算结果 ,整理出了 4 ~8 级 精度双 圆弧 齿轮 K1 的 简化 计算 公式,对双圆 弧齿轮 ... 论述了 双圆弧齿 轮接触 迹间载荷 分配系 数 K1 的基 本确定方 法,并 根据 近百 种不 同参 数或载荷工 况下双 圆弧齿轮 的 K1 的计 算结果 ,整理出了 4 ~8 级 精度双 圆弧 齿轮 K1 的 简化 计算 公式,对双圆 弧齿轮 的强度计 算进行了 进一步 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载荷分配系数 K1 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_1
4
作者 罗立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应用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弹性力接触问题分析软件3DBEMC,对4种螺旋角参数、4种载荷参数的JB929-67型单圆弧齿轮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得到16组圆弧齿轮的变形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回归出单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公式.... 应用自行研制开发的三维弹性力接触问题分析软件3DBEMC,对4种螺旋角参数、4种载荷参数的JB929-67型单圆弧齿轮接触问题进行了计算,得到16组圆弧齿轮的变形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回归出单圆弧齿轮的啮合刚度公式.还分析了影响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的各种误差,推导了单圆弧齿轮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K1,为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荷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轮 刚度 载荷分配系数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触问题有限元法确定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5
作者 李绍彬 郭建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的确定一直是齿轮强度计算中一个复杂的问题,实际工程计算采用经验数据常常不尽人意,本文在利用接触强度有限元的基础上,采用双齿模型,主动轮绕其轴心转动,固定被动齿轮,将主动轴上的扭矩处理成圆弧边界上的分布载荷,...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的确定一直是齿轮强度计算中一个复杂的问题,实际工程计算采用经验数据常常不尽人意,本文在利用接触强度有限元的基础上,采用双齿模型,主动轮绕其轴心转动,固定被动齿轮,将主动轴上的扭矩处理成圆弧边界上的分布载荷,将制造安装误差考虑成初始间隙而得到符合轮齿啮合齿间载荷分布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并与传统公式比较得到符合实际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从而解决了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确定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接触问题有限元 齿轮 接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箱形梁初级优化设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秦东晨 袁华 任泰安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了在复杂箱形梁的结构优化设计计算中有效地减少结构重分析的次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复杂箱形梁进行分解分析的近似结构分析方法,并给出载荷分配系数的概念,在微型机上进行复杂箱形梁的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精确的结... 为了在复杂箱形梁的结构优化设计计算中有效地减少结构重分析的次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复杂箱形梁进行分解分析的近似结构分析方法,并给出载荷分配系数的概念,在微型机上进行复杂箱形梁的结构优化设计,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精确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较优的初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梁 优化设计 载荷分配系数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廓修形机理及其对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薛建华 李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63-1767,共5页
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轮齿刚度,基于刚度研究了齿廓修形机理及加工误差对载荷分配系数、传动误差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修形在减小啮合冲击上优于短修形,当长修形指数为1.22时传动误差波动最小,传动最平稳.轮齿修形可以改善... 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轮齿刚度,基于刚度研究了齿廓修形机理及加工误差对载荷分配系数、传动误差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修形在减小啮合冲击上优于短修形,当长修形指数为1.22时传动误差波动最小,传动最平稳.轮齿修形可以改善轮齿本体温度和闪温分布,使本体温度和闪温的高温区域从齿根、齿顶移动到齿廓中部,降低齿顶和齿根的最高温度,提高了轮齿胶合承载能力.加工误差会减弱轮齿修形效果,引起动载荷和瞬时高温,因此确定修形量时应考虑加工误差、跑合磨损以及热弹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廓修形 温度场 啮合刚度 传动误差 载荷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弹耦合条件下的齿廓修形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彪 李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为研究热变形对齿轮传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推导出了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沿啮合线方向的热变形量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热变形对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传动误差及齿廓修形的影响。提出了热弹耦合条件下齿廓分段修形和连续修形两种方式,... 为研究热变形对齿轮传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推导出了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沿啮合线方向的热变形量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热变形对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传动误差及齿廓修形的影响。提出了热弹耦合条件下齿廓分段修形和连续修形两种方式,并得到两种方式下修形量的表达式;分析了按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修形后的载荷分配系数和传动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分段修形可以很好地保持啮合过程载荷分配系数的连续性,消除载荷突变,减小传动误差的波动,使绝对误差趋于恒定;连续修形载荷分配系数连续,载荷突变消失,单齿啮合区稍有增大,误差波动较分段修形增大。本研究可以有效降低齿轮传动过程中的振动噪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热弹耦合 齿廓修形 载荷分配系数 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误差对新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增宝 徐瑞 +1 位作者 刘春 程龙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6-12,共7页
针对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存在传动精度低、承载性能差、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分析法,建立偏心误差对齿轮传动系统弹性形变的关系,推导出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公式,研究... 针对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存在传动精度低、承载性能差、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分析法,建立偏心误差对齿轮传动系统弹性形变的关系,推导出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公式,研究了偏心误差对该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心误差作用下,汇流级均载系数小于分流级,汇流级均载性能优于分流级;行星架作为连接分流级与汇流级的重要部件,其偏心误差对分流级、汇流级的均载系数影响均比同级其他偏心误差影响大;双排行星轮啮合齿数极剧增大,误差补偿效果很好,平衡了载荷,行星轮偏心误差对分流级、汇流级的均载性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行星传动 双排并联 多模数 偏心误差 载荷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臂机器人协调操作的承载能力
