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组织骨软骨瘤超声表现1例
1
作者 向贵双 徐丹 彭竹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4,101,共2页
1病例简介女,26岁。主诉:左小腿包块1个月。体格检查:左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触及大小约3.0 cm×0.5 cm质硬结节,可推动,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相邻关节活动障碍。既往无相关外伤史。超声检查(图1A、B):左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浅筋... 1病例简介女,26岁。主诉:左小腿包块1个月。体格检查:左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触及大小约3.0 cm×0.5 cm质硬结节,可推动,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相邻关节活动障碍。既往无相关外伤史。超声检查(图1A、B):左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浅筋膜层强回声结节,疑钙化上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骨软骨瘤 超声检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检查术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覃家凭 姚朝光 +2 位作者 陈丽芬 黄理 程读创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与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SMT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析EUS和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下的上消化道良性SMT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单独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在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2例上消化道SMT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结果证实,肿瘤位于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的占比分别为7.32%、10.98%、10.98%、4.88%、29.27%、26.83%、6.10%和3.66%。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SMT 51例,占比62.20%;GIST 31例,占比37.80%。其中,良性SMT主要位于食管和胃部,并以平滑肌瘤最为多见;GIST主要位于胃部,并以胃底和胃体多见。良性SMT组回声均匀、表面黏膜光滑和边缘规则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多普勒丰富血流信号和起源于固有肌层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性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MT组同质性强化占比明显高于GI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组动脉期高增强、静脉期弥漫性增强和不规则血管占比明显高于良性S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US鉴别诊断GIST和良性SM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4.52%、74.51%和70.73%,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分别为90.32%、88.24%和89.02%,两者联合检查分别为100.00%、90.20%和93.90%。结论EUS与以六氟化硫微泡为造影剂的CE-EUS,对上消化道良性SMT和GIST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 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检查术(CE-EUS)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 六氟化硫微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郝云 门永忠 马新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206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诊...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206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及其安全性与准确性、超声检查声像图特点。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与MRI检查两种方式对诊断效能、损伤类型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检查对半月板撕裂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神经损伤患者超声检查可见受压部位横断面减小,回声逐渐降低,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19例实性肿块患者声像图可见形态不规则回声区,边缘模糊,多普勒探查无血流信号;28例囊性肿块患者声像图可见部分液性暗区或无回声区,部分可探及血流信号,边缘清晰;24例韧带撕裂患者声像图可见患侧韧带弥漫性增厚且回声减低、结构紊乱,并可见血流信号;15例肌腱损伤患者声像图可见呈条带状低回声,且有连续性中断伴裂隙样低回声,断端可见血流信号;61例半月板撕裂患者声像图显示半月板连续性中断伴内部不均匀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肌骨超声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中,可有效鉴别损伤类型及其范围,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患者初步筛查手段,且具有无创、安全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点 安全性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吴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3-036,共4页
探讨基于乳腺肿瘤诊断中,开展乳腺超声检查举措,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本次检查时间段在2022年8月及至2024年8月,选取地址为本医院,选取共计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观察对象,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将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 探讨基于乳腺肿瘤诊断中,开展乳腺超声检查举措,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本次检查时间段在2022年8月及至2024年8月,选取地址为本医院,选取共计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观察对象,均接受乳腺超声检查,将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的检出状况、诊断效能、超声特点、血流指标以及血流分级状况。结果 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经过病理手术结果得出涵括了38例恶性,62例良性;经乳腺超声检查得出涵括了36例恶性(存在误诊3例),出现64例良性(存在漏诊5例);统计得出乳腺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6.84%、特异度显示为95.16%,准确度计算值为92.00,阳性预测值计算为91.67%,阴性预测值计算值显示为92.19%。统计对比良性、恶性肿瘤的乳腺超声影像特征,显示良性组在边界不清晰影像征象、回声不均匀影像征象、形态不规则影像征象、边缘成角影像征象、后方回声衰减影像征象上检出数据较恶性组数据更低(P<0.05)。统计对比良恶性肿瘤血流阻力、血流速度、血流分级,显示良性组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血流II级以及III级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组,其0级以及I级检出率高于恶性组(P<0.05)。结论 基于乳腺肿瘤诊断中,开展乳腺超声检查举措,可得到较高的检出率,诊断效能高,助于了解血流速度、血流阻力以及血流分级状况,掌握全面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而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杜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效果,致力于提升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研究对象为乳腺肿瘤患者,数量为100例,将其按照肿瘤良恶性分为两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高频超声...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效果,致力于提升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度。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研究对象为乳腺肿瘤患者,数量为100例,将其按照肿瘤良恶性分为两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高频超声诊断的结果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高频超声特征、BI-RADS分级差异显著(P<0.05);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恶性乳腺肿瘤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准确性更高,其临床价值更突出,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BI-RADS分级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对临床上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良恶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刘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3-096,共4页
