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
1
作者 林侃 吴慧毅 +4 位作者 郑关毅 傅开龙 姚明龙 陈晓玲 马坤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5月17日于上海世博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366例,观察入住方舱医院次日清...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舌象特征与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21日—5月17日于上海世博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366例,观察入住方舱医院次日清晨的舌色、舌形、苔色、苔质等舌象,收集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分析不同舌象患者临床症状、核酸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纳入366例患者中排名前5位的临床症状分别是咳嗽、咳痰、咽干、鼻塞/鼻涕、乏力/倦怠,核酸转阴时间为8.50(6.00,12.00)d。与淡红舌患者比较,红舌患者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与淡白舌患者比较,红舌患者食欲减退发生率增高(P<0.05)。与正常舌形患者比较,瘦薄舌患者发热发生率降低(P<0.05)。厚苔患者较薄苔患者咳痰、咽干、头晕、气短、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燥苔患者较润苔患者发热、气短、恶寒发生率增高(P<0.05)。黄苔患者较白苔患者咳嗽、咳痰、咽痛、恶寒、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气短发生率增高(P<0.05)。另外淡白舌患者具有核酸转阴延迟的临床特点。结论方舱医院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常见邪犯肺卫证候,不同舌象患者临床症状同中有异,其中舌苔特点与恶寒、咳嗽、气短等症关系密切。淡白舌对核酸转阴时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株 舌象 临床症状 核酸转阴时间 方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和疫苗接种次数对轻型Omicron感染患者症状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2
作者 李正汉 刘斌 +2 位作者 罗利萍 钮柏琳 肖骏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疫苗接种次数对奥密克戎(Omicron)感染轻症患者症状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5月入住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方舱医院348例Omicron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次数患者临床症...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疫苗接种次数对奥密克戎(Omicron)感染轻症患者症状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3-5月入住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方舱医院348例Omicron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次数患者临床症状和核酸转阴时间的特点。结果不同性别、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次数患者感染Omicron后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男性比较,女性感染Omicron后更容易出现多个轻型症状(≥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感染Omicron后更容易出现多个轻型症状;而性别和疫苗接种次数对Omicron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密克戎 疫苗 接种 性别因素 症状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恢复期水平变化
3
作者 沈隽霏 杨轶慧 +6 位作者 马艳婷 施妮晨 李懿皞 张丽 王蓓丽 潘柏申 郭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3期3546-3550,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在恢复期的动态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并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的95例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轻...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在恢复期的动态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并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的95例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轻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核酸转阴时间与变异株分型、年龄,以及确诊感染当天、确诊后1周、2周、1个月和2个月共5个时间点(T0~T4)的血清蛋白(ALB)水平、SARS-CoV-2中和抗体(NAb)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例(P-LCR)的相关性以及恢复期相关联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SARS-CoV-2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61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34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感染变异株BA.5.2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9.5±4.2)d,感染变异株BF.7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8.9±2.6)d,且感染不同类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确诊感染时,患者的平均血清ALB为(48.8±2.4)g/L,平均NAb为[0.23(0.09,0.39)]μg/mL,平均NLR为[4.0(2.3,6.8)],平均PLT为(233.6±59.2)×10^(9)/L,平均MPV为(9.9±0.9)fL,平均PDW为(10.9±2.2)%,平均P-LCR为(24.1±7.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与年龄、确诊感染时NAb、PLT水平和NLR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ALB、MPV、PDW和P-LC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47、—0.286、—0.249、—0.276,P<0.05)。ALB≤48 g/L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明显高于ALB>48 g/L患者[(10.2±3.4)d vs.(8.3±3.4)d],MPV≤9.5 fL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明显高于MPV>9.5 fL患者[(10.3±4.2)d vs.(8.5±2.8)d],PDW≤11.7%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明显高于PDW>11.7%患者[(9.7±3.8)d vs.(7.9±2.4)d],P-LCR≤21.8%患者的平均核酸转阴时间明显高于P-LCR>21.8%患者[(10.1±3.9)d vs.(8.4±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B、PLT、MPV、PDW和P-LCR水平在T0~T45个不同采样时间点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5、33.05、3.36、2.75、3.42,P<0.05),且T2点的ALB、PL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确诊感染时ALB、MPV、PDW和P-LCR水平可能是影响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潜在因素,且上述4项指标在患者恢复期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 血小板参数 奥密克戎变异株 轻型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神”理论的调神扶正排毒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效应规律的研究
4