10
作者 张成新 余跃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5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确定柔性臂机器人协调操作承载能力的方法.借助基于绝对坐标并以期望轨迹为实际边界条件的逆动力学模型、通过规划载荷分配系数,可求出机器人的最优载荷分配比例和最大承载能力.就两个三柔性臂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负载进行... 提出了一种确定柔性臂机器人协调操作承载能力的方法.借助基于绝对坐标并以期望轨迹为实际边界条件的逆动力学模型、通过规划载荷分配系数,可求出机器人的最优载荷分配比例和最大承载能力.就两个三柔性臂机器人协调操作刚性负载进行了仿真,说明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臂机器人 协调操作 承载能力 逆动力学模型 载荷分配系数 刚性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杆油气复合悬挂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代健健 毛明 +2 位作者 陈轶杰 张亚峰 杜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建立了复合悬挂弹性特性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悬挂设计中的静载荷分配和由温升带来的车姿变化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扭杆油气复合悬挂的实质是集成纯油气悬挂和纯扭杆悬挂各自的优势,并使弹性元件可靠性显著提高;在工程设计中,复合悬... 建立了复合悬挂弹性特性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悬挂设计中的静载荷分配和由温升带来的车姿变化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扭杆油气复合悬挂的实质是集成纯油气悬挂和纯扭杆悬挂各自的优势,并使弹性元件可靠性显著提高;在工程设计中,复合悬挂静载荷分配系数应在0. 5~0. 8,以权衡行驶平顺性和弹性元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悬挂 特性 载荷分配系数 行驶平顺性 车姿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悬挂在履带车辆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健健 毛明 陈轶杰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根据复合悬挂的数学模型在RecurDyn中建立了半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扭杆工作直径和阻尼匹配对整车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6种复合悬挂匹配方案对某型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扭杆工作直径、阻尼... 根据复合悬挂的数学模型在RecurDyn中建立了半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扭杆工作直径和阻尼匹配对整车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6种复合悬挂匹配方案对某型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扭杆工作直径、阻尼匹配及各负重轮上静载荷分配系数直接影响整车行驶平顺性;6种复合悬挂方案中,复合悬挂方案2改善效果最好,驾驶员处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比纯扭杆悬挂最大降低了21.39%,绕横轴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大降低了17.58%;复合悬挂在履带车辆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复合悬挂 载荷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齿轮齿条齿形设计与齿根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竞夫 《机械工程师》 2022年第9期133-136,共4页
重载齿轮齿条模数大,设计缺乏成熟的计算软件。文中从开式齿轮的断齿和磨损两大失效形式的角度,提出了齿轮齿条特殊齿形设计及齿轮齿条齿根应力的快捷计算方法,并将齿根应力快捷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设计方... 重载齿轮齿条模数大,设计缺乏成熟的计算软件。文中从开式齿轮的断齿和磨损两大失效形式的角度,提出了齿轮齿条特殊齿形设计及齿轮齿条齿根应力的快捷计算方法,并将齿根应力快捷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数齿轮齿条 齿形设计 载荷分配系数 齿根应力快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并联摇摆台的动平台刚度分析
14
作者 孙巧如 韩先国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5年第4期1-3,58,共4页
针对并联摇摆台的支撑特点,采用节点载荷分配系数的方法将动平台的交叉梁系拆分为简支梁,根据同一节点处变形量相等的条件,建立关于各节点载荷分配系数的方程,进而计算出交叉梁系的最大变形量。分别计算交叉梁系在非冗余和冗余驱动时的... 针对并联摇摆台的支撑特点,采用节点载荷分配系数的方法将动平台的交叉梁系拆分为简支梁,根据同一节点处变形量相等的条件,建立关于各节点载荷分配系数的方程,进而计算出交叉梁系的最大变形量。分别计算交叉梁系在非冗余和冗余驱动时的最大变形量,并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表明节点载荷分配系数法计算交叉梁系的变形量是合理的。当机构存在驱动误差时,动平台可以通过自身刚度的变化减小由于误差而产生的系统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梁系 载荷分配系数 冗余驱动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传动系统均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靳艳丽 刘凯 马朝锋 《重型机械》 2007年第5期42-44,52,共4页
建立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计算模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分析系统的均载特性。针对各构件的偏心误差和齿轮误差计算该系统的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的影响,为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工程... 建立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计算模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分析系统的均载特性。针对各构件的偏心误差和齿轮误差计算该系统的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的影响,为风力发电机增速行星齿轮传动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速行星齿轮传动 误差 载荷分配不均衡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行星架裂纹故障的行星齿轮箱振动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丹凤 郭瑜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47-1455,共9页
为深入了解行星架裂纹故障振动频谱结构,提出一种考虑时变传递路径和行星轮系载荷非均匀分配的振动仿真模型。根据裂纹导致的行星轮角位移函数,分析了行星轮角位移对行星轮系载荷分配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了行星架裂纹导致的行星轮角位... 为深入了解行星架裂纹故障振动频谱结构,提出一种考虑时变传递路径和行星轮系载荷非均匀分配的振动仿真模型。根据裂纹导致的行星轮角位移函数,分析了行星轮角位移对行星轮系载荷分配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了行星架裂纹导致的行星轮角位移和行星轮系载荷非均匀分配下的频谱边带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行星轮个数为3时,边频带仅受行星轮角位移影响,随行星轮个数增加到4、5时,频谱边带受行星轮角位移和载荷分配共同影响,阶比谱出现以行星架旋转阶次为间隔的调制边带成分。通过对比行星轮个数为3的齿轮箱仿真与实测信号的阶比谱边带结构,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架裂纹 时变传递路径 载荷分配系数 频谱边带 振动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