探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分别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损伤类型及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检出的损伤类型,... 探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分别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损伤类型及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和肌骨超声检查检出的损伤类型,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和血肿,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总检出例数上,手术病理检查100%,肌骨超声检查92%,手术病理检查明显高于肌骨超声检查(P<0.01)。表2显示,手术病路径检查的漏诊率为0%,肌骨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8%;检出率,手术病理检查为100%,而肌骨超声检查为92%,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手术病理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准确率较肌骨超声检查优越,肌骨超声检查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方面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然而,肌骨超声检查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安全、方便等优点,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肌骨超声 手术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漏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和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张譞 殷伟红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超声检查是识别卵巢肿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传统超声检查对操作者依赖性强,操作者技术和经验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超声检查是识别卵巢肿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但传统超声检查对操作者依赖性强,操作者技术和经验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大。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通过结合多种超声成像模式,如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集合了不同超声检查的优势,能够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精细观察、功能评估以及病理变化监测,从而为卵巢肿瘤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作为一项评估卵巢肿瘤恶性风险的工具,包含病变的描述、定义、解释,其基于超声检查获得全面的诊断信息,根据肿块的最大径线、实性或类实性、囊性、囊性内分隔、血供、卵巢外表现等信息将卵巢-附件肿块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可为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提供标准化的评估框架,不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物的恶性风险程度进行判别,还能快速对卵巢肿瘤的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联合O-RADS可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能够为卵巢肿瘤的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信息,在卵巢肿瘤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拓展,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联合O-RADS有望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 卵巢-附件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关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4-0048,共5页
探讨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图像,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52.12±18.24岁。记录良恶性软组织肿瘤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于... 探讨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图像,男性3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52.12±18.24岁。记录良恶性软组织肿瘤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51.56±19.11岁。利用西门子S2000超声诊断仪的造影分析软件得到TIC曲线及相关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诊断,其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中,软组织肿瘤的大小、深度及血流分级有利于其良恶性的诊断,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造影的灌注情况及TIC曲线参数对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软组织肿瘤 TIC曲线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检查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矿 于芳 +1 位作者 于霞 王翠祥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肌骨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永煤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 目的探究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接受肌骨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永煤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肌骨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组检查方式下诊断结果、诊断效能与不同类型损伤的检出情况。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阳性率为93.02%,MRI检查阳性率为86.05%,肌骨超声检查阳性率为81.40%,两种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肌骨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0.70%、91.25%、83.33%,83.72%、85.00%、66.67%,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指标相比,MRI检查指标均较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式在不同类型损伤中的检出情况相比,仅在半月板损伤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类型损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检查检查费用相比,肌骨超声检查费用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检查应用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检出率、诊断效能与疾病类型诊断符合率较高,这有利于临床中及早发现疾病,进而可为临床及早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同时肌骨超声检查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检查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检查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诊断及术前定位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培英 姜玉新 +11 位作者 朱沈玲 刘如玉 夏宇 朱庆莉 齐振红 蔡胜 李建初 刘真真 赵瑞娜 赖兴建 张青 张波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诊断对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病变手术定位切除的指导价值及良恶性病灶成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3例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资料,对...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诊断对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病变手术定位切除的指导价值及良恶性病灶成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3例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资料,对照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图像特征,比较良恶性超声特征差异。结果 63例患者的65个病变全部在术前超声定位下完整切除,病理结果均为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其中良性病灶56个,中位最大径2.3 cm(1.6~3.3 cm),恶性病灶9个,中位最大径3.0 cm(2.5~5.5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钙化和血流信号丰富的比例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62.5%和66.7%/28.57%,P均<0.05)。其他征象如形态、边界、边缘特征、内部回声、回声水平、均匀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结节的成像模式具有差异(P=0.009),恶性病变66.7%为Ⅰ类,33.3%为Ⅱ类;良性病变80.3%为Ⅱ类和Ⅲ类。结论术前超声定位可以帮助手术完整切除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变,部分超声特征及成像模式对于鉴别良恶性病灶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 超声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软组织肿瘤双功高额超声及介入性检查