作者 张震钰 聂玉婷 +1 位作者 袁岳鹏 胡胜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使用调神扶正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服用调神扶正排毒汤,根据开始服用调神扶正排毒汤的时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使用调神扶正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服用调神扶正排毒汤,根据开始服用调神扶正排毒汤的时间分成≤3 d组(37例)、4~6 d组(47例)、7~9 d组(21例)。比较三组基础资料、核酸转阴时间,对患者年龄、开始服药时间与核酸转阴时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 d组男18例、女19例,平均年龄(26.85±15.87)岁;4~6 d组男15例、女32例,平均年龄(28.91±18.12)岁;7~9 d组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26.95±16.43)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组核酸转阴时间为(6.84±0.80)d,4~6 d组核酸转阴时间为(10.09±0.78)d,7~9 d组核酸转阴时间为(12.81±0.81)d,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患者开始服药时间与核酸转阴时间呈正相关(P<0.01,R2=0.88),开始服药时间越晚,核酸转阴时间越长。年龄与核酸转阴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患者越早开始服用调神扶正排毒汤,核酸转阴时间越短,研究结果提示调神扶正排毒汤可能对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调神扶正排毒汤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消渴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酮体转阴时间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单强 刘瑞梅 李月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消渴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酮体转阴时间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录入计算机系统,随机排序,使用抽签法将前30序号患者分... 目的:探讨自拟消渴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酮体转阴时间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录入计算机系统,随机排序,使用抽签法将前30序号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胰岛素治疗,后30序号患者分为观察组额外给予自拟消渴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情控制情况、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水平、炎症因子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P<0.05);观察组患者各病情控制情况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胸闷气短、口干口渴积分、24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3.33%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P<0.05)。结论:自拟消渴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良好,可以缩短酮体转阴时间,改善患者主要症状、血糖水平、炎症因子并降低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膏 胰岛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体转阴时间 血糖水平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津地区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宏源 张圆 +16 位作者 石存忠 刘晓亚 赵桂峰 赵强 陈明虎 武锃 吕仕超 赵寻 冯利民 李强 马妍 张少强 陈卓阳 张磊 李桂伟 刘新桥 毛静远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性别、年龄、疫苗接种信息、既往慢性病情况、临床分型、合并前期症...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性别、年龄、疫苗接种信息、既往慢性病情况、临床分型、合并前期症状、发病日期、入院日期、中医首次会诊日期、中医首诊辨证用药信息、核酸转阴日期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结局观察指标,并以其平均值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征指标差异,采用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筛选病历398例,剔除219例,纳入研究179例,分组后组间在合并慢性疾病、合并前期症状、入院时间差、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5项指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时间、中医证型分类等3项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合并慢性疾病、较晚中西医结合干预及中医辨证分类为兼杂证会延长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种 中西医结合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史丽霞 韩晶 +3 位作者 张永进 付莎莎 王合荣 黄淑萍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核酸转阴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13日在天津市海河医院治疗的190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对确诊患者的核酸转阴情况、可能影响核酸转阴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多...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核酸转阴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5月13日在天津市海河医院治疗的190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对确诊患者的核酸转阴情况、可能影响核酸转阴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期间核酸转阴患者187例,3例死亡。患者核酸转阴的时间为(17.03±8.33)d,转阴时间范围为3~51 d。70.6%(132/187)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21 d。低白蛋白血症、临床分型为重型、合并感染、就诊时有症状、接受激素或胸腺肽治疗、热程>4 d、就诊延误时间>5 d、乳酸脱氢酶(LDH)或CRP水平升高为患者治疗期间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风险因素(P值均<0.05)。低白蛋白血症、就诊时有症状、热程>4 d是患者治疗期间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就诊时患者有症状、热程>4 d、低白蛋白血症与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显著相关。对于该类患者,应严密观察,适当延长隔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核酸转阴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病年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宏强 周建亮 +7 位作者 邓紫薇 邓晔 舒远路 王晋 田璐 赵向 史志华 仇成凤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探讨患病年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按青年人(18~44岁)和中老年人(≥45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患病年龄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例新型... 目的探讨患病年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按青年人(18~44岁)和中老年人(≥45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患病年龄对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青年组患者19例,中老年组患者13例.青年组患者中位年龄36(31,40.5)岁,中老年组患者中位年龄55(49,59)岁.两组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干咳、发热和咳痰,其中青年组干咳和发热多于中老年组.两组入院淋巴细胞绝对值和CD4+T淋巴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T淋巴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入院淋巴细胞绝对值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无显著影响.