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5钢软化退火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闫俊萍 李文学 +3 位作者 刘宗昌 赵莉萍 戴建明 顾容 《金属热处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S5钢是一种抗冲击模具钢。为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锻后较高硬度,需进行软化退火,使硬度降到229HB以下。现有的S5钢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都是为淬火提供的,奥氏体化温度偏高。为适应冶金厂退火生产的要求,本文测定并研究了供制... S5钢是一种抗冲击模具钢。为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锻后较高硬度,需进行软化退火,使硬度降到229HB以下。现有的S5钢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都是为淬火提供的,奥氏体化温度偏高。为适应冶金厂退火生产的要求,本文测定并研究了供制定退火工艺使用的等温转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击模具钢 软化退火 退火
原文传递
A6钢软化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学 任慧平 +4 位作者 闫俊萍 刘宗昌 孙久洪 吴世中 王福广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5-27,共3页
利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测量仪,测定了A6钢的临界点,进行了软化退火工艺试验。
关键词 A6钢 临界点 退火 软化退火 工具钢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45NiCrMo4钢材的软化退火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宗昌 王开国 +1 位作者 邵淑艳 马党参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19,共3页
试验研究了模具钢X45NiCrMo4(0 .45C 1.3Cr 4Ni 0 .2 5Mo)的退火工艺参数对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最佳软化加热温度为 86 0℃ ,等温温度为 6
关键词 模具钢 软化退火 碳化物 工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5钢TTT曲线及软化退火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闫俊萍 刘宗昌 +3 位作者 李文学 王玉峰 艾慰心 吴世中 《物理测试》 CAS 1997年第5期5-8,12,共5页
采用日本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分析仪测定了S5钢的临界点及退火用TTT曲线的珠光体转变部分,并进行了软化退火工艺的试验,从而得出了最佳退火工艺。
关键词 TTT曲线 软化退火 模具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化退火提高不锈钢深冲制品成材率的研究
5
作者 刘尚潭 骆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68-70,共3页
论述了某单位在制造不锈钢深冲制品中产品发生开裂的原因。深冲过程产生的冷加工硬化诱变产生的马氏体相变导致材料塑性性能和成型性能恶化是产品开裂报废的重要原因。增加一道适当的中间退火工艺促使马氏体到奥氏体的转变是恢复材料塑... 论述了某单位在制造不锈钢深冲制品中产品发生开裂的原因。深冲过程产生的冷加工硬化诱变产生的马氏体相变导致材料塑性性能和成型性能恶化是产品开裂报废的重要原因。增加一道适当的中间退火工艺促使马氏体到奥氏体的转变是恢复材料塑性,提高深冲制品成材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马氏体 奥氏体 加工硬化 软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6钢的软化退火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徐辉 苏永科 吴世中 《特殊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52,共2页
Softening Annealing Technology of Sted
关键词 冷作工具钢 软化退火 退火 A6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软化退火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尚呈 周立新 刘光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2年第8期29-31,76,共4页
在温度为550~900℃时,对GCr15轴承钢进行退火,观察其显微组织变化,并进行硬度测试,对退火及脱碳转变机理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在550℃退火时,GCr15轴承钢的组织和热轧状态基本没有变化;在600~750℃退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细片状珠... 在温度为550~900℃时,对GCr15轴承钢进行退火,观察其显微组织变化,并进行硬度测试,对退火及脱碳转变机理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在550℃退火时,GCr15轴承钢的组织和热轧状态基本没有变化;在600~750℃退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细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逐渐增大,到750℃时细片状珠光体基本消失,主要为球化碳化物颗粒和长条状碳化物颗粒;在760~800℃退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组织逐渐趋向完全球化;在850~900℃退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粗片状珠光体逐渐增加;在550~900℃退火时,其硬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750~900℃退火时,硬度均小于245 HBW,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软化退火 硬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丝软化退火工艺研究
8
作者 赵德生 李智超 王洪才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84-87,共4页
本文对民用鞋钉用低碳钢丝软化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将原采用的750(?)780℃退火温度降为650℃±10℃再结晶退火,产品质量最佳.