11
作者 王子干 代涛 李英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报告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双功高频超声及介入性检查的结果,描述所见肿瘤的高频声像图及血流频谱。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2.2%(13/18);良、恶性鉴别诊断率为95%(17/18)。介入性检查7例,定性诊断率为85.5%(6/7)。双... 本文报告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双功高频超声及介入性检查的结果,描述所见肿瘤的高频声像图及血流频谱。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2.2%(13/18);良、恶性鉴别诊断率为95%(17/18)。介入性检查7例,定性诊断率为85.5%(6/7)。双功高频超声与介入性检查结合诊断率为95%(17/18)。结果表明:双功高频超声能够检出并诊断1cm的腘窝囊肿及小于2cm的动、静脉瘤;但对实质性肿瘤难以确定组织学类型,需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双功高频超声 介入性检查 四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对直径≤5 mm甲状腺微小癌诊断分析
12
作者 花霞 鹿丹丹 +1 位作者 梁燕 赵艳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目的 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对直径≤5 mm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 TM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3月行多模态超声(二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 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对直径≤5 mm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 TMC)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3月行多模态超声(二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联合FNA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径≤5 mm甲状腺微小结节120例(结节132个)的临床资料,分析多模态超声和FNA及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项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132个直径≤5 mm甲状腺微小结节经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良性结节36个,TMC 96个。与病理结果比较,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60%(113/132),Kappa值0.646;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0.15%(119/132),Kappa值0.758;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0.15%(119/132),Kappa值0.754;多模态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91%(120/132),Kappa值0.771;FNA诊断符合率为92.42%(122/132),Kappa值0.806;多模态超声联合FNA诊断符合率为94.70%(125/132),Kappa值0.86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超声与FNA单项诊断曲线下面积比较无差异(P>0.05);多模态超声与FNA联合诊断TM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 多模态超声和FNA对直径≤5 mm TMC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更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组织检查 针吸 弹性成像技术 多模态超声 诊断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与磁共振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献峰 吴敏 +2 位作者 朱斌 周正扬 宋维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通过与磁共振成像(MRI)比较,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并与MRI表现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及对肿块内部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情况。... 目的通过与磁共振成像(MRI)比较,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并与MRI表现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及对肿块内部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声与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均为100%,良、恶性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28/35)和85.7%(30/35),两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软组织肿块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浅表部位软组织肿块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但对肿瘤周围结构的显示不足,对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肿瘤术前评估尚需与MRI检查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新美 李明 +1 位作者 夏钰弘 吴鹏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讨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38例中(共45个肿瘤),肿瘤位于手指、手背、手掌和手腕者分别占57.89%(2... 目的探讨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38例中(共45个肿瘤),肿瘤位于手指、手背、手掌和手腕者分别占57.89%(22/38)、26.32%(10/38)、10.53%(4/38)、5.26%(2/38)。肿瘤最大径为0.5cm^4.1cm,平均(1.50±0.80)cm。病理类型为腱鞘巨细胞瘤13例、血管瘤6例、血管平滑肌瘤6例、神经鞘瘤4例、皮肤纤维瘤3例、血管脂肪瘤2例、血管球瘤1例、腱鞘纤维瘤1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大部分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晰、外形规则的实性低回声肿块。肿块内部回声多样性与其病理类型及继发改变有关。结论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病理类型繁多,大多数为良性。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可靠区分良、恶性肿瘤。超声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对部分肿瘤做出提示性或排除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超声检查鼻骨异常和鼻前软组织增厚在预测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勇 郭红梅 +3 位作者 徐婉芳 吴斯瑶 李颖清 黄秀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鼻骨异常和鼻前软组织增厚在预测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行超声系统筛查的孕妇5123例,超声检测胎儿鼻骨的长度及鼻前软组织厚度,对超声检出鼻骨异常及鼻前软组织增厚的胎儿均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鼻骨异常和鼻前软组织增厚在预测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行超声系统筛查的孕妇5123例,超声检测胎儿鼻骨的长度及鼻前软组织厚度,对超声检出鼻骨异常及鼻前软组织增厚的胎儿均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或介入性产前诊断,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胎儿临床均随访至生后1个月。