结论患病年龄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柳雯 李崇慧 马守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上海崇明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2022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56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 目的分析影响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上海崇明区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2022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56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核酸转阴时间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 plot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症状[OR=2.649,95%CI(1.004,6.992)]、基础疾病[OR=5.382,95%CI(1.509,19.197)]、入院时黄腻舌苔[OR=6.513,95%CI(1.954,21.713)]是影响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该模型显示出较高的预测能力,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P<0.001,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P<0.001,表明该预测模型拟合度较高;该预测模型校正曲线接近参考曲线,表明实际观察和列线图预测的预测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前期症状、基础疾病、入院时黄腻舌苔是影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估效能,为临床早期干预、缩短病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转阴时间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波 单南冰 +1 位作者 雷习群 李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核酸转阴时间与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以及肺部C... 目的分析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核酸转阴时间与血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以及肺部CT影像资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核酸转阴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核酸转阴时间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15.88 d(修约后取16 d),分为核酸转阴时间≥16 d组(A组)和<16 d组(B组),A组84人,B组71人。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性别、基础疾病合并率、武汉旅居史、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种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临床分型、CD4^(+)T细胞、CD8^(+)T细胞、肺CT评分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重型/危重型患者以及CD8^(+)T细胞水平降低是影响核酸转阴的危险因素。COVID-19患者中位CD4^(+)、CD8^(+)T计数分别为428个/μL和299个/μL;核酸转阴时间与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性(r=-0.689,P=0.024),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r=-0.544,P=0.13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8^(+)T细胞预测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95%可信区间(95%CI)为0.630~0.799,最佳临界值为236个/μL。结论COVID-19患者CD8^(+)T淋巴细胞降低,老年人群和重症患者以及CD8^(+)T细胞水平显著下降可能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导致病程相对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转阴时间 淋巴细胞亚群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振奎 陈红光 +2 位作者 章晋辉 潘鑫 赵大国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1-557,612,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史、临床分型、疫苗接种情况、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血清抗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提取住院号、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史、临床分型、疫苗接种情况、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血清抗体、凝血指标以及核酸转阴日期等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患者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结局观察指标,并以其中位数值分组,分析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相关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分组后组间在年龄、发热、咳嗽、高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等8个指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白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核酸转阴时间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魏易洪 马子霖 +2 位作者 周端 邓兵 唐靖一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377-382,共6页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4月—6月上海部分定点医院600例年龄≥60岁、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临床信息和核酸转阴时间,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分为≤14 d组...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4月—6月上海部分定点医院600例年龄≥60岁、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患者的临床信息和核酸转阴时间,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分为≤14 d组和>14 d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年龄、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基础疾病、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对患者14 d内核酸转阴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15(12~18)d,年龄、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有明显线性趋势(P=0.006,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存在恶性肿瘤、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与14 d内核酸转阴明显相关(P=0.028,P=0.038,P=0.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确诊至使用Paxlovid时间≤3 d与14 d内核酸转阴独立相关(P=0.007,OR=0.802;P=0.003,OR=2.402)。结论:对于年龄≥60岁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年龄越大核酸转阴时间越长,存在恶性肿瘤可能导致核酸转阴时间延长。