关键词 钢丝 低碳钢 软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钢软化退火态抗拉强度检测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
9
作者 马骁飞 殷俊林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20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以40Cr钢软化退火态的抗拉强度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的数学模型。从检测的重复性、抗拉强度试验机力值系统误差、试验加载速度影响、试样截面面积测量误差等方面,分析并计算各主要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根据概率分布原理,得... 本文以40Cr钢软化退火态的抗拉强度检测数据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的数学模型。从检测的重复性、抗拉强度试验机力值系统误差、试验加载速度影响、试样截面面积测量误差等方面,分析并计算各主要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最终根据概率分布原理,得出抗拉强度检测数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40CR钢 软化退火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节能快速软化退火法
10
作者 王荣滨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3,共2页
高速钢传统退火软化能耗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生产中难题。下面介绍几种高速钢快速软化退火法,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低温快速急冷退火 高速钢传统等温软化退火一般是将钢加热到下临界温度A_(cl)~A_(cm)之间,保温4~6h,... 高速钢传统退火软化能耗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生产中难题。下面介绍几种高速钢快速软化退火法,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低温快速急冷退火 高速钢传统等温软化退火一般是将钢加热到下临界温度A_(cl)~A_(cm)之间,保温4~6h,然后以30~40℃/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至低于A_(rl)以下20~30℃,保温5~6h,完成球状珠光体或索氏体转变,再随炉冷至≤500~550℃,出炉空冷,周期长达几昼夜。低温快速急冷退火(图1)是将高速钢加热至A_(cl),下临界温度以下20~30℃,电炉加热保温3~5h,盐浴炉加热保温1.5~2.5h,完成球状珠光体或索氏体组织转变,然后快冷(水冷、油冷、空冷均可),获得33~38HRC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软化退火 低温 节能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节能快速软化退火法
11
作者 王荣滨 海燕 《五金科技》 1996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高速钢 节能 快速软化退火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节能快速软化退火法
12
作者 王荣滨 晓青 海鸥 《机械开发》 1993年第3期57-60,共4页
高速钢传统退火软化能耗大、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已成为生产中的难题。下面介绍几种高速钢快速软化退火法,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低温快速急冷退火高速钢传统等温软化退火是:一般将钢加热到下临界温度Acl~Acm之间。
关键词 高速钢 节能 软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元素含量对Al-2Si-0.8Fe合金抗退火软化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黄程毅 李乘波 +5 位作者 李梦妮 杜军 任月路 刘磊磊 李玲 任瑾萱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涡流导电仪等研究了Mg元素含量对Al-2Si-0.8Fe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元素含量的增加,铸态Al-2Si-0.8Fe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不断提高...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涡流导电仪等研究了Mg元素含量对Al-2Si-0.8Fe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元素含量的增加,铸态Al-2Si-0.8Fe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不断提高,而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当Mg含量增至1.5%时,铸态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7.1 HBW和190 MPa,较Al-2Si-0.8Fe合金的硬度(42.3 HBW)和抗拉强度(123.5 MPa)分别提升了82.3%和53.8%,而导电性能的下降幅度控制在2.9%以内。低温退火处理后,合金的导电率有所提升;当Mg含量超过1%时,退火态合金的硬度显著降低,出现退火软化现象;而在Mg含量低于1%时,退火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并未明显下降,分别达到201.7 MPa和78 HBW,显示出良好的抗退火软化特性。添加少量的Mg后,合金的组织主要由初生α-Al、共晶Mg_(2)Si相以及长针状β-Al_(5)FeSi相构成,而随着Mg含量的增加,会发生β-Al_(5)FeSi→π-Al_8Mg_(3)FeSi_(6)反应,导致合金中Mg_(2)Si强化相数量减少,无法弥补铸态合金固溶强化对硬度的提升效果,从而产生退火软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基合金 退火软化 凝固特征曲线 导电率
原文传递
SUS304-2B不锈钢薄板加工硬化及退火软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高用 韩飞 +3 位作者 余均武 彭小敏 叶凌英 彭大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SUS30 4 2B不锈钢薄板的加工硬化规律和该合金硬化后的退火软化规律及机理 ,确定了其最佳的退火工艺参数。试验表明 ,该合金冷加工后强度指标 (HV、σs、σb)明显增加 ,塑性指标 (δ和ψ)降低。随着形变量的增... 采用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SUS30 4 2B不锈钢薄板的加工硬化规律和该合金硬化后的退火软化规律及机理 ,确定了其最佳的退火工艺参数。试验表明 ,该合金冷加工后强度指标 (HV、σs、σb)明显增加 ,塑性指标 (δ和ψ)降低。随着形变量的增加 ,组织中形变孪晶数目增多 ,加工硬化的程度增加。对不同加工硬化程度的试样 ,在低温 (10 0~ 4 90℃ )下退火后再拉伸 ,其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退火软化效果不明显 ;在高温 (90 0~ 10 5 0℃ )下退火3min~ 10min ,快冷 ,该合金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 ,且晶粒大小较均匀 ,退火软化效果明显。