结果 5123例行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353例存在胎儿鼻部结构异常,其中鼻骨异常者187例,均为鼻骨缺失(双侧鼻骨缺失61例,单侧鼻骨缺失126例),鼻前软组织增厚者148例,鼻骨缺失合并鼻前软组织增厚者18例;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介入性产前诊断,鼻骨缺失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7.22%(107/187),其中唐氏综合征占65.42%,18-三体综合征占10.28%,13-三体综合征占9.35%,47,XXY综合征占1.87%;鼻前软组织增厚者胎儿染色体及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0.00%(74/148),其中唐氏综合征占70.27%,18-三体综合征占9.46%,13-三体综合征占6.76%,47,XXY综合征占1.35%; 18例鼻骨缺失合并鼻前软组织增厚胎儿,唐氏综合征占93.33%,18-三体综合征占5.56%,13-三体综合征占11.11%,47,XXY综合征占5.56%;胎儿鼻前软组织组增厚组在孕11~25周时胎儿鼻前软组织显著厚于鼻前软组织正常组(P <0.05);鼻骨缺失、鼻前软组织增厚的胎儿及二者合并出现的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鼻骨及鼻前软组织正常的胎儿(P <0.05)。结论对孕早中期胎儿进行鼻骨发育情况及鼻前软组织厚度超声检测,可有效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对唐氏综合征胎儿筛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检查 鼻骨异常 鼻前软组织增厚 染色体异常 唐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艺超 于萍 范文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04-106,共3页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软组织肿瘤在内的所有肿瘤均起自多潜能性前驱细胞或称干细胞,肿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分化调控失常,因此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类逐渐被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所取代。软组织肿瘤发病率较低,Myhre-Jensen的统计结...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软组织肿瘤在内的所有肿瘤均起自多潜能性前驱细胞或称干细胞,肿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分化调控失常,因此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类逐渐被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所取代。软组织肿瘤发病率较低,Myhre-Jensen的统计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超声检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胎儿鼻前软组织厚度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风 董雪琴 +3 位作者 白莉莉 倪佳娜 徐雪琴 陈利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并测量胎儿鼻前软组织厚度(PT),建立中孕期PT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PT与胎儿唐氏综合征(DS)的关系,评价其作为超声软指标产前筛查Ds的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行系统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597例,同期选...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并测量胎儿鼻前软组织厚度(PT),建立中孕期PT正常参考值范围,探讨PT与胎儿唐氏综合征(DS)的关系,评价其作为超声软指标产前筛查Ds的价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行系统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597例,同期选取经产前诊断为Ds的存活胎儿46例,孕周16~25周,应用二维超声对胎儿进行PT检测。PT定义为胎儿头颅正中矢状切面,额骨最低点(相当于额骨与鼻骨的连接点)的前缘与鼻梁皮肤前缘之间的距离。结果:正常组胎)LPT厚度与孕周呈线性相关(r=0.725,P〈0.001),PT随孕周增加而增厚,从16孕周的(2.2土0.4)mm增厚至25孕周的(4.7士0.5)mm。正常组胎儿3.4%(20/597)PT〉P95,DS组胎儿69.6%(32/46)PT〉同孕周正常胎儿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PT〉同孕周正常胎儿P95定义为PT增厚,作为产前筛查Ds的截断值,其敏感性为69.6%,特异性为96.3%,阳性预测值为64.0%,阴性预测值为97.1%,阳性似然比为19.0,阴性似然比为0.32。结论:PT增厚与Ds关系密切,是产前筛查Ds的有效超声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唐氏综合征 鼻前软组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穆小苏 陈松华 +2 位作者 吴媛媛 李仁富 徐双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并与MRI表现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及对肿块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声与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均为100%...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软组织肿块的超声表现,并与MRI表现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及对肿块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声与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均为1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95%(17/21)和85.71%(18/21),两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软组织肿块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浅表部位软组织肿块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但对肿瘤周围结构的显示不足,对解剖结构复杂的肿块诊断尚需与MRI检查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块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后复发恶性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5 位作者 伍烽 朱辉 黎克全 谢方林 邹建中 白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术后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HIFU对恶性软组织肿瘤高温原位灭活 ,治疗 18例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和肿瘤转归 ,评价 HIFU治...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术后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HIFU对恶性软组织肿瘤高温原位灭活 ,治疗 18例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和肿瘤转归 ,评价 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心、肝和肾功能正常 ,DSA示邻近主要血管无损伤 ;CT表现“完全灭活”的肿瘤逐渐缩小 ,直至强化消失。 18例平均随访 2 2 .3个月 ,生存 16例 ,无瘤生存 14例 ,2例因转移死亡 ;3例局部复发 ,其中 2例再次 HIFU治疗 ,局部控制良好 ;3例神经损伤 ,随访 12~ 30个月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结论  HIFU治疗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治疗 复发 超声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术语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超声表现
20
作者 魏妮娅 李晓坤 王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基于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术语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基于IETA术语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8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子宫内膜厚2~21 mm、平均(9.1±5... 目的基于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术语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基于IETA术语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8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子宫内膜厚2~21 mm、平均(9.1±5.0)mm。共检出93个病灶,72个位于宫腔、21个位于宫颈;其中11个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内无囊肿、最大径(12.3±4.4)mm,7个为均质回声内含细小囊肿、最大径(19.5±8.9)mm,18个为不均质回声内无囊肿,32个为不均质回声内含形态规则囊肿、最大径(25.8±11.2)mm,21个为不均质回声内含形态不规则囊肿、最大径(29.4±17.5)mm,4个为囊性病灶、最大径(53.5±19.1)mm;血供模式主要为主血管无分支、多血管共起源及分散起源;血流评分多为1~3分。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最初多表现为宫腔内均匀高回声团块,随病灶增大,其内部可出现细小囊肿,囊肿进一步增大可致形态不规则,病灶内回声不均匀并可脱入宫颈;少数病灶则以囊性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腺肌瘤 超声检查 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