Paxlovid尽早使用(≤3 d)可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老年人 年龄 Paxlovid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晶 李莉 +3 位作者 吴茜 李红蔚 史丽霞 吴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127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127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SII值并以其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SII组(≥393)和低SII组(<393),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白蛋白(ALB)的差异。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核酸转阴曲线。结果高SII组的男性比例、NLR、PLR、CRP均高于低SII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5 d、重症、高SII是影响核酸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SII值、重症、发病至入院时间>5 d的患者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分别长于低SII值、非重症、发病至入院时间≤5 d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I是反映机体炎症及免疫状态的综合指标,简单易得,高SII值为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冠状病毒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洪玲 李才辉 +2 位作者 魏思灿 黄玲 林天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6-1104,共9页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 目的观察泉州市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13日—4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7例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03,年龄为9~97(41.45±17.51)岁,35.82%患有基础疾病,83.58%接种了新冠疫苗。初诊时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62.69%),其次为发热(32.84%)。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比率分别为11.94%、7.46%、29.8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10.45%、25.37%、14.93%、14.93%,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血沉、降钙素原升高的比率分别为35.82%、71.64%、56.72%、4.48%,D-二聚体、肌酐、铁蛋白升高的比率分别为8.95%、28.36%、13.43%,46.27%的患者IgG抗体阳性。肺部CT以双下肺外周多发、散在病灶为主,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影多见,1.49%的患者出现少量双侧胸腔积液。10.4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平均(18.12±5.37)d,住院时间平均(19.45±5.41)d,所有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全部治愈出院。有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为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泉州市Omicron变异株BA.2感染普通型COVID-19患者初诊临床症状较轻,咳嗽为最常见症状,部分合并基础疾病,绝大部分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长,与呼吸系统疾病、CRP升高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变异株 临床特征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蒲莲芳 陶千山 +2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熊术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和首次转阴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APL患者60例,按照APL临床路径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应... 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和首次转阴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APL患者60例,按照APL临床路径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应用多重巢式PCR动态监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计算首次转阴时间,随访观察并评价首次转阴时间的临床意义。结果:除3例死亡和1例失访外,其余56例初诊APL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其PML/RARα融合基因均在24至381 d之间首次转阴,平均首次转阴时间为(131±90)d。首次转阴时间在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L型转阴时间较S型的短(P=0.032),而不同年龄、性别、危险度分层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转阴后的56例患者分别随访25 d至1979 d,中位随访时间为946 d,其中1例133 d首次转阴患者维持3个月后转阳并且随后出现临床复发,其余55例患者均长期保持分子水平缓解。结论:初诊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约在正规治疗后4个月首次转阴;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首次转阴时间存在差异。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可客观反映APL患者治疗后白血病细胞的消减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提示作用,但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绝对依据;以PML/RARα融合基因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对分析APL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首次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核酸转阴时间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利萍 刘斌 +2 位作者 李正汉 肖骏 钮柏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1895-1901,共7页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参与支援吉林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所工作的长春市奢岭方舱医院收治的348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临床资... 目的分析年龄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参与支援吉林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所工作的长春市奢岭方舱医院收治的348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5~<12岁)7例,少年组(12~<18岁)19例,青年组(18~<35岁)116例,中青年组(35~<45岁)67例,中年组(45~<60岁)106例,老年组(≥60岁)33例,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及其连续两次核酸转阴时间。结果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占比较高的前3位依次是咳嗽、咽痛和发热,且症状个数以无症状和1个症状为主。各组主要临床症状和症状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中有基础疾病和无基础疾病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667、0.551、0.800)。