由此确定 ,SUS30 4 2B不锈钢最佳退火工艺为 :在 10 2 0~ 115 0℃下退火 3min ,快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加工硬化 退火软化 再结晶 快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物对H13钢退火软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任慧平 李文学 +3 位作者 刘宗昌 戴建明 孙久红 顾容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6-68,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物理化学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不同退火软化工艺下H13钢中基体的合金元素含量和碳化物类型、尺寸、分布、相对量以及退火硬度。明确了H13钢退火后硬度的高低与碳化物粒子的大小、相对量及碳化物的类型的... 利用扫描电镜、物理化学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不同退火软化工艺下H13钢中基体的合金元素含量和碳化物类型、尺寸、分布、相对量以及退火硬度。明确了H13钢退火后硬度的高低与碳化物粒子的大小、相对量及碳化物的类型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碳化物 相分析 退火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卷焊钢管的退火软化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振邦 鲁军 +1 位作者 王积科 韦习成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76,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双层卷焊钢管高温退火前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位错进行研究,探讨双层卷焊钢管的退火软化机理。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有效改善了双层卷焊钢管的塑性(A50】40%),降低了其屈服强度(Rp0.2【150 MPa)。...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双层卷焊钢管高温退火前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位错进行研究,探讨双层卷焊钢管的退火软化机理。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有效改善了双层卷焊钢管的塑性(A50】40%),降低了其屈服强度(Rp0.2【150 MPa)。退火前后基体中的析出相类型主要为尺寸0.05~2μm的TiN、Ti(CN)、TiS、Ti4C2S2、Fe3C,以晶内析出为主,分布稀疏。在退火过程中TiS向Ti4C2S2的转变消耗了铁素体基体中的间隙原子,而使基体净化,基体中析出相促进回复与再结晶和显著降低基体中的位错密度是双层卷焊钢管退火软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卷焊钢管 退火软化 析出相 位错
原文传递
H13钢的退火软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宗昌 任慧平 +4 位作者 李文学 戴建明 孙久红 顾容 李小春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85-288,共4页
误码甲Formaste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H13钢的退火用TTT图。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法,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研究了H13钢不同退火工艺处理后钢的基体中合金元素含量,碳化物类型、尺寸,分布和相对数量。测显钢的退火... 误码甲Formaste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H13钢的退火用TTT图。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法,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研究了H13钢不同退火工艺处理后钢的基体中合金元素含量,碳化物类型、尺寸,分布和相对数量。测显钢的退火硬度,分析了硬度与碳化物粒子大小、相刘数量、碳化物结构类型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软化 碳化物 相分析 TTT图 模具钢 H13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钢的退火不软化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佐仁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某些合金经热处理后产生退火不软化问题 .作者对W18Cr4 V和 18Cr2 Ni4 WA 2种合金钢进行了锻后软化退火试验 ,对退火组织进行了SEM分析 ,对合金钢的退火不软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提出钢的退火必须根据等温转变C曲线 (即TTT图 ) ,以确定其... 某些合金经热处理后产生退火不软化问题 .作者对W18Cr4 V和 18Cr2 Ni4 WA 2种合金钢进行了锻后软化退火试验 ,对退火组织进行了SEM分析 ,对合金钢的退火不软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提出钢的退火必须根据等温转变C曲线 (即TTT图 ) ,以确定其方法与工艺 ,从而获得最佳的切削加工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W18Cr4 V钢经普通退火处理 ,硬度偏高 (2 6 9~ 2 86HBS) ;采用等温退火方法 ,软化效果好 ,满足了切削加工对硬度的一般要求 (<2 5 5HBS) ;无论采用何种退火方法 ,18Cr2 Ni4 WA合金钢的硬度均不能满足要求 ,只有采用高温回火的办法 ,方可使其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铜 退火软化 等温退火 退火组织 SEM分析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30Cr15Mo1N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菁菁 王存宇 +3 位作者 杜敏 徐海峰 俞峰 曹文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对比研究了软化退火和球化退火工艺对热轧30Cr15Mo1N钢线材析出相特征,淬火、深冷、回火处理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析出相为Cr_(2)(C,N)、M_(23)C_(6),球化退火试样析出相尺寸更细小,球化效果更好,分布更均匀,软... 对比研究了软化退火和球化退火工艺对热轧30Cr15Mo1N钢线材析出相特征,淬火、深冷、回火处理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析出相为Cr_(2)(C,N)、M_(23)C_(6),球化退火试样析出相尺寸更细小,球化效果更好,分布更均匀,软化退火试样具有更高的强度,其抗拉强度为819 MPa,比球化退火试样高63 MPa,球化退火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不连续屈服现象。软化退火试样中更多的析出相有效抑制了再加热过程中晶粒长大,使其在热处理后具有更细小的晶粒尺寸,硬度达到61.4 HRC,高于球化退火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15Mo1N钢 软化退火 球化退火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H13等工模具钢退火软化新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宗昌 李文学 +1 位作者 孙立新 邵淑艳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综述了美国工具钢H13、S7、S5、A6等工具钢和德国X45NiCrMo4模具钢的退火软化新工艺,并与国外退火工艺进行比较,在节能、降低硬度方面具有一定先进性。
关键词 工具钢 退火 模具钢 退火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