结论年龄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核酸转阴时间无显著影响,该研究发现可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轻症患者救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年龄 临床症状 核酸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icron轻型患者发热特征及发热期核酸Ct值对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敬民 曾邦伟 +4 位作者 王敏 傅艳红 郑关毅 傅开龙 林侃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发热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27日—5月24日上海世博馆方舱医院收治的356例COVID-19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的基本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发热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3月27日—5月24日上海世博馆方舱医院收治的356例COVID-19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的基本特征及核酸转阴时间。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热时间、发热期ORF 1 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为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子,其中发热期ORF 1 ab基因的Ct值对转阴时间影响的关联性更强。结论Omicron株感染患者的年龄、发热时间、发热期ORF 1 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为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子,其中发热期ORF 1 ab基因的Ct值关联性更强,可用于预测患者可能的核酸转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核酸转阴时间 Omicron变异株 发热 方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凤敏 刘春梅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不同,将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方式...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不同,将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方式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取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方式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效果、血糖达标及酮体转阴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FPG、2 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及平均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下降,GSH-Px、SOD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GSH-Px、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为(1.24±0.26)(次/人),对照组为(1.69±0.38)(次/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1,P<0.001)。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给药方式治疗DKA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加速酮体转阴,对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也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静脉滴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达标时间 酮体转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及D-二聚体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时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荔 胡琢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596-2602,F0003,共8页
目的研究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D-二聚体及临床因素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患者血... 目的研究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D-二聚体及临床因素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转阴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绒毛膜癌及侵袭性葡萄胎患者共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34岁,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终止时间、肿瘤分期、FIGO评分、化疗方案、治疗前hCG、NLR、PLR及D-二聚体与血hCG转阴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hCG中位转阴时间为64 d,妊娠性质、距妊娠终止时间、FIGO评分、化疗方案、治疗前hCG、NLR、PLR及D-二聚体与hCG转阴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评分高危(HR=12.368)、极高危(HR=4.205),hCG≥10000 IU/L(HR=2.582),NLR≥2.29(HR=1.675),EMA-CO方案(HR=6.183)及MTX转EMA-CO方案(HR=4.472)是延长转阴时间的危险因素,对EMA-CO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FIGO评分高危(HR=7.759)、极高危(HR=3.633),hCG≥10000 IU/L(HR=2.535),NLR≥2.29(HR=2.29)是延长该亚组hCG转阴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与GTN患者血hCG转阴时间相关,治疗前NLR越高,GTN患者血hCG转阴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转阴时间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龚惠莉 黄汉平 +7 位作者 周霞 罗珊珊 张正华 张少锋 王菊莉 陶燕 翟晓惠 张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简称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15日-3月8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核酸转阴时间,按核...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简称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15日-3月8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核酸转阴时间,按核酸检测转阴平均时间(19 d)将患者分为A组(≤19 d,n=105),B组(>19 d,n=74),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7分等级量表"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核酸转阴时间与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患者核酸转阴时间1~44 d,平均时间(19.3±4.2) d,A组转阴时间(8.6±2.7) d,B组转阴时间(31.8±6.9)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肺病、肺部CT分级、发热症状、发热持续时间、消化道症状是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年龄、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呼吸道症状及其他症状与转阴时间无关。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CT分级、发热持续时间是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预后转归评分1分患者比例为80.45%;2分为17.32%;7分为2.23%。相关分析显示:核酸转阴时间与预后转归评分呈正相关(γ=0.416,P<0.05)。结论 COVID-19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发热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CT分级较高是核酸转阴时间独立影响因素,核酸转阴时间与患者预后相关,缩短核酸转阴时间是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转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转阴时间